一种测定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方法

一种测定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方法

一、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测定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崔广睿[1](2021)在《多效蒸发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实现多效蒸发系统的液体零排放技术目标,本文开展了一系列多效蒸发系统实验工作并提出了以液体零排放技术要求为目标的系统优化方案和系统设计思路。本文所研究内容对油田企业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轻污染提供了思路,为油田污水的液体零排放处理提供了可能。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1)通过系统实验,探究了已有的六效蒸发实验平台所存在的操作问题,并进行了操作上的调整和配套设备的更换。调整后,系统各效温度提升了 5℃以上,最高可存在大于10℃的提升;预热后的原料液温度被提升了 10℃以上;同时,系统各效温差也更加稳定,温差波动情况明显更小。关于系统性能,调整后的系统相比原系统在浓缩比上提升了约25%(2)利用调整后的操作流程,研究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发现系统从开车到形成稳定温差需要大约40 min,系统的性能最优点为进料流量300 kg/h,生蒸汽流量110 kg/h,此时的系统淡水产量可达到250 kg/h以上,浓缩比可以超过6。在分析稳态性能时,发现了系统所存在的一系列不合理之处。(3)介绍了多效蒸发和结晶器的工作原理,并对两个部分进行了数学建模和验证工作。所建立的以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为基础的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差在5%以内。(4)根据系统稳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以蒸发器热端出口干度为调整端口、以预热后原料液温度为收敛判据的设计思路。将该设计思路应用到六效蒸发实验平台上,形成了主要以调整蒸发器和预热器设计的优化方案,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性能。(5)基于所得设计思路,将DTB型结晶器耦合入系统中,设计出两套系统,通过计算,判断液体零排放的可行性。此外,对两套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套系统各自的特性和工作稳定性。

陆福禄[2](2021)在《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快速增加。由于能够实现废物转化为能源,焚烧成为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但是现有的垃圾焚烧发电厂(WTE)的能量效率偏低,经济成本较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WTE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损失,主要是烟气的低温余热和垃圾焚烧后的高温底灰固体颗粒的高温显热的直接排放造成的热损失。因此,本文针对WTE中存在不同温度段的废热,根据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余热回收原则,开展了结合能源产品供应和不同余热回收技术的优势,设计合适的能量梯级利用系统对散失的热能进行余热回收的研究,对于提高WTE的能量效率和经济性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首先,考虑地区能源需求的前提下,针对某WTE中存在以高品位能量向低品位能量传热的能量不匹配利用,以及低温烟气余热浪费的问题,设计了有机朗肯循环(ORC)和热泵循环的组合系统,用以回收低温烟气和膨胀机出口乏汽的余热。对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基于能效经济法的经济分析,以研究增加余热回收系统后,WTE的热力学和经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将高品位能量全部用于发电后,WTE的总电效率上升为28.4%,提高了6.5%。此外,组合系统的投资回收期约为0.5-0.6年,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其次,针对垃圾焚烧后产生的高温底灰固体颗粒的显热回收研究较少,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蒸汽朗肯循环(RC),ORC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ARC)相结合的余热回收系统,梯级回收高温固体颗粒和低温烟气的余热,实现冷电联产。对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建模分析,其中以净现值(NPV)法对增加余热回收系统后WTE的最终收益和动态投资回收期(DDP)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可持续性系数(SI)和生态效率系数(EE)对WTE的环境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回收高温固体颗粒和低温烟气的余热后,系统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37.66%和35.65%;WTE的NPV增加了12.91 M$,DDP缩短了4.79年,系统的EE值增加了11.28%。最后,对于RC系统在回收高温固体颗粒废热中存在较大热损失的缺陷,提出了利用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S-CO2)在回收高温废热方面的优势,以S-CO2系统替代RC系统,并增加了区域供热的热能输出,新的S-CO2,ORC和ARC系统实现了冷热电联产。研究结果表明,改进余热回收系统后,新WTE的能量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6.92%和16.02%。经济分析结果表明,WTE的NPV增加了10.75 M$,DDP缩短了0.68年。此外,对系统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大小,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使用NSGA-Ⅱ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综上所述,对WTE中存在的余热进行能量回收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能量效率,还可以增加WTE的经济性能和环境性能。因为WTE中存在温度范围较广的余热能,结合不同余热回收技术的优势,设计合适的能量梯级回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余热的回收率,降低换热过程的(火用)损失。

王开伟[3](2020)在《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文中指出近30年以来,我国原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逐年攀升,2019年进口原油超过5亿吨(5.06亿吨)。油轮是我国原油进口和转运的主要运输工具。在原油装卸时,尤其是原油码头装船作业过程中,有大量油气挥发至空气中,不仅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油品挥发损耗还导致巨大能源浪费,同时挥发油气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以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定海港区某油品转运企业为例,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该企业是国家大型央企控股下属单位,每年储存并中转数千万吨石油及石化产品,各类油品码头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年,其中各种原油装船量超过1000万吨/年,是我国石化仓储企业的典型代表。前期,由于缺少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装船作业过程中船舱油气直接排放进入大气,年排气量估计超过1200万立方米,不仅浪费了能源,更造成了环境污染。原油码头装船油气回收是我国沿海港口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研究并安装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不仅可以满足环保要求,从而减少挥发油气排放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无组织排放,回收的油气经过处理后还可以作为锅炉燃料使用,产生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因此,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必要性。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实地调研和分析国内外油气回收系统现状,结合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装卸作业工艺流程、原油性质、原油进口及中转数量等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原油并对其油气成分谱进行分析,获得了 SOUTHPARS、SU TU DEN、DAR BLEND和SARIR四种典型原油装船过程中船舱油气组成的数据,为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在分析代表性原油成分谱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原油码头装船油气回收工艺,分别为:火炬燃烧工艺、缓冲罐+焚烧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焚烧炉燃烧产蒸汽工艺和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为确定最优工艺方案,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对不同工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油气回收工艺进行定量评价。通过综合评价,确定了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锅炉燃烧产蒸汽工艺为适合企业实际的最优方案。在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过程中,本研究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相关技术,结合所在企业实际进行改进创新,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我国第一套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该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显着效果,对于我国原油码头装船过程中VOCs的减排具有突出贡献,每年可以减少约570吨至760吨的VOCs排放,可将全国原油码头装船的VOCs排放量降低约1.2%。同时,结合该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运行实际情况,本文总结了油气回收系统工艺、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经验,为我国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兰若文[4](2020)在《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建筑面积成倍增长,建筑总能耗不断增加。由于供热面积不断扩大,供热能耗不仅是能耗快速增长的领域,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近年来,新型供热节能技术和方法不断出现,节能效果明显,但其综合问题也不断突显,因此强化供热技术,节约能源,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不同强化供热系统的运行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引射器驱动的供热节能方法和系统,通过引射器产生真空,使热水在闪蒸罐中产生蒸汽,从而利用蒸汽相变释放潜热带动供热系统,实现供热节能的目的。其供热过程具体为:利用热水供热系统的回水进入闪蒸罐闪蒸得到低温蒸汽,在增加一级换热的基础上,降低回水温度,实现一次网供、回水大温差换热,达到提高能量利用以及节能的效果。同时该方法不需要改变原有供热系统,初投资少,可实现性强,适用范围广。论文针对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的特点及运行流程,对该系统中涉及的闪蒸过程进行了分析,对闪蒸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结合闪蒸罐的工作原理,在闪蒸过程能量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热力计算,分析了闪蒸罐罐内压力、给水流量和过热度等因素对闪蒸蒸汽量和汽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对整个强化供热系统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闪蒸罐的工作原理,利用闪蒸液滴传质模型,通过VB编程计算,对影响闪蒸过程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表明:闪蒸蒸汽量和汽化率均随闪蒸压力的增大不断减小,闪蒸的蒸汽量和汽化率均随闪蒸罐内过热度增大而增大,闪蒸蒸汽量随闪蒸罐进口流量的增大而增大,但闪蒸罐进口流量的变化对闪蒸汽化率没有影响。(2)根据喷淋闪蒸和静态闪蒸的数学模型,对喷淋闪蒸和静态闪蒸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依次改变闪蒸罐内压力、过热度和进口流量,喷淋闪蒸的蒸汽量和汽化率都远大于静态闪蒸的蒸汽量和汽化率。(3)通过对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和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系统整体换热量的变化、系统热效率的变化以及?效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其它运行工况不变,当闪蒸罐进口流量增加,系统总换热量随之增加;但随着闪蒸罐进口温度的增加,系统总换热量减小。当系统其它参数不变,改变二级换热器被加热侧供水温度和加热侧回水温度,系统热效率随闪蒸罐进口流量增加而增加,随闪蒸罐进口温度增加而减小。闪蒸罐进口流量不变时,改变一级换热器的流量,系统?效率几乎不变,且均随闪蒸罐进口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一级换热器流量不变时,闪蒸罐进口流量增大时,系统的?效率增大。(4)开展了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的实验研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不同参数下,引射器和闪蒸罐的工作状态进行研究,分析引射器工作端进口流体流量、温度和压力对闪蒸罐内真空度、闪蒸蒸汽量和引射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闪蒸罐内真空度与引射器工作端进口流量和压力呈正相关,与引射器工作端进口温度成负相关,闪蒸蒸汽量与引射器工作流体压力呈正相关。本文在对闪蒸过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引射器驱动下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研究,明确了闪蒸过程对整体系统供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有利于引射器驱动下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该论文有图64幅,表5个,参考文献112篇。

陈永超[5](2020)在《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绿水青山的保护不断增强,也促进了我国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应用比例不断提高。以天然气为燃料的三联供系统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本文选取某一商业酒店的天然气三联供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三联供系统的组成及配置方式,利用Trnsys软件计算酒店冷热负荷和电负荷、热水负荷;并利用Trnsys软件搭建起三联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联供系统进行(火用)分析,分析系统运行参数和运行策略对(火用)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与柴油三联供系统和传统集中供热+电制冷模式进行对比,从节能性、环保性、经济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酒店全年的最大冷、热负荷分别为4420.4kW、2870.2kW。建立燃气内燃机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火用)分析,得到(火用)流图。并分析得出冬季和夏季工况下,燃气内燃机的的(火用)损失在联供系统中占比分别为和38.5%和34.1%,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火用)损失最大的部件为高压发生器,占机组总(火用)损的60.4%;其次是吸收器,占制冷机总(火用)损失的22.5%。其次,分析了影响联供系统(火用)效率的的相关参数,包括系统负荷率、燃气内燃机发电效率、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COP、热电比以及环境温度等;在运行策略层面,对联供系统运行方式以电定冷热和以冷热定电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系统参数和运行模式提出优化系统出力,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方法。与柴油三联供系统和传统集中供热+电制冷空调的供能方式对比,发现冬季、夏季运行时,天然气驱动的三联供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和余热回收率均高于柴油驱动的联供系统。与柴油联供系统和传统燃煤锅炉+电制冷供能方式相比,三者相比天然气联供系统减排量更多,环保性更好;在经济性方面,天然气三联供系统的费用年值为180万元,柴油联供系统和燃煤锅炉+电制冷空调分别为393.6万元和285万元。明显低于柴油联供系统和燃煤锅炉+电制冷空调,经济性优势非常明显。

张博[6](2020)在《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质发电是消纳生物质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年来,生物质发电的供能模式已逐步由纯发电转变为热电联产。在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中,排烟热损失是生物质锅炉的最大热损失,回收利用排烟余热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热电厂已广泛利用低压蒸汽驱动的吸收式热泵来扩大供热能力,直接利用烟气余热驱动吸收式热泵辅助供暖的实例较少,且利用的通常为200℃以上的中高温烟气。对于仍具有很大余热回收潜力的低温烟气,现有的技术难以实现高效回收利用。本文提出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该系统可梯级回收145℃以下低温烟气余热,制备70℃供暖热水。利用Aspen Plus软件模拟了生物质直燃锅炉和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并基于模拟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加入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辅助供暖对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节能环保效益及其经济性,并基于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需求提出了可更加全面深入地回收烟气余热的优化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于生物质直燃锅炉,其?效率为41.69%,?损失主要是由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不可逆性导致的。对于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其?效率为32.56%,排烟?损失在系统各项?损失中占比最大,该系统最终排放的烟气仍有进一步回收利用的潜力。吸收式热泵制热系数达1.775,吸收式热泵中?损失最大的部件是吸收器,其次为发生器。(2)相比于传统的未回收排烟余热的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加入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辅助供暖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分别提升了4.76%、6.66%和10.99%,每个采暖季供热量可折合标煤2075.80 t,相应地可减排CO2、SO2、NOX、粉尘和灰渣分别为5438.58 t、17.64 t、15.36 t、31.14 t和539.71 t,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是5.93年。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辅助供暖具有可观的节能环保效益和经济性,加入该系统后,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有显着提升。(3)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优化方案考虑了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两种工况。优化后的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在冬季增加了低温供暖,系统?效率相较于优化前提升了16.83%。加入优化后的系统,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率、综合能源利用率和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分别提升了8.64%、12.73%和21.01%,每个采暖季的供热量可折合标煤3969.61 t,相应地可减排CO2、SO2、NOX、粉尘和灰渣分别为10400.39 t、33.74 t、29.38 t、59.54 t和1032.10 t。夏季制冷工况下,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为0.767,可作为区域供冷的冷源。优化后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在冬季更高效地回收排烟余热,满足更多用户的不同用热需求,更显着地提升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在夏季转换为供冷模式不仅提高了热泵的全年利用率,还缓解了夏季用电紧张形势。

杨笑语[7](2020)在《烟气余热复合供暖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存在排烟含水蒸气量大、潜热潜力巨大却难以回收利用问题,同时结合实际供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尚没有同时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产生的烟气余热进行梯级回收利用并为用户侧制备供暖热水的研究。为此,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与复合供暖系统集成的新型热电联产系统。其中,复合供暖系统是由吸收式热泵和水源热泵所组成。以吉林磐石某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Aspen Plus模拟和TRNSYS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加入复合供暖系统对生物质直燃热电联产系统性能的影响。对新型热电联产系统进行?分析,明确了能量的流向。同时评价了该系统的各类指标和环境效益。得出如下结论:(1)通过Aspen Plus软件搭建了复合供暖系统,对吸收式热泵供暖系统和水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复合供暖系统可以将烟气温度从145℃降低至58.8℃排放,同时产生70℃的供暖用水输送至用户端。(2)对新型热电联产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锅炉的总?损在整个系统的?损中占比最大为56.91%;吸收式热泵系统?损为0.47%;水源热泵系统?损为0.58%;新型热电联产系统的?效率为41.85%。同时,进一步的对锅炉,吸收式热泵和水源热泵进行了?分析,发现锅炉中?损最大发生在燃烧过程中,吸收式热泵?损最大部件为发生器,而水源热泵则是在冷凝器。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温差越大,?损越大。(3)以吉林的天气作为气象参数,利用TRNSYS软件对新型热电联产系统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系统不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运行模式较稳定。其中,吸收式热泵系统在采暖季的平均输出功率为3056.62 kW,水源热泵系统为1737.77 kW。两者在采暖季的制热量高效稳定,吸收式热泵系统制热量平均值为5191.48 kW,水源热泵系统制热量平均值为7208.70 kW。吸收式热泵的COP平均值为1.70,水源热泵的COP平均值为4.15。(4)对新型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效益和环保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入复合供暖系统后,新型热电联产系统的节能率提升了5.2%,综合能源利用率提升了7.8%,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提升了15.5%。同时每个采暖季可以节约标煤6416.53 t,年CO2减排量为16682.98 t,SO2减排量为128.33 t,NOX减排量为449.16t。复合供暖系统的动态回收期是4.13年。说明复合系统的加入,对于烟气余热的回收利用和电厂各项性能指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王琳[8](2020)在《基于膜法的烟气水分回收系统集成与性能分析》文中提出火电厂向大气排放的烟气中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如能将其回收利用,可以回收部分余热,并且一定程度上解决火电厂用水量较大的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膜法的烟气水分回收系统集成与性能的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从理论计算角度出发,基于酸露点预测模型和湿法脱硫水平衡模型,定量分析了不同燃料烟气中的含水率、排烟温度对烟气酸露点和脱硫系统水平衡的影响。当烟气中SO3的摩尔分数一定时,水蒸气含量越高,酸露点温度越高。比如:SO3摩尔分数在20ppm时,水蒸气含量从20%降低至5%,烟气酸露点降低16.6℃。脱硫塔入口烟温每降低10℃,单位烟气水蒸发量降低0.05kg/kg。定量计算了不同燃料发电机组烟气水分和热量回收的理论潜力。一台500MW机组,烟气流量150万m3/h,当烟气温降为10℃,理论凝结水量46.36t/h,热量回收 177GJ/h。多孔陶瓷复合膜是烟气水分及热量回收中的关键组件,基于传热传质理论建立了适用多孔陶瓷复合膜的冷凝换热模型,在给定的膜结构参数、烟气和冷却水参数条件下,可以计算出口烟气温度和凝结水量等参数。与传统的理论计算模型不同,考虑到沿膜管流动过程中烟气与冷却水的热物性参数随着冷凝过程而变化,本文采用了总传热面积离散化后分段计算的方式,提高了模型精度。模型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烟气出口温度计算误差小于1%;凝结水量与实验结果相对误差15%,原因可能在于实验误差以及模型中传质系数选取问题。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对燃煤和燃气机组的膜组件进行了逆流换热模拟,获得了膜面积与冷凝水量之间的关系。以5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基准,设计三种基于多孔陶瓷膜的燃煤机组烟气水分和热量回收系统。利用Ebsilon软件对热力系统进行了模拟仿真,结果表明:脱硫前安装低温省煤器,将烟气温度由165℃降至80℃,回收热量用于加热凝结水,脱硫后采用多孔陶瓷膜冷凝器回收水分的系统。机组热耗率降低约1.27%,减少机组脱硫耗水量约94.13t/h;回收水分约99.87t/h。电厂湿烟羽消除是目前电力行业的一个热点问题,建立了湿烟羽的预测模型,计算了膜法在消除湿烟羽方面的潜力。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大于15℃时,水回收率达到40%以上时,基本无湿烟羽产生。如果水回收率达到60%以上,冬季或者环境温度较低时基本无湿烟羽产生。

栾翔琪[9](2019)在《基于热泵的烟气深度热回收传热及系统运行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能源的开采与利用一直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最关键的因素,世界上对能源的需求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开发新能源,并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的工作已经十分迫切,随着煤改气、煤改电政策的实施,我国燃气锅炉的占有率越来越高。燃气锅炉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而烟气当中有大量可回收的余热,因此烟气余热回收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同时减少烟气中水汽的排放,减轻雾霾现象。而目前的回收技术只能回收烟气的显热还有少量的潜热,而回收潜热是提高余热回收率的重点。本文提出GWHE换热技术与热泵技术相结合回收烟气余热,并且回收的热量利用热泵系统可直接用于供热或加热生活用水。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通过现场调研测定烟气的排烟温度以及烟气的成分,分析低温烟气深度热回收的原理,计算出烟气降低至不同温度可回收的热量,然后提出GWHE换热器与热泵技术相结合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换热器的优缺点,选定GWHE换热器的形式为管壳式换热器。其次,建立GWHE三维模型,采用k-ε方程,考虑烟气在换热过程中会出现冷凝,选用了Mixture模型中的蒸发-冷凝模型,根据实验测得的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设置,模拟分析不同折流板间距、不同水流速对管壳式换热器换热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水流速度、折流板间距与烟气出口温度、水出口温度、传热系数、冷凝水质量以及压降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传热系数与压降的比值,将换热器的传热特性以及阻力特性综合考虑选定换热效率最好的工况。通过模拟发现,折流板的间距一定时,烟气的排烟温度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而降低,传热系数随之增大,冷凝水量增多,压降也随之增大;而水流速度一定时,烟气的排烟温度随着折流板间距的增加而升高,传热系数也随之减小,冷凝水量减少,压降随之降低;但是通过分析水流速度、折流板间距与传热系数与压降的比值的关系,将传热特性与阻力特性结合起来考虑,折流板间距为138mm,水流速度为1m/s时,可以使换热器能够在足够小的压降下获得比较好的换热效果。最后,用TRNSYS对热泵系统进行仿真,运用了管壳式换热器模块、水源热泵机组模块、水泵模块、计算器模块、控制器模块、水箱模块等建立了热泵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并根据选取的设备的样本型号进行参数的设置,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内部连接后进行仿真,对仿真得到的热泵机组的COP、功率以及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进出水温度、温差分析烟气余热回收热泵系统的运行特性,分析发现热泵机组的COP在系统刚开始启动时最大为4.23,随着加热生活用水过程的进行,热泵机组的COP逐渐降低,源侧的进出水平均温差为3.38℃,负荷侧的进出水平均温差为4.46℃,系统运行期间,冷凝器与蒸发器的进出水温差都比较稳定,并且蒸发器进口水温在供热初期最低,随着供热的进行逐渐升高,但是与冷凝器入口水温相比,蒸发器进口水温变化幅度较小,对热泵机组COP的影响不显着。

王雄伟[10](2019)在《煤化工浓盐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分离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化工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浓盐水处置较难、处理成本高。煤化工浓盐水通常采用预处理、膜分离和热蒸发处理技术形成工艺组合,实现浓盐水的浓缩与蒸发结晶,浓盐水中的水资源得到回收,超浓水采用蒸发结晶的方式处理得到杂盐,最终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浓盐水蒸发结晶后,有机物和高含盐组分浓缩并固化,结晶固体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以及部分有机物。目前,结晶杂盐还无法处理,也没有有效的利用途径,结晶盐后处理成本高,长期堆积易淋融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结晶杂盐中大量的氯化钠、硫酸钠不能够作为工业级盐分离出来实现资源化利用,存在资源浪费。如果从资源化利用和固废减量化的角度出发,将浓盐水中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分离出来,制成工业盐作为产品,可以彻底解决结晶盐的环保风险,真正实现煤化工浓盐水的零排放。本文通过超滤和纳滤组合工艺对煤化工企业的浓盐水进行现场试验研究,主要考察超滤膜去除COD、SiO2,纳滤膜分离NaCl、Na2SO4溶液的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在保证超滤膜在合理运行阻力范围和运行时间条件下,超滤膜的运行操作压力应控制在0.6MPa。浓盐水经过超滤膜后,浓缩倍数在20-40倍时膜通量显着下降,超滤的浓缩倍数不宜超过40倍,超滤产水的COD的含量小于500mg/L,溶液中COD平均总去除率≥48.37%;超滤产水的SiO2的含量小于30mg/L,平均脱除率≥79.90%。通过纳滤膜分离浓盐水中的硫酸钠和氯化钠,要使两种产品都能满足工业产品标准要求,0.8MPa操作压力、6小时操作时间为最佳操作条件。超滤产水经过纳滤膜后,纳滤浓水中Na2SO4的含量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纳滤产水中NaCl含量随时间的增加先增大,然后保持平稳,后期开始下降。为保证纳滤产水NaCl的纯度和纳滤浓水中Na2SO4的纯度,纳滤的浓缩倍数不应超过6倍。分离后纳滤产水溶液中,NaCl占溶液中总TDS的96%以上,纳滤浓水中Na2SO4占溶液中总TDS的95%以上。试验研究表明,通过超滤和纳滤工艺组合分离煤化工浓盐水,氯化钠可以达到《GBT 5462-2015工业盐》工业湿盐优级标准,硫酸钠纯度可以达到《GBT6009-2014工业无水硫酸钠》Ⅲ类一等品标准,氯化钠总回收率≥80%,能够实现对氯化钠、硫酸钠的有效分离。

二、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测定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测定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多效蒸发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油田污水概述
        1.1.1 油田污水主要成分及特性
        1.1.2 油田污水处理方法
        1.1.3 油田污水处理工艺
    1.2 油田污水深度处理方式
        1.2.1 离子交换法
        1.2.2 反渗透法
        1.2.3 电渗析法
        1.2.4 蒸发法
    1.3 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工艺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实验工作
    2.1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系统流程
        2.1.1 原料液线
        2.1.2 生蒸汽线
        2.1.3 冷凝水线
    2.2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预实验
        2.2.1 系统原有操作流程
        2.2.2 系统原有性能及分析
        2.2.3 系统配件与操作调整
    2.3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实验与优化结果
        2.3.1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动态性能
        2.3.2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调整结果
    2.4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稳态性能
        2.4.1 稳态性能与进料流量关系
        2.4.2 稳态性能与进料浓度关系
        2.4.3 稳态性能与蒸汽流量关系
        2.4.4 系统运转时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多效蒸发液体零排放处理系统模型建立
    3.1 多效蒸发液体零排放物理模型
        3.1.1 多效蒸发部分工艺流程
        3.1.2 液体零排放工艺流程
    3.2 多效蒸发液体零排放数学模型
        3.2.1 蒸发器模型
        3.2.2 预热器模型
        3.2.3 末效冷凝器模型
        3.2.4 结晶器模型
    3.3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性能指标
        3.3.1 淡水总产量
        3.3.2 浓缩比
        3.3.3 造水比
        3.3.4 性能比
    3.4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模型验证
        3.4.1 MEE部分模型验证
        3.4.2 DTB部分模型验证
    3.5 本章小结
4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优化设计思路
    4.1 多效蒸发部分设计思路
        4.1.1 多效蒸发系统设计方法
        4.1.2 流程设计端口选择与设计思路
    4.2 六效蒸发实验平台设计优化
        4.2.1 系统多效蒸发部分模拟流程
        4.2.2 系统多效蒸发部分计算讨论
    4.3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结晶设计
        4.3.1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耦合思路
        4.3.2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结晶性能
        4.3.3 多效蒸发零排放系统稳定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烟气与高温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的研究现状
        1.2.1 烟气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1.2.2 高温固体颗粒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余热回收技术及仿真分析方法
    2.1 余热回收技术
        2.1.1 有机朗肯循环
        2.1.2 热泵循环
        2.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2.1.4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
    2.2 仿真分析方法
        2.2.1 经济分析法
        2.2.2 环境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ORC与热泵循环系统在垃圾焚烧余热回收中的性能研究
    3.1 ORC与热泵系统的模型介绍
    3.2 系统热力学模型的验证
    3.3 ORC和热泵工质的筛选
    3.4 重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1 ORC蒸发压力的影响
        3.4.2 热泵蒸发温度的影响
        3.4.3 热泵过热度的影响
        3.4.4 环境温度的影响
        3.4.5 热泵蒸发温度和过热度同时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4.6 系统组件的(火用)效率和总(火用)损失分布
        3.4.7 系统能效经济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垃圾焚烧余热回收的新型冷电联产系统的建模分析
    4.1 新型冷电联产系统介绍
    4.2 新型冷电联产系统建模
    4.3 模型验证
    4.4 系统工质的筛选
    4.5 重要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1 不同过热度下RC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2 不同冷凝温度下RC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3 不同过热度下ORC蒸发压力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5.4 不同吸收温度下ARC发生器温度的影响
        4.5.5 不同蒸发温度下ARC发生器温度的影响
        4.5.6 增加余热系统前后的(火用)损失分布研究
        4.5.7 系统经济分析和环境分析的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超临界CO_2布雷顿循环的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建模分析与优化
    5.1 新型冷热电联产系统介绍
    5.2 余热回收系统模型分析
    5.3 模型验证
    5.4 分析和讨论
        5.4.1 S-CO_2系统最高温度的影响
        5.4.2 S-CO_2系统最低温度的影响
        5.4.3 S-CO_2系统再热器效率的影响
        5.4.4 ORC系统蒸发压力的影响
        5.4.5 α变化的影响
        5.4.6 T4 和η_T的影响
        5.4.7 T1 和η_(Re)的影响
        5.4.8 T_(gen)和 T_e的影响
    5.5 敏感性分析与多目标优化
        5.5.1 敏感性分析
        5.5.2 多目标优化
        5.5.3 (火用)损失分布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6.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3)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原油进口情况
    2.2 油品挥发概况
        2.2.1 油品挥发及危害
        2.2.2 原油挥发
    2.3 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3.1 国际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3.2 国内港口油气污染防治政策法规
    2.4 油气回收系统发展
        2.4.1 国外油气回收系统概况
        2.4.2 我国油气回收系统发展
    2.5 原油分类及挥发组分
        2.5.1 原油分类
        2.5.2 原油挥发组分概况
        2.5.3 原油挥发组分小结
    2.6 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1 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2 吸附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3 吸收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2.6.4 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路线
3 本研究所在企业概况
    3.1 本研究所在企业配备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的必要性
    3.2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码头及库区整体情况
    3.3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码头中转油品及靠泊船舶情况
    3.4 本研究所在企业原油进出工艺流程概况
    3.5 本章小结
4 原油码头油气排放检测与分析
    4.1 油气检测分析器材与方法
        4.1.1 油气样品采集
        4.1.2 油气测定标准与器材
        4.1.3 油气测定方法与条件
    4.2 代表性原油挥发油气检测与分析
        4.2.1 研究目的
        4.2.2 代表性原油挥发油气组分及含量
    4.3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排放检测与分析
        4.3.1 研究目的
        4.3.2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总烃含量检测
        4.3.3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苯系物检测与分析
        4.3.4 原油码头装船油气低级烷烃与低级烯烃检测与分析
        4.3.5 原油装船油气硫化物、氮、氧检测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
    5.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概况
    5.2 油气回收及处理技术路线和工艺
        5.2.1 火炬燃烧技术路线
        5.2.2 缓冲罐+焚烧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3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4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焚烧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2.5 多级活性炭富集油气+油气存储与监测+油气锅炉燃烧产蒸汽技术路线
    5.3 原油码头油气处理工艺优缺点对比分析
    5.4 原油码头油气技术路线和处理工艺综合评估
        5.4.1 评估方法
        5.4.2 技术评估体系构建
        5.4.3 油气回收技术路线和工艺评估各指标分析
        5.4.4 指标权重
        5.4.5 模糊综合评价
        5.4.6 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与安全环保分析
    6.1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工艺介绍
    6.2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建设内容
    6.3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构成
        6.3.1 船岸对接单元
        6.3.2 油气储运单元
        6.3.3 油气回收单元
        6.3.4 油气燃烧单元
    6.4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环保控制目标与措施
        6.4.1 环保控制目标
        6.4.2 整体污染控制方案
    6.5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安全控制目标与措施分析
        6.5.1 安全风险分析
        6.5.2 安全防控举措
    6.6 本研究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环保效果
    6.7 本章小结
7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总结及技术展望
    7.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存在的挑战及关注事项
        7.1.1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工艺选择难度大
        7.1.2 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研究关注事项
    7.2 主要结论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传统供热系统
    1.2 强化供热系统的类型
    1.3 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2 闪蒸系统理论研究
    2.1 闪蒸罐的工作原理
    2.2 闪蒸液滴传质理论计算
    2.3 喷淋闪蒸及静态闪蒸比较分析
    2.4 闪蒸罐的设计计算
    2.5 本章小结
3 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
    3.1 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换热量分析
    3.2 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热效率分析
    3.3 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系统实验研究
    4.1 实验研究系统及方法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酒店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1.3.2 系统(火用)分析研究
        1.3.3 系统运行优化研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简介及负荷计算
    2.1 冷热电联供系统原理
    2.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组成
        2.2.1 发电子系统
        2.2.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
        2.2.3 生活热水及供热系统
    2.3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方式
    2.4 酒店联供系统的设备配置
    2.5 酒店冷热负荷模拟及电负荷计算
        2.5.1 冷热负荷计算
        2.5.2 电负荷和热水负荷计算
        2.5.3 酒店冷热电系统负荷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建模及(火用)分析
    3.1 酒店联供系统(火用)分析数学模型建立
    3.2 燃气内燃机(火用)分析数学模型
    3.3 吸收式制冷机组(火用)分析数学模型
        3.4.1 高压发生器
        3.4.2 低压发生器
        3.4.3 冷凝器
        3.4.4 蒸发器
        3.4.5 吸收器
        3.4.6 低温换热器
        3.4.7 高温换热器
    3.4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计算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火用)优化
    4.1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建立
        4.1.1 Trnsys软件介绍
        4.1.2 确立酒店三联供系统的物理模型
    4.2 酒店联供系统的模型验证
    4.3 运行参数的(火用)优化
        4.3.1 负荷率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4.3.2 发电机效率及制冷系统COP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4.3.3 环境温度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4.3.4 热电比对系统(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4.4 运行策略的对(火用)效率的影响及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环保性与经济性对比分析
    5.1 天然气与柴油的比较
    5.2 酒店联供系统的环保性对比
        5.2.1 一次能源利用率
        5.2.2 碳排放减少量
    5.3 经济性对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能应用现状
        1.2.2 生物质发电研究现状
        1.2.3 烟气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构建
    2.1 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2.2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概述
        2.2.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分类及其特点
        2.2.2 第一类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的工作过程
        2.2.3 溴化锂溶液特性
    2.3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构建
    2.4 吸收式热泵的设计计算
        2.4.1 设计参数的选定
        2.4.2 各部件热负荷计算
        2.4.3 流量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稳态特性研究
    3.1 Aspen Plus软件简介
    3.2 ?分析理论研究
    3.3 生物质直燃锅炉的建模与?分析
        3.3.1 系统流程构建
        3.3.2 组分设定与物性方法选择
        3.3.3 参数设定与结果分析
        3.3.4 生物质直燃锅炉的?分析
    3.4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3.4.1 系统流程构建
        3.4.2 物性方法选择与参数设置
        3.4.3 模拟结果验证
        3.4.4 系统性能分析
    3.5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分析
        3.5.1 系统关键部件?损失计算
        3.5.2 系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效益分析与优化
    4.1 节能效益分析
        4.1.1 节能指标
        4.1.2 节能效益
    4.2 环保效益分析
    4.3 经济性分析
        4.3.1 系统初投资
        4.3.2 系统运行维护费
        4.3.3 系统运行经济效益
        4.3.4 费用年值分析
        4.3.5 系统的动态投资回收期分析
    4.4 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系统的优化
        4.4.1 系统优化方案
        4.4.2 冬季工况下优化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4.4.3 夏季工况下优化系统的模拟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7)烟气余热复合供暖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物质发电研究现状
        1.2.2 烟气余热研究现状
        1.2.3 联合供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及对本课题的启示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本课题的启示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意义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新型热电联产系统的构建
    2.1 原生物质热电联产系统
        2.1.1 生物质燃料特性分析
        2.1.2 理论空气量及燃烧产物计算
        2.1.3 生物质直燃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2.2 复合供暖系统的构建
        2.2.1 溴化锂吸收式热泵热力计算
        2.2.2 吸收式热泵参数的计算与选定
        2.2.3 设备单位热负荷计算
        2.2.4 水源热泵的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物质直燃发电复合供暖系统稳态性能分析
    3.1 Aspen Plus软件介绍
        3.1.1 Aspen Plus的构成
        3.1.2 Aspen Plus主要功能及模拟步骤
    3.2 复合供暖系统模型的建立
        3.2.0 Aspen Plus中各个部件模块的选择
        3.2.1 物性方法的选择
        3.2.2 模型的搭建及模拟
    3.3 ?分析
        3.3.1 ?的定义
        3.3.2 锅炉系统?分析
        3.3.3 吸收式热泵?分析
        3.3.4 水源热泵?分析
        3.3.5 新型热电联产系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时变因素对生物质直燃发电复合供暖系统性能的影响
    4.1 TRNSYS模拟软件简介
        4.1.1 TRNSYS软件功能介绍
        4.1.2 软件的优点
    4.2 系统模型的搭建
        4.2.1 气象参数
        4.2.2 复合供暖系统的搭建
        4.2.3 各模块间的连接
    4.3 系统模拟及结果分析
        4.3.1 系统模拟
        4.3.2 模拟结果及分析
    4.4 节能效益分析
        4.4.1 系统的节能率
        4.4.2 系统的综合能源利用率
        4.4.3 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率
    4.5 节能环保效益
        4.5.1 节能效益
        4.5.2 环保效益
    4.6 经济性分析
        4.6.1 系统初投资
        4.6.2 系统维护及折旧
        4.6.3 系统经济效益
        4.6.4 系统动态回收期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本文创新点
    5.3 尚待解决问题
    5.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8)基于膜法的烟气水分回收系统集成与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烟气水分回收技术研究现状
        1.2.1 冷凝器水回收技术
        1.2.2 液体吸收法
        1.2.3 膜法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烟气热量回收潜力理论计算与分析
    2.1 酸露点的计算
    2.2 脱硫后烟气计算
    2.3 烟气热回收潜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孔陶瓷膜的冷凝换热模型
    3.1 模型介绍
    3.2 假设
    3.3 控制方程
        3.3.1 Colbum-Hougen方程
        3.3.2 烟气侧能量方程
        3.3.3 总能量平衡方程
        3.3.4 冷却水侧能量平衡方程
        3.3.5 质量守恒方程
    3.4 传热传质系数
        3.4.1 烟气侧传热系数
        3.4.2 冷却水侧传热系数
        3.4.3 传质系数
    3.5 露点温度
    3.6 模型计算流程
    3.7 模型验证
    3.8 结果与讨论
        3.8.1 燃气锅炉的计算结果
        3.8.2 燃煤锅炉的计算结果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燃煤机组水分和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及分析
    4.1 机组概况
    4.2 加装低温省煤器方案
    4.3 利用膜冷凝器回收方案
    4.4 烟气余热利用与水分回收方案
    4.5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膜法的烟气湿烟羽消除特性
    5.1 国内外政策
    5.2 湿烟羽产生和消除机理
    5.3 物理模型
        5.3.1 湿烟羽的预测模型
        5.3.2 水回收率的计算模型
    5.4 结果与讨论
        5.4.1 环境因素的影响
        5.4.2 膜回收法潜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基于热泵的烟气深度热回收传热及系统运行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外研究现状
    1.4 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烟气深度热回收理论基础及余热计算
    2.1 低温烟气深度热回收的理论基础
    2.2 天然气锅炉排烟现场调研与测定
    2.3 烟气余热计算
        2.3.1 显热
        2.3.2 潜热
    2.4 低温烟气深度热回收的基本方法
    2.5 冷凝式换热器的类型
    2.6 消除“白色烟羽”的临界温度
        2.6.1 消除“白色烟羽”的原理分析
        2.6.2 含湿量对消除“白色烟羽”的临界温度的影响
        2.6.3 环境温度对消除“白色烟羽”的临界温度的影响
        2.6.4 青岛市冬季消除“白色烟羽”的临界温度
    2.7 本章总结
第3章 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分析
    3.1 换热器设计计算
        3.1.1 换热器设计参数
        3.1.2 换热温差
        3.1.3 换热面积
        3.1.4 管束长度
        3.1.5 壳内径
        3.1.6 折流板设计
    3.2 软件简介
        3.2.1 Gambit
        3.2.2 ICEM-CFD
    3.3 物理模型的建立
    3.4 网格的划分
    3.5 数学模型
        3.5.1 守恒定律
        3.5.2 湍流模型
        3.5.3 多相流模型
        3.5.4 冷凝模型
    3.6 基本假设
    3.7 边界条件的设置
    3.8 结果分析
        3.8.1 水流速度对换热的影响
        3.8.2 折流板间距对换热的影响
    3.9 .本章总结
第4章 热泵型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4.1 TRNSYS简介
    4.2 烟气余热回收水源热泵系统TRNSYS模型的建立
    4.3 模块参数的确定
    4.4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运行特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10)煤化工浓盐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分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
        1.1.2 我国煤化工水资源利用情况
    1.2 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3.2 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备与仪器
        2.1.1 试验原水
        2.1.2 试验药品
        2.1.3 试验仪器
        2.1.4 试验装置
        2.1.5 膜元件选型
    2.2 分析方法
        2.2.1 主要分析项目
        2.2.2 COD的测定
        2.2.3 二氧化硅的测定
        2.2.4 氯离子的测定
        2.2.5 硫酸根离子的测定
        2.2.6 硝酸根离子的测定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滤去除COD、SiO_2 试验研究
    3.1 超滤膜组件操作压力的确定
    3.2 超滤膜组件的产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3.3 超滤膜去除COD、SiO_2 试验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纳滤分离硫酸钠、氯化钠试验研究
    4.1 纳滤膜操作压力和操作时间的选择
    4.2 纳滤膜的产水量与时间的关系
    4.3 纳滤膜分离硫酸钠、氯化钠试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测定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效蒸发油田污水零排放处理系统优化研究[D]. 崔广睿.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2]垃圾焚烧发电厂余热回收系统的设计及仿真研究[D]. 陆福禄. 广西大学, 2021(12)
  • [3]原油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分析与研究[D]. 王开伟. 浙江大学, 2020(05)
  • [4]引射器驱动的低温闪蒸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D]. 兰若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5]酒店冷热电联供系统(火用)分析及优化研究[D]. 陈永超.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9)
  • [6]烟气余热驱动的吸收式热泵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影响研究[D]. 张博. 兰州理工大学, 2020
  • [7]烟气余热复合供暖对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杨笑语.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基于膜法的烟气水分回收系统集成与性能分析[D]. 王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9]基于热泵的烟气深度热回收传热及系统运行特性分析[D]. 栾翔琪.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2)
  • [10]煤化工浓盐水中氯化钠和硫酸钠分离实验研究[D]. 王雄伟. 内蒙古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一种测定蒸汽锅炉冷凝回水回收率的简易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