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估值语法研讨会在沪召开

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估值语法研讨会在沪召开

一、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张璐[1](2021)在《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文中认为授受义在汉语交际中经常出现,研究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授受语义的研究。汉语语法研究中,主要从形式出发,在双宾语结构、双及物构式和“给”字句等框架下解释授受义。这些研究虽然对人们认识授受义及表现形式有很大帮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授受语义是什么?表现授受语义的只有双宾语、双及物构式等形式么?从实际话语中可以发现,有些非双宾语形式也表现了授受语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实际言语交际经验出发,站在语义的立场上,沿着“语义出发——形式表现”的解释路径,对汉语授受语义及表现形式做一个整体的描述和解释。1.建立授受语义范畴,解释其内涵、特征和结构授受语义范畴是基于授受行为事件抽象出来的事件图式,是人的一种认知范畴。其内涵可以表述为:某个主体的领有物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行为过程。授受语义范畴具有四个特征:主动性、移动性、方向性和得失性。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决定于授受事件的构成要素,包括必有要素和非必有要素两类。必有要素是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生成的根本前提,包括授受主体、授受行为和授受对象。非必有要素对授受语义范畴来说不是必不可少的,是具有普遍性的事件要素,包括方式、时间、空间、结果、原因等。授受语义范畴赋予了各必有要素不同的特征,授受主体双方具有拥有能力、授受行为能力和损益性特征,可以是生命体或非生命体;对象具有可转移性和预存性特征,可以是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或人。行为具有转移性,分为予取行为、交换行为和分享行为。2.授受语义范畴的语言表征形式本文将授受语义范畴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表征和话语表现。在语言层面上,授受语义范畴主要由授受动词表征,基于语料库,我们找到了243个能表征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从表征类型、抽象程度和音节形式三个方面对这些动词作了分析。根据授受语义范畴的类型,授受动词也可分为三类:予取类、交换类和分享类,每类还可以再细化为不同的小类;根据表征的抽象程度,授受动词可分为单纯型动词和复合型动词,前者只对授受行为本身编码,抽象等级高,后者除表征授受行为本身外,还包含事件的其他信息,抽象等级低。根据表征动词的音节可分为单音节动词和双音节动词,二者在使用频率、隐喻能力和语体方面存在差异。3.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授受语义范畴实现指言语交际中,授受语义范畴的具体化,即用话语指称具体的授受语义。根据语料,我们找出了汉语中实际存在的话语形式44种。再根据话语始发成分的要素性质,将话语形式分为动作者前置序列、参与者前置序列、行为前置序列和对象前置序列,各类序列在功能和特征上存在一定差别。与索取事件相比,给予事件在动词数量、组合形式数量和实际话语形式数量上存在一定优势。4.授受语义范畴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和原则归纳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是一种静态描述,在真实的言语交际中,话语形式是一个动态建构或选择过程,受到一定条件和规则的制约。基于对语料的分析,我们概括出了话语形式选择的条件,包括事件抽象程度的需要、主体的特征、主体关系、语境等条件。话语形式的选择过程除了条件外,还存在一些原则,我们把这些原则概括为激活原则、得体性原则、简洁性原则、信息分布原则、凸显性原则和词语组配原则。话语形式的选择是各种原则综合作用、平衡的结果。

李松蔓[2](2021)在《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际是语言较为基础的社会功能,人们通过运用语言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相互传递信息和表达主观意愿。表达交际语义的语言结构位于词库的底层,是人们在日常交际生活中较为基础的语言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旧事物的更替,语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使得具有交际义的语言结构数量增多、语义结构趋于复杂。汉语交际域词元结构复杂,但它们并非孤立存在于词元系统中,不同语义类型的词元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这些联系随着语义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显现程度,使得汉语交际域词元系统的语义结构不断变化。确立交际域语义范围、将词元进行准确的划分、建立交际域词元库,并对交际域词元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清晰地展现交际域词元内部的语义结构,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重新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语言信息结构为理论基础,以认知语义框架、词元结构、框架元素、原型范畴等理论为依据,对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进行了讨论。首先,采用定量定性分析法,圈定词元范围,对从语料库中收集的语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从上至下构建一个从框架域——框架分域——框架类——框架式的层级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并抽象得出其认知语义框架元素;最后,基于词元及框架元素分析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本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基于各交际域词元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义结构,将交际域词元认知语义框架划分为一个由2个框架分域、8个框架类、30个框架式组成的层级认知语义框架,通过该层级认知语义框架我们可以将不同语义结构的交际域词元建立起系统的纵向语义联系;其次,在构建好的认知语义框架中,我们对交际域框架式进行探究,抽象出若干认知语义框架元素,并根据这些元素在语境中的语义地位,将这些元素划分为核心框架元素和非核心框架元素。最后,基于框架元素,依照交际域词元内部信息流动的方向,将交际域词元分为单向交际域词元和互向交际域词元两个语义范畴,这两个语义范畴都是以某一词元作为原型语义范畴,向四周不断扩散发展的开放语义范畴。虽然交际域内词元数量多样,语义结构相对复杂,但词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语义联系。本文尝试将认知语义和信息结构融入认知语义框架模型中,通过构建全新的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模型,梳理不同交际域词元之间的语义联系,寻找一种新的研究角度,着力探索框架语义分析的新方法。

孙吉娟[3](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吕佩[4](2019)在《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文中指出附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世界不同类型语言中的现象。本文在附缀化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词汇化、语法化、主观化、构式化和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采用共时平面和历时层面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相结合、现象描写和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包括上下两编共十二章。上编六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后附缀“是”。我们从共时平面的角度出发,结合世界不同类型语言归纳的附缀判定的相关标准或原则,对现当代汉语中的后附缀“是”进行了判定,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后附缀“是”与判断词、副词或词缀。我们还从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后附缀“是”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并试着从语音、韵律、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归纳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除了共时平面之外,我们从历时层面的角度出发,归纳了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不同来源,分析了“是”附缀化的相关动因和机制,以及后附缀“是”进一步发展演化的相关制约因素等。后附缀“是”除了可以单个依附之外,还可以出现叠加依附的情况,后附缀“是”的有无,对于句法和语义不会造成显着的影响,但会在语用上有所差异,属于基本功能羡余成分,随着附缀化程度的增强,后附缀“是”会发展成为完全羡余成分。下编六章分析了不同类型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情况。后附缀“是”依附的宿主可以是“杂乱无章”的,从词类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名词、动词、区别词、副词或连词等;从词语的性质来看,“是”可以依附于单词、短语或结构等。本编从构式化、语篇衔接、主观凸显、情态对比、意外范畴、肯定否定和独用陈述等不同角度出发,分别有侧重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附缀结构“X是”进行考察,既描写了附缀结构“X是”的共时表现,又追溯了部分“X是”的演化来源;不仅定性分析了附缀结构“X是”的相关功用,而且定量统计了不同时期“X是”的使用频率。通过附缀结构“X是”的考察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入把握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及其功用,也能够认识到宿主“X”与后附缀“是”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语言事实的描写和挖掘。现当代汉语中的“是”具有多样性,除了判断词、副词和词缀之外,还存在着后附缀的用例。本文充分描写了后附缀“是”的相关表现,挖掘了与之有关的众多用例,在大量事实的基础上提出了后附缀“是”的判定标准。第二,对附缀化等理论的完善。本文通过深入考察和分析后附缀“是”,一方面对现当代汉语中的“是”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对包括附缀化在内的语法化、词汇化、构式化等相关理论做了一定的完善。第三,对不同范畴的融合。本文植根于现当代汉语中后附缀“是”的实际用例,择取情态范畴、意外范畴、肯定否定范畴等范畴中的合理成分,对后附缀“是”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和考察。第四,对语言使用的推动。本文的研究除了可以从理论方面有所促进之外,对于语言的使用和运用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可以为相关词典的编纂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等。

何保荣[5](2017)在《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科技的迅猛发展,自然语言处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自然语言处理中,如何让计算机理解人类语言从而实现人机交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汉语的自动分词和词性标注虽运用较低层面的语言知识和一定统计方法已经取得较高的正确率,但对于一些歧义问题还无法处理,需要留待句法和语义分析阶段才能彻底解决。对于自然语言理解,句法分析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语义分析则是其中的关键和难点,没有语义分析的支撑,自动句法分析也将举步维艰。在实现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语义分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使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兼备计算机的速度和人类的智能,就不能不进行一定深度的语义分析。本文在已有的句法树库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定规模的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首先,依据HowNet格框架词典和《现代汉语谓词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规范》对该语料库进行了语义角色标注(主要包括人工标注和人工校对两个环节);其次,通过人工标注,对本文标注体系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语义角色标注规则进行了归纳并对该规则进行了有效性检测;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理论背景主要包括配价理论、论元理论、语义角色等。研究现状主要是从语义角色的关系类型、语义角色语料库的构建及语义角色标注方案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的方法、人机互助的方法、基于规则与基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本文研究旨在对句法结构不同、基本逻辑语义相同的句子给出一致标注,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从而对语义分析、自然语言理解做出一定贡献。第一章,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本章主要介绍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语料来源及规模、前期句法库的构建、语义角色关系类型和HowNet格框架词典、语义角色标注平台以及语义角色标注方案等基础性工作。本文语料库的语料来源于《人民日报》,共计4万句;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构建是在前期依存句法树库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自然语言的进一步处理,标注平台是在前期句法树库标注平台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可以在句法标注和语义角色标注之间相互转换;语义角色关系类型和标注方案的依据是《现代汉语谓词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规范》,但与该规不同的是本文采用hownet格框架词典辅助标注的方法,标注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有所保障。第二章,语义角色标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本章主要总结在人工标注语义角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标注问题主要分三个方面:漏标、多标和错标,每个方面又分别从谓词性成分的标注问题和谓词论元的标注问题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和分析。最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正确挂靠同义词、根据语境选择动词义项等。第三章,格框架词典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在对语料进行人工标注的基础上,对格框架词典中动词的义项及其格框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格框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词语义类的格框架不正确、动词给定语义类不正确、动词给定语义类不全以及未登录词四个方面。其中,动词语义类的格框架不正确包括格框架语义角色不全、格框架必要角色设置错误两个方面;动词给定语义类不全包括动词的语义类归纳不全面、同一语义类的格框架对其中的所有义项并不完全适用两个方面。对于格框架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格框架词典的设置、词义的演变、同一语义类中动词义项之间的差异、新词的产生等几个方面分别作了详细的阐述。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句式变换的方法检测格框架以及近义词挂靠。对于格框架不正确的动词语义类及同一语义类的格框架不适用于其中的所有动词的情况,本文采用句式变换的方法对动词的格框架进行验证,其他问题则采用挂靠近义词的方法进行修正。第四章,句式与句模的对应关系及语义角色标注规则。根据语义角色人工标注及校对的结果,以内省的方式归纳出各种句式的典型句模。这些句式主要是主谓句,包括动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其中,动词谓语句包括一般动词谓语句、“把”字句、“被”字句、兼语句、连谓句、双宾句、“比”字句等句式。其次,根据有无标记,将句式的典型句模进行规整,总结出一套语义角色标注规则。最后,在测试集中检测规则的有效性并总结规则覆盖范围之外的情况,提出解决策略。在有效性较好的前提下,将该规则应用到后期语义角色标注中,一方面可以发挥规则方法正确率高的优点,降低人工标注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可利用这些规则自动检查出纯人工标注过程中的错误,提高语义角色标注的准确率。最后部分,结语。概括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成果;总结本文对中文信息处理以及汉语语法、语义研究的意义;最后,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规划。

丁薇[6](2013)在《基于概念结构理论的把字句研究与偏误分析》文中指出目前,把字句的本体研究对有些现象不能作出很好的的解释,体现在应用领域的一个局限就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由于对外汉语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找到把字句偏误现象在认知上的共性则可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以认知语义学为基础,引进Talmy的概念结构模式,将把字句这一复杂的宏观事件分为四种不同的事件类型,运用概念结构的限制条件、概念结构的句法显现原则,结合构式语法理论及类型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对把字句进行研究并解释中介语语料中相关的偏误现象。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分别从起源、语义、句法、语用、认知、类型学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几个方面对前辈时贤的研究作了综述,找出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和突破口。第三章介绍了概念结构理论,分析以往研究方法的不足,并指出概念结构理论对把字句偏误分析的指导意义。第四章对表达运动事件的把字句进行了研究。对二语学习者易在此类把字句习得中出现的与概念结构相关的偏误现象作出了解释。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动词遗漏现象的深层原因是不同语言的词汇化模式有差异;动趋式“S+把+N+V+(RC)+(来/去)”不能转换为SVO语序是受概念显现的形式限制;动介式“S+把+N1+V给+N2”和“S+把+N1给+N2+V+R”表达形式的不同是由于动词和路径之间组合的紧密程度不同;有关表达运动事件把字句的衬体的偏误分析,验证了衬体显现的一个基本原则:不同的处所成分,也即衬体,凸显程度不同,它们一般与凸显程度相当的句法位置匹配。第五章对表达状态变化事件的把字句进行了研究。运用概念凸显理论对“一碗饭就把他吃饱了”类句子进行分析,认为“*饭就把他吃饱”不成立,是因为“就”体现了一种说话人认为数量少的主观小量,与它所要凸显的概念成分必须匹配,因此使事中表主观小量的数量词不可缺少。由状态变化事件中动词词汇化模式不同造成的偏误,是因为二语学习者不清楚具体的状态动词是否在目的语中也存在相应的词汇化使役形式。状态改变事件把字句中补语及其概念结构上的偏误体现在两类句式中:1.“S+把+N+V+得+VP”的回避和偏误现象比较严重,很多句子可以和主谓宾句转换,误使二语学习者认为这两个句式等同。状态补语具有描写性,描写性的补语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信息量大、可预测性低,在认知上更突显,倾向于成为焦点。因此,从认知动因上分析,凸显的补语要求占据句尾位置,宾语必须前置。2.“S+把+N+V+RC”句式中与概念结构相关的偏误现象及其解释,分为三个方面:(1)衬体的凸显程度与句法位置不匹配。(2)路径衬体合并后的使动化造成偏误。(3)使事产生的影响方式与衬体所表达的事件结果不匹配。我们还另设一节专门讨论了表心理状态变化事件的把字句,认为心理力作用的强度是一个由强到弱的连续统,作用力的强弱是能否构成把字句及其各类把字句比率不同的原因。第六章分析了表达实现事件的把字句。首先,对实现事件中的动词进行了分析。按照语义类别分为:自身完成动词、未尽完成义动词、蕴涵完成义动词和充分实现动词,并结合把字句,对各类型动词在把字句中的使用情况和限制进行分析。接着,对表实现事件的把字句的三类下位句式进行偏误分析。句式“S+把+N+V+RC”的偏误现象与补语的预期性有关,非预期结果的实现事件倾向选择把字句。“S+把+N+V+得+VP/AP”的偏误现象可以从概念结构中主事件和副事件之间的联系紧密性角度以及描写性补语的可预测性来解释。“S+把+N+V+DC”的偏误则是由于不清楚概念结构以及概念显现的形式限制。第七章分析了表达廓时事件的把字句。分析了带时体标记“着”、“了”、“过”形成的把字句,和“V+下来(时体)”、“V+下去(时体)”构成的把字句。时体标记“上,开,起,起来”不能构成把字句,是因为它们表示起始,没有续段和结果,凸体受到的影响力小,因此凸显程度不高,不能显现在凸显程度高的把字宾语位置。在廓时事件中,主事件是廓定事件时体的事件,凸体与副事件的概念成分同指,因此,主事件和副事件联系的紧密程度、事件的可预测性等原则都很难体现,在其他三种事件类型中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受到一定的局限。廓时事件概念结构的构成主要跟衬体所表示的时体意义及凸体所代表的事件类型相关,两者必须互相匹配。这一原则始终贯穿在各类表廓时事件的把字句的偏误分析之中。

邓天玉[7](2013)在《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文中认为本博士学位论文《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邢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发表的系列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精细阅评,从而达到总结和阐释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目的。笔者选择这一论题的原因有三:第一,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邢先生已发表489篇文章,其中《中国语文》29篇,《光明日报》19篇:主编、参着与独着了51本书,其中个人独着21本。3本独着《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已分别荣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邢先生文章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笔者学力及能力有限,所以只选取了邢先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侧面——国学视角,进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研究。第二,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国学视角语法文章,都是邢先生70岁以后研究相当成熟的代表之作。这些文章都涉及到了语法学,有的直接与语法结合,有的涉及得少些,但都与语法相关。通过对这些“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的国学语法小文章的深入阐释,可以破译和发现邢先生是如何将国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第三,笔者通过对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和3篇不在国学版上发表但与国学紧密相关的语法文章的精细体察,发现:邢先生这些文章的构架都是由三大思想维度来支撑的,即邢先生的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下编和附注三大部分。上编是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对邢先生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笔者的每篇评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一个“突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邢先生的特色阐释得比较全面,从而发掘出邢先生做研究的奥秘。具体从小句审解、用词辨察、结构组配、特异说法等四个方面展开:(一)小句审解:主要对《“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漫话“有所不为”》和《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小句“人定胜天”、“有所不为”、“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进行研究分析时,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人定胜天”侧重于古今辩证思维的审解;“有所不为”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侧重于对语言应用的指导。(二)用词辨察:主要对《“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说广数》、《“诞辰”古今演化辨察》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词“救火”、“四”、“八”、“诞辰”进行研究传授时,传授的方式各不相同,对“救火”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充分设问的引导;对广数“四”和“八”,在传授过程中注重数字文化的讲解;对“诞辰”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传授艺术的锤炼。(三)结构组配:主要对《“X以上”纵横谈》、《“十来年”义辨》、《“生”、“死”与“前”的组合》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结构“X以上”、“十来年”、“生前”、“死前”进行研究挖掘时,挖掘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结构“X以上”,挖掘的方法是探讨、发掘和思索;对结构“十来年”挖掘的方法是不懈地追踪;对结构“生前”、“死前”挖掘的方法是表里值小三角。(四)特异说法:主要是对《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的普方古检视》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特异说法“一+名”、“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进行研究验察时,验察的角度各不相同,对特异说法“一+名”,验察的角度侧重于语法格式的文化视角;对特异说法“先生”与女性学人,验察的角度延伸到了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效果、应用实践等多个视野;对特异说法“起去”,验察的角度侧重于普方古大三角的视角。下编是在上编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三维理论。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国学理论和传授学理论,对邢先生的三维学术思想进行细化。在进行阐释细化的过程中,笔者又列举了邢先生的大量研究实例,进行事实论证,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具体从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一)邢先生的语法思想:笔者通过对邢先生研究历程的深入考察,总括出了邢先生的七大语法理论,如“小句中枢说”、“句管控”、“两个三角”、“三个充分”、“动词核心名词赋格”、“语表趋简语义兼容”、“词性判定法”等。(二)邢先生的国学思想:笔者通过对上编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的精细评说,以及对下编直接反映邢先生国学思想的3篇重要文章《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国学”与“新国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邢先生具有“儒道合一”的国学思想。其儒家思想表现为:天下情怀和力行意识;其道家思想表现为:人法自然和逆向思维。(三)邢先生的传授学思想:笔者选取了邢先生经典的教育语录“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和“亦师亦友志在高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的这四条语录,在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因此,这四条语录可以堪称为现代经典教育观,值得大力推介。《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附注是笔者在三年攻博期间,围绕邢先生的学术和人生,发表地个人拙见。尽管笔者功力肤浅,但钻劲较足,10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探讨、追踪、验察邢先生的为人为文,尽力使得上下编关于邢先生学术思想的阐释更为准确,更为丰满。如果说上编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引领,那么,下编则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细化。如果说上下编是研究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话,那么,附注则是研究邢先生的学术人生。本博士学位论文将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结合研究,力求达到“知人论世”、“文人合一”的境界。写作本文,基于一个朴素的追求:中国要跟世界接轨,要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语言学研究也必须重视总结自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自己。

朱军[8](2008)在《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共现规律及管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共现的规律,以及管控论元共现的语言机制。论文的研究建立在较大规模语料统计的基础上,较为详尽地描写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共现的种种情况。研究过程重视对语言事实的全面性考察,重视对客观数据的统计分析,以事实作为立论的基础。既有静态的观察,又有动态的描写,还有对静态、动态对比的分析。在观察充分、描写充分的基础上,非常重视解释充分,力求对相关语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本文除了重视对微观语言事实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描写外,也非常重视对宏观语言理论的阐释、继承和创新,力求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文章以“句管控”理论、“构式语法”理论和“动态论元结构假说”为理论背景,提出了“论元入句显类”、“论元入句定性”、“句式、论元、动词互动关系”和“动态论元结构假说的扩展理论”等一系列观点,并综合运用“表里值小三角”以及统计、对比等研究方法,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语言规律。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章探讨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入句情况及管控机制。[1]首先在“句管控”的理论框架内提出“论元入句显类”的观点,即认为一个体词性短语只有在具体的句式中才能确定类别;并分析了汉语论元系统的特点和汉语论元的基本类型;提出论元的确定必须具有形式和语义双项标准。[2]在“论元入句显类”的基础上又提出“论元入句定性”,即认为一种论元离开了具体的句式,很难确定它是可有论元还是必有论元,“可现性”、“必现性”、“不可现性”是每个论元静态状况下的三种特征,只有入句后,才能呈现某种特征;在不同的句式中,某种论元显现出来的特征可能是不同的;还具体分析了与受事宾语句有关的基于事件的句式类型以及各种论元的“可现性”、“必现性”、“不可现性”。[3]在一定量的语料中,文章统计并分析了受事宾语句中各类论元入句的优选序列,以及各类论元的下位类别入句的差异性和各类论元充当句法成分的优选序列。[4]具体探讨了句式(义)、论元表义、动词语义、语境以及语体对论元入句的管控作用。第二章探讨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匹配情况及管控机制。[1]具体分析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匹配的类型:同类论元匹配和异类论元匹配;并考察了各类论元同类匹配和异类匹配的具体情况。[2]具体分析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匹配的项数,根据动词前出现论元的数目,分为V前单项式、V前双项式、V前三项式、V前四项式、V前五项式。[3]并通过一定范围的语料统计。得出论元匹配类型和论元匹配项数的优选序列。[4]具体分析了管控论元匹配类型和匹配项数的机制,认为除了句式外,状元、论元的语义特征、语体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第三章探讨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语序规律及管控机制。[1]在总结了国内外各种论元语序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汉语语序灵活性的特点,提出了用“倾向性的语序优先表达式”来表述各种论元语序关系的观点。[2]具体用“倾向性的语序优先表达式”分析了受事宾语句中共现论元之间的语序关系。[3]在前文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受事宾语句中共现论元之间的“倾向性语序优先序列”:并用包容原则解释了例外情况;同时对比了实际语料中共现论元之间的实际语序情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验证了“倾向性语序优先序列”的科学性;同时考察了“倾向性语序优先序列”对其他句式的适应性。[4]论元共现有不同语序,能产生各种语序结构,我们提出了“基式”和“变式”的概念以及语序结构“变式蕴涵基式”的关系原则,并通过各种例证验查了这条规则。[5]最后考察了管控论元语序的机制,主要有句式、论元、认知、语境和论元标记。第四章探讨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的标记及其隐现规律。[1]首先把论元标记分为联络标记和属性标记;并分别论述了它们在句中起到的不同作用:联络标记主要是起连接作用,现代汉语的联络标记可以连接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主要是连接非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句首的联络标记还有连接篇章的作用;属性标记主要是给论元定性;同时还考察了受事宾语句中论元标记(联络标记)的使用数量,一般在0—3个的范围内。[2]根据论元带不带标记把论元分为有标记论元和无标记论元,入句才能确定;并具体分析了受事宾语句中各类论元的常用标记,以及几种论元使用同一类标记的情况和一种论元使用多个标记的情况。[3]通过语料统计分析了受事宾语句中各类论元的带标情况,各种标记的常用性差别以及充当话题、主语、状语的论元总体上的带标情况。[4]分析了带标论元的标记隐去后的三种结果:句式不合格,句式有变化,句式基本无变化。最后具体讨论了制约论元标记隐现的机制,主要有句法位置、论元的表义特征、语境以及论元标记自身的虚化程度。

张明辉[9](2008)在《认知类动词及相关句式研究》文中认为认知科学的发展开拓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本文首先从认知角度出发,以功能和语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现代汉语动词,发掘现代汉语中表达或表现人类认知过程的动词。我们主要从功能角度对这类动词加以界定,并称之为“认知类动词”,然后对这类动词自身的语义特征及由这类动词构成的谓语句的句法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从构式角度出发,以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研究三类与认知相关的句式。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本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在认知主义思潮和认知科学的推动下,认知语言学以其高度的概括性和解释力不断发展,构式语法理论逐渐兴起并受到高度重视。这使我们再度审视语言与认知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审视句式自身的特有意义。加之动词研究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心,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决定从认知角度出发,研究认知类动词及相关句式。其次对认知类动词及构式语法研究加以说明,并概述其研究成果及不足或有待深入研究之处。最后,提出了我们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认知类动词研究。我们所说的认知类动词具有如下特点:可以带小句宾语、具有[+认知]和[+反映视域]的语义特征、引出所要表达的思想。我们先后以意义和功能为标准把认知类动词分为三类:认知类动词反映获取信息过程的阶段:认知类动词反映存储并加工推理过程的阶段;认知类动词反映传递信息过程的阶段。这三类认知类动词分别称作获取信息类、存储并加工推理类、传递信息类。然后分别讨论这三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第三章是认知类动词的内部分类。为了对认知类动词有比较深入、透彻的了解,我们仍先后以意义和功能为标准给每一类认知动词进行下位分类。我们选取了最能突出这类动词自身特点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这些角度可以突出认知类动词区别于其他动词的那些特征,并针对这类动词能带小句宾语这一显着特征,尽量从小句宾语角度加以对比分析。这种对比分析的过程更加突显了这类认知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第四章是认知类构式“V+个+明白”的语义分析。动补构式“V+个+明白”在宋元时期出现以来,一直在汉语口语中使用。本章的讨论分两个部分:首先分析“V+个+明白”的语义特征及构式意义,并进一步对可以进入该构式的动词加以总结,认为构式义决定了能进入构式的动词的类型。“V+个+明白”的构式义决定了除了典型的表示信息交流的动词外,有些与之相关的动词也能进入这个模式,这个构式赋予了这些非典型动词以信息交流的语义特征。其次,我们将“V+个+明白”与“V+得+明白”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V+个+明白”具有有界性、结果性和未然性。第五章是否定事态句“S+不是+X+的”的句式语义及焦点指派分析。该构式中的S指主语,X指谓词性短语和主谓短语。本章首先介绍了跟我们的研究相关的一些焦点理论,对焦点的定义、性质、类型,焦点与背景的关系及表现形式等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焦点指派、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几个术语进行了简单介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否定事态句的全句焦点是否定性词语“不”,而否定焦点则是否定辖域“不是……的”中的对比性成分。其次,我们对否定事态句否定辖域内的焦点指派规律加以总结,本文用语义学的研究方法从两个层面对“S+不是+X+的”句式的焦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了X的句法结构与句子表层语义结构和深层语义结构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我们总结出否定辖域中否定焦点的优先指派规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否定事态句的焦点特征和句式意义进行了总结。第六章是能动获知句式研究。口语中存在着动词重叠式后面加“看”类句式,朱景松先生认为这类句式表示“借助于重叠式表示的能动过程,来获取某种认识或认同”。我们赞同他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这类句式表示行为者通过一定的能动过程进行尝试、体验并加以判断,从而获取了某种认知,最终表现出行为者得出的认识与说话者的认识之间的一种关系,表现为赞同、反对、回答等。我们从总体上把这类句式的意义概括为:能动获知义,称这类句式为“能动获知句式”,并讨论这类句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类型和交际功能。

刘文佳[10](2007)在《现代汉语婚恋类表达的语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中,至今仍有不少问题悬而未解,而分歧最多的几乎都是一些交互动词。迄今为止,对交互动词专门研究的论文只有四五篇。本文以语义语法学理论为指导,吸收和借鉴相关方法和研究成果,以婚恋类交互动词为对象,以典型动词“结婚”为样本,分析婚恋类表达的语义角色并建构句模。第一步,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抽取相关动词及其用例,基于语义框架对一般交互动词进行了重新界定,排除了其他学者认为是交互动词,其实并非表交互动作(表关系、位置、名称、相称、相同、相似、重复、不同、相接、相合、相交、分离)的动词39个。然后根据新的定义,从《现代汉语词典》选取出162个交互动词,并根据其语义特点分为七大类(交谈、交往、协作、婚恋、争斗、分离、交换)和36小类。第二步,将婚恋类交互动词分为七大语义类别(相爱、定亲、成婚、分居、做爱、偷情、仳离),并对38个婚恋类交互动词的例句进行语义角色标注。第三步,以典型动词“结婚”为样本,分析了婚恋类表达的核心角色(施事、与事)、边缘角色(时间、处所、方式、范围、感受、因事)和情态范畴(时体、评估、语气),建立了承担这些语义角色的词语的聚合义场,并对典型词语进行义征分析。第四步,考察了婚恋类表达的组合模式,以“结婚”为例建构了交互动词的三类基干句模(施事+介词+与事+结婚;单向型施事(隐含与事)+结婚;双向型主体(施事+与事)+结婚),依据{[(动词+核心角色)+边缘角色]+情态范畴}的模式,建构了一种和两种类型边缘语义角色同现的扩展句模。本研究坚持定性和定量、内省和例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推进和细化了现代汉语交互动词的研究,为其他动词句模的建构提供了参考。

二、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对象和问题
    2 研究的路径及方法
    3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4 语料来源
第1章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1 句法形式研究
        1.1.1 双宾语的研究
        1.1.2 双及物构式的研究
        1.1.3 “给”字句的研究
    1.2 授受动词研究
    1.3 授受意义研究
        1.3.1 给予义和索取义
        1.3.2 其他语义
    1.4 相关研究评述
第2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特征
    2.1 双宾语、双及物构式和授受语义
        2.1.1 意义的不同认识
        2.1.2 共性和差异
    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和范围
        2.2.1 授受事件和授受语义范畴
        2.2.2 授受语义范畴的内涵
        2.2.3 授受语义范畴的范围
    2.3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征
        2.3.1 主动性
        2.3.2 移动性
        2.3.3 方向性
        2.3.4 得失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结构
    3.1 授受语义范畴的构成要素
    3.2 核心要素
        3.2.1 授受主体
        3.2.2 授受对象
        3.2.3 授受行为
    3.3 非核心要素
        3.3.1 时间要素
        3.3.2 空间要素
        3.3.3 结果要素
        3.3.4 方式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动词表征
    4.1 语义范畴和动词
    4.2 授受语义范畴类型的动词表征
        4.2.1 予取范畴的动词表征
        4.2.2 交换范畴的动词表征
        4.2.3 分享范畴的动词表征
    4.3 单纯型和复合型动词表征
        4.3.1 单纯型动词表征
        4.3.2 复合型动词表征
    4.4 单/双音节动词的表征差异
        4.4.1 使用频率差异
        4.4.2 隐喻能力差异
        4.4.3 语体差异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授受语义范畴的话语表现形式
    5.1 授受语义范畴的实现
    5.2 出现在话语形式上的要素及序列
        5.2.1 给予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2 索取事件的话语形式类别
        5.2.3 给予事件和索取事件话语形式的关系
        5.2.4 授受语义范畴的特殊话语形式
    5.3 授受语义范畴构成要素的词语表现
        5.3.1 主体要素的词语表现
        5.3.2 对象要素的词语表现
        5.3.3 时空要素的词语表现
        5.3.4 结果要素的词语表现
        5.3.5 方式要素的词语表现
    5.4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话语形式总汇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授受语义范畴实现的条件和基本原则
    6.1 实现的条件
        6.1.1 需要条件
        6.1.2 主体条件
        6.1.3 语境条件
    6.2 实现的基本原则
        6.2.1 激活原则
        6.2.2 简洁性原则
        6.2.3 得体性原则
        6.2.4 信息分布原则
        6.2.5 凸显性原则
        6.2.6 词语组配原则
    6.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后记

(2)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理论背景
        1.4.1 框架语义学
        1.4.2 认知语言学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研究
    2.2 国内相关研究
        2.2.1 交际义动词词性研究
        2.2.2 言语行为动词研究
        2.2.3 交互动词研究
        2.2.4 交际域动词研究
    2.3 小结
第三章 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
    3.1 引言
    3.2 交际域动词的界定
    3.3 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
        3.3.1 构建交际域动词认知语义框架层级系统的方法
        3.3.2 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
    3.4 小结
第四章 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的框架元素
    4.1 引言
    4.2 交际域核心框架元素及其句法实现
        4.2.1 交际主体核心框架元素
        4.2.2 交际对象核心框架元素
        4.2.3 非通用核心框架元素
    4.3 交际域非核心框架元素及其句法实现
        4.3.1 时间非核心框架元素
        4.3.2 处所非核心框架元素
        4.3.3 原因非核心框架元素
        4.3.4 结果非核心框架元素
        4.3.5 目的非核心框架元素
        4.3.6 手段非核心框架元素
    4.4 小结
第五章 单向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
    5.1 引言
    5.2 单向交际域认知语义结构及其认知语义框架
        5.2.1 单向交际域原型语义范畴
        5.2.2 单向交际域派生语义范畴
    5.3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5.3.1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间的语义关系
        5.3.2 单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5.4 小结
第六章 互向交际域认知语义框架及其内部语义结构
    6.1 引言
    6.2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结构及其认知语义框架
        6.2.1 互向交际域原型语义范畴
        6.2.2 互向交际域派生语义范畴
    6.3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6.3.1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间的语义关系
        6.3.2 互向交际域语义范畴语义拓展路径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4)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预期目标
    二、研究现状与相关评述
        2.1 汉语附缀研究现状
        2.2 后附缀“是”研究综述
    三、研究计划及相关说明
        3.1 术语界定
        3.2 研究方法
        3.3 行文框架
        3.4 内容安排
        3.5 语料来源
        3.6 体例说明
上编:后附缀“是”研究
    第一章 后附缀“是”的判定、性质及其典型度
        一、引言
        二、判定标准
        2.1 后附缀“是”的判定
        2.2 与判断词或副词的区分
        三、后附缀“是”的典型度
        四、后附缀“是”的性质特征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后附缀“是”的演化、动因、机制及其发展
        一、引言
        二、“是”附缀化的动因与机制
        2.1 后附缀“是”的来源
        2.2 动因与机制
        三、发展趋势与制约因素
        3.1 发展趋势
        3.2 制约因素
        3.3 “是”脱落后对宿主的影响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最是”的词汇化看后附缀与词缀的区分
        一、引言
        二、“最是”的词汇化历程
        2.1 词汇化历程及其表现特征
        2.2 后附缀“是”与词缀“是”的区分
        三、“最是4”的表达功用
        3.1 表达功用
        3.2 “最是4”不被认可为词的原因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类比语法化的角度看后附缀“是”
        一、引言
        二、类比语法化的相关判定标准
        2.1 突变性
        2.2 低频率
        2.3 可类比
        三、“X双+是”类推依附之个案分析
        3.1 “幸亏是”
        3.2 “甭说是”
        3.3 “加之是”
        3.4 “只要是”
        3.5 “虽说是”
        3.6 “就算是”
        四、附缀结构“X双+是3”的词汇化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论与后附缀“是”有关的附缀叠加式
        一、引言
        二、后附缀“是”和附缀“说”的叠加
        2.1 叠加的原因
        2.2 叠加的表达功用
        2.3 “X+说+是”与“X+是+说”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后附缀“是”和附缀“上”的叠加
        3.1 句法位置分布和后接成分性质
        3.2 “X+上+是”的表达功用
        3.3 “X+上+是”的进一步演化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双音节连词有无后附缀“是”的功用差异
        一、引言
        二、有无后附缀“是”的表达效果差异
        2.1 句间系连与命题真实
        2.2 主观强调与传信功能
        2.3 标记功能与肯定语气
        三、后附缀“是”的羡余性
        3.1 基本功能羡余成分
        3.2 完全羡余成分
        四、本章小结
下编:附缀结构“X是”研究
    第七章 凝固型构式“N+是”的成因与发展
        一、引言
        二、“N+是”的来源及其构式化历程
        2.1 “形似”的“N+是”的出现
        2.2 “N+是”的构式化
        2.3 构件成分“是”的附缀化
        三、“N+是”的构式化程度
        3.1 “N+是”是否是构式的判定标准
        3.2 构式化程度的高低
        四、本章小结
    第八章 附缀结构“似乎是”“好像是”“仿佛是”的表达功用
        一、引言
        二、“似乎是”等的基本表达功用
        2.1 元语用法
        2.2 揣测与确信共现
        2.3 独用陈述
        三、“似乎是”等的语用否定功用
        3.1 有标式否定与无标式否定
        3.2 “似乎是”等无法删去
        四、“似乎是”等表达功用的相关阐释
        4.1 “似乎是”等本身具有的传疑评价
        4.2 特定语境激活否定义
        五、本章小结
    第九章 附缀结构“应该是”和“可能是”
        一、引言
        二、句法和语义方面的共性
        2.1 句法位置的灵活性
        2.2 共现连用的配合性
        2.3 命题层面的外围性
        2.4 词汇化的倾向性
        三、语用方面的共性
        3.1 非现实或主观性较强的语境
        3.2 回溯推理的原因小句
        3.3 篇章衔接的顺畅连贯
        四、情态用法的差异
        五、情态异同的原因
        5.1 情态类型的同中有异
        5.2 情态强度的高低不同
        六、本章小结
    第十章 附缀结构“主要是”的特征及其表达功用
        一、引言
        二、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1 表现特征
        2.2 形成机制
        三、表达功用
        3.1 语篇衔接
        3.2 主观凸显
        四、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独用的附缀结构“简直是”的功用及其成因
        一、引言
        二、句法分布与表达功用
        2.1 分布与结论
        2.2 共现与糅合
        2.3 肯定与否定
        2.4 夸张与委婉
        2.5 交互主观化
        三、“简直是”的形成过程
        四、“简直是”的形成原因
        4.1 “简直”的高谓语性
        4.2 相关的语用原则
        4.3 话语规约
        五、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意外范畴话语标记“X的是”的特征、来源与发展
        一、引言
        二、“X的是”的特征
        2.1 句法表现
        2.2 语义特征
        2.3 语用特征
        三、来源及其发展
        3.1 来源及其相关机制
        3.2 进一步发展演化
        四、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一、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和未来展望
附录 :前附缀“是”置于关联连词宿主“因为”和“由于”
    一、引言
    二、“是因为/是由于”是否成词的相关理论阐述
        2.1 成词的可能性
        2.2 成词的不利因素
    三、语料调查与统计
        3.1 语料库统计分析
        3.2 问卷调查分析
    四、“是因为/是由于”性质与功用
        4.1 “是因为”与“是由于”的性质
        4.2 “是由于”与“是因为”的区别
        4.3 有无前附缀“是”的表达功用差异
    五、前附缀“是”与后附缀“是”的异同
    六、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成果
致谢

(5)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
        (一)配价理论
        (二)论元理论
        (三)格语法和框架语义学
    三、相关研究
        (一)语义角色类型的划分
        (二)语义角色和句法角色的对应问题
        (三)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建设
        (四)语义角色自动标注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意义
    五、本文组织结构
第一章 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
    一、语料库构建的整体框架
        (一)句法树库的构建
        (二)语义角色类型
        (三)HowNet格框架词典
        (四)语义角色标注平台
        (五)语料来源及规模
    二、语义角色标注
        (一)标注对象及范围
        (二)语义角色标注示例
        (三)特殊句式的语义角色标注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人工语义角色标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语义角色漏标
        (一)谓词性成分
        (二)谓词的论元成分
    二、语义角色多标
        (一)谓词性成分
        (二)谓词的论元成分
    三、语义角色错标
        (一)义项选择错误
        (二)语义角色标注错误
    四、解决方法
        (一)正确挂靠同义词
        (二)根据语境选择动词义项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格框架词典的问题及修正
    一、格框架词典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动词语义类的格框架不正确
        (二)动词的给定语义类不正确
        (三)动词的给定语义类不全
        (四)未登录词的问题
    二、解决方法
        (一)采用句式变换的方法检测格框架
        (二)挂靠近义词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句式与句模的对应关系及语义角色标注规则
    一、句子结构类型及其句模
        (一)句子结构类型
        (二)句式与句模的对应关系
    二、语义角色标注规则
    三、标注规则的有效性测试
        (一)实验数据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
    四、本章小结
结语
    一、本文主要解决的问题
    二、本文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概念结构理论的把字句研究与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价值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把字句的研究综述
    2.1 起源和发展研究
    2.2 语法意义的争论
    2.3 句法研究
    2.4 语用研究
    2.5 认知研究
    2.6 类型学上的研究
    2.7 对外汉教学和二语习得研究
    2.8 小结
第三章 概念结构理论和偏误分析
    3.1 理论背景
        3.1.1 概念结构的提出
        3.1.2 语言学领域的概念结构
    3.2 已往研究的不足
        3.2.1 传统语法
        3.2.2 转换生成语法
        3.2.3 格语法理论
        3.2.4 语义指向分析
        3.2.5 配价理论
        3.2.6 题元角色理论
    3.3 认知语言学理论的优势
    3.4 概念结构理论对把字句偏误分析的指导意义
        3.4.1 语义在偏误分析中的地位
        3.4.2 认知在偏误分析中的作用
        3.4.3 概念结构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四章 表达运动事件的把字句与偏误分析
    4.0 引言
    4.1 运动事件和把字句
        4.1.1 语料统计
        4.1.2 事件分类和表达式
    4.2 事件角色的特点
        4.2.1 使事具有直接性、参与性和意向性
        4.2.2 凸体具有位移性、他控性和凸显性
        4.2.3 衬体具有方位性和具体性
    4.3 使事和凸体的关系
        4.3.1 使事和凸体具有紧密的联系性
        4.3.2 使事对凸体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4.4 动词和把字句
        4.4.1 使移动词的分类
        4.4.2 动词使用情况和偏误分析
    4.5 运动事件中的路径和把字句
        4.5.1 路径的概念和分类
        4.5.2 路径和把字句
        4.5.3 基于概念结构理论的偏误分析
    4.6 运动事件中的衬体和把字句
        4.6.1 起点为衬体的把字句
        4.6.2 经过点为衬体的把字句
        4.6.3 终点为衬体的把字句
    4.7 小结
第五章 表达状态变化事件的把字句与偏误分析
    5.0 引言
    5.1 把字句和状态变化事件
        5.1.1 语料统计
        5.1.2 事件分类和表达式
    5.2 事件角色的特点
        5.2.1 使事具有无意向性、多样性和具体性
        5.2.2 凸体具有他控性和变化性
        5.2.3 衬体具有描写性和结果性
    5.3 使事和凸体的关系
        5.3.1 客观概念距离的大小
        5.3.2 主观概念距离的大小
    5.4 动词和把句子
        5.4.1 动词的语义类别
        5.4.2 使动动词和非使动动词
    5.5 动词的使用情况和偏误分析
        5.5.1 概念内容不当
        5.5.2 动词的类别未受限制
        5.5.3 不该用把字句而用
        5.5.4 漏用动词
        5.5.5 词汇化模式存在差异
    5.6 状态变化事件中的补语(衬体)和把字句
        5.6.1 表达状态变化事件把字句的补语
        5.6.2 基于概念结构理论的偏误分析
    5.7 表达心理状态变化事件的把字句
        5.7.1 心理力的强弱和把字句
        5.7.2 心理力的方向和把字句
        5.7.3 概念的凸显对句式的选择
        5.7.4 结语
    5.8 小结
第六章 表达实现事件的把字句与偏误分析
    6.0 引言
    6.1 把字句和实现事件
        6.1.1 语料统计
        6.1.2 事件分类和表达式
    6.2 事件角色的特点
        6.2.1 使事具有意向性和具体性
        6.2.2 凸体具有他控性和变化性
        6.2.3 衬体具有描写性和结果性
    6.3 使事和凸体的关系
    6.4 实现事件中的动词和把字句
        6.4.1 事件和动词类别
        6.4.2 实现事件中动词的类别
    6.5 动词使用情况和偏误分析
        6.5.1 概念内容不当
        6.5.2 动词的类别未受限制
        6.5.3 使事与动词的作用方式不匹配
        6.5.4 该用把字句而未用
        6.5.5 词汇化模式存在差异
    6.6 实现事件中的补语(衬体)和把字句
        6.6.1 S+把+N+V+DC(趋向补语) 及其概念结构相关的偏误分析
        6.6.2 S+把+N+V+RC(结果补语)及其概念结构相关的偏误分析
        6.6.3 S+把+N+V+得+VP/AP 及其概念结构相关的偏误分析
    6.7 小结
第七章 表达廓时事件的把字句与偏误分析
    7.0 引言
    7.1 把字句和廓时事件
        7.1.1 语料统计
        7.1.2 事件分类和表达式
    7.2 事件角色的特点
        7.2.1 使事具有非凸显性
        7.2.2 凸体具有事件性
        7.2.3 衬体具有时间性
    7.3 “了”、“着”、“过”和把字句
        7.3.1 “了”和把字句及其偏误分析
        7.3.2 “着”和把字句及其偏误分析
        7.3.3 “过”和把字句及其偏误分析
    7.4 “V 上”、“V 开”、“V 起”、“V 起来”和把字句
        7.4.1 “V 上”、“V 开”、“V 起”、“V 起来”和廓时事件
        7.4.2 “V 上”、“V 开”、“V 起”和把字句
        7.4.3 “V 起来”和把字句
    7.5 “V 下来”、“V 下去”和把字句
        7.5.1 “下来”、“下去”和隐喻
        7.5.2 S+把+V+下去(时体义)及其概念结构上的偏误分析
        7.5.3 S+把+V+下来(时体义)及其概念结构上的偏误分析
    7.6 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7)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上编
    第一章 关于小句审解
        1.1 评说《“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的辩证思维
        1.1.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
        1.1.2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
        1.1.3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
        1.1.4 古义与今义的辩证
        1.1.5 个体与整体的辩证
        1.2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1.2.1 比较语言事实的典型程度
        1.2.2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里含义
        1.2.3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表形式
        1.2.4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用价值
        1.2.5 比较语言事实的思想内涵
        1.3 评说《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对语言应用的指导
        1.3.1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语言理论的探究
        1.3.2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现实应用的指导
        1.3.3 推及到所有“世代沿袭名言”现实应用的指导
        1.3.4 笔者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误用原因的语言学解析
    第二章 关于用词辨察
        2.1 评说《“救火”一词说古道今》的设问魅力
        2.1.1 在设问中充分观察
        2.1.2 在设问中充分描写
        2.1.3 在设问中充分解释
        2.1.4 充分设问的价值
        2.2 评说《说广数》的数字文化
        2.2.1 辨察数字的文化现象
        2.2.2 考察数字的文化价值
        2.2.3 丰富数字的文化理论
        2.3 评说《“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的传授艺术
        2.3.1 国学传授的真与美
        2.3.2 国学传授的情与理
        2.3.3 国学传授的小与大
        2.3.4 笔者对“诞辰”一词的思考
    第三章 关于结构组配
        3.1 评说《“X以上”纵横谈》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发掘和思索
        3.1.1 在逻辑中探讨问题
        3.1.2 在探讨中发掘问题
        3.1.3 在发掘中思索问题
        3.1.4 在思索中追踪问题
        3.2 评说《“十来年”义辨》的追踪信念
        3.2.1 对概数“来”字语形结构的追踪
        3.2.2 对概数“来”字语义蕴涵的追踪
        3.2.3 对概数助词“来”形义辩证的追踪信念
        3.3 评说《“生、死”与“前”的组合》的小三角研究
        3.3.1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表形式研究
        3.3.2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里意义研究
        3.3.3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用价值研究
        3.3.4 良好文品 贯穿始终
        3.3.5 笔者对反义语素同义词的思考
    第四章 关于特异说法
        4.1 评说《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语法格式文化
        4.1.1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渊源
        4.1.2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内涵
        4.1.3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价值
        4.1.4 发掘方言现象传承中华文化
        4.1.5 笔者对“一+名”语法格式的思考
        4.2 评说《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中的多角度研究
        4.2.1 对“先生”一词的内涵研究
        4.2.2 对“先生”一词与女性的关系研究
        4.2.3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理论探究
        4.2.4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实践建议
        4.2.5 笔者对“先生”一词的思考
        4.3 评说《“起去”的普方古检视》的研究程序
        4.3.1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4.3.2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
        4.3.3 用理论解释自己的观点
        4.3.4 用务实说出自己的疑问
        4.3.5 笔者对“起去”一词的思考
        4.3.6 笔者的启示:学术的进步源于否定
下编
    第一章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
        1.1 邢福义的研究历程
        1.1.1 练步期(19561965年)
        1.1.2 求悟期(1966年—1989年)
        1.1.3 寻己期(1990—今)
        1.2 邢福义的语法理论
        1.2.1 “小句中枢说”
        1.2.2 “句管控”
        1.2.3 “两个三角”
        1.2.4 “三个充分”
        1.2.5 “动词核心名词赋格”
        1.2.6 “语表趋简语义兼容”
        1.2.7 “词性判定法”
    第二章 邢福义的国学思想
        2.1 邢福义“儒道合一”的思想
        2.1.1 邢福义的儒家思想
        2.1.2 邢福义的道家思想
        2.2 评说《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对语言研究未来的展望
        2.2.1 语言研究的现状
        2.2.2 语言研究的未来
        2.3 说《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对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探究
        2.3.1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理论探究
        2.2.2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实践印证
        2.4 评说《“国学”与“新国学”》对当今国学的预测
        2.4.1 探讨“当今国学”丰富的内涵
        2.4.2 思索“当今国学”产生的背景
        2.4.3 发掘“当今国学”发展的道路
        2.4.4 肯定“当今国学”传播的平台
        2.4.5 笔者对“当今国学”的思考
    第三章 邢福义的传授学思想
        3.1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
        3.1.1 倡导“务实学风”
        3.1.2 主张“反省自己”
        3.1.3 重视“引导后辈”
        3.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
        3.2.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阐释
        3.2.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践行
        3.2.3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影响
        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
        3.3.1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阐释
        3.3.2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源于中西方
        3.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践行
        3.4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
        3.4.1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阐释
        3.4.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践行
参考文献
附注
国学研究与传授学
评说《“国学”和“新国学”》一文对“当今国学”的关注
邢福义:看透方块字的奥妙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
    吕叔湘慧眼识后辈
    邢福义的老顽童启示
    走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邢福义
    一部“新而不难,全而不杂”的好教材
    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
    《从“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看语言的规范问题
后记

(8)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共现规律及管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言
    一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1 研究对象说明
        1.2 受事宾语研究现状
        1.3 动词类型研究现状
        1.4 论元类型研究现状
        1.5 论元结构研究现状
    二 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理论背景
        2.1 选题缘由
        2.2 理论背景
        2.3 结构安排
        2.4 语料来源
第一章 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入句情况及管控机制
    一 论元入句显类与论元类型
        1.1 论元入句显类
        1.2 论元系统的特点
        1.3 论元的基本类型
        1.4 论元判别的标准
    二 论元入句定性与论元特征
        2.1 论元入句定性
        2.2 基于事件的句式类型
        2.3 论元的“不可现性”
        2.4 论元的“必现性”
        2.5 论元的“可现性”
    三 论元入句的优选序列
        3.1 论元入句频率的优选序列
        3.2 论元入句频率的内部差异性
        3.3 论元充当句法成分的优选序列
    四 论元入句的管控机制
        4.1 句式的管控作用
        4.2 论元特点的影响
        4.3 动词语义的制约
        4.4 语境因素的干扰
        4.5 不同语体的差异
第二章 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匹配情况及管控机制
    一 论元匹配的类型
        1.1 同类论元匹配
        1.2 异类论元匹配
    二 论元匹配的项数
        2.1 V前单项式
        2.2 V前双项式
        2.3 V前三项式
        2.4 V前四项式
        2.5 V前五项式
    三 论元匹配的优选序列
        3.1 论元匹配类型的频率比较
        3.2 论元匹配项数的频率比较
    四 论元匹配的管控机制
        4.1 管控论元匹配类型的机制
        4.2 管控论元匹配项数的机制
第三章 受事宾语句中论元语序规律及管控机制
    一 共现论元的语序理论与规则
        1.1 论元语序理论
        1.2 汉语语序的灵活性及倾向性规则
    二 论元共现的语序关系考察
        2.1 施事与其他论元的共现语序
        2.2 与事与其他论元的共现语序
        2.3 时间与其他论元的共现语序
        2.4 处所与其他论元的共现语序
        2.5 其他论元之间的共现语序
    三 论元语序的优先序列
        3.1 倾向性的语序优先序列
        3.2 基于语频的语序优先序列
        3.3 倾向性语序优先序列的解释力
    四 语序结构“基式蕴涵变式”的关系原则
        4.1 基式、变式及其蕴涵关系
        4.2 双论元共现式的验查
        4.3 三论元共现式的验查
        4.4 四论元共现句的验查
        4.5 五论元共现句的验查
    五 共现论元语序的管控机制
        5.1 句式的管控作用
        5.2 论元特点的影响
        5.3 认知因素的制约
        5.4 语用动机的促使
        5.5 论元标记的干扰
第四章 受事宾语句中论元的标记及其隐现机制
    一 论元标记
        1.1 论元标记的类型
        1.2 论元标记的作用
        1.3 论元标记的数量
    二 论元使用标记的情况
        2.1 有标记论元与无标记论元
        2.2 论元的常用标记
        2.3 一种论元多种标记
        2.4 多种论元一种标记
    三 论元带标情况的统计分析
        3.1 各类论元带标情况比较
        3.2 同类论元不同标记的使用情况
        3.3 不同句法位置上论元的带标情况
    四 管控论元标记隐现的机制
        4.1 论元标记隐去的几种情况
        4.2 句法的管控作用
        4.3 论元特点的制约
        4.4 语境因素的干扰
        4.5 论元标记虚化度的影响
结语
    一 本文结论
        1.1 关于论元结构
        1.2 论元入句规律
        1.3 论元匹配规律
        1.4 论元语序规律
        1.5 论元标记及其隐现规律
        1.6 论元共现的管控机制
    二 论文的意义
        2.1 理论意义
        2.2 应用意义
        2.3 方法论意义
    三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工作
        3.1 论文不足之处
        3.2 今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9)认知类动词及相关句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背景
        1.1 认知主义思潮的发展
        1.2 构式语法理论的提出
        1.3 动词研究的意义
        1.4 小结
    第二节 认知类动词及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2.1 认知类动词研究综述
        2.2 “构式语法”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3.1 本文的研究内容
        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3.3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认知类动词研究
    第一节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
        1.1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依据
        1.2 认知类动词的界定标准
        1.3 小结
    第二节 认知类动词的内部差异
        2.1 必须在下面两种格式中使用
        2.2 至少可以在下面的两个格式中做谓语
        2.3 可以在下列一种格式中做谓语
        2.4 小结
    第三节 认知类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3.1 认知类动词_1
        3.2 认知类动词_2
        3.3 认知类动词_3
        3.4 小结
第三章 认知类动词的下位分类
    第一节 认知类动词_1的下位分类
        1.1 特殊的认知类动词_1的句法特征
        1.2 特殊的认知类动词_1构成的谓语句的句法分析
        1.3 特殊的认知类动词_1构成的谓语句的语义分析
        1.4 小结
    第二节 认知类动词_2的下位分类
        2.1 叙实性认知类动词_2
        2.2 非叙实性认知类动词_2
        2.3 小结
    第三节 认知类动词_3的下位分类
        3.1 述说类
        3.2 褒贬类
        3.3 认知类动词小结
第四章 认知类构式“V+个+明白”研究
    第一节 “V+个+明白”的语义分析
        1.1 “V+个+明白”的构式意义
        1.2 构式“V+个+明白”中动词V的语义类型
        1.3 小结
    第二节 “V+个+明白”与“V+得+明白”的对比分析
        2.1 有界与无界
        2.2 结果性与状态性
        2.3 未然性与已然性
        2.4 差异列表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否定事态句“S+不是+X+的”的句式语义及焦点指派分析
    第一节 从事件句到事态句的派生过程
    第二节 否定事态句的焦点指派规律
        2.1 关于焦点问题的研究
        2.2 “S+不是+X+的”的全句焦点和否定焦点
    第三节 “S+不是+X+的”否定辖域内的焦点指派规律
        3.1 “S+不是+X+的”的表层结构的焦点指派分析
        3.2 “S+不是+X+的”的深层结构的焦点指派分析
        3.3 小结
    第四节 否定事态句的焦点特征和句式意义
        4.1 否定事态句中否定焦点的特征
        4.2 否定事态句的句式意义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能动获知义句式研究
    第一节 重叠式后面的“看”的句法语义功能
        1.1 “看”的研究概况
        1.2 “看”的语法意义和功能
        1.3 小结
    第二节 能动获知义句式的结构分析
        2.1 S+VV+看,X
        2.2 X,S+VV+看
        2.3 S+VV+看
        2.4 S+VV,看X_2
        2.5 S+VV+(看),就知道
    第三节 能动获知义句式的语义分析
        3.1 能动获知义句式_1的句式义分析
        3.2 能动获知义句式_2的句式义分析
        3.3 小结
    第四节 能动获知义句式的功能分析
        4.1 说话者自己获取信息
        4.2 说话者传递信息,让对方通过一定的动作过程验证此信息
        4.3 说话者传递信息,让对方通过一定的动作过程获得更多的信息
        4.4 说话者让听话者发出某种动作,说话者通过此动作过程获得信息
        4.5 说话者让听话者通过一定的动作传递信息,说话者获得并验证信息
        4.6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认知类动词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情况
致谢

(10)现代汉语婚恋类表达的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交互动词的界定及其语义分类
    第一节 交互动词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交互动词的界定及辨析
    第三节 交互动词的语义分类
第二章 婚恋类交互动词的语义分类和角色提取
    第一节 相爱类交互动词
    第二节 定亲类交互动词
    第三节 成婚类交互动词
    第四节 分居类交互动词
    第五节 做爱类交互动词
    第六节 偷情类交互动词
    第七节 仳离类交互动词
第三章 婚恋类表达的核心语义角色
    第一节 婚恋类表达的基本句模
    第二节 施事角色(通称、生理类)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 施事角色(称谓类、身份类)的语义分析
    第四节 施事角色(其他结构)的语义分析
    第五节 双方型主体角色的语义分析
    第六节 特殊与事角色的语义分析
第四章 婚恋类表达的边缘语义角色
    第一节 时间角色的语义聚合
    第二节 处所、方式、范围角色的语义聚合
    第三节 感受、缘由角色的语义聚合
第五章 婚恋类表达的情态范畴
    第一节 时体范畴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评估范畴的语义分析
    第三节 语气范畴的语义分析
第六章 边缘角色同现的扩展句模
    第一节 一种类型边缘角色同现的扩展句模
    第二节 两种类型边缘角色同现的扩展句模
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讨会在上海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授受语义范畴研究[D]. 张璐. 吉林大学, 2021(01)
  • [2]汉语交际域动词的认知语义框架研究[D]. 李松蔓.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4]现代汉语后附缀“是”及其附缀结构“X是”研究[D]. 吕佩.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中文语义角色标注语料库的构建及统计分析[D]. 何保荣. 鲁东大学, 2017(01)
  • [6]基于概念结构理论的把字句研究与偏误分析[D]. 丁薇. 苏州大学, 2013(09)
  • [7]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D]. 邓天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4)
  • [8]现代汉语受事宾语句中论元共现规律及管控机制研究[D]. 朱军. 华中师范大学, 2008(10)
  • [9]认知类动词及相关句式研究[D]. 张明辉. 苏州大学, 2008(04)
  • [10]现代汉语婚恋类表达的语义研究[D]. 刘文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第二届全国现代汉语估值语法研讨会在沪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