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的视角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的视角

一、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说起(论文文献综述)

李治兵[1](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邢伟[2](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卓百会[4](2019)在《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棕地的治理与再生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文以中国“资源型城市”及其“棕地群”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城市的视角和空间的层面探索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的发生机理及其再生策略,其目的有三:一是梳理棕地再生理论与实践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二是探索、发现并总结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规律或模式;三是构建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多层级的空间策略体系。根据研究深度,文章将研究样本划分为文献梳理类、空间识别类、田野调查类以及实证研究类四类,通过遥感影像的人工识别、OSM城市空间数据的绘制以及工业历史资料的梳理等手段对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近代中国、一五二五、三线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特殊的工业化历程,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群规模庞大、构成复杂、结构模糊,其治理和再生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大离散、小聚集、罕均匀”的普遍特征,并且遵循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的一般规律。进而,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梳理并总结了棕地再生的已有经验:理论方面,艺术学、生态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以及环境工程学六个学科内的棕地再生相关理论历经探索、发展、成熟以及演化过程,已经形成较为明晰的阶段性特征;实践方面,大量案例的研究表明棕地再生主要呈现出区位、尺度和功能群体性转化特征。基于以上研究,本文从不同的空间层面构建了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体系:以系统为核心的宏观策略、以模式为核心的中观策略以及以母题为核心的微观策略。最后,本文以代表性资源型城市——江西省瑞昌市为例,通过“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江州造船厂工业废弃地及其重点节点的景观规划设计,对上述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和印证。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数量巨大、态势不一、模式不明,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再生法则,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规划方案。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的治理与再生具有系统性、过程性以及复杂性,需要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艺术、生态、环境工程、社会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群的共同努力。棕地的治理与再生应当以可持续空间构建为目标,循序渐进、以点带面,融入到城市有机更新的更大过程中。

李乘[5](2019)在《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城镇的建设发展是中国特色城市化进程的一种现实选择。小城镇一方面是城镇体系的末端,另一方面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集聚基地。长期以来发挥着连接城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建设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依然面临着诸多新的困境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践和反思,提出在新型建设模式指引下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在浙西南山区的实践为实践案例基础,为全国小城镇建设提供思路和借鉴。本文通过扎根理论方法对国内外城乡发展历史和理论的进行充分研究,将“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及“历史环境”进行对比分析,阐释本文的研究重点建成环境是包含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社会生态系统。通过对“新陈代谢”、“有机更新”、“城市复兴”与“同源设计”等的研究,总结出城乡属性的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理论框架,其中包含整体性策略,综合系统规划体系,开放式工作程序与循序渐渐的工作方法,以此补齐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理论框架短板。在更新策略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充分分析相关小城镇实践案例,总结出从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人为创造要素主导与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两类更新策略,以及从区域集群到个体到片区到片段到节点到细部的多尺度细分可持续更新策略。提出规划-设计-施工-评价的环形实践体系,并选取浙江西南山区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实践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各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模糊分析法对各层级选取的案例进行计算,各方面反馈均较好,但在绿色节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提出更切实的更新策略。

周银坤[6](2018)在《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一是,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生成,作为其对立面的“统筹城乡发展”及“城乡一体化发展”也在向前积极推进;但是,中国的城乡关系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是漫长的。尤其是,当这个过程涉及社会利益改革及调整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展就尤其缓慢;在现实中,“城乡差距”与“社会排斥”之间的关系又很复杂。二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中央政府正在从顶层设计、国家战略、政策供给等层面,推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路径。同时,理论界也在讨论社会改革中的“利益让渡”等问题。从这两个基本的社会事实出发,本文着力提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理论命题,试图以规范的研究方法,来分析与解释当下中国“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方面,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深入与透彻的;但是,从“利益让渡”与“社会利益让渡”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的文献,还显不足。因此,这是一个新的研究命题。另一方面,从政府政策实践的角度看,“城市利益让渡”的相关政策及实践,也没有充分地展开,因此,它是一个新的实践任务。因此,本文的研究重点就在于:提出并论证“城市利益让渡”的命题。这一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以江苏为观察样本,以计量方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第二,以“社会排斥”为理论视角,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与症结何在。第三,用三章的内容,从理论资源、现实场域、资源与条件、意愿与能力、动力与阻力等方面进行这一命题的理论建构。对此,本文的研究,展开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以江苏为观察样本,计量分析“城乡发展差距”这一现实问题,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建构奠定现实基础。本章认为,城乡差距至少要从两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一是,江苏省城乡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差距及其他方面的差距;二是,对江苏省城乡关系的现实境况开展系统的描述性分析,意在揭示江苏省当下城乡关系的现实样态和现实图景。对此,本章主要研究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入手,考察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样态;(2)对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3)从理论上揭示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对于全国的代表性与样本性。第二章:题名为: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排斥性制度。这一章的主要目的是:应用“社会排斥”这一比较新颖的理论来探讨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从学术文献的角度看,关于城乡发展差距原因探讨的文章很多,但是,从社会排斥这一角度展开分析的文献几乎没有。因此,本章选择这一理论框架进行研究,也是为“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的论证奠定坚实的现实基础。本章试图解决四个问题,一是,阐述“社会排斥”这一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分析城乡发展差距的意义;二是,从社会资源配置的角度来分析造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设计;三是,从公共服务的角度来剖析城乡发展差距的制度现状;四是,分析了现实中城乡关系中资源配置非均衡性的表现及种类。第三章:题名为:“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因此,从这一章开始的连续三章,都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即对“城市利益让渡”进行学理论证。而第三章是把本文的主题点明了,也试图把“利益让渡”与“城乡关系”这两个主题的研究“对接”起来。在第三章中,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从学理上寻求“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这既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资源,也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还包括当今中国学术界的理论资源。二是,探讨当下中国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即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在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三是,对“城市利益让渡”这一命题进行理论建构与论证。第四章:主要是探讨“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问题,即模式、资源与能力等等。主要想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总结了当下中国社会实践中具有“城市利益让渡”性质的三种模式,即“资源三下乡”、南京“为民服务专项基金”与项目制。二是,探讨了城市利益让渡中的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以及各种具体的资源类型。三是,从主观性与客观性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性意愿与客观能力等相关问题。第五章:题名为“‘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在这一章中,没有采用对策建议或政策建议类题名,是因为,本文认为“城市利益让渡”作为一个命题需要论证与建构,它需要学术、社会与政府的认同与认可,换言之,它离对策建议还有一定距离,因此,不妨我们先来探析它的动力因素与阻力因素。这一章,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其动力因素,是从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推动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三个方面展开的;而阻力因素,是从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与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四个方面展开的。

薛威[7](2017)在《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建成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淀,才形成了现在的形态和精神内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建成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丰富成果与宝贵经验,形成了名城、街区、文保建筑的三级保护体系。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建成遗产或由于对其价值认识不足而遭破坏,或由于看似“积极保护”的建设性破坏而使其价值丧失,走向文化断层与衰亡,忽视创造独特城市文化的主体——人,造成“全国古城一个样”,城镇建成遗产存续的现实日益紧迫,引起了广泛了社会舆论关注。随着国际遗产领域的理论不断成熟,对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认识日益深化与全面,遗产保护实践也逐渐从传统的建筑物质空间的保护转变到从人类学、文化地理学等其他人文社科层面考察建成遗产的文化整体性、多样性以及面向发展的可持续性层面,遗产的地方性或者对遗产生成的具体语境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遗产保护关注的层面从简单提出保护方法日益走向对遗产保护背后的话语权力与利益机制层面,并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遗产管理走向可持续。本文在解读国际国内遗产理论发展脉络的前提下,剖析我国在城建建成遗产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提出城镇建成遗产应从过度的消费叙事回归到面向生活的文化叙事中来。理解城镇建成遗产必须首先要把建成遗产置于“人时空关联”的视角,而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文社会性特征,空间多元性特征与时间演进性特征反映出城镇建成遗产即是“人时空”的关联复合体,从而建立起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基本认知理念,以此为基础,解读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与价值的评价要点以及遗产真实性存续。本文积极从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人文社科知识体系如哲学对社会空间的批判性研究,人类学民族志以及文化地理学对城镇社区的地方性研究,特别是文化研究等学科理论中吸收养分,从叙事学中提炼研究框架,建立以“文本-语境”为核心的文化叙事策略。“叙事”在本文即作为一个对事物认知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作为一种操作性策略。借鉴经典叙事学的思路把城镇建成遗产作为文本从而理解遗产文本的结构性。用经典叙事学的论述体系解读遗产文本的同时,更需要强调的是借助后经典叙事学关注语境在意义编织作用的思维方式,认识到只有在地方的语境中城镇建成遗产才有理解存在价值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更应该看到的是只有在权力语境中探讨城镇建成遗产延续才真正成为可能,进而形成基于时-空的层积关联、人-地的互文关联、人-人的场域关联的三个层面较为全面的策略。

陈艾[8](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认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吴越菲[9](2017)在《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双重意义上改变着社会的群体构成,并由此带动深刻的社会转型。然而,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其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在于在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同时需要应对农业转移人口经济活动上的“去农业化”(deagrarianization)、社会身份上的“去农民化”(depeasantization)以及地理分布上的“去乡村化”(deruralization),而这三个进程又通常是相互交错和紧密相关的。中国正经历着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语境中的“农民问题”更为迫切地需要重新表达为:如何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存留和多重社会分化机制的影响中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释放、转移、社会流动以及融入现代文明的问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洞察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以及身份体系变化的重要现象,其显然不是“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简单发生,而是被模式化运作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集中在城市权利、城市市场、城市社会三重维度上向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开放。然而,权利的封闭取向、市场的开放取向以及社会的团结取向三者间的内在勾连与张力,引致了城市多重边界向农业转移人口开放的选择性。可以看到,城市边界的开放既是效率与增长的来源,同样也是不平等的生产空间。在新型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模式的变革是否导致了新的不平等形式的出现?当一体化社会形成主导的社会想象,流动与不平等之间的复杂关联显然需要被重新思考。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而言,一个开放而具有选择性的时代正在来临。它突破了以中央政府中心化运作的“农转非”模式,政府、市场、社会等多重力量参与到“谁能够成为市民”的筛选中来。本文对市民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内部的流动分化(mobile differentiation)和流动不平等(mobile inequalities)问题开展了系统分析,关注于哪些农业转移人口在跨越乡-城边界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充分的社会流动性,而哪些则没有?本研究试图以“选择性”作为切入点,从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三类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行了比较分析,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不同类型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市民化过程中如何受到结构性力量的选择性影响,其在行动上又具有怎样不同的“选择性”表现。笔者基于对进城农民工、城郊失地农民以及居村农民三种市民化类型的考察,系统展现了“结构性力量”与“主体性力量”所共同形塑的一种“选择机制”及其带来的市民化差异图景。前者涉及到结构性力量运作下的市民化规则以及结构化的资源-机会分配方式。后者则关注到农业转移人口主体的能动行动,也即农业转移人口对于资源-机会的获取和利用,以及对于规则的体察、认知和改变。落脚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的“选择性”问题,旨在对农业转移人口社会流动的内在分化作出一种机制性的解释。“选择性市民化”所要处理的中心议题是“谁可以进来”和“我要不要进去”之间的相遇、碰撞与张力。在关系主义视角中,结构与能动一体两面地互动,构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双面叙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日益凸显的高流动性以及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现实撬动了一系列户籍制度改革,其基本线索是由中心化运作的封闭型市民化转向地方化运作的开放型招募。本研究在对市民化进行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围绕“谁能够成为市民”,集中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1)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制度变革表现出双重面貌——既朝向开放的目标,又朝向紧缩的目标?国家治理转型中的制度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制度如何选择)(2)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市场没有自动地趋向于要素的自由流动,而在很大程度上是边界锁闭的?经济转型中的市场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的条件?(市场如何选择)(3)为什么在逐步迈向开放社会的过程中,地方性社会边界锁闭难以被打破而社会的包容性难以形成?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选择如何为不同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创造了差异化条件?(社会如何选择)(4)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选择:在结构性力量生成的规则与资源-机会结构条件下,农业转移人口为什么产生了差异化的市民化意愿和表现?行动者如何因社会特征和意愿的不同而差异化地理解规则、获得资源和机会?(行动者如何选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市民化”议题源自于对终结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迁移的现实努力,流动性常常被负面地理解。因此出现了在政策上去压制流动性,在学术研究上聚焦于去除因不完全城市化而带来的流动性。而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如何差异化地获得社会流动性却被忽略了。正因如此,本研究希望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研究重新回到对流动性本身的讨论上来,通过一个以结构性力量和主体性力量构成的“选择性”的线索,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内在分化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信桂新[10](2016)在《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为农业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机械化、产业化和规模化,还需要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提供“软件”支撑,以及通过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硬件”支撑。多年来,以土地流转和机械化为支撑的适度规模经营,在基础设施良好的平原地区效果显着,带来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程度的普遍提高;而由于地貌崎岖、地形切割、地块分散细碎,山地丘陵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缓慢,土地流转面积小,农业机械化水平低。为破解山地丘陵区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难题,亟待寻求面向农业经营方式变革的适宜模式和适用技术,以推动山地丘陵区农业转型和现代化。然而,现有针对山地丘陵区的研究文献,大多集中于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产权体系重构影响的理论分析上,并注重于探讨土地流转与外部制度环境因素、与土地流转主体行为选择的相关关系,以及宏观机制的构建;在少量针对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联动关系的研究中,多侧重于从耕作田块、道路工程、蓄水工程、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等分块工程技术上,探讨土地整治对土地资源整合利用的特征,以及反映土地流转所带来的资源整合效应,但鲜有技术集成层面的相关研究报道。为此,本文以资源流动与整合为视角,在对重庆市种植业变化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并选取四川省广汉市和重庆市荣昌区、铜梁区、梁平县为主要参照,遵循“种植业变化—模式探索—技术集成—效应反馈—机制构建”的逻辑框架,结合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及土地整治的理论与实践,以种植结构及经营模式变化为需求导向,以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模式和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关键技术为支撑,以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为反馈,以基于城乡统筹的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构建为保障,对山地丘陵区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过程和机制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响应种植结构由“以粮为主”向“粮菜兼顾”转型的发展契机,山地丘陵区在农业政策取向上应激励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和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以粮食产销平衡区和山地丘陵区叠加的重庆市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数据和半结构访谈信息,构建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多维分析模型,研究了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结果表明,(1)1978-2011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呈现粮食作物收缩、菜瓜果作物扩张的竞争态势,区域种植模式从“以粮为主”转变为“粮菜兼顾”,实现了转型增效;(2)重庆市种植业变化特征是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以农户经营自主权放开为起点、各类因素诱致的环境变化为条件、作物的不同特性为依据发展演化而致的;(3)划定粮食生产红线、转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加快菜瓜果作物生产机械化、设施化、专业化步伐,是重庆市缓解粮食作物与菜瓜果作物竞争态势,保障粮食自给率稳定和菜瓜果产量、品质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基于重庆的经验,研究认为,山地丘陵区的农业政策方向有必要从“一个专注”(专注于粮食生产)向“两个结合”过渡,将合理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与推广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相结合、稳定粮食生产与促进农业资源优势发挥和多元化发展相结合作为着力点,推动耕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2)选择和转变农业经营模式,山地丘陵区应依据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提升单位产出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选取地处山地丘陵区的重庆市江津区为研究样区,并以地处平原区的四川省广汉市为参照对象,依据对两个区域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大量调查数据,分析比较出山地丘陵区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的差异化特征,并运用能值分析法综合评价出两个区域农地流转与适度规模经营带来的变化效应差异。结果发现,(1)由于家庭劳动力比重偏低、人口负担重,且务农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问题突出,加之地块细碎、利用低效,严重削弱了山地丘陵区小农经济的可持续性,导致农户转出农地的“离心力”强于持有农地的“向心力”;(2)由于在资源禀赋、家庭特征、经营方式、流转市场、流转价格等因素上的差异化表现,山地丘陵区与平原区农地转出户的流转行为呈现区域“悖反”特征;(3)由于经营规模、农业产业结构、生产要素投入、经济效益产出上的差异,山地丘陵区农地经营大户不能照搬平原区的经验做法,应立足于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适宜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4)与平原区利用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大生产模式大幅度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适度规模经营道路不同,山地丘陵区以规模化换取投入成本降低的潜力相对有限,因此在农业集约化方式选择上,应通过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科技、装备和设施更新为驱动,注重于提升单位产出水平,借以转变农业经营模式。3)应对土地资源流动“不畅”和乡村地域空间整合“受阻”,山地丘陵区应从宏观人地关系调控入手,以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为导向,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作为土地利用调控的理性选择通过综合论述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理念、模式与技术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作为人地关系系统正向反馈的土地利用调控路径,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需立足于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的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需求。在转型期,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应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支撑新农村建设、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为导向,在整治目标、整治重点、运作模式上与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相匹配,在行为理性上坚持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在技术上强调生产空间农用地整合技术、生活空间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和生态空间生态景观提升技术三者的智能融合。选取山地丘陵区典型的土地整治项目区为研究区,通过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实践,研究区生产空间的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例由整治前的18.00%增至整治后的30.53%,户均耕地地块数降低1.6块,耕地灌溉保证率由29.68%增至51.22%,综合机械化率由42.50%增至61.80%,特色优势产业壮大;生活空间24个片块的闲置废弃农村居民点被复垦再利用,乡村景观协调性、田块连片性及聚落的风貌形象得到提升;生态空间形成了以生态节点修复与完善、生态廊道连通、核心生态用地保护为主导,“点—线—面”一体化的生态景观格局。因此,在中国高度紧张的人地关系背景下,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路应由不同整治类型的组合转向整治内容的融合,从人地关系调控入手确立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是应对人地关系、城乡关系矛盾和转型发展需求的理性选择,是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适宜模式。4)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山地丘陵区应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的功能整合、技术重构及集成应用,构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实现土地权属调整与工程改造的联动一体遵循“理念—技术—示范”的逻辑思路,通过论述基于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农业转型途径,提出了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并进行了示范应用。研究发现,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方式不能盲目地向传统农业输入,应通过要素流动将现代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联结起来,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各类资源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价值再造,以形成资源流动与整合的互补性模式和有效途径。为此,山地丘陵区的农业现代化应以整合土地流转的产权调整功能和土地整治的工程改造功能为路径,通过土地流转与土地整治联动重构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体系,推动农户承包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化经营转变,实现农业转型发展。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山地丘陵区土地流转与资源整合集成技术能够满足示范点发展现代农业对土地资源的要求,为农业转型升级奠定产权基础和工程基础。相关技术经济指标显示,综合示范点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54.02%,农业产业化土地实现率达到73.00%,细碎、不规则的耕作田块的平均密度和形状指数分别下降38.62%和29.46%,农业机械动力提升130.77%,农村宅基地复垦率达到33.78%,农户宅基地复垦增值显化水平达到平均每户89195元,2015年全村实现产值120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由此来看,以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为主线,通过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协同关键技术、土地资源整合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解决山地丘陵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过程中,破碎化小地块流动、集中、整合为大地块问题,从而破解崎岖地貌背景下农业生产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难题,并在城乡统筹背景下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规范有序的再利用和价值释放。5)通过反馈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应重视农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增强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硬件”供给的针对性以重庆市3个农业产业化进程梯度差异明显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为样区,以土地整治项目为样点,选取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土地流转规模、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农民人均农业年收入、亩均产出作为经济效应指标,农民参与项目施工收入、农民参与项目施工人数、整治工程村民满意度、项目后期管护农民参与度、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到位度作为社会效应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改进topsis模型进行土地整治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结果表明,适度规模化经营面积、项目后期管护农民参与度、农民参与项目施工收入等3项指标处于重要级,指标值变差大、影响强;农民人均农业年收入变化、整治工程村民满意度、项目后期管护措施到位度和农民参与项目施工人数等4项处于边缘级,指标值变差小、影响弱;其余指标处于次要级,影响程度居中。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经济-社会综合效应与农业产业化进程关系密切,呈现为农业产业化进展快速型的YQ-I>进展加速型的YQ-II>相对缓慢型的YQ-III,效应等级分别为良、中、差。而单方面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具有不平衡性,表现为指标等级分布不平衡,效应等级分布不平衡,研究样区内部不平衡。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表现为YQ-III、YQ-II和YQ-I中,经济效应贴近度和社会效应贴近度的差距依次为22.25倍,缩减至1.21倍和0.77倍。因此,山地丘陵区通过农业产业化能有效地利用和发挥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支撑作用,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更好地统筹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与后续管护;而基于熵权法和改进TOPSIS模型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用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后经济-社会效应评价。6)实现土地资源有效流动与整合,关键是搭建城乡统筹的“有形”、“无形”通道,抓住关键环节和落脚点建立保障机制以刘易斯经济增长的通道说为视角,分析城乡统筹中资源流动与整合的过程表明,土地整治作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的有效途径,其与城乡统筹分属于两者关系的供给调整面和需求导向面,发挥土地整治对城乡统筹的支撑,必须搭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土地整治“有形”和“无形”通道,而与“通道”相契合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是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践载体和具体抓手。重庆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实效,其经验证实,土地整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是利用“有形”与“无形”通道,抓住关键环节和落脚点实施“人地分离”的农地集中连片整治和“地随人走”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以便对土地资源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为保障资源流动与整合的有效进行,应建立主体功能导向机制、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人地挂钩”机制,并在顶层设计、组织管理、收益分配、市场监管、规范用地方面配套相应的主导政策,在消除农户顾虑、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完善政府职能、调整粮食政策方面配套相应的辅助政策。综上所述,响应种植业转型增效的契机,转移农业劳动力、激励节约劳动的资本化农业,稳定粮食生产、利用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农业产业,山地丘陵区需立足于农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作出系统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设计。其中,在过程调控上,首先应从宏观人地关系入手,以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优化与功能整合为导向,将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作为土地利用调控的理性选择;其次,通过土地流转和土地整治的功能整合、技术重构及集成应用,在微观尺度构建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求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同时,重视农业产业化和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增加土地整治对农业生产“硬件”的有效供给。在机制构建上,应结合需求导向面和供给调整面的对应关系,建立资源要素流动的各种“有形”和“无形”通道,保障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顺畅运行。

二、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说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1.1 指导思想
        1.1.1 乡村振兴战略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1.2 理论基础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1.2.2 乡村旅游理论
        1.2.3 产业融合理论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本章小结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历史文化概况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本章小结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科学性原则
        4.1.2 系统性原则
        4.1.3 可比性原则
        4.1.4 可行性原则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本章小结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1.1 老人村概况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2.1 桃坪村概况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5.3.1 坪头村概况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5.4.1 整体评价
        5.4.2 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6.3.1 人力资本欠缺
        6.3.2 土地资源制约
        6.3.3 资金制约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6.3.6 村寨原子化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本章小结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附录五:访谈纪要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致谢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4)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从“老工业基地”到“资源型城市”
        1.1.2 棕地:从“修复治理”到“再生利用”
        1.1.3 空间:从“多规合一”到“城市双修”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步骤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和步骤
第2章 棕地的概念、特征及其空间再生动力机制
    2.1 棕地问题或风险的产生
        2.1.1 内因:工业化为场地注入了“毒性”
        2.1.2 外因:城市化使将场地包围其中
    2.2 棕地的定义
        2.2.1 北美地区的棕地定义
        2.2.2 欧洲地区的棕地定义
        2.2.3 东亚地区的棕地定义
        2.2.4 棕地定义和内涵的扩充
    2.3 棕地的类型
        2.3.1 物质循环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3.2 国民经济行业体系背景下的分类体系
        2.3.3 城市用地背景下的分类系统
    2.4 棕地的核心特征
        2.4.1 本体特征
        2.4.2 空间特征
        2.4.3 情感特征
        2.4.4 美学特征
    2.5 棕地再生的空间动力与机制
        2.5.1 棕地再生的“原生”动力机制
        2.5.2 棕地再生的“衍生”动力机制
        2.5.3 棕地再生的“催化剂”
第3章 资源型城市演变特征及其棕地现状调查
    3.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与历史阶段特征
        3.1.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3.1.2 资源型城市的界定
        3.1.3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成因及其阶段特征
    3.2 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及其分类体系构建
        3.2.1 按资源类型划分
        3.2.2 按生命周期划分
        3.2.3 按城市规模划分
        3.2.4 按地理环境划分
    3.3 资源型城市棕地空间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3.1 发生机制决定空间格局
        3.3.2 生命周期反映空间态势
        3.3.3 主导产业影响空间形式
        3.3.4 地理环境制约空间协同
    3.4 典型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特征研究
        3.4.1 石油:大庆市
        3.4.2 煤炭:大同市
        3.4.3 煤炭:锡林浩特市
        3.4.4 铜矿:铜陵市
        3.4.5 钢铁:攀枝花市
    3.5 资源型城市“棕地群”空间问题总结
        3.5.1 土地利用问题
        3.5.2 生态安全问题
        3.5.3 资源保护问题
        3.5.4 材料循环问题
        3.5.5 空间阻隔问题
第4章 棕地景观再生的理论与实践浅析
    4.1 棕地景观再生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4.1.1 探索阶段:1965-1985
        4.1.2 发展阶段:1985-2005
        4.1.3 成熟阶段:2005-2015
        4.1.4 演化阶段:2015至今
    4.2 棕地再生的学科体系构建
        4.2.1 艺术学
        4.2.2 生态学
        4.2.3 建筑学
        4.2.4 环境工程学
        4.2.5 城乡规划学
        4.2.6 风景园林学
    4.3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区位特征分析
        4.3.1 城市环境类
        4.3.2 郊区环境类
        4.3.3 自然环境类
    4.4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尺度特征分析
        4.4.1 建筑尺度:帕赛伊克纪念碑
        4.4.2 场地尺度:西雅图煤气厂公园
        4.4.3 社区尺度: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4.4.4 城市尺度:底特律未来城市
        4.4.5 区域尺度: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
    4.5 棕地再生实践项目的功能特征分析
        4.5.1 生态类功能
        4.5.2 文化类功能
        4.5.3 教育类功能
        4.5.4 休闲类功能
        4.5.5 体育类功能
        4.5.6 集散类功能
        4.5.7 生产类功能
第5章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体系构建
    5.1 棕地再生的空间层次及其再生影响因素
        5.1.1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与“非空间策略”
        5.1.2 棕地再生的“空间策略”及其层次
    5.2 宏观策略:“系统”
        5.2.1 “灰色系统”规划
        5.2.2 “棕色系统”规划
        5.2.3 “绿色系统”规划
        5.2.4 “橙色系统”规划——工业遗产
        5.2.5 “青色系统”规划——工业自然
    5.3 中观策略:“模式”
        5.3.1 模式或原型的产生
        5.3.2 工业闲置地的模式转化
        5.3.3 矿业废弃地的模式转化
        5.3.4 垃圾填埋场的模式转化
        5.3.5 基础设施废弃地的原型转化
        5.3.6 原型的空间谱系特征
    5.4 微观策略:“母题”
        5.4.1 地形主导类母题
        5.4.2 水体主导类母题
        5.4.3 植被主导类母题
        5.4.4 建筑物主导类母题
        5.4.5 材料主导类母题
        5.4.6 流线主导类母题
        5.4.7 设备主导类母题
    5.5 空间策略体系的整合
        5.5.1 空间策略体系的融合——系统耦合
        5.5.2 空间策略体系的操作——空间拓扑
        5.5.3 空间策略体系的构建——“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6章 系统综合体:瑞昌市“棕地群”景观规划设计
    6.1 瑞昌市城市发展概况及上位规划背景
        6.1.1 瑞昌市的基本区位条件分析
        6.1.2 瑞昌市工业历史沿革分析
        6.1.3 瑞昌市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
    6.2 瑞昌市工业遗产和棕地现状调查与分析
        6.2.1 古铜矿遗址
        6.2.2 老工业基地
        6.2.3 矿产资源地
        6.2.4 码头工业镇
    6.3 造船厂与码头废弃地景观再生案例研究
        6.3.1 广州市中山岐江公园
        6.3.2 新奥尔良市新月公园
        6.3.3 旧金山市山岬公园
        6.3.4 韩国统营市造船厂更新设计
    6.4 宏观策略:全域旅游工业体验区规划
        6.4.1 瑞昌市主要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6.4.2 瑞昌市工业文化体验区的规划与模式选择
        6.4.3 瑞昌市工业文化旅游廊道规划
    6.5 中观策略:江州造船厂景观规划设计
        6.5.1 场地历史脉络分析
        6.5.2 场地现状条件分析
        6.5.3 场地平面规划与设计
    6.6 微观策略:造船厂空间详细设计
        6.6.1 舾装码头设计
        6.6.2 车间仓库设计
        6.6.3 钢板堆场设计
        6.6.4 露天船台设计
        6.6.5 车间庭园设计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展望:走向多学科交叉的棕地再生途径
        7.2.1 系统性
        7.2.2 过程性
        7.2.3 复杂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欧洲城棕地市振兴相关项目或组织
附录 B 中国城市用地分类相关标准下的潜在棕地类型
附录 C 景观规划设计最终专题图纸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源起和意义
        1.1.1 小城镇更新建设的现状
        1.1.2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研究动因
        1.1.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挑战
        1.1.4 可持续更新策略的研究意义
    1.2 篇章结构组成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研究的背景、历史与概念
    2.1 经济社会背景
    2.2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体系构建的必然性
    2.3 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的复杂性解析
        2.3.1 建成环境概念和外延发展
        2.3.2 国外建成环境理论的历史与现状
        2.3.3 国内建成环境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2.4 小城镇建成环境概念阐释
        2.4.1 “建成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概念辨析
    2.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理论框架
        2.5.1 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框架及其重要性
        2.5.2 建成环境的多重维度
    2.6 小城镇作为研究载体的逻辑选择
        2.6.1 小城镇相关概念对比分析
        2.6.2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2.6.3 小城镇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2.6.4 小城镇建设问题累积叠加
    2.7 小城镇建成环境特征与更新模式的分类
        2.7.1 小城镇建成环境总体特征
        2.7.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模式
    2.8 本章小结
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建构研究
    3.1 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方法的介入
        3.1.1 建成环境研究方法形成
        3.1.2 扎根理论的定义和演变
    3.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理论研究
        3.2.1 城乡双重属性下的小城镇建成环境分类研究
        3.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动力和演化机制
        3.2.3 小城镇乡村属性更新渐进研究
    3.3 基于建成环境理论的新型建设模式的思考
        3.3.1 新型建成环境更新模式的出现
        3.3.2 建成环境主动性更新方式特点
        3.3.3 新型建设模式在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中的探索
        3.3.4 设计主导工程总承包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3.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理论体系探索
        3.4.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构建
        3.4.2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体系理论阐释
    3.5 本章小结
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模型研究
    4.1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策略技术原则
        4.1.1 总体原则:同源、更新、再生
        4.1.2 技术原则:表现、协调、秩序
    4.2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类型划分的更新策略
        4.2.1 人为创造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2.2 自然进化要素主导的更新策略
    4.3 小城镇建成环境的地域性实施策略
        4.3.1 小城镇更新策略地域性本土营造
        4.3.2 地域性建筑风格传承的多尺度分级研究
    4.4 基于小城镇建成环境空间尺度划分更新研究
        4.4.1 区域-集群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2 集群-个体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3 个体-片区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4 片区-节点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4.5 细节-微整小城镇更新策略研究
    4.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过程探索
        4.5.1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内涵与意义
        4.5.2 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的一般流程
        4.5.3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与更新策略的关系
        4.5.4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方法选择
        4.5.5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环形研究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更新的案例研究
    5.1 土浙西南山区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建设背景
        5.1.1 浙江省小城镇建成环境宏观分类研究
        5.1.2 庆元县小城镇更新建设背景
    5.2 庆元县域内小城镇更新策略关键信息整合分析
        5.2.1 宏观区域小城镇建成环境信息整合
        5.2.2 小城镇建成环境整体更新策略对比
    5.3 单体小城镇地域性实施策略对比实践
        5.3.1 自然资源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3.2 人为开发主导的小城镇更新策略实践
    5.4 建成环境多层级分级更新策略案例研究
        5.4.1 片区到片段层级分类更新策略
        5.4.2 小城镇片段到节点层级更新策略
        5.4.3 小城镇节点到微观层级更新策略
    5.5 乡土营造技艺在建成环境更新中的应用
        5.5.1 木--传统精神现代传承
        5.5.2 石--匠心石乡挖掘应用
        5.5.3 泥--残墙文化景观复兴
        5.5.4 竹--篾匠技艺再次创新
    5.6 本章小结
6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的评价体系研究
    6.1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评价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6.1.2 影响因素的权重分析
        6.1.3 调查问卷设计与结果计算
    6.2 AHP确定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6.3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的模糊评价举例
        6.3.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用
        6.3.2 FCEM基本步骤
        6.3.3 分层选取及概述评价对象
    6.4 统计与分析各类参与者调查问卷
    6.5 模糊综合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6.5.1 各独立指标隶属度计算
        6.5.2 上层非独立指标隶属度确定
        6.5.3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成果值的隶属度的确定
    6.6 小城镇建成环境更新的评价结果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7.1.1 主要结论
        7.1.2 主要创新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9.1 附录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补充介绍
    9.2 附录二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专家咨询问卷
    9.3 附录三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评价体系——计算过程
    9.4 附录四 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性建设模糊评价——计算过程
10 作者筒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形式上的考察”
        二、国内研究内容考察:研究主题分类
        三、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四、文献的总体评述与本文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与思路
        二、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实证考察——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第一节 问题的提起: 以江苏为观察样本
        一、城乡发展中的“两个现象”
        二、观察样本选择江苏省的理由
        三、本章的研究思路
    第二节 江苏城乡发展差异的现实样态基于统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一、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的整体差异
        二、江苏省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其他方面的差距
    第三节 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及变化趋势的实证考察
        一、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二、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现实水平:基于两种实证分析
        三、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程度的变化趋势分析
        四、江苏省城乡发展差距的整体性评价
    第四节 城乡关系的逻辑: 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第二章 城乡发展差距的症结: 社会排斥
    第一节 社会排斥: 城乡关系的一个分析视角
        一、社会排斥: 一个富有解释力的概念
        二、社会排斥用于中国城乡关系分析
    第二节 资源配置型排斥
        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屏障
        二、排斥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
    第三节 公共服务型排斥
        一、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二元性的医疗卫生制度
        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义务教育制度
    第四节 城乡利益分配的非均衡性
        一、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历史考察
        二、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现实考察
        三、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政治安排
        四、城乡利益分配非均衡性的具体表现
第三章 通过“城市利益让渡”再造城乡关系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资源
        一、西方经济学关于“城乡关系”的理论资源
        二、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反哺农业”的理论阐述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支持乡村”的探索
    第二节 城乡关系再造的现实场域及其复杂性
        一、当下中国现实场域的复杂性
        二、中国城乡关系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化进程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
        四、社会发展大趋势解构着城乡二元结构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论证与建构
        一、“城市利益让渡”问题的提出
        二、从权利让渡到“利益让渡”
        三、“社会利益让渡”是否可能
        三、“城市利益让渡”的理论辩护
第四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模式、资源与能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实践模式解读
        一、“资源三下乡”模式
        二、“项目制”模式
        三、“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模式——南京的个案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资源类型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两种资源: 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具体资源分类
    第三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意愿与能力
        一、城市利益让渡的主观意愿
        二、城市利益让渡的客观能力
第五章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动力因素
        一、城市利益扩展: 城市利益让渡的内在动力
        二、乡村资源优势: 城市利益让渡的外在拉力
        三、宏观社会背景: 城市利益让渡的政治压力
    第二节 城市利益让渡的阻力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
        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
        三、城市政府利益权衡的理性化
        四、乡村承接能力的有限性
结语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7)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论“叙”: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绪论
1.1 建成环境保护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与挑战
    1.1.1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式严峻
    1.1.2 建成环境“利用”产生的问题更加突出
    1.1.3 近年来国内城镇建成环境保护理论仍存在不足
1.2 建成环境保护面临的时代背景
    1.2.1 国际遗产保护理论的内涵深化
    1.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建成环境
1.3 相关概念
    1.3.1 城镇建成遗产
    1.3.2 文化
    1.3.3 叙事
    1.3.4 文化叙事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综述
    1.5.1 文化研究理论研究综述
    1.5.2 叙事学理论研究综述
    1.5.3 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
    1.5.4 叙事学的空间转向与空间叙事理论
    1.5.5 城镇建成遗产的相关研究
    1.5.6 相关研究启示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2 异“叙”: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批判
2.1 国际城镇建成遗产话语的叙事流变
    2.1.1 1970年代以前的精英化叙事
    2.1.2 1970-90年代初期的功能化叙事
    2.1.3 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环境化叙事
    2.1.4 近二十年建成遗产的文化化叙事
2.2 空间的衰败——消极保护导致城镇建成遗产的凋敝
2.3 拟像的市场——建成遗产经营过度商业化
    2.3.1 街区发展失衡
    2.3.2 生态环境破坏
    2.3.3 拟像的超真实
2.4 复制的空间——空间生产的遗产空间标准化
    2.4.1 建设导致的破坏
    2.4.2 空间的复制生产
    2.4.3 景观的制造手段
2.5 置换的主体——资本介入的遗产空间绅士化
    2.5.1 绅士化的发生机制
    2.5.2 资本与权力的共谋
    2.5.3 绅士化的社会影响
2.6 消费的叙事——城镇建成遗产的日常生活异化
    2.6.1 消费的狂欢
    2.6.2 日常的异化
2.7 本章小结 3 理“叙”:基于“人时空”关联的遗产文化叙事
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人时空”关联
    3.1.1 城镇建成遗产是“人时空”复合体
    3.1.2 建成遗产保护需要“人时空”关联
3.2 回归文化叙事:建立遗产“人时空”关联
    3.2.1 传统物质空间规划的理论缺陷
    3.2.2 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思想引入
    3.2.3 城镇建成遗产文化叙事的理念
3.3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价值存续
    3.3.1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构成
    3.3.2 城镇建成遗产的价值评估
    3.3.3 建成遗产价值真实性存续
3.4 文化叙事视角下的城镇建成遗产叙事线索
    3.4.1 建成遗产的多重关联线索
    3.4.2 时间线索
    3.4.3 空间线索
    3.4.4 人文社会线索
    3.4.5 当代发展线索
3.5 本章小结 4 解“叙”:时空层积的文本结构叙事策略
4.1 遗产文本的结构性叙事逻辑
    4.1.1 线性叙事的结构局限
    4.1.2 从简单线性到复杂结构叙事
    4.1.3 时空层积关联的复杂叙事路径
4.2 遗产文本的结构叙事内涵
    4.2.1 叙事主题:单一主题和意蕴层积
    4.2.2 叙事内容:宏大仪式和日常事象
    4.2.3 叙事层次:表层描述和深度描绘
    4.2.4 叙事语境:去语境化和语境回归
4.3“层积机制”的时间结构
    4.3.1 历时共时的空间状态
    4.3.2 层积结构的演化特征
    4.3.3 时间次序的叙事表现
4.4“叙事语法”的文本结构
    4.4.1 遗产叙事的语汇构成
    4.4.2 文本组织的结构构成
4.5 本章小结 5 存“叙”:时空互文的地方语境叙事策略
5.1 地方语境:全球化下地方性叙事困境
    5.1.1 全球化与认同危机
    5.1.2 地方语境的必要性
5.2 地方认同:时空互文的人地关系回归
    5.2.1 地方的时空互文特征
    5.2.2 地方互文的认同价值
    5.2.3 回归生活的地方语境
5.3 地方营造:社区存续的日常生活叙事
    5.3.1 营造目标:日常生活共同体为目标
    5.3.2 营造观念:包容性为观念
    5.3.3 营造手段:微更新为手段
    5.3.4 营造依据:综合性地方知识为叙事依托
5.4 地方复兴:协同城镇发展的日常生活叙事策略
    5.4.1 宏观层面——以“生活织补”为核心的空间叙事
    5.4.2 中观层面——以“生活逻辑“为核心的景观叙事
    5.4.3 微观层面——以“生活情境”为核心的场所叙事
5.5 本章结论 6 延“叙”:时空场域的权力语境叙事策略
6.1 权力语境的遗产时空场域
    6.1.1 时空场域的权力关联
    6.1.2 遗产的权力话语叙事
    6.1.3 权力叙事的话语主体
6.2 权力话语的表征:强弱空间生产
    6.2.1 强势话语下的“强”空间生产
    6.2.2 建成遗产空间生产的正义危机
    6.2.3“非正规”空间生产:强弱话语冲突
6.3 权力失范的根源:产权制度失灵
    6.3.1 产权制度:刻画人-人权力关系的工具
    6.3.2 产权制度与建成遗产更新关系
    6.3.3 建成遗产更新的产权制度失灵
6.4 权力保障的核心:产权结构优化
    6.4.1 产权配置多元化
    6.4.2 产权治理空间化
    6.4.3 权力主体协作化
6.5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研究的创新
    7.1.1 认知的整合创新
    7.1.2 策略的集成创新
7.2 不足之处
    7.2.1 相关学科融贯的深度仍需进一步深化
    7.2.2 文化叙事基础研究需不断扩展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博士研究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类别
B. 学业经历

(8)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四、简要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9)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背景
        (二) 问题意识 开放社会中的流动差异与流动不平等
        (三) 研究意义
    二、理解乡-城流动性:文献回顾与市民化研究的再出发
        (一) 国外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二) 国内市民化的相关研究
        (三)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及反思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农业转移人口
        (二) 市民化
        (三) 选择性市民化
    四、理论视角与研究设计
        (一) 理论视角
        (二) 研究框架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从封闭到开放:选择性市民化的历史嬗变
    一、重释“市民”:现代化语境中的激进建构
        (一) “农民”与“市民”的身份分化
        (二) 被优势化的“市民”和“城市”
        (三) 被问题化的“农民”和“农村”
    二、封闭型选择:中心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1949-1999)
        (一) 建国恢复时期农业人口的低速转移(1949-1957年)
        (二) 国家工业化时期农业人口的不稳定转移(1958-1977年)
        (三) 经济转型初期农业人口的快速转移(1978-1999)
    三、开放型选择:地方化运作的市民化进程(2000年以来)
        (一) 地方化的市民身份
        (二) 地方边界的选择性开放
        (三) 选择性招募与新身份序列的地方再造
第三章 当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类型
    一、离土离乡?多重转型背景下的市民化选择
        (一) 农业转型、土地流转与生计分化
        (二) 经济转型与乡-城人口流动
        (三) 个体化转型与依附关系变更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类型划分
        (一) 回到事实陈述:市民化的内在多元
        (二) 市民化类型划分的基本维度与依据
        (三) 弥合“结构”与“行动”的类型重构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市民化进程
        (一) 异地导入模式——进城农民工市民化
        (二) 城市开发模式——失地农民市民化
        (三) 就地转移模式——居村农民市民化
第四章 进城农民工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进城”: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权利资源分配
        (二) 市场选择下的经济机会获得
        (三) 社会选择下的城市融入机会
    二、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进城农民工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进城农民工的市民化表现
        (三)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不稳定阶层的出现
        (二)市民化的组合限制
        (三) 漂浮悬置的市民化
第五章 城郊失地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上楼”: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
        (一) 制度选择下的土地征收
        (二) 市场选择下的“区位饭”
        (三) 社会选择下的集体退出
    二、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城郊失地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城郊失地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一
        (一) 强势力量催生的城市底层
        (二) 经济个体化与权利集体化的碰撞
        (三) 被剥夺感与衰退的政策信任
第六章 居村农民的选择性市民化
    一、“农民再造”:结构化的资源差异与机会不均一
        (一) 制度选择下的农村城镇化
        (二) 市场选择下的农村工业化
        (三) 社会选择下的村落大转型
    二、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及其主体选择
        (一) 居村农民的基本群体特征
        (二)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表现
        (三) 居村农民的市民化意愿与选择偏好
    三、居村农民市民化的分化与社会后果
        (一) 农村社会分化与新社会阶级的产生
        (二) 被抑阻的市民化:规模与效率难题
        (三) 乡村性溃败与“新乡村性”出现的并存
第七章 谁能够成为市民?比较视野中的市民化及其未来
    一、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的流动分化
        (一) 多重选择下社会流动的群体差异
        (二) 社会流动性获得的群体比较
    二、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选择性
        (一) 进城农民工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二) 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 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选择性特征
    三、不同类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及未来走向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影响
        (二)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差异走向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选择性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 市民化进程中的流动分化与流动不平等
        (三)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二、回应复杂的乡-城流动性:对市民化的若干反思
        (一)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
        (二)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反思
        (三) “市民化”的持续争议
    三、未尽的探索
        (一) 市民化的系统观
        (二) 市民化是唯一的发展叙事吗?
        (三)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
    附录二: 实地调查的村/社区名称及基本情况
    附录三: 访谈大纲
博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后记

(10)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农业资源要素构成及属性
    1.2 农业资源要素流动与整合途径
        1.2.1 资源流动与整合
        1.2.2 土地流转途径
        1.2.3 土地整治途径
    1.3 农业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
        1.3.1 资源配置效应
        1.3.2 社会经济效应
        1.3.3 生态景观效应
    1.4 小结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社会需求分析
        2.1.2 科学问题分析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2.3.1 研究目标
        2.3.2 研究内容设置
        2.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4.1 研究思路
        2.4.2 研究方法
第3章 山地丘陵区种植业变化与启示
    3.1 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框架
        3.1.2 数据来源
        3.1.3 数据模型
    3.2 研究区概况及其种植业变化
    3.3 结果分析与解释
        3.3.1 1978-2011 年重庆市种植业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3.3.2 重庆市种植业变化解释
    3.4 讨论
    3.5 结论和启示
第4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利用特征
    4.1 研究区概况
        4.1.1 重庆市江津区概况
        4.1.2 四川省广汉市概况
    4.2 数据与方法
        4.2.1 数据来源
        4.2.2 研究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山地丘陵区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特征
        4.3.2 山地丘陵区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特征
        4.3.3 山地丘陵区农地经营模式变化
    4.4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模式与实践
    5.1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导向
        5.1.1 人地关系“三元”结构
        5.1.2 乡村地域空间结构与功能
        5.1.3 土地整治的目标导向
    5.2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模式
        5.2.1 目标范式
        5.2.2 整治重点
        5.2.3 行为理性
        5.2.4 运作模式
    5.3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技术
        5.3.1 农用地整合技术
        5.3.2 农村建设用地盘活技术
        5.3.3 生态景观提升技术
    5.4 人地协调的土地整治案例
        5.4.1 案例选取
        5.4.2 实证分析
    5.5 结论
第6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
    6.1 基于资源流动与整合的农业转型理念
    6.2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集成技术
        6.2.1 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技术体系
        6.2.2 土地流转与产业发展协同关键技术
        6.2.3 耕作田块修筑及其配套技术
        6.2.4 农村建设用地复垦技术
    6.3 综合示范点实证
        6.3.1 综合示范点概况
        6.3.2 数据采集
        6.3.3 技术经济效果评估指标
        6.3.4 结果与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第7章 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效应
    7.1 土地整治后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7.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7.1.2 评价模型构建
    7.2 研究样区、数据来源与处理
        7.2.1 研究样区与评价单元
        7.2.2 数据获取
        7.2.3 评价数据处理与检验
    7.3 结果与分析
        7.3.1 经济效应分析
        7.3.2 社会效应分析
        7.3.3 综合效应分析
    7.4 讨论
    7.5 结论
第8章 基于城乡统筹的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
    8.1 城乡统筹中资源流动与整合过程分析
        8.1.1 来自“刘易斯通道”的启示
        8.1.2 促进城乡统筹的土地整治“通道”
        8.1.3 促进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和落脚点
    8.2 区域资源流动与整合促进城乡统筹的实践考察
        8.2.1 重庆区域概况
        8.2.2 资源流动与整合成效及典型实践
    8.3 资源流动与整合创新机制构建
        8.3.1 主体功能导向机制
        8.3.2 土地整治与产业发展联动机制
        8.3.3“人地挂钩”机制
    8.4 资源流动与整合配套政策建议
        8.4.1 主导政策措施
        8.4.2 辅助政策措施
    8.5 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博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参与课题
附件

四、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其对策—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说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2]“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中国资源型城市棕地再生空间策略研究[D]. 卓百会. 清华大学, 2019
  • [5]小城镇建成环境可持续更新策略研究[D]. 李乘. 浙江大学, 2019(01)
  • [6]基于城乡发展差距的“城市利益让渡”研究[D]. 周银坤.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D]. 薛威. 重庆大学, 2017(12)
  • [8]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谁能够成为市民? ——农业转移人口选择性市民化研究[D].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5)
  • [10]山地丘陵区土地资源流动与整合机制研究[D]. 信桂新. 西南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大庆城乡经济发展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