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学泡沫很拥挤!

今天的文学泡沫很拥挤!

一、当今文坛泡沫多挤!(论文文献综述)

刘悦[1](2020)在《“传播的诗”与诗电影 ——诗与影像的同构及其传播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诗电影哲学意味浓厚,具有鲜明的艺术价值,诗电影的兴起有助于我国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本文以诗电影的传播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命题。另外,在大众媒介时代,为应对诗歌日益趋向边缘化、小众化的境况,诗的视觉传播研究成为诗学界的重要议题。而正在兴起的诗电影中,将诗与画面结合、共同参与叙事,为诗的视觉传播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凭借传播媒介拥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与表现力的诗就叫做“传播的诗”。本研究以诗在诗电影中的视觉传播策略、即“传播的诗”与影像的同构策略作为次要研究命题,进一步探讨“传播的诗”对诗电影传播所发挥的作用,与主要研究命题双线并行,互相论证。对诗电影的传播现况进行分析,发现受众普遍“看不懂”剧情、筹资困难与发行渠道不完善为诗电影传播面临的主要困境。通过对诗电影代表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发现“传播的诗”与影像的同构通过诗与画面的同步、诗与画面的对位、诗与画面的平行三种方式实现,诗与画面共同作用,完成诗电影的视点建构、叙事建构与时空建构,在创造了深邃无限的影像空间的同时,诗的表现力不断提升,诗的艺术性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利用“编码解码”理论进行受众分析,发现当诗与画面联系紧密、诗与画面所塑造的意象能够引发受众情感共鸣时,受众能顺利解读诗电影,从内容创作角度为诗电影传播提供了策略。并且,脱离电影本体后的诗作为网络语言流传,带动了诗电影的再传播,“传播的诗”对诗电影发挥着内容建构与传播带动作用。通过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完善艺术院线产业布局、推行线下及线上联动放映机制,基于“微传播+短视频+直播”平台协同营销,以谋求诗电影的长足发展与大众转向,真正实现诗与诗电影两种艺术的共生共荣。

李英莉[2](2016)在《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个世纪50年代,凯鲁亚克的小说《在路上》一经出版,就震动了当时的美国文坛,被《纽约时报》誉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之作和“垮掉一代”的圣经。从此,《在路上》这部小说成为了通向自由、理想和生命之路的象征。凯鲁亚克在二战以后走上美国文坛,战后的美国尽管面临着冷战、战后重建等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但是获胜的美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增长,消费增加,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消费社会”时代。它强调花销和占有物质,并不断破坏着强调节约、俭朴、自我约束和谴责冲动的传统价值体系。当生产不是为了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消费时,消费社会带来了公共话语和思维方式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无疑会影响文学创作,使文学创作展现出新内容。对凯鲁亚克的研究不能无视美国“消费社会”崛起这一时间点,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关注凯鲁亚克的小说,目的就是把凯鲁亚克还原到他所在的社会背景中,考察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在这一背景下展现出的美国文化中的新意象。消费社会的逻辑在鲍德里亚看来是一个消失了象征的存在。传统的物品具有意义功能和象征功能。在消费社会中,传统的物品变成了纯粹功能性的物品,符合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它们可以随意组合和拆卸。消费者消费的物品不是其本身而是符号,符号代表着差异。人们就是在消费符号的意义上消费着一切,包括自己本身。“消费社会”理论为凯鲁亚克小说的研究,尤其是《在路上》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在路上》这部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自由、开放、反叛这样的话语框架中,小说中主人公的行为往往被框进传统与现代,束缚与反抗的二元对立中。在消费社会的理论视角下研究凯鲁亚克的小说会发现,凯鲁亚克并非在写反抗,相反,他迎合了一个新时代的价值观。本文从“建国”和“立人”两个角度分析了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首先,从建国的角度上来说,凯鲁亚克希图在二战之后,发现美国的新价值。凯鲁亚克出版的第一部小说《镇与城》可以看成是《在路上》的序幕,美国的小镇价值观不足以应付二战后美国人的精神渴望,凯鲁亚克通过一家两代人的价值冲突,展现了美国小镇道德观的消逝以及城市价值观对小镇价值观的接管。小镇青年开始走出小镇,上路去寻找他们心目中的美国。上路是寻找的开始,路也是开放的视野。在消费社会理论下重读《在路上》会发现,凯鲁亚克通过对城市的叙事,展现了新的美国社会形态,这个美国是小镇价值观消逝以后出现的新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充斥着汽车、毒品和性,这些文化符号较为充分地展现了美国的消费社会景观和美国新的价值观,即流动性、变化性、符号性。凯鲁亚克小说中的主人公经常被评论者视作反抗的急先锋,如果把小说中的主人公放在消费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研究会发现,以迪安为代表的人物不是主流社会的反叛者,而是凯鲁亚克塑造的一个美国新英雄。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统意义上的天国道德已经被淘汰,人世间的俗念开始恣意妄为了。美国文化已转向享乐主义,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这些主人公从生产的主人公变成了消费的主人公,他们身上体现着技术威能的神话。凯鲁亚克试图通过“在路上”去发现美国,漫游带来了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的融合,但是,所谓的融合不过体现了美国意识形态的霸权。霸权很隐蔽,它往往隐藏在反抗的外衣下,展现出霸权,需要建立两个模型,一个模型是分子生物学的模型——双螺旋结构。第一个螺旋是认同符号价值的螺旋,这一螺旋由迪安的主人能指和萨尔对迪安的认同所体现出来的拜物教逻辑共同完成的,第二个螺旋是消费、享乐的螺旋,这一螺旋是以酒精、女人等反抗、反社会规范的行为构成的。这两个螺旋互相缠绕、相互反对,透过双螺旋结构能够发现,凯鲁亚克对美国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支撑着双螺旋结构的核心。第二个模型是拓扑学的模型——莫比乌斯环。通过分析凯鲁亚克小说中频现的毒品和性的意象揭示它们背后的意义,对毒品的使用,对性的开放证明了新美国的力量,但这只涉及到了毒品和性的一层意义,另一方面,毒品和性带来的迷醉实际上说明的却是缺失,这两个意义将组成一个完整的莫比乌斯环,它意味着,在这个消费社会里,永无止境的不是快感而是创伤,这才是凯鲁亚克写作毒品和性的最终目的。写作《镇与城》和《在路上》这两部小说的时候,凯鲁亚克正值青春,他笔下的美国也是一个青春的美国,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也有了变化,后期的小说,例如《荒凉天使》、《孤独旅者》、《大瑟尔》等,已经从对美国民族身份的建构转向了主体自我的认知,如果说民族身份的建构更多是向外的,那么,对主体的认知则是向内的。这涉及到了分析凯鲁亚克小说的另一个层面——“立人”。消费社会的逻辑带来了主体存在的深渊。消费社会理论视域中的“主体”,是一个伪主体,是被符号化了的命名包裹着的一个“空无”,主体不是被语言询唤,就是成为镜像主体,主体向死而生,凯鲁亚克通过不同名字的“我”的行动来寻找“我是谁”的答案——我是空无,这是主体存在的深渊。面对主体存在的深渊,凯鲁亚克设计了救赎之路。他采用的策略有三,一是以怀旧作为直面主体存在的深渊的策略,怀旧最终走向在消费社会中确立意义。第二个策略,凯鲁亚克通过对消费社会中死亡和死亡感的体验,用焦虑反向呼唤可以循环进生命循环中的死亡,凯鲁亚克写死亡,写的是一种奢侈,在生命受实用性支配的系统中,死亡是唯一的替代办法。策略之三,用寻根制止焦虑,这里,凯鲁亚克寻找的根生长在城市中而非在乡村中。城市像鸦片一样吸引着主人公,对城市的思念是城市人优越性的体现,是他们把握世界能力的证明。寻找本身成了现代人的身份证。从对消费社会景观的认同到对消费社会符号化人的质疑,凯鲁亚克一直在用他的小说揭示符号化的魔鬼面具,但是他却被大众文化符号化了。他被封为“垮掉之王”,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流行和时尚,他被媒体聚光、展现、售卖,他成了反叛的代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凯鲁亚克被美国60的年代文化所改写,在跨文化交流中,也被中国式的接受。

张冠文[3](2013)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文中提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不仅在全球范围内重新定义了媒体与社会,而且也以其开放性、大众化、交互性、匿名性、时空跨越性与技术上的低门槛等优势,重新定义了人们的生存和交往方式,从而引起社会主导媒介的兴衰更替,对社会的媒介环境以及生存演化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使人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互联网交往打破了以精英为主导的传统媒介交往方式,重构着社会的权力构成、文化构成、人们的社会认同感及生存方式,并且随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其影响力更为深远。然而,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所带来的高效、便捷和自身价值实现的快乐,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一方面也深受网络交往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困扰。互联网交往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与它所开创的数字化生存优势一样令人瞩目。因此,如何解析互联网交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及人与互联网的复杂关系,探讨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塑造和演化机制,寻求更好地发挥互联网作用的策略,成为构建和谐的人与媒介关系的重要课题。本论文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同构”为隐喻阐释了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机制及人与互联网复杂而密切的关系。首先对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在与其他媒介理论的对比分析中,揭示了媒介环境学理论的深刻内涵,并创新性地阐释了媒介环境学在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四个方面主张。其次,根据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但没有囿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充分借鉴其他媒介研究的成果,以技术文化史的视角,从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四个维度,对互联网交往中出现的诸多文化现象、社会问题进行了分析,阐释了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机制,指出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与互联网同构的过程。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人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延伸了人的神经系统,成为人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们感知社会变化的探测器,改变了人的交往和生存方式,重构了人的生活方式,同时,互联网在人的交往和使用中不断演化,人不断对互联网进行修改,使之越来越适合人的需要。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构成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机制,它们互相推动,互相制约,成为密不可分的数字化生存体。第一章主要把互联网交往形态置于人类媒介交往的历史中进行考察,系统分析了人类语言媒介交往、文字媒介交往、印刷媒介交往、电子媒介交往各个时期的特征与意义。阐述了国际和国内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并对中国和美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对比,从交往的角度提出了互联网发展的历史分期。把互联网交往形态分为即时性交往和延时性交往两大类,分别就它们的演变历史、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指出互联网交往是人类有史以来交往方式的质的飞跃,人发明了互联网,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社会,人又在互联网交往中不断塑造着互联网的未来。第二章首先把技术研究置于宏观的历史视野中进行考察,对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以往对媒介环境的诸多研究给它冠以“硬技术决定论”的帽子是对媒介环境学技术观的误读,指出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是和谐的技术文化观。根据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结合互联网交往中的现象和具体案例,对技术作为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力发挥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研究。分别从互联网技术对人类交往环境的塑造、对交往时间和人空间的拓展、对交往场景的重构几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对交往环境的改变。从互联网技术对个体行为模式的影响、对社会组织方式的重构,阐述了技术发展对互联网交往模式的影响,从而指出互联网交往的本质是对人类交往方式的拓展与回归。互联网正在成为社会的主导媒介,其技术特征将决定社会的特征。因此,技术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因,技术创造了新的交往形态,拓展了人们交往的时空,技术改变了人类交往的情境,重组了社会组织方式和人类文化生产的方式。第三章阐述了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深刻影响。文化研究是媒介环境学的重点内容,在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文化观、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文化观及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的对比分析中,阐释了媒介环境学的文化观:文化技术共生论。媒介环境学把技术作为文化划分的标志,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技术扩散的速度和方向,人在媒介交往中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态。技术与文化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它们互融共生,相互塑造。从文化是人们互联网交往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文化对互联网交往的符号环境的塑造、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方向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影响。从互联网交往对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塑、互联网交往对文化形态的重构、互联网交往对人文化身份重构三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存在,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对社会文化的重塑,并对“江南style”在全球爆红的文化景观进行了分析,指出互联网交往的后现代亚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的挑战,正重构着社会文化的形态。文化对技术的发展就像传送带,有时起加速作用,有时起延缓作用。第四章指出需要是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决定性力量,通过对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和传播学家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分析,指出这些理论的重要价值和局限性。关于需要的阐述是媒介环境学论及较少的内容,学术界也几乎没有人提及,这也是媒介环境学备受责难的地方,人们也常由此而认为它是技术决定论的主张。其实不然,本文运用媒介环境学多位学者的着述,阐释了媒介环境学的需要观,指出媒介环境学研究中一直都贯穿着需要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人的需要的满足是媒介发展最终目标的思想。只是这些思想不如它关于技术和文化研究的思想阐述得更充分。需要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且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需要决定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人性化趋势,人们在互联网交往过程中的“使用与满足”推动着交往形态的演化。第五章阐述了制度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控制力量。在世界媒介发展历史上,媒介制度发展与改革一直伴随媒介发展的始终,在对历史上各种媒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制度研究也是媒介环境学相对薄弱的地方,学术界也很少对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进行评说。实际上,媒介环境学关于制度的思想是一个隐含的、点到而没有细究的话题,常常淹没在关于技术和文化的经典语句之中。从有限的着述中仍然可以看出媒介环境学对制度控制的重视、希冀和批判,希望通过制度修改技术的发展方向,塑造良好的秩序,但又要保持新媒介的活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制度是媒介环境运行的规则,始终与技术共同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建立与媒介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是实现媒介人性化发展的前提。本章结合互联网发展历程中的制度变迁,从互联网交往对制度的遵守与僭越、制度对互联网交往的制约与缺失、互联网交往的乱象推动制度创新三个方面论述了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是在与制度博弈的过程中进行的。结语部分首先用“同构”作为隐喻,揭示人与互联网依存共生的发展态势与过程:人们基于自身需要,发明创造了互联网,互联网成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并在人们交往中不断被修改和完善,同时,人的存在方式也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是人与互联网同构的过程,人与互联网越来越成了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数字化生存体。其次,根据麦克卢汉媒介演化的四定律、莱文森媒介演化的补偿性理论和人性化趋势理论,阐释了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作用机制,指出互联网交往形态呈现出互联网越来越人性化,人越来越互联网化生存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模式。第三,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不是一个自动化完成的过程,互联网交往乱象的治理应从技术、文化、人的需要和媒介制度入手。建立多个因素协调发挥作用的合理机制,是建构良好的交往秩序、促进人与互联网和谐发展的关键。

曾军,陈瑜[4](2007)在《学术古今与思想中西的碰撞——2007年度文化学术热点扫描》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度,文化学术热点中学术古今与思想中西的碰撞体现得非常明显。作为"第三次改革之争"的延续,"民主社会主义"之争关切到中国前途与命运的选择,十七大报告上,胡锦涛再次明确了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读书》杂志更换主编事件引起中国思想界的波澜,十年来思想界变迁引起各方关注;文艺学领域"审美意识形态论"之争随着钱中文的长文而告一段落,同时对从新时期到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30年的总结和反思问题提上议事日程;德国汉学家顾彬2007年再次发难中国当代文学,全球化语境中的中西文学对话与交流仍显隔膜;以邓晓芒为焦点的"亲亲互隐"之争则突显了现代学术语境中传统学术资源的再评价问题。

吴晓晖[5](2006)在《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回顾了当代风景名胜中文化景观的发展历程,将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的变迁划分成四个阶段:风景名胜资源的积极恢复阶段(1978年~1984年);重点风景名胜区大规模开发阶段(1985~1991年);景区资源普遍开发、“三化”现象突出阶段(1992~1998年);矛盾发展中寻求理性回归的阶段(1999至今)。并对各个阶段中的文化景观现象进行特征分析,解读相应阶段的社会文化状态。从而在社会文化的变迁同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变迁之间揭示出这样一种关系,即:风景名胜区中文化景观的生成和变迁并不是无缘由可循的,它由特定历史阶段社会的文化状态决定,同社会文化变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决定了风景区当中生成什么样的文化景观,而什么样的文化景观构成了相对应的社会文化的表征。在文章最后通过从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的解读所得的启示,进一步提出了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关于未来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建设的若干思考。

雷达[6](2002)在《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对当今文学存在理由的若干思索》文中研究表明今年第2期,我刊发表了着名文学评论家周政保《从文学的存在理由说起———兼论小说怎样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一文,配发了编后语并发起了“寻找文学存在的理由”的讨论。从第4期起我们陆续刊发了一批作家、评论家和读者的讨论稿。本期我们有幸约请到当代着名作家、评论家雷达先生,特意为本刊撰写了《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这篇专稿,作为本次讨论的一次总结,希望引起大家对此一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本次讨论本期止暂告结束,谢谢所有参加及关注本次讨论的作者和读者。《北京文学》编辑部

孙武臣[7](1998)在《散文散论》文中研究表明 不管是否承认“散文热”,不管如何解析“散文热”,不管“散文热”是喜是忧,还是喜忧参半,反正从90年代初开始,写、编、读散文的人空前地多起来,总归是事实。所谓“热”,无非意指近年来散文之风行。正如许多“热”一样,或忽生忽来,或风行一阵,或温度不降,但它确是当前社会小而言之的文学,大而言之的文化的一大景观。面对这一景观的“热闹”,作一冷静的缕析,对今后散文的写、编、读,或许不是多余的。

陈忠实,张英[8](1997)在《白鹿原上看风景——关于当前长篇小说创作和《白鹿原》》文中研究说明 记得北大教授严家炎先生曾经这样讲过:人们能从陈忠实的脸联想到黄土地。而此刻,陈忠实就坐在我的面前。黝黑的皮肤,粗糙多皱纹的脸,凌乱的头发,这张脸令我想起了那层层叠叠的黄土高原地带的构造,饱经沧桑,阳光透过他身后玻璃照了进来,于是,他的身影便溶在这金黄色的光芒中了。时间:1996年4月6日地点:陕西作协办公室当前长篇小说的现状与创作

甘铁生[9](1985)在《都市的眼睛》文中认为 0 “还没听出我是谁?喂……”分明是个陌生姑娘的声音。但她在电话中的口吻,简直象和你结识了多年。“说实在的,我猜不出你是谁。”袁毅尽量把责备的口吻压下去“喂,您是不是也该亮亮相了?”“真是贵人多忘事儿。我们已经一起度过了七个白天和夜晚,还在以后的日子里打过一个照面。你再想想。嘻。”真要命。这简直是候宝林的相声《打电话》的续集:一对男女在电话里贫嘴贫舌,车轱辘话无休无尽

纳撒尼尔·韦斯特,杨仁敬[10](1985)在《蝗虫之日》文中研究指明美国当代着名作家纳撒尼尔·韦斯特的佳作,作品生动地表现了好莱坞电影之城底层人物的困顿、失望、挣扎,犹如蝗虫一般地过着无益的寄生生活。

二、当今文坛泡沫多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今文坛泡沫多挤!(论文提纲范文)

(1)“传播的诗”与诗电影 ——诗与影像的同构及其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提出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一)诗电影相关理论研究
        (二)“传播的诗”相关理论研究
        (三)诗电影传播相关研究
        (四)塔可夫斯基与毕赣诗电影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两种诗电影与两位诗电影导演
    第一节 诗电影概念厘定
        一、“诗”的两种意涵:诗与诗性智慧
        二、作为文学体裁的“诗”认识下的诗电影
        (一)兴起:法国先锋派
        (二)发展:苏联诗电影
        (三)波德维尔的电影诗学
        三、基于“诗性智慧”认识下的诗电影
        (一)帕索里尼电影诗学
        (二)塔可夫斯基诗电影
    第二节 塔可夫斯基与毕赣诗电影
        一、艺术高峰:塔可夫斯基及其诗电影
        二、后起之秀:毕赣及其诗电影
        三、两者关系:毕赣是塔可夫斯基的传承者
        (一)一致的电影观
        (二)移用影像符号
        (三)沿袭影像美学
    小结
第二章 诗电影中“传播的诗”与影像的同构
    第一节 “传播的诗”理论提出及必要性探讨
        一、“传播的诗”概念阐述
        二、两个语境:媒介文化与景观社会
        (一)媒介文化语境:诗学寻求传播学解读
        (二)景观社会视域:社会已沦为影像社会
    第二节 “传播的诗”在诗电影银幕内的传播
        一、“编码”分析:“传播的诗”与影像的同构策略
        (一)视点建构:诗与画面的同步
        (二)叙事建构:诗与画面的对位
        (三)时空建构:诗与画面的平行
        二、受众解码:“传播的诗”与影像同构的传播效果
        (一)“主导—霸权式”解码:诗与画面的相互去蔽
        (二)“协商式”解码:编码者积极注入提示性信息
        (三)“对抗式”解码:与受众先在审美心理场冲突
        三、基于受众解码分析阐发诗电影内容创作策略
        (一)降低理解门槛从而培养受众审美
        (二)塑造与集体记忆相关的影视符号
    第三节 诗在诗电影银幕外的传播
    小结
第三章 诗电影发展现况及其传播分析
    第一节 诗电影发展概况
    第二节 《路边野餐》:诗电影的小众突围
        一、《路边野餐》传播概况
        二、《路边野餐》传播分析
        (一)营销策略:积极打造导演“个人IP”
        (二)营销模式:“平台发行+口碑营销”
        (三)受众画像:一二线城市的迷影青年
        三、《路边野餐》传播效果
    第三节 《地球最后的夜晚》:诗电影的商业初尝
        一、《地球最后的夜晚》传播概况
        二、《地球最后的夜晚》传播分析
        (一)营销渠道:“抖音短视频”平台
        (二)营销情绪:“一吻跨年”病毒式传播
        (三)受众画像: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
        三、《地球最后的夜晚》传播效果
        (一)票房断崖式下跌
        (二)口碑的双重崩坏
    小结
第四章 诗电影传播策略思考
    第一节 解决诗电影筹资困难问题
        一、顶层设计: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一)完善政策法规
        (二)加大财政补贴
        二、大众支持:善用众筹模式寻资
    第二节 拓宽线下及线上放映渠道
        一、完善我国艺术院线产业布局
        (一)增设艺术院线
        (二)建立社区院线
        二、实行线下线上联动放映机制
    第三节 实行多平台协同营销策略
        一、“微传播+短视频”:发挥意见领袖作用
        二、“直播+电影”:利用直播平台线上售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凯鲁亚克研究综述
        1.1 国外的研究情况
        1.2 国内的研究情况
    2.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意义
    3.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简述
第1章 上路的梦想:寻找一个“新美国”
    1.1 美国小镇道德观的困境
        1.1.1 城市风尚对小镇价值观的侵袭
        1.1.2 战争对小镇道德观的摧毁
    1.2 小镇人物对建设一个“新美国”的实践与思考
        1.2.1 小镇老辈人对传统的坚持
        1.2.2 小镇青年的建国使命
第2章 路上的发现(Ⅰ):美国消费社会的新意象
    2.1 在路上的新意象:美国消费社会价值观的确立
        2.1.1 汽车:消费美国的文化符号
        2.1.2 视觉化城市:新空间的晕眩
    2.2 迪安,一个美国新英雄的诞生
        2.2.1 消费时代的新英雄
        2.2.2 被消费的迪安
    2.3 西部,美国精神的变形
        2.3.1 凯鲁亚克小说中西部的死与生
        2.3.2 符号化的西部
第3章 路上的发现(Ⅱ):美国消费社会的真相
    3.1 萨尔的追随:意识形态双螺旋的建立
        3.1.1 追随迪安:对意识形态的积极回应
        3.1.2 酒精、毒品和女人:对意识形态的反向认同
    3.2 快感幻象:关于美国式创伤的莫比乌斯环
        3.2.1 致幻剂下的男性主人公:美国式的孤独
        3.2.2 女性身体的丰盛:一个展现出来的社会脆弱
第4章 路上的觉知:消费社会的主体认知
    4.1 消费社会的主体真相
        4.1.1 被语言询唤的空无主体
        4.1.2 拒绝认知主体真相的原因
    4.2 你到底想要什么
        4.2.1 是主体的欲望还是他者的欲望
        4.2.2 欲望幻象的防御机制
第5章 路的可能性:寻找主体的救赎之路
    5.1 怀旧:避免主体深渊的策略
        5.1.1 贫民窟的浪漫
        5.1.2 童年的情感
        5.1.3 寻根的矛盾性
    5.2 死亡:以神圣跨越主体的深渊
        5.2.1 被驱逐的死亡
        5.2.2 神圣的献祭
    5.3 不彻底的救赎
        5.3.1 主体异化的宿命
        5.3.2 他者之死
第6章 消费社会中的凯鲁亚克和他的小说
    6.1 消费社会下被符号化的凯鲁亚克
        6.1.1 媒体对凯鲁亚克的再塑造
        6.1.2 中国对凯鲁亚克的跨文化阅读
    6.2 《在路上》的影像化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3)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理论基础与发展源流
    五、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互联网交往:人类媒介交往形态的飞跃
    第一节 人类媒介交往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语言媒介交往阶段:实时、时空统一的大众化交往
        二、文字媒介交往阶段:延时、时空分离的精英式交往
        三、印刷媒介交往阶段:延时、时空分离的大众化交往
        四、电子媒介交往阶段:实时、时空延伸的大众化交往
        五、互联网交往:实时互动、全球化的大众交往
    第二节 互联网交往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二、中国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
        三、中美互联网的差异
        四、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历史分期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嬗变
        一、互联网延时互动交往的主要形态
        二、互联网即时互动交往的主要形态
第二章 技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直接动力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技术观
        一、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技术观
    第二节 媒介技术发展改变了交往的环境
        一、媒介技术对交往环境的塑造
        二、媒介技术重新定义了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三、媒介技术重构了互联网交往的场景
    第三节 媒介技术对互联网交往模式的影响
        一、互联网技术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
        二、互联网交往对社会组织方式的重构
        三、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本质
    第四节 “王鹏你妹”事件的媒介环境学思考
第三章 文化: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力最与结晶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文化观
        一、媒介文化观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文化观
    第二节 文化对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影响
        一、文化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逻辑起点
        二、文化塑造了互联网交往的符号环境
        三、文化决定着互联网交往形态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对社会文化的重塑
        一、互联网交往对文化生产方式的重塑
        二、互联网交往对文化形态的重构
        三、互联网交往对人文化身份重构
    第四节 个案:“江南style”在全球爆红的文化分析
        一、互联网技术为亚文化的裂变式传播提供了支持
        二、亚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与青少年审美心理的共鸣
        三、从众心理使人被动加入对该作品的文化消费中
        四、互联网技术成为文化产业化运作的重要手段
第四章 需要: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需要观
        一、需要研究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需要观
    第二节 需求对互联网发展方向的选择
        一、需求是互联网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动力
        二、需要是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动力
        三、需求决定了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人性化趋势
    第三节 互联网交往中的需要与满足
        一、互联网为人们各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基础
        二、互联网交往中需求与满足的实现
        三、互联网交往中需求与满足实现的产业化
第五章 制度:互联网交往形态演化的控制力量
    第一节 媒介环境学视阈下的制度观
        一、媒介制度研究的历史关照
        二、媒介环境学的制度观
    第二节 互联网交往与制度的博弈
        一、互联网交往对制度的遵守与僭越
        二、制度对互联网交往的制约与缺失
        三、互联网交往的乱象推动制度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范畴的界定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问题和目的
        1.3.2.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1.4.研究的框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基本概念界定
        1.5.1.风景名胜区
        1.5.2.文化景观
        1.5.3.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景观
        1.5.4.文化
第2章 相关学科与理论研究综述
    2.1 本文涉及的主要学科
    2.2 本文的主要理论支撑
        2.2.1 文化景观理论
        2.2.2 文化解释理论
第3章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历程分析
    3.1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调查
    3.2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的阶段划分
    3.3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各阶段的发展历程回顾
        3.3.1 风景名胜资源的积极恢复阶段(1978年~1984年)
        3.3.2 部分风景名胜区大规模开发阶段(1985~1991年)
        3.3.3 景区资源普遍开发、“三化”现象突出(1992~1998年)
        3.3.4 矛盾发展中寻求理性的回归(1999至今)
    3.4 小结
第4章 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
    4.1 共同的文化大背景(改革开放以来)
        4.1.1 时代的转型
        4.1.2 新时代的行为文化体
    4.2 新旧文化碰撞中的迷茫(80年代前期)
        4.2.1 政治体制的转型初探
        4.2.2 经济产业发展的相对低迷
        4.2.3 精神文化思潮的转向和迷茫
        4.2.4 小结
    4.3 社会西化图景的激进追求(80年代中期开始)
        4.3.1 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4.3.2 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的城市转向
        4.3.3 西化意识的泛滥
        4.3.4 小结
    4.4 市场下的大众欲望狂欢(90年代以降)
        4.4.1 社会改革的“法治”转向
        4.4.2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革命
        4.4.3 世俗文化的勃兴
        4.4.4 小结
    4.5 新世纪的理性憧憬(90年代末至今)
        4.5.1 建构和谐社会的理念发展
        4.5.2 经济GDP发展的新突破
        4.5.3 生态意识的崛起
        4.5.4 文化危机下迟来的保护
        4.5.5 小结
    4.6 总结
第5章 启示与展望——对今后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建设的思考
    5.1 完成“解读”所带来的认识
    5.2 全球化语境下的未来展望
注释:
图片来源: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四、当今文坛泡沫多挤!(论文参考文献)

  • [1]“传播的诗”与诗电影 ——诗与影像的同构及其传播策略研究[D]. 刘悦. 兰州大学, 2020(01)
  • [2]寻找与救赎 ——消费社会理论语境下的凯鲁亚克“在路上”系列小说研究[D]. 李英莉. 吉林大学, 2016(03)
  • [3]互联网交往形态的演化 ——媒介环境学的技术文化史视角[D]. 张冠文. 山东大学, 2013(10)
  • [4]学术古今与思想中西的碰撞——2007年度文化学术热点扫描[J]. 曾军,陈瑜. 社会科学, 2007(12)
  • [5]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变迁之解读[D]. 吴晓晖. 同济大学, 2006(08)
  • [6]为什么需要和需要什么——对当今文学存在理由的若干思索[J]. 雷达. 北京文学, 2002(11)
  • [7]散文散论[J]. 孙武臣. 唯实, 1998(11)
  • [8]白鹿原上看风景——关于当前长篇小说创作和《白鹿原》[J]. 陈忠实,张英. 作家, 1997(03)
  • [9]都市的眼睛[J]. 甘铁生. 中国作家, 1985(05)
  • [10]蝗虫之日[J]. 纳撒尼尔·韦斯特,杨仁敬. 当代外国文学, 1985(02)

标签:;  ;  ;  ;  ;  

今天的文学泡沫很拥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