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吸入激素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陈琼琰,俞宁宁,葛金林,杨欢欢,曾余丰,金晨慈[1](2021)在《哮喘患者血皮质醇水平与焦虑抑郁、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相关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程长,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1]。而焦虑、抑郁等精神因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紊乱[2],
郭国华[2](2021)在《支气管哮喘患者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分析宁德市闽东医院96例支气管轻度持续期哮喘患者和100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支气管哮喘轻度持续期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nnone receptor 1,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性。方法1、通过分析宁德市闽东医院96例支气管哮喘轻度持续期患者和100健康对照的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分布,对比二者基线差异性;2、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手段测定两组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的多态性,进一步探究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关系。同时,测定哮喘组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ACT评分、mMRC评分、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PEF昼夜变异率、FEV1、FEV1/Pred、FEV1/FVC、PD20-FEV1、FeNO、血EOS、血皮质醇、血IL-2、血总Ig E、皮肤过敏原阳性个数、过敏指数等指标;3、哮喘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哮喘组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的ACT评分、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PEF昼夜变异率、FEV1/Pred(%)、PD20-FEV1、FeNO、血EOS、血IL-2、血总Ig E、血皮质醇等指标等指标;结果1、本研究发现支气管哮喘轻度持续期患者与健康者的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都观察到了单核苷酸多态性,表现为GG基因型(野生纯合型)、GT基因型(杂合突变型)以及TT基因型(纯合突变型),并且基因型以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和病人的性别、年龄以及哮喘患病史不存在显着关联(P﹥0.05);我们得出,由于GT和TT基因型的病人数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利用显性模型,把上述两种基因型进行合并,再进一步分析。2、哮喘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CT评分、mMRC评分、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PEF昼夜变异率、FEV1、FEV1/Pred、FEV1/FVC、PD20-FEV1、FeNO、血EOS、血皮质醇、血IL-2、血IgE、皮肤过敏例数以及过敏指数等指标均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3、哮喘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CT以及日夜间症状的评分、PEF昼夜变异率、FEV1/Pred(%)均存在显着差异;但对于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来说,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的GG基因型与GT/TT基因型哮喘病人的PD20-FEV1存在显着差异(P<0.05);4、哮喘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NO、血EOS、血IL-2、血Ig E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和治疗前相比,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的GG基因型与GT/TT基因型哮喘病人治疗后的血皮质醇存在显着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人群中均存在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以GG基因型多见,GT和TT基因型检出率较少。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哮喘病人的症状,提高病人的肺功能,改善气道高反应性。
王建新[3](2021)在《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目前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本研究拟运用The 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系统方法学和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南制定手册,系统检索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Cochran系统评价方法,参考当前最佳证据,遵循“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的原则,制定《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遴选出临床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或专家共识意见高度支持的中成药,解决哮喘防治过程中存在的中成药滥用、不合理使用的问题,规范化并推广中成药在成人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并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研究方法:1.形成指南制定小组:指南发起者中国中药协会建立指南指导委员会,指南指导委员会按照中西医并重的原则确立指南共识专家组成员、指南秘书处和指南专家顾问。2.指南选题:依据PICO(P:人群;I:干预措施;C:对比;O:结局指标)模式,确定指南范围、临床问题和结局指标。本指南主要关注中成药对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优势。通过两轮调查问卷获取临床专家的意见并使用专家共识法完成临床问题的确立和结局指标重要性排序。临床问题通过PICO进行解构,达成共识。结局指标分为关键结局(7-9分)、重要结局(4-6分)、不重要结局(1-3分),由指南小组组员进行打分并有效排序。3.中成药遴选:基于全面的数据库(《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等药品查询网站)检索和专家推荐意见进行中成药的筛选。4.证据获取与系统评价:制定高效准确的检索策略,运用网络检索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英文数据库以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医学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6月30日,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如果为质量较高的系统评价则直接利用,如果需要更新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行更新。如需进行新的系统评价,则严格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指导手册进行。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结局指标相同、数据类别相同的RCT研究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结合中医药的特殊性,本指南充分考虑中医古典文献、中医教科书中推荐的中成药并将中医经典方药的汤剂文献也纳入到指南证据当中。5.证据质量分级:对于证据数量充足的中成药,采用GRADE方法对纳入的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体进行汇总和质量评价,制定证据总结表和从证据到决策的框架表。证据数量不足、无法进行Meta分析的中成药由秘书组制作共识意见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问卷调查,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根据GRADE方法,专家应在充分考量5个降级因素(偏倚风险、间接性、异质性、不精确性和发表偏倚)和3个升级因素(大效应量、剂量效应关系和负偏倚)基础上形成证据总结表,得出初步推荐意见。6.推荐意见形成与共识方法:指南共识小组成员基于当前最佳研究证据,考虑经济学因素、患者偏好和价值观、公平性、可及性等因素就形成推荐意见。对基于临床证据水平的推荐意见采取1次或多次的专家共识法,对于某些中医传统经典名方和根据名老中医验方化裁的中成药,采用德尔菲(Delphi)法通过1轮调查,形成推荐意见共识。研究结果:1.循证研究:共纳入10种中成药(循证证据支持:8种,专家共识推荐:2种),涉及研究文献69篇,包括13篇小青龙汤研究、32篇苏黄止咳胶囊、3篇玉屏风颗粒、2篇丹龙口服液相关、3篇平喘益气颗粒、喘可治注射液10篇、2篇固本咳喘胶囊、三拗片4篇,另有寒喘祖帕颗粒、止喘灵口服液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共识法纳入指南。2.指南推荐意见:(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遇寒受冷发作,咳嗽痰少或清稀泡沫痰,舌淡苔白(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推荐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极低质量,强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咳嗽,咳痰较重(寒哮证)的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白清稀、神疲乏力,怕风怕冷(气虚寒哮证)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低质量,弱推荐)。以喘息,气急,胸闷,喉中哮鸣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黄粘稠、烦热燥渴,舌红苔黄(热哮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2)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以喘息,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痰多,痰黄粘稠,舌红苔黄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咳嗽,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期患者,如胸闷、咳嗽较重,兼见痰多,色白或黄白相间,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以喘息,胸闷,气短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症状反复加重,怕风怕冷,面色苍白,腰膝酸软(肾虚挟痰证)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喘可治注射液(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丹龙口服液、止喘灵口服液或喘可治注射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3)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以出汗多,怕风怕冷,气短乏力,体弱易感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玉屏风颗粒(极低质量,弱推荐);以气短乏力,咳痰,食少,面色萎黄,手脚发冷,腰腿酸软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固本咳喘胶囊(低质量,弱推荐);(4)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以咳嗽,阵发性咳嗽,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风咳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苏黄止咳胶囊(低质量,强推荐);以咳嗽声重,咳嗽有痰,痰白清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推荐联合使用三拗片(低质量,弱推荐)。3.指南质量评价:纳入文献质量方面,本指南纳入的多数研究质量偏低,严重影响了研究结果的证据水平,因此本指南推荐意见的质量等级较低,只有1项B级(中等质量)、4项C级(低质量)和3项D级(极低质量)。指南方法学方面,基于AGREE-Ⅱ工具的指南评价显示本指南的得分较高,范围与目的得分为96.3%、参与人员为75.9%、制定的严谨性为93.1%、清晰性与可读性为90.5%、应用性为16.7%、编辑的独立性为100%,全面评估方面均为建议使用。研究结论: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本指南的制定,将中成药治疗哮喘从经验用药发展为“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推荐。经专家共识后得出以下推荐意见: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寒哮证患者正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小青龙制剂(强推荐,极低质量)、寒喘祖帕颗粒(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气虚寒哮证患者推荐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平喘益气颗粒(弱推荐,低质量),热哮证患者推荐联合使用丹龙口服液(中等质量,强推荐)。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推荐痰热壅肺证患者使用丹龙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胸闷咳嗽痰多患者使用止喘灵口服液(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肾虚挟痰证患者使用喘可治注射(极低质量,弱推荐),间歇状态或轻度持续患者,如患者不耐受或不接受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可考虑单独使用以上中成药(弱推荐,仅依据专家共识)。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推荐表虚自汗证患者使用玉屏风散(弱推荐,极低质量)、脾肾气虚证患者使用固本咳喘胶囊(弱推荐,低质量)。咳嗽变异性哮喘,推荐风咳证患者使用苏黄止咳胶囊(强推荐,低质量)、咳嗽声重有痰患者使用三拗片(弱推荐,低质量)。本指南基于循证方法,严格遵循指南制定方法学,但局限于低质量的临床研究和有限的证据,本指南推荐意见证据质量较低,且依赖于间接证据和专家共识意见,因此本指南的推荐意见可靠性较低。未来还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为中成药治疗哮喘提供有力的证据。
居慧莉,郁志伟[4](2016)在《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程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复发率及安全性。方法 101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均采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治疗,治疗疗程分别为2月、6月、9月。治疗期间随访评价疗效及治疗依从性。停药后随访6个月评价记录咳嗽变异性哮喘复发情况。治疗前后行骨密度、血皮质醇测定及心电图检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三组患儿咳嗽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日=5.289 4,P=0.071 0)。A组停药6个月复发率高于B、C组(χ2=4.858 1,P=0.027 5;χ2=4.4826,P=0.034 2),B、C组停药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22,P=0.881 4)。三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血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检查无异常,未发生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病等局部不良反应。结论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良好,且中长疗程方案(6个月)不仅疗效更好,停药复发率更低。
厉蓓[5](2014)在《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但免疫机制尚不能完全解释哮喘全貌,前期研究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us-Pituitar y-Adrenal, HPA)轴功能与哮喘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对比了不同中医辨证分型哮喘患者的炎症及HPA轴功能指标,并进行炎症指标与HPA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旨在明确肺肾气(阳)虚型哮喘患者炎症及HPA轴功能状态。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抗炎治疗药物,但是部分患者仍控制不佳,并且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副作用。中医药在防治哮喘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结合中医治喘理论和本科室半个多世纪的研究成果,提炼出补肾及补肾益气法可从整体上改善哮喘患者体质,控制哮喘,并与现代医药相结合增强疗效,减少现代医药副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性,目前尚缺乏符合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试验验证其疗效,并且其内在机理尚不十分清楚。因此,有必要设计严格规范的临床方案验证并比较具有补肾及补肾益气功效的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疗效,并从炎症、HPA轴功能角度出发探讨其内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动物实验研究可以弥补临床研究的不足,为了明确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哮喘的药效物质基础,我们首先进行了肺肾气(阳)虚哮喘动物模型的探索。同时利用高效液相-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Quadrupole Time-of-Fight tandem Mass Sp ectrometry, HPLC-ESI/Q-TOF-MS/MS)技术快速鉴定了补肾防喘片中的化学成分。结合前期研究基础,我们推测淫羊藿苷可能是补肾益气方药治疗哮喘的主要活性成分,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观察了淫羊藿苷对肺肾气虚哮喘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并对其内在机理进行了探讨。第一章肺肾气(阳)虚型哮喘患者炎症与HPA轴功能状态及相关性研究目的:通过对比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哮喘患者及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诱导痰、唾液、尿液中有关气道炎症、HPA轴功能的指标,拟明确肺肾气(阳)虚型哮喘患者炎症及HPA轴功能状态,为补肾益气方药干预哮喘的内在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现代医学诊断为哮喘,中医辨证为肺肾气(阳)虚、肺气虚、阴虚火旺证;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排除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的患者;一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在固定时间点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诱导痰、唾液、24h尿液,用Bio-Plex悬液芯片检测痰上清液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p, TGF-p)、干扰素-γ(Interferon-y, IFN-y)水平等以观察炎症情况;同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唾液皮质醇,24h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 UFC)、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羟)、17-酮类固醇(尿17-酮)等指标以评估HPA轴功能。结果:本研究共收集71例哮喘患者,其中肺肾气(阳)虚组28例,肺气虚组23例,阴虚火旺组20例,另选取4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组、肺气虚组比较,肺肾气(阳)虚组、阴虚火旺组血清TNF-a水平明显升高,而IFN-y明显降低(P<0.05),肺肾气(阳)虚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与正常组、肺气虚组比较,肺肾气(阳)虚组诱导痰中TNF-α、 TGF-β水平明显升高(P<0.05),阴虚火旺组诱导痰IFN-y明显降低(P<0.05)。肺肾气(阳)虚组尿游离皮质醇、17-羟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尿17-酮明显低于正常组及阴虚火旺组。与正常组、阴虚火旺组相比,肺肾气(阳)虚组晨8点及次日8点血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肺肾气(阳)虚组晨8点及次日8点唾液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与阴虚火旺组比较,肺肾气(阳)虚组次日晨8点唾液皮质醇明显降低(P<0.05);肺气虚组亦出现血浆及唾液中晨8点及次日8点皮质醇水平降低,但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TNF-a.IL-6与血浆皮质醇呈明显的负相关(r=-0.26, P=0.03)、(r=-0.25, P=0.03),诱导痰IL-6与唾液皮质醇呈明显的负相关(r=-0.26,P=0.02)。血清IFN-y与尿17-羟呈明显的正相关(r=0.21,P=0.03)。结论:哮喘患者致炎因子增多,抑炎因子缺乏,处于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失衡状态,其中以肺肾气(阳)虚型哮喘患者改变尤为明显,可能与其HPA轴功能低下或紊乱有关。第二章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内在机理探讨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验证并对比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疗效,并从炎症、HPA轴功能角度出发探讨其内在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双盲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受试对象来源于5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与病房,采用相同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将符合标准的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补肾防喘片组、补肾益气方组、安慰剂组,三组在现代医学基础治疗上,分别加用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模拟剂、补肾益气方与补肾防喘片模拟剂、补肾益气方模拟剂与补肾防喘片模拟剂,观察周期为3个月。(1)主要疗效指标:对比治疗期间急性加重情况,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次要疗效指标: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哮喘控制水平(Asthma Control Test, ACT)、哮喘症状量化评分、哮喘生活质量及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的改善情况;(2)安全性指标:检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等相关安全性指标并详细记录不良事件与不良反应;(3)机理探讨:对比服药前后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Granulocyte, EOS)计数、血总免疫球蛋白E (Total Immunoglobulin E, tIgE)水平;对比治疗前后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MMP-9)、IL-4、IL-5、 IL-6、IL-13、IL-17、IFN-γ、IL-2、IL-10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皮质醇水平。结果:(1)最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295例。三组病例治疗前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的哮喘急性加重率,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84)。补肾防喘片可显着改善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占预计值%,与安慰剂比较,P<0.05,补肾益气方有改善FEV1占预计值%的趋势;与安慰剂组比较,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有改善FEVl/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的趋势;补肾防喘片治疗后ACT平均增加5.4分,补肾益气方治疗后ACT平均增加4.99分,安慰剂组增加4.9分,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4);补肾防喘片治疗后哮喘日间无症状天数平均增加6.42天,补肾益气方组为5.9天,而安慰剂组为5.35天,但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33);三组哮喘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5),但中药组治疗后改善的幅度比安慰剂组明显;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对中医证候有改善作用,尤其是自汗、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肺气虚、肾阳气虚中医证候的改善程度比安慰剂明显;(2)三组服药前后安全性指标组间比较,P>0.05,不良事件/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P>0.05,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3)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治疗后血EOS明显下降,但与安慰剂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益气方治疗后血清t IgE有明显下降趋势,而补肾防喘片组、安慰剂组治疗后升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益气方治疗后IL-2、IL-10水平升高,与补肾防喘片组、安慰剂组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6,P=0.04);补肾益气方、补肾防喘片服药后血清中IFN-y水平降低,与安慰剂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补肾益气方、补肾防喘片治疗后血清MMP-9、IL-4、IL-5、IL-13、IL-17水平较服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比安慰剂组明显,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补肾益气方治疗后血浆CRH、ACTH、皮质醇水平均有明显升高,补肾防喘片治疗后血浆ACTH水平亦有升高的趋势,而安慰剂组治疗后均下降。结论:补肾防喘片可显着升高FEV1占预计值%,补肾益气方亦有改善FEV1占预计值%的趋势;观察期间由于各组均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补肾防喘片和补肾益气方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作用不明显,但补肾益气方与补肾防喘片治疗后均有改善肺功能,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减轻日间哮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肺肾气(阳)虚证候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降低致炎因子水平,升高抑炎因子水平,纠正致炎/抑炎平衡调控机制失衡,改善HPA轴功能,提高内在抗炎能力可能是补肾防喘片、补肾益气方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内在机理;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是治疗哮喘安全可靠的中成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第三章肺肾气(阳)虚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探索性研究目的:探索肺肾气(阳)虚哮喘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方法,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皮质酮诱导法与多因素应激法建立的肾阳虚大鼠模型及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的对比研究: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正常组、皮质酮肾阳虚组、应激肾阳虚组、肺气虚哮喘组、皮质酮肺肾气(阳)虚哮喘组、应激肺肾气(阳)虚哮喘组。皮下注射皮质酮建立皮质酮肾阳虚模型;多因素复合应激即每日予以寒冷、强迫游泳、慢性间断性足底电刺激、束缚等应激因素模拟“恐伤肾”建立应激肾阳虚模型;卵蛋白(Ovalbumin, OVA)诱导建立肺气虚哮喘模型;在皮下注射皮质酮基础上,结合OVA诱导建立皮质酮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在多因素复合应激基础上,结合OVA诱导建立应激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态、体重、饮食水量;采用旷场试验、糖水消耗试验检测行为学;计算胸腺、脾脏、甲状腺、肾上腺、睾丸脏器指数;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浆ACTH、皮质酮、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5,3’-triiodothyronine, T3)、甲状腺素(Thyroxine, T4)、促甲状腺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TSH)、雌二醇(Estradiol, E2)、睾酮(Testosterone, 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以评估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检测血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 c AMP)及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 c GMP)含量以观察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Buxco动物有创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气道高反应(Airway Hyperresponseiveness, AHR); Bio-Plex悬液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与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7种细胞因子水平;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 Acid-Schiff, PAS)染色及马松三色(Masson’s Trichrome, M-T)染色分别观察肺组织炎症、粘液分泌、胶原沉积情况。2.社交应激性“恐伤肾”致肺肾气虚哮喘小鼠的建立及评价:将36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每组9只,即正常组、“恐伤肾”致肾气虚组、肺气虚哮喘组、“恐伤肾”致肺肾气虚哮喘组。利用啮齿类动物之间的领地占领攻击模拟“恐伤肾”建立肾气虚模型,OVA诱导建立肺气虚哮喘模型,观察一般状态,旷场试验检测行为学指标;Buxco动物有创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AHR;ELISA检测BALF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和皮质酮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情况;CCK-8试剂盒检测皮质酮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脾脏单个核细胞增殖的抑制;ELISA法检测皮质酮对LPS诱导脾脏单个核细胞分泌IL-6, TNF-a的抑制;Real time-PCR与Western-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 GR) mRNA转录与G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皮质酮诱导法与多因素应激法建立的肾阳虚大鼠模型及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的对比研究:肾阳虚组在造模过程中均出现蜷缩、自主活动减少、大小便增多、体重明显下降、饮食水量异常等一般状态改变,结合OVA致敏,肺肾气(阳)虚哮喘组大鼠还表现出咳嗽、喷嚏、气喘等类似肺气虚哮喘的症状;与正常组比较,皮质酮肾阳虚组饮食水量明显减少(P<0.05),而应激肾阳虚组饮食水量明显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组、肺肾气(阳)虚哮喘组大鼠在旷场试验中总跨格数、水平运动、垂直运动明显减少(P<0.05),而肺气虚哮喘组总跨格数、垂直活动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5);肾阳虚组、肺肾气(阳)虚哮喘组大鼠对糖水的偏爱显着下降(P<0.05),以应激肾阳虚组表现更加明显;与正常组比较,肾阳虚组胸腺萎缩(P<0.05),而OVA诱导各组胸腺、脾脏增生(P<0.05);与正常组比较,皮质酮肾阳虚组肾上腺、甲状腺指数降低(P<0.05),睾丸指数升高(P<0.05),应激肾阳虚组肾上腺、甲状腺、睾丸指数均升高(P<0.05),肺气虚哮喘组肾上腺指数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皮质酮肾阳虚组大鼠血浆皮质酮、T4、TSH、LH、FSH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而ACTH水平降低(P<0.05),应激肾阳虚组则不同,表现为上述激素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与正常组比较,各模型组cAMP/cGMP比值显着下降(P<0.05);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Mch)浓度为12.5mg/mL、25mg/mL时,肺肾气(阳)虚哮喘组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RL)显着高于肺气虚哮喘组(P<0.05),其中以应激肺肾气(阳)虚哮喘组AHR最为明显;Bio-Plex检测结果显示OVA诱导组血清与BALF中致炎因子IL-6、IL-13水平显着高于无OVA诱导组(P<0.05),而抑炎因子IL-2、IL-10水平显着下降(P<0.05),其中致炎因子水平的升高以应激肺肾气(阳)虚哮喘组改变更加明显,抑炎因子水平的降低以皮质酮肺肾气(阳)虚哮喘组改变更加明显;肺组织病理结果提示肺肾气(阳)虚哮喘大鼠肺组织炎细胞浸润、粘液分泌及胶原沉积较肺气虚哮喘组更明显(P<0.05)。2.社交应激性“恐伤肾”致肾气虚组在造模过程中出现蜷缩、自主活动减少、饮食水减少及小便量增多等类似肾气虚的表现,肺气虚哮喘组、肺肾气虚哮喘组在OVA激发时,表现出咳嗽、呼吸频率加快、喷嚏、毛发干枯等肺气虚证表现;旷场试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肾气虚组、肺肾气虚哮喘组小鼠水平活动增加(P<0.05),粪便粒数增多(P<0.05),而在中央格的停留时间缩短(P<0.05),垂直活动减少(P<0.05);肺功能结果显示,随着Mch浓度的增加,肺气虚哮喘组小鼠RL较正常组显着升高(P<0.05)。与肺气虚哮喘组比较,肺肾气虚哮喘组RL升高更加明显,但无统计学差异;与正常组相比,肺气虚哮喘组BALF中IL-4、IL-5、IL-6、IL-13与TNF-α水平显着升高(P<0.05),其中IL-4、 IL-5、IL-13与TNF-α水平肺肾气虚哮喘组高于肺气虚哮喘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肺气虚哮喘组、肺肾气虚哮喘组血清中炎症因子IL-4、IL-5、IL-13与OVA-Ig E水平显着升高(P<0.05),其中肺肾气虚哮喘组血清中IL-4与IL-5水平明显高于肺气虚哮喘组(P<0.05)。而与正常组、肺气虚哮喘组比较,肾气虚组、肺肾气虚哮喘组血清皮质酮水平显着升高(P<0.05);肺组织HE染色评分结果显示,与肺气虚哮喘组比较,肺肾气虚哮喘组周围支气管炎细胞浸润、水肿、上皮损伤更严重(P<.05); CCK-8结果显示,肾气虚组、肺肾气虚哮喘组小鼠体外LPS诱导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其增殖不能被高浓度皮质酮所抑制,其中以肾气虚组最为明显;高浓度皮质酮不能抑制肺肾气虚哮喘组体外LPS诱导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6、TNF-a水平;与正常组、肺气虚哮喘组比较,肾气虚组、肺肾气虚哮喘组小鼠肺组织GR mRNA转录与GR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结论:1.采用皮质酮诱导法、多因素复合应激法建立的肾阳虚模型,均存在类似临床上肾阳虚证的生物学表征改变、行为学异常、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紊乱、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但在程度上有差异,从肾阳虚证的现代物质基础研究角度,以皮质酮诱导的肾阳虚证模型更加符合肾阳虚证患者的病生理改变。根据“疾病模型证候化”,采用OVA反复激发建立肺气虚哮喘模型,结合肾阳虚证造模方法建立的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与肺气虚哮喘组比较,肺肾气(阳)虚哮喘组在AHR、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等方面表现更加严重,其中以多因素复合应激法建立的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改变更明显。2.利用啮齿类动物之间因领地占领进行的攻击,模拟“恐伤肾”建立肾气虚模型,该模型既表现出蜷缩、自主活动减少、小便增多等类似肾气虚的表现,又有HPA轴功能改变的生物学指标变化;根据“疾病模型证候化”,在OVA反复激发建立肺气虚哮喘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恐伤肾”建立的肺肾气虚哮喘模型,具有类似肺肾气虚的生物学表征改变,又表现出AHR、气道炎症等类似人类哮喘的病生理特征,说明此方法建立的肺肾气虚哮喘模型具有可行性。与肺气虚哮喘模型比较,其AHR、气道炎症情况更严重,这与肺肾气虚哮喘组小鼠HPA轴激活,内源性皮质酮分泌增多相矛盾,机制研究表明可能与肺肾气虚哮喘组小鼠GR mRNA转录及GR蛋白表达下调,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下降有关。第四章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目的:利用HPLC-ESI/Q-TOF-MS/MS快速鉴别补肾防喘片中化学成分,结合动物实验研究,初步明确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活性成分。方法:1.补肾防喘片中化学成分鉴别:采用Agilent Poroshell 120-C18反相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在正离子、负离子、紫外线模式下采集数据。2.淫羊藿苷对社交应激性“恐伤肾”致肺肾气虚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内在机制探讨:将45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9只,即正常组、“恐伤肾”致肺肾气虚哮喘组、地塞米松干预组、低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高剂量淫羊藿苷干预组。各用药组分别在OVA雾化前30min灌胃给药,连续14天。检测指标同第三章方法2。结果:1.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共鉴定出淫羊藿苷等18个化学成分;2.旷场试验结果显示,与肺肾气虚哮喘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组小鼠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P<0.05),垂直活动增加(P<0.05),水平运动、粪便次数明显减少(P<0.05),地塞米松干预亦有类似作用,但不如高剂量淫羊藿组改善明显;肺功能结果提示,与肺肾气虚哮喘组比较,淫羊藿苷与地塞米松干预组,在Mch高浓度激发时,RL明显下降(P<0.05),其中以高剂量淫羊藿苷RL下降最明显;淫羊藿昔与地塞米松治疗组可抑制肺肾气虚哮喘组血清及BAL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P<0.05),高剂量淫羊藿苷与地塞米松作用相当或优于地塞米松,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淫羊藿苷与地塞米松干预可抑制肺肾气虚哮喘组血清皮质酮水平升高(P<0.05);淫羊藿苷与地塞米松干预可明显减轻肺肾气虚哮喘组气道炎细胞浸润、水肿、上皮损伤情况(P<0.05),其中以高剂量淫羊藿苷改善最明显;淫羊藿苷治疗组小鼠体外LPS诱导的脾脏单个核细胞增殖及分泌的细胞因子能被高浓度皮质酮所抑制,而地塞米松干预组此作用不明显;淫羊藿苷干预后肺组织GR mRNA与GR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呈剂量依赖性,而地塞米松治疗组有升高肺肾气虚哮喘组小鼠肺组织GR蛋白表达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文献数据检索确定补肾防喘片中的18种化学成分,其中淫羊藿苷等5种单体成分来自补肾中药淫羊藿,这为阐明补肾益气方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证据。2.淫羊藿苷对肺肾气虚哮喘小鼠行为学、AHR、气道炎症等指标的改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并且高剂量淫羊藿苷作用优于地塞米松,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整HPA轴功能、调节免疫、上调GR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途径实现的,淫羊藿苷可能是补肾防喘片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金华良[6](2013)在《若干补肾与益气中药对大鼠哮喘模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若干补肾益气中药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及太子参干预SD大鼠哮喘模型,明确补肾和益气中药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和作用环节,包括对致炎和抑炎因素的双向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免疫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ocortical, HPA)轴系统相关的环节;进一步探讨补肾和益气中药对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将1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15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ormal)、哮喘模型组(OVA)、地塞米松干预组(Dex)、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干预组(Epi2.5、5.0、10.0)、补骨脂低、中、高剂量干预组(PF2.5、5.0、10.0)、黄芪低、中、高剂量干预组(AM2.5、5.0、10.0)、太子参低、中、高剂量干预组(PS2.5、5.0、10.0)。2.用卵蛋白致敏和雾化激发的方式建立哮喘模型。3.采用Buxco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有创检测系统测定气道高反应。4.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PAS染色观察肺组织气道粘液分泌变化,Masson三色染色观察气道壁周围胶原沉积变化。病理图像分析气道炎症程度、气道粘液分泌程度,以及气道壁周围胶原沉积面积。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INF-y、IL-4、IL-5、IL-6、 IL-10、IL-13、TNF-a和TGF-β1的水平变化。6.采用流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灌洗液Treg细胞比例。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CTH和CORT的变化。8.采用realtime PCR法测定下丘脑CRHmRNA的变化。9.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下丘脑组织Bax、Bcl-2、Fas、FasL、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10.采用TUNEL法测定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组织细胞凋亡变化。结果1.肺功能测试显示模型组大鼠气道阻力(RL)较正常组显着升高,而肺顺应(Cdyn)性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可显着改善肺功能(P<0.05)。一定剂量的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可不同程度降低气道阻力,改善肺顺应性(P<0.05)。而太子参各剂量组大鼠气道阻力、肺顺应性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2.肺组织HE染色气道炎症评分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气道炎症指数显着提高,与正常大鼠相比具有显着差异(P<0.05)。地塞米松可显着抑制气道炎症,淫羊藿中、高剂量组,补骨脂高剂量组,黄芪中、高剂量组均可显着抑制大鼠气道炎症(P<0.05)。而淫羊藿低剂量组,补骨脂低、中剂量组,黄芪低剂量组,太子参低、中、高剂量组均不能有效抑制气道炎症(P>0.05)。3.肺组织PAS染色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黏液分泌显着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区别(P<0.05)。地塞米松组气道粘液分泌显着降低,淫羊藿中、高剂量组,补骨脂高剂量组,以及黄芪中、高剂量治疗组气道粘液分泌量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而淫羊藿低剂量组,补骨脂低、中剂量组,黄芪低剂量组,太子参低、中、高剂量组均不能有效缓解气道粘液分泌(P>0.05)。4.肺组织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气道壁周围胶原面积显着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地塞米松组气道壁周围胶原面积较模型组显着下降(P<0.05)。淫羊藿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黄芪低、中、高剂量组气道周围胶原沉积面积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5),而补骨脂低、中、高剂量组,太子参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5.与正常大鼠相比,哮喘模型组大鼠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INF-γ水平显着下降,而IL-4、IL-5、IL-13、TGF-β1和TNF-α水平显着升高(P<0.05)。地塞米松可显着降低IL-4、IL-5、IL-13、TGF-β水平(P<0.05)。一定剂量的淫羊藿能显着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4、IL-5和IL-13水平(P<0.05),一定剂量的补骨脂能显着降低肺泡灌洗液中IL-4与IL-13水平,一定剂量的黄芪能显着升高肺泡灌洗液INF-γ水平,降低IL-4、IL-5、IL-13和TGF-β水平(P<0.05);太子参各剂量组肺泡灌洗液上述细胞因子均无显着变化(P>0.05)。6.与正常大鼠相比,哮喘模型组较正常组血清INF-γ水平显着下降,IL-10水平显着升高(P<0.05),而IL-4、IL-5、IL-6、IL-13、TNF-α和TGF-β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一定剂量淫羊藿显着升高哮喘大鼠模型血清INF-γ水平降低TGF-β和TNF-α水平(P<0.05);一定剂量的补骨脂可显着降低血清TGF-β水平(P<0.05);一定剂量的黄芪高剂量显着升高哮喘模型组血清INF-γ水平,降低血清TGF-β1水平(P<0.05);一定剂量太子参组可显着降低哮喘模型组血清TGF-p,水平(P<0.05)。7.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哮喘模型组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有下降趋势,但无显着区别(P>0.05)。与模型组相比,地塞米松组,黄芪中及高剂量组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比例显着升高(P<0.05)。而淫羊藿、补骨脂及太子参低、中、高剂量组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比例与模型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8.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血清ACTH及CORT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及太子参低、中、高剂量组CORT和ACTH均无显着差异(P>0.05)。9.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RHmRNA水平显着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下丘脑CRHmRN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下降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淫羊藿高剂量组CRHmRNA水平有升高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而淫羊藿低、中剂量及补骨脂、黄芪、太子参低、中、高剂量下丘脑CRHmRN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10.哮喘模型组下丘脑组织促凋亡信号通路分子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而Bcl-2/Bax比值降低(P<0.05)。一定剂量的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及太子参可降低Fas蛋白表达(P<0.05),但均不能抑制Bax、Fas-L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P>0.05),也不能提高Bcl-2蛋白表达及Bcl-2/Bax表达比值(P>0.05)。11.与正常组比较,哮喘模型组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组织切片细胞凋亡指数无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肾上腺皮质和下丘脑细胞凋亡指数显着增加(P<0.05),而淫羊藿、补骨脂、黄芪及太子参组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凋亡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哮喘有显着的干预作用,可改善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淫羊藿改善气道炎症的作用与抑制Th2型细胞因子IL-4、IL-5和IL-13水平密切相关,此外,淫羊藿尚有提高CRHmRNA水平,改善HPA轴作用的趋势,这可能也是其抗炎机制。补肾中药补骨脂对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作用可能与降低Th2炎性因子IL-4和IL-13相关。淫羊藿与补骨脂相比较,同为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哮喘的干预作用显着优于补骨脂。2.益气中药黄芪对哮喘有显着的干预作用,可改善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黄芪改善气道炎症的作用可能与抑制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增加调节性T细胞比例相关。益气中药太子参对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及气道重塑无显着干预作用。黄芪与太子参相比较,同为益气中药,黄芪对哮喘的干预作用显着优于太子参。3.补肾中药淫羊藿和益气中药黄芪相比较,两者均可显着改善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抑制气道炎症,但淫羊藿尚有提高CRHmRNA水平,改善HPA轴作用的趋势,而黄芪尚能增加调节性T细胞数量。故淫羊藿可能具有调节免疫和HPA轴的双重作用,而黄芪的免疫调节作用更为突出。
杜懿杰[7](2012)在《若干同证疾病(伴或不伴抑郁)部分炎症及HPA轴相关指标的对照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针对肾阳虚和非肾阳虚型支气管哮喘(B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SCLC),分为伴抑郁与不伴抑郁组,从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两方面,探讨各组患者血清/血浆、诱导痰、唾液中部分炎症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HPA)轴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异病同证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并进一步研究抑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等方面提供依据,为深入研究异病同证、异病同治和中医证候等打下基础。研究方法:选取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现代医学诊断为BA. COPD和NSCLC的患者;选取中医辨证为肾阳虚证及非肾阳虚证并进行抑郁分型;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无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人群和单纯抑郁症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排除合并肺部其他疾病的患者;一个月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一个月内接受手术或放化疗等治疗的患者。在固定时间点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诱导痰、唾液、24h尿液,用酶联免疫法(Enzyme-label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和Bio-Plex悬液芯片检测痰上清液和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总IgE (Total immunoglobulin E, tIg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ECP)、白介素(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干扰素(Interferon, IFN)-γ水平等,观察患者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同时用放免法检测血及唾液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icotropic hormone, 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CRH);用放免法检测24h尿游离皮质醇(urinary free cortisol, UFC)、24h尿17-羟皮质类固醇(尿17-羟)、尿17-酮类固醇(尿17-酮)等指标,评估HPA轴功能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相同证型BA、COPD、NSCLC患者部分炎症及HPA轴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照研究1.一般资料:符合现代医学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有效病例共184例,另选取4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本研究中共收集:BA患者66例,其中肾阳虚组36例,非肾阳虚组30例;COPD患者63例,其中肾阳虚组37例,非肾阳虚组26例;NSCLC患者55例,其中肾阳虚组28例,非肾阳虚组27例。各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异病同证的BA、COPD、NSCLC患者部分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2.1肾阳虚证BA.COPD.NSCLC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肾阳虚BA组血tIgE、痰ECP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肾阳虚COPD组血TGF-β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肾阳虚BA组、肾阳虚COPD组血ECP、痰IgE均升高(P<0.05),痰IFN-γ降低(P<0.05),肾阳虚COPD、肾阳虚NSCLC组血IFN-γ降低(P<0.05)。肾阳虚COPD痰TGF-β高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NSCLC组血IL-6、TNF-α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2非肾阳虚证BA、COPD、NSCLC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非肾阳虚BA痰ECP高于其他各组(P<0.05),血ECP、血和痰tIgE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肾阳虚COPD血TGF-β高于其他各组(P<0.05),痰tIgE、TGF-β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和痰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非肾阳虚NSCLC组血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同病异证的BA、COPD、NSCLC患者部分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3.1肾阳虚证与非肾阳虚证BA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肾阳虚与非肾阳虚BA组血和痰ECP、tIgE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肾阳虚组痰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2肾阳虚证和非肾阳虚证COPD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肾阳虚COPD血ECP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阳虚和非肾阳虚COPD血和痰TGF-β、痰tIgE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和痰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3肾阳虚证和非肾阳虚证NSCLC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肾阳虚NSCLC血IL-6高于其他各组,血和痰TNF-α、痰TGF-β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阳虚和非肾阳虚组血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的BA、COPD、NSCLC患者HPA轴功能指标比较:肾阳虚证BA、COPD、NSCLC组24h UFC、尿17-羟、尿17-酮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肾阳虚证BA组尿17-酮还低于非肾阳虚BA组(P<0.05),而非肾阳虚证COPD组尿17-羟也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5.异病同证的BA、COPD、NSCLC患者HPA轴功能昼夜节律比较:肾阳虚NSCLC晨8点血皮质醇低于其余各组(P<0.05)。6.同病异证的BA、COPD、NSCLC患者HPA轴功能昼夜节律比较:6.1BA、COPD、NSCLC肾阳虚与非肾阳虚患者血清皮质醇昼夜节律:肾阳虚各组次日晨8点血皮质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肾阳虚COPD及NSCLC组晨8点血皮质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6.2BA、COPD、NSCLC(?)肾阳虚与非肾阳虚患者唾液皮质醇昼夜节律:肾阳虚BA组下午4点唾液皮质醇低于正常及非肾阳虚组(P<0.05)。6.3BA、COPD、NSCLC肾阳虚与非肾阳虚患者血浆ACTH昼夜节律:肾阳虚BA组晨8点、下午4点及次日晨8点血ACT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肾阳虚COPD组晨8点、下午4点及午夜0点血ACT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肾阳虚NSCLC组下午4点及午夜0点血ACT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6.4BA、COPD、NSCLC肾阳虚与非肾阳虚患者唾液ACTH昼夜节律:肾阳虚COPD组午夜0点唾液ACTH明显低于正常及非肾阳虚组(P<0.05)。6.5BA、COPD、NSCLC肾阳虚与非肾阳虚患者血浆CRH昼夜节律:肾阳虚BA组晨8点和次日晨8点血CRH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肾阳虚COPD组午夜0点和次日晨8点血CR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肾阳虚NSCLC组下午4点及午夜0点血CRH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非肾阳虚组(P<0.05)。6.6BA、COPD、NSCLC肾阳虚与非肾阳虚患者唾液CRH昼夜节律:肾阳虚COPD组晨8点唾液CRH低于其他各组(P<0.05)。7. BA、COPD和NSCLC患者血、诱导痰、唾液中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7.1血清和诱导痰中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ECP和诱导痰ECP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r=0.18,P=0.03)。7.2血与唾液HPA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皮质醇和唾液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r=0.29,P=0.02),血浆ACTH和唾液ACTH呈较为明显的正相关(r=0.18,P=0.03)。7.3炎症因子与HPA轴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血清TNF-α、血清IL-6均与血清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r=-0.17,P=0.03;r=-0.17,P=0.04),诱导痰IL-6还与唾液皮质醇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r=-0.22,P=0.01)。第二部分BA、COPD、NSCLC伴与不伴抑郁患者部分炎症及HPA轴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照研究1.一般资料符合现代医学诊断及抑郁分型的有效病例共200例,另选取4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本研究共收集:BA患者64例,其中伴抑郁组23例,不伴抑郁组41例;COPD患者61例,其中伴抑郁组28例,不伴抑郁组33例;NSCLC患者54例,其中伴抑郁组25例,不伴抑郁组29例;单纯抑郁症患者21例。各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体重指数、吸烟、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伴有抑郁的BA、COPD、NSCLC患者各组间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BA伴抑郁组痰ECP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COPD伴抑郁组血TGF-β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伴抑郁组血ECP、TNF-α、血和痰tIgE均升高(P<0.05),血IFN-γ降低(P<0.05),COPD伴抑郁组血ECP、痰tIgE、痰TGF-β升高,血IFN-γ降低(P<0.05)。NSCLC伴抑郁组血TNF-α升高,血IFN-γ降低(P<0.05)。3. BA, COPD, 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比较3.1BA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BA伴抑郁血ECP、痰CRP、痰ECP高于其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伴抑郁组血和痰tIgE升高(P<0.05),血IFN-γ降低(P<0.05),与抑郁症组相比,BA伴抑郁组血TNF-α,TGF-β,IFN-γ降低(P<0.05)3.2COPD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COPD伴抑郁血TGF-β高于其他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伴抑郁组血ECP和痰tIgE升高(P<0.05),血IFN-γ降低(P<0.05),与抑郁症组相比,COPD伴抑郁组血ECP升高,TNF-α降低(P<0.05)。3.3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NSCLC伴抑郁血TNF-α高于正常对照组,血IFN-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4. BA、COPD、NSCLC伴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指标的比较4.1伴抑郁BA、COPD、NSCLC患者HPA轴功能指标比较:BA、COPD、NSCLC伴抑郁组24h UFC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抑郁症组(P<0.05),BA伴抑郁和COPD伴抑郁组尿17-酮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抑郁症组,而抑郁症组尿17-羟高于其他各组(P<0.05)。4.2BA、COPD、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24h UFC变化情况比较:BA伴抑郁及不伴抑郁组24h UFC均低于正常组和抑郁症组(P<0.05),COPD伴抑郁及不伴抑郁组24h UFC均低于正常组和抑郁症组(P<0.05),而NSCLC伴抑郁组24h UFC低于正常组和抑郁症组(P<0.05)。4.3BA、COPD、NSCLC患者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尿17-羟变化情况比较:BA伴及不伴抑郁,COPD伴及不伴抑郁尿17-羟均低于抑郁症组(P<0.05),而NSCLC伴抑郁组尿17-羟低于抑郁症组(P<0.05)。4.4BA、COPD、NSCLC患者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尿17-酮变化情况比较:BA伴及不伴抑郁尿17-羟均低于抑郁症组(P<0.05),COPD伴及不伴抑郁尿17-羟均低于抑郁症组(P<0.05),COPD伴抑郁组尚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NSCLC伴抑郁组尿17-羟低于抑郁症组(P<0.05)。5. BA、COPD、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昼夜节律指标:5.1BA伴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昼夜节律指标的比较:BA伴抑郁晨8点、下午4点唾液皮质醇低于其他各组(P<0.05),次日晨8点血和唾液ACTH低于其他各组(P<0.05)。5.2COPD伴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昼夜节律指标的比较:COPD伴抑郁组晨8点和次日晨8点唾液皮质醇低于其他各组(P<0.05),晨8点血和唾液ACTH低于其他各组(P<0.05)。5.3NSCLC伴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昼夜节律指标的比较:NSCLC伴抑郁晨8点和次日晨8点唾液皮质醇低于其他各组(P<0.05),下午4点血ACHT、次日晨8点唾液ACTH(?)氏于其他各组(P<0.05)。6. BA、COPD、NSCLC患者肾阳虚证与抑郁的关系:6.1BA患者肾阳虚与抑郁的关系:在不伴抑郁(HAMD量表评分0-8分)的BA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44.4%,在轻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9-16分)的BA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50%,在中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17-24分)的BA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55.6%,在重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25-32分)的BA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60%,而在极重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高于33分)的BA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COPD患者肾阳虚与抑郁的关系:在不伴抑郁(HAMD量表评分0-8分)的COPD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54.5%,在轻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9-16分)的COPD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54.5%,在中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17-24分)的COPD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63.6%,在重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25-32分)的COPD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NSCLC患者肾阳虚与抑郁的关系:在不伴抑郁(HAMD量表评分0-8分)的NSCLC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41.4%,在轻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9-16分)的NSCLC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42.9%,在中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17-24分)的NSCLC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60%,在重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25-32分)的NSCLC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71.4%,而在极重度抑郁(HAMD量表评分高于33分)的NSCLC患者中,肾阳虚患者占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 BA、COPD、NSCLC患者炎症因子分泌增多,辨证为肾阳虚证、伴抑郁组尤为明显,但其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各有异同,而HPA轴功能则普遍明显降低或呈现紊乱趋势,肾阳虚组、伴抑郁组HPA轴功能则低下和紊乱的趋势更为明显。(2)“异病同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如肾阳虚证型的BA、COPD、NSCLC患者IFN-γ均明显降低,HPA轴功能也明显降低或呈现紊乱趋势。(3)“异病同证”的物质基础并非完全相同,如肾阳虚BA组血tIgE、痰ECP升高,肾阳虚COPD组则表现为血和痰TGF-β升高,肾阳虚NSCLC则表现为IL-6和TNF-α升高,异病前提下的同证在病理生理改变上必有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表现出共性与个性。(4)肾阳虚证与抑郁密切相关,BA、COPD、NSCLC患者合并抑郁时,中医辨证为肾阳虚的可能性更大,反之,BA、COPD、NSCLC患者辨证为肾阳虚,其伴抑郁的可能性也更大。
张碧清,许继志,范楚平,张彤如,刘佳[8](2011)在《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5例6~48月的哮喘患儿持续(6月)吸入布地奈德,每日250μg,2次/d,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分别测定各项肺功能指标、血皮质醇及骨密度。结果治疗6月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血皮质醇及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布地奈德能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患儿肾上皮质功能及骨密度未见显着影响。
范楚平,张碧清,张彤如,刘佳[9](2009)在《持续吸入氟替卡松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持续雾化吸入氟替卡松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5例648个月的哮喘患儿持续(6个月)吸入氟替卡松,每日100μg,Bid。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定各项肺功能指标、血皮质醇及骨密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肺功能有明显改善,血皮质醇及骨密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每日100μg,Bid,6个月后,能改善哮喘患儿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患儿肾上皮质功能及骨密度未见显着影响。
冯国栋,彭培宏[10](2005)在《皮质类固醇在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哮喘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吸入激素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入激素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哮喘患者血皮质醇水平与焦虑抑郁、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 方法 |
2.1 监测指标及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血浆皮质醇测定 |
2.1.3 焦虑抑郁评分 |
2.1.4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8] |
2.1.5 肺功能 |
2.2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两组哮喘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3.2 两组哮喘患者HADS评分、ACT评分和肺功能比较 |
3.3两组哮喘患者皮质醇水平与哮喘一般情况、HADS评分、ACT评分、肺功能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2)支气管哮喘患者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RHR1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近20年中药复方制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述评 |
一、前言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文献综述结果与结论 |
六、文献质量评估结果与结论 |
七、讨论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我国中成药发展历程与临床应用分析 |
一、前言 |
二、中成药的概念 |
三、中成药的发展简史 |
四、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
五、中成药常见剂型与制备 |
六、中成药临床应用现状——以连花清瘟胶襄为例 |
七、中成药临床应用存在的问题 |
八、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 |
一、前言 |
二、研究方法 |
1. 临床问题 |
2. 中成药遴选 |
3. 文献检索 |
4. 纳排标准与资料提取 |
5.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
6. 证据综合分析 |
7. 证据体质量评价与推荐标准 |
8. 推荐意见形成 |
三、结果 |
1. 研究概述 |
2. 推荐意见及其证据描述 |
2.1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
2.2 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 |
2.3 支气管哮喘临床缓解期 |
2.4 咳嗽变异性哮喘 |
4. 指南质量评价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课题组 |
附录2: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临床问题调查问卷 |
附录3 常用产品使用临床情况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临床应用指南》常用产品临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4 慢性持续续期中成药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中成药的调查问卷 |
附录5 新增中成药及修改意见调查问卷 《中成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拟通过专家共识法新增中成药品种及修改推荐意见调查问卷 |
附录6 中成药筛选目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肺肾气(阳)虚型哮喘患者炎症与HPA轴功能状态及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试验材料 |
3. 标本的收集及处理方法 |
4. 指标检测 |
5. 统计学分析 |
6. 结果 |
7. 讨论 |
8. 小结 |
第二章 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内在机理探讨 |
第一节 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
1. 研究对象 |
2. 试验设计与安排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6. 数据管理 |
7. 数据集和统计分析 |
8. 临床入组与治疗流程图 |
9. 研究结果 |
10. 讨论 |
11. 小结 |
第二节 补肾防喘片与补肾益气方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内在机制探讨 |
1. 研究对象 |
2. 试验设计与安排 |
3. 治疗方案 |
4. 指标检测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第三章 肺肾气(阳)虚哮喘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
第一节 皮质酮诱导法与多因素应激法建立的肾阳虚证大鼠模型及肺肾气(阳)虚哮喘模型的对比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二节 社交应激性“恐伤肾”致肺肾气虚哮喘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第四章 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
第一节 HPLC-ESI/Q-TOF-MS/MS快速鉴别补肾防喘片的化学成分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节 淫羊藿苷对社交应激性“恐伤肾”致肺肾气虚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内在机制探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实验结果 |
5. 讨论 |
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6)若干补肾与益气中药对大鼠哮喘模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 |
2.2 哮喘模型制备方法 |
2.3 超声雾化吸入方法 |
2.4 药物煎煮和灌服方法 |
2.5 肺功能测定方法 |
2.6 血清样品采集 |
2.7 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
2.8 收集下丘脑、垂体及肾上腺组织 |
2.9 肺组织病理检测 |
2.10 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及血清中IL-4,IL-5,IL-6,IL-10,IL-13,INF-γ,TNF-α,TGF-β_1的水平 |
2.11 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灌洗液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 |
2.12 ELISA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皮质酮(CORT)水平 |
2.1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下丘脑CRHmNA水平 |
2.14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下丘脑组织中Bcl-2、Bax、Fas、Fas-L和Caspase-3蛋白表达 |
2.15 Tunel法检测大鼠下丘脑、肾上腺、垂体组织凋亡变化 |
3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肺功能测定结果 |
1.1 哮喘大鼠模型气道反应的检测 |
1.2 若干补肾益气中药对哮喘模型大鼠肺功能的影响 |
2 肺组织病理切片分析 |
2.1 肺组织HE染色形态结果观察 |
2.2 肺组织HE染色气道炎症评分结果 |
2.3 肺组织PAS染色结果观察 |
2.4 肺组织Masson三色染色结果观察 |
3 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INF-γ、IL-4、IL-5、IL-6、IL-10、IL-13、TNF-α和TGF-β_1的变化 |
3.1 补肾中药淫羊藿对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3.2 补肾中药补骨脂对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 益气中药黄芪对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 益气中药太子参对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的影响 |
4 血清细胞因子INF-γ、IL-4、IL-5、IL-6、IL-I0、IL-13、TNF-α和TGF-β_1的变化 |
4.1 补肾中药淫羊藿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4.2 补肾中药补骨脂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4.3 益气中药黄芪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 益气中药太子参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5 肺泡灌洗液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的变化 |
6 血清ACTH、CORT的变化 |
7 下丘脑CRHmRNA的变化 |
8 下丘脑组织中Bax、Bcl-2、Fas、Fas-L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 |
8.1 补肾中药淫羊藿对哮喘下丘脑组织Bax、Bcl-2、Fas、Fas-L和C1eaved Caspase-3的蛋白含量的影响 |
8.2 补肾中药补骨脂对哮喘下丘脑组织Bax、Bcl-2、Fas、FasL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含量的影响 |
8.3 益气中药黄芪对哮喘下丘脑组织Bax、Bcl-2、Fas、FasL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含量的影响 |
8.4 益气中药太子参对哮喘下丘脑组织Bax、Bcl-2、Fas、Fas-L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含量的影响 |
9 TUNEL法检测下丘脑、垂体以及肾上腺组织细胞凋亡 |
讨论 |
1 哮喘大鼠模型的制备 |
2 补肾益气中药对哮喘气道炎症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
3 补肾益气中药对哮喘气道高反应性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
4 补肾益气中药对哮喘气道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 |
5 补肾益气中药对哮喘HPA轴的作用及其机制 |
6 附图:哮喘主要的发病机制示意图 |
7 附表1-4补肾益气中药的作用环节强度表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已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附图第一部分: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200) |
附图第二部分: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PAS染色×200) |
附图第三部分: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切片(Masson三色染色×200) |
附图第四部分: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流式代表图 |
附图第五部分:下丘脑组织切片TUNEL染色(×200) |
附图第六部分:垂体组织切片TUNEL染色(×400) |
附图第七部分:肾上腺组织切片TUNEL染色(×400) |
致谢 |
(7)若干同证疾病(伴或不伴抑郁)部分炎症及HPA轴相关指标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相同证型BA、COPD、NSCLC患者部分炎症及HPA轴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病例剔除标准 |
7. 试剂和耗材 |
8. 诱导痰技术方法 |
9. 唾液分析技术方法 |
10. 血样本采集及处理 |
11. 检测指标 |
12. 实验步骤 |
13. 肺功能指标检测 |
14. 统计学分析 |
15. BA、COPD、NSCLC患者入组分流图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各组BA、COPD、NSCLC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3. 异病同证的BA、COPD、NSCLC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
4. 同病异证的BA、COPD、NSCLC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
5. 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的BA、COPD、NSCLC患者HPA轴功能指标比较 |
6. 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的BA、COPD、NSCLC患者HPA轴功能指标昼夜节律比较 |
7. BA、COPD和NSCLC患者血、诱导痰、唾液中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第二部分 BA、COPD、NSCLC伴与不伴抑郁患者部分炎症及HPA轴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及对照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抑郁诊断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病例剔除标准 |
7. 试剂和耗材 |
8. 诱导痰技术方法 |
9. 唾液分析技术方法 |
10. 血样本采集及处理 |
11. 检测指标 |
12. 实验步骤 |
13. 肺功能指标检测 |
14.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BA、COPD、NSCLC伴与不伴抑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 |
3. 伴抑郁的BA、COPD、NSCLC患者部分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
4. BA、COPD、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比较 |
5. BA、COPD、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指标的比较 |
6. BA、COPD、NSCLC伴抑郁与不伴抑郁患者HPA轴功能指标昼夜节律比较 |
7. BA、COPD、NSCLC患者肾阳虚证与抑郁的关系 |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发表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在校期间发表或即将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8)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肺功能 |
2.2 骨密度 |
2.3 血皮质醇 |
3 讨论 |
四、吸入激素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血皮质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哮喘患者血皮质醇水平与焦虑抑郁、肺功能及哮喘控制情况相关性分析[J]. 陈琼琰,俞宁宁,葛金林,杨欢欢,曾余丰,金晨慈.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5)
- [2]支气管哮喘患者CRHR1基因rs24294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的相关性研究[D]. 郭国华.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基于GRADE系统方法学的中成药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临床应用指南研究[D]. 王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研究[J]. 居慧莉,郁志伟.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6(09)
- [5]补肾益气方药治疗肺肾气(阳)虚型哮喘的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D]. 厉蓓. 复旦大学, 2014(01)
- [6]若干补肾与益气中药对大鼠哮喘模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D]. 金华良. 复旦大学, 2013(03)
- [7]若干同证疾病(伴或不伴抑郁)部分炎症及HPA轴相关指标的对照研究[D]. 杜懿杰. 复旦大学, 2012(02)
- [8]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评价[J]. 张碧清,许继志,范楚平,张彤如,刘佳.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1(01)
- [9]持续吸入氟替卡松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改善及安全性评价[J]. 范楚平,张碧清,张彤如,刘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12)
- [10]皮质类固醇在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哮喘中的研究进展[J]. 冯国栋,彭培宏.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