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烟气成分

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烟气成分

一、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张双颖[1](2020)在《氨和甲胺类工业废气的治理优化和监测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甲胺类产品(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其工艺主要是以液氨和甲醇为原料,在催化作用下,通过加压精馏分离得到。在大量生产甲胺类产品的同时,工业废气排放是一个重要的控制部分。本论文研究了生产甲胺类产品的化工厂面临的尾气治理问题,对含氨和甲胺类有机胺废气排放进行治理改造优化和监测技术的研究讨论。本文讨论的治理工艺优化是在现有治理工艺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因此,首先对现有治理系统进行效率评估,采集各级水洗吸收塔和总排口废气,通过监测分析,得到各级洗涤塔出口气体组成和浓度。经效率计算,评价现有治理系统对各组分(氨、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去除率以及总排口的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本文通过一系列监测方法研究,确立了离子色谱法对大量样品进行各组分定量分析。离子色谱法具有检测限低的特点,且单一方法就能对四个组分同时定量,铵离子的定量限为0.1mg/L,一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定量限为0.05mg/L。根据分析数据和计算,在现有治理工艺(三级水洗洗涤塔吸收)下,进口气体(洗涤塔之前)各组分浓度分别为51692mg/Nm3氨、22269mg/Nm3一甲胺、3215mg/Nm3二甲胺和6774mg/Nm3三甲胺。经过三级水洗洗涤塔吸收后,出口气体(洗涤塔后)各组分浓度分别为3189mg/Nm3氨和691mg/Nm3三甲胺,一甲胺和二甲胺均未检出。工厂现有洗涤塔治理系统对废气各组分的去除率分别为94.3%氨,100%一甲胺,100%二甲胺,90.7%三甲胺。经三级水洗吸收后出口气体平均排放量为0.051kg/h氨和0.011kg/h三甲胺,小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的限值(4.9kg/h氨,0.54kg/h三甲胺),符合排放标准。为了进一步减少氨和三甲胺的排放量,有效降低因工厂废气排放导致的厂区及周边环境臭气异味影响,本文进行了在现有治理工艺基础上的工艺优化,在三级水洗洗涤塔尾端增加一级酸洗洗涤塔吸收。经工艺优化后(三级水洗加一级酸洗洗涤塔吸收),出口气体氨的排放浓度由3189mg/Nm3降至9.2mg/Nm3,出口气体三甲胺的排放浓度由691mg/Nm3降至16.1mg/Nm3,出口废气的氨和三甲胺排放量均小于0.001kg/h,与优化前的治理工艺对比,去除率大于99.5%。新增一级酸洗涤吸收后,大大减少了工厂废气排放对厂区和周边环境的气味影响,达到了治理工艺优化的目的,新增的酸洗洗涤塔同时也可为前三级水洗洗涤塔的不足进行补充。

马文婷[2](2018)在《乙烯工厂污水集输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估算及控制对策》文中提出挥发性有机物的控制管理随着雾霾天气的频发、公众关注度的提高愈显重要,化工行业则更是容易引发公众关注的敏感排放源,其中乙烯作为化工行业的龙头,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更是要严格控制。本课题通过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法对年产90万吨的烯烃工厂废水环节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受污染的初期雨水井中苯系物浓度变化量为0.46mg/L,废水集水井的苯系物浓度变化可高达8.72mg/L,污水预处理环节收集废气中苯系物浓度可达到113mg/Nm3。使用物料衡算法和实测法计算了挥发性有机物的挥发量,废水环节挥发性有机物年挥发量为6916.76kg/a,污水预处理和生化处理环节为主要排放环节。对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排放环节,建议废水设施加盖收集尾气后进行处理,能够较有效的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而对于初期雨水池、集水井等挥发性有机物挥发量较小,且加盖收集处置成本较高的设施,建议排查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物排放源头,并建立控制手段,从根源上减少有机物的排放。烯烃废碱液单元集水井和烯烃初期雨水收集池I的挥发性有机物高的原因,主要由是设计和工艺流程造成设备频繁检维修,检维修过程造成废水污染。

孟博[3](2016)在《二恶英和多溴联苯醚的城市点源污染特征与气粒分配》文中提出本文针对PCDD/Fs和PBDEs两类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了其在市政垃圾发电厂、某钢铁厂两类典型的城市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通过对气-粒分配模型参量的分析和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各气-粒分配模型对污染物在几类点源与非点源的气-粒分配行为进行比较研究。文章通过优化PCDDs和PBDEs的同步分析方法,对所采集的大气、土壤、飞灰及烟道气样品采用索氏提取法萃取污染物成份,提取液经过硅胶-酸性硅胶层析柱净化、碳柱净化、浓缩后,利用HRGC/HRMS和GC/MS分别对PCDD/Fs和PBDEs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采用ELISA分析试剂盒对固体样品中的PCDD/Fs进行比较分析,采用PCA、HCA和K-mean分析方法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来源进行解析,采用逸度模型对土气分配趋势进行分析;对平衡态气粒分配模型进行了优化,同时利用平衡态模型和稳恒态模型对污染物在点污染源与非点污染源的气-粒分配行为进行比较分析。PCDD/Fs在两类点污染源周边环境的污染特征分别为,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污染特征中周边土壤浓度为17.2157 pg/g(0.598.81 pg WHO-TEQ/g),OCDD是最大的有毒异构体,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是2,3,4,7,8-Pe CDF和1,2,3,7,8-Pe CDD;大气样品二恶英浓度为8731120 fg/m3(51.261.6 fg WHO-TEQ/m3),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是2,3,4,7,8-PeCDF;飞灰样品毒性当量浓度为613597 pg WHO-TEQ/g;烟道气毒性当量为49 pg WHO-TEQ/m3;排放烟气浓度低于我国环保部最新出台的二恶英限制排放标准。钢铁厂污染特征中环境土壤样品PCDD/Fs的浓度范围为26.1101 pg/g(0.724.44 pg WHO-TEQ/g),OCDD是最大的有毒异构体,对毒性当量贡献最大的是2,3,4,7,8-Pe CDF;飞灰样品毒性当量浓度为67.571.8 pg WHO-TEQ/g;烟道气样品PCDD/Fs浓度为0.394ng/m3,毒性当量浓度为0.0358 ng WHO-TEQ/m3。源解析表明,垃圾焚烧发电厂及炼油厂是该污染源周边环境样品PCDD/Fs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机动车尾气排放也为该区域PCDD/Fs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钢铁厂点污染源的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要小于垃圾发电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对该钢铁厂区域环境中的PCDD/Fs的污染有一定贡献。土气交换分析表明,PCDD/Fs的逸度商值在0.01到0.13之间,说明污染源使得PCDD/Fs的土-气交换以大气向土壤为主,低氯同系物接近于土气交换平衡,且温度对这一趋势的变化影响不大。PBDEs在两类点污染源周边环境的污染特征分别为市政垃圾发电厂环境土壤样品中BDE-209浓度范围为5180169000 ng/kg,对∑12PBDEs的贡献率在94.0%以上。大气样品中BDE-209对∑12PBDEs的贡献率在82.692.5%。飞灰样品∑12PBDEs浓度为85807720 ng/kg。烟道气∑12PBDEs浓度为6.84 ng/m3。钢铁厂环境土壤样品中BDE-209浓度范围为89310600 ng/kg,对∑12PBDEs的贡献率在93.0%以上。大气中∑12PBDEs的浓度范围为13.9102 pg/m3,BDE-209对∑12PBDEs的贡献率在68.095.9%。飞灰样品∑12PBDEs浓度为55905730 ng/kg。烟道气样品PBDEs浓度为5.7 ng/m3。源解析分析表明,所有环境样品中的PBDEs主要源于含有商用五溴联苯醚和十溴联苯醚商品的使用和焚烧,商用十溴联苯醚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垃圾发电厂PBDEs的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大于钢铁厂排放;土气交换分析表明,两点源逸度商值在10-1到10-4之间,表明土壤和大气中的PBDEs以大气沉降为主要形式,且点源区域的逸度商值低于非点污染源区的逸度商值。基于PL和KOA的可转换及等同性原则,确定了Junge-Pankow模型、Hamer-Bidleman模型对大气颗粒相组分的百分含量Φ值描述的等同性,并建立了平衡态单位体积空气气溶胶“有效表面积”θ的计算公式。定义了稳恒态大气颗粒相组分的百分含量Φ值的模拟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稳恒态单位体积空气气溶胶“有效表面积”θ的推导公式。气-粒分配研究表明,点源大气中PBDEs主要存在于颗粒相中,且随着溴取代数增加而有增大的趋势;PBDEs在采样点气相和颗粒相间没有达到分配平衡,平衡态模型高估了颗粒相组分的含量,稳恒态模型则较好描述了PBDEs在非污染源区的气-粒分配的真实状态,而点源污染区气-粒分配由于污染源的影响呈现平衡态趋势。PCDD/Fs颗粒相百分含量随着氯取代数目的增加而增加,此外PCDDs的颗粒相百分含量要高于对应的PCDFs;气-粒分配模型分析表明,在采样期间PCDD/Fs在点源及非点源气-粒分配上均接近于平衡状态,而稳恒态模型对于PCDD/Fs在点源与非点源的模拟有一定局限性;在平衡态模型和稳恒态模型的运用过程中,基于优化后的θ计算公式推导的θ值要优于文献所推荐的θ值。

刘润静,李锐,胡永琪,赵华,赵风云,胡庆福[4](2013)在《电石渣和烟道气为原料生产碳酸钙》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电石渣组成和烟道气成分,提出了加压碳化的工艺路线。该工艺将电石渣利用和烟道气中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技术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电石渣和烟道气的环境问题,同时又生产了高附加值的纳米碳酸钙。考察了工艺路线中各项工艺参数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煅烧温度为900℃、消化灰水质量比为1∶7、碳化压力为0.4 MPa、碳化气速为0.093 m/s。在此条件下,添加晶型控制剂制备出了粒径为60 nm、粒径分布窄的球形纳米碳酸钙。

于尚武[5](2001)在《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文中研究说明烟道气的组成数据是各生产装置计算热效率、能耗及催化剂再生情况的重要数据 ,要求必须准确、精确。本文就是以此为出发点 ,以奥氏气体法为基础 ,对烟道气的测试方法进行研究 ,对色谱仪进行简单的气路改造 ,可以用一台色谱仪一次进样实现对烟道气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朱亚杰,朱康福,林劢吾,陈俊武[6](1984)在《从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炼油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 第十一次世界石油大会于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二日在英国伦敦召开。这次大会上,与炼油和石油化工技术有关的评述报告有《炼油工艺的最近发展》、《内燃机、工业和船用润滑油的最近发展》两篇;分组讨论专题有《炼厂原料的最佳利用》、《不生产残渣燃料油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原料》等三个;园桌讨论专题有《石油残渣、沥青和页岩油的改质》、《运输用燃料的发展》、《石油生产、加工和使用中的节能》等三个;此外还有特别论文5篇:

许贤[7](2010)在《有机胺溶剂用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与回收》文中研究说明大量二氧化硫废气的排放直接导致了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并造成进一步的酸雨灾害。目前燃烧后烟气脱硫工艺已被广泛应用,而有机胺再生法脱硫作为一种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也逐渐受到了关注。本文建立了包含吸收和解吸装置在内的模拟脱硫系统,并采用了关键的脱硫评价指标及相应的分析办法,在几类有机胺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吸收剂,提出有效脱硫容量来衡量有机胺溶剂的脱硫特性。实验在填料反应器中进行恒温常压吸收和解吸反应,考察有机胺溶剂脱除二氧化硫气体的性能,将N-甲基二乙醇胺(MDEA)、N-甲基吡咯烷酮(NMP)、乙二胺(EDA)与哌嗪水溶液(PZ)等有机胺胺吸收剂作了比较。结果发现,哌嗪水溶液具有较高的吸收率和脱硫容量,并能很好地解吸再生以循环利用。经过对影响吸收剂脱硫性能的一些因素(如溶液浓度、反应温度及烟气流量等)的考察,我们发现:0.3-0.8 mol/L的哌嗪水溶液在烟气流量为0.8 L/min、溶液温度为40℃的时候能达到较佳的吸收效果。而吸收剂富液在氮气流量为2.0L/min、解吸温度为85℃左右的条件下解吸能达到95%的平均解吸率,并有效地保持吸收剂溶质挥发损失率低于1.0%(远低于同等条件下解吸的EDA和MDEA)。在此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吸收及重复解吸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重复吸收解吸过程中哌嗪水溶液的pH值能维持在4~7之间波动,保证了对二氧化硫吸收的高选择性。经过10次重复吸收解吸后,哌嗪水溶液的单位有效脱硫容量达到了8.01 g(SO2)/g(PZ),高于其他几类常见有机胺溶剂,且仍具备进一步脱硫能力。哌嗪水溶液用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与回收工艺具有高吸收率、大脱硫容量、易解吸、无二次污染以及硫资源的可回收利用的优势。然而其工业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影响了其产业化进程。

赵法军[8](2008)在《稠油井下改质降粘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辽河油田超稠油为研究对象,利用CWYF-Ⅰ型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热采时的井下条件,对稠油改质降粘行为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基于室内研究结果,揭示了改质降粘机理,优选出了降粘体系并用于矿场试验。1.研究了高温水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结果表明,辽河稠油发生水热裂解反应的最佳温度、时间和加水量条件分别是: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为24h,加水量为30wt%。水在300℃高温条件下具有溶剂性质,大体上相当于丙酮在25℃的溶剂性质。水既可作酸催化剂,又可作碱催化剂。2.研究了外加催化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制备了四种过渡金属盐催化剂,优选出了改质降粘用催化剂油溶性有机镍盐C1。与未添加催化剂相比,在反应温度为240℃,加水量30wt%的体系中,添加0.1wt%的过渡金属有机酸镍催化剂,反应24h,稠油的降粘率可以增加30%左右,沥青质含量下降1.4wt%,胶质含量下降5.0wt%,芳香分含量增加3.5wt%,饱和分含量增加2.9wt%。稠油中C含量降低,H含量增加,H/C提高,而杂原子与C的比值下降。3.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IR谱图表明,催化剂的加入发生了脱羧反应。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中沥青质TG-DTA说明稠油中沥青质结构发生变化,在催化剂作用下,有一部分沥青质可以转化为烷烃可溶物。外加催化剂在改质降粘反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活化反应物,加速加氢反应速率,提高稠油供氢改质的转化率。催化剂与氢分子形成化学吸附键,改变氢分子的裂解途径,降低氢分子与自由基的反应活化能,加速了稠油有机分子加氢裂解反应。4.研究了供氢体作用下催化改质降粘反应,选择四氢萘、二氢蒽和甲酸、甲酸甲酯作为供氢体,优选出了甲酸作为供氢用剂,其加入量为7wt%。与未加供氢体的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油样相比,轻组分增多,重组分明显下降。胶质和沥青质含量减小,芳香烃含量增加。稠油的H/C增加,S含量降低,稠油结构发生变化,粘度降低。5.供氢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中沥青质IR谱图说明,稠油中沥青质在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反应时所发生的化学结构的变化,稠油中沥青质TG-DTA曲线表明,稠油中沥青质耐热性下降。供氢体在改质降粘中作用机理主要是提供易于被夺取的氢,使部分自由基湮灭,降低了体系中自由基的浓度,抑制了缩合生焦反应。6.研究了助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选取尿素、碳酸铵和碳酸氢铵作为改质降粘反应用助剂。优选出了尿素作为改质降粘反应助剂,加入助剂尿素质量分数20%。与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反应相比,稠油的平均族组成变化不明显,稠油中C原子含量、H原子含量及S、N、O原子含量基本不变。助剂尿素的加入没有改变稠油的结构,稠油结构的变化主要受改质降粘体系中催化剂、供氢体的影响较大。7.助剂作用下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及其沥青质的红外光谱结构分析表明,稠油IR图官能团吸收峰基本没有变化,助剂的加入基本没有改变稠油及其沥青质结构。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表明,稠油中饱和烃经过改质降粘反应后部分长链发生裂解而生成了短链,使轻烃含量增加。稠油中沥青质热分析表明,经过助剂作用下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后稠油中沥青质的稳定性下降。核磁共振谱结构分析表明,分析可得:δc14.10、δc22.67、δc28.98、δc31.92ppm处为烷基碳。δc14.10处的峰归属于与仲碳相连的CH3碳原子,δc19.73处的峰归属于与季碳相连的CH3碳原子,δc22.67、δc28.98、δc31.92ppm处为-CH2-碳原子,δc128.21ppm处的峰归属于芳香环系内碳原子。反应后气体分析表明,稠油发生了明显的裂解反应。8.助剂作用下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后稠油稳定性测试表明,稠油粘度反弹率不到3%。助剂的加入不仅具有一定的降粘作用,而且对供氢催化反应有协同增效作用。9.助剂尿素辅助蒸汽驱的作用体现在尿素高温热分解产生的CO2和NH3能够快速补充地层能量,而产生的NH3和原油中的环烷酸、长链脂肪酸等组分发生反应,生成具有表面活性的皂类物质对稠油具有很好的降粘作用。CO2在油相中溶解使原油体积膨胀、粘度降低,增加液体的内动能;另一部分充满地层孔隙,扩大蒸汽波及面积,有利于原油回采。10.揭示了改质降粘反应过程中存在竞争反应,提出了竞争反应简化的化学模型,为深入开展稠油井下改质降粘研究提供了依据。11.在辽河油田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杜32-53-33、曙1-32-41和齐40-03-18三口试验井进行改质降粘矿场试验,试验周期初期15~20天内,稠油降粘率>70%,且在30天内都保持较高的降粘率>60%。改质降粘处理后的稠油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采出油族组成中饱和烃、芳香烃含量增加、胶质、沥青质含量降低。进一步证实了井下改质降粘开采稠油技术的可行性。

张进[9](2006)在《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萃取脱硫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离子液体是完全由离子组成的液体,低温(<100oC)下呈液态,因此也称低温熔融盐或室温离子液体(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RTIL’s)。由于它几乎没有蒸汽压,无色无嗅,不挥发,能在室温下操作,因此是一种良好的化学溶剂,主要作为绿色溶剂用于有机及高分子合成、分离过程等领域,近年来作为萃取剂在石油脱硫方面的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加。本论文首先合成了五种离子液体[bmim]TBP、[bmin]PF6、[bmim]BeS、[bmim]BF4、[bmim]AlCl4,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鉴定和表征。论文对五种离子液体萃取性能的优劣进行了比较,结合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论和价键理论阐述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机理。离子液体脱硫是纯物理萃取过程,离子液体的阴离子能够显着的影响离子液体的萃取性能。阴离子的配位原子中如果含有和C原子的2p轨道能级相近的3d空轨道(如Al、P、S等),就可以和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大π键形成d-p反馈π键,从而增强离子液体的萃取脱硫选择性,提高脱硫率。在选择离子液体时应选择中心原子为P,配位数小于6的阴离子。从离子液体的萃取机理分析可预测离子液体对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具有高选择性。用离子液体作萃取剂可脱除油品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从而对油品可实现深度脱硫的目标,生产超低硫车用燃料。以[bmim]TBP为萃取剂,以BT-辛烷、DBT-辛烷的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离子液体对燃油萃取脱硫性能。考察了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操作条件对其脱硫率的影响和脱硫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很快达到平衡,萃取平衡时间为两分钟左右;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热效应很小,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因此操作温度可以选择在常温;离子液体[bmim]TBP对BT、DBT的分配系数分别可达到2.0,1.7,在溶剂比为1:1时单级脱硫率便可达到67%、62.9%。多级逆流萃取过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室温下,溶剂比为1:1时,经五级逆流萃取,油品脱硫率能达到95%以上,硫含量可降至50ppm。

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的炼油小组[10](1984)在《从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炼油和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于1983年8月28日至9月2日在英国伦敦召开。这次大会上,共有综述报告13篇、小组讨论专题12个、圆桌讨论专题11个、特别论文16篇,内容广泛,涉及石油工业的地质、勘探、开发、储运、炼油、石油化工、人造石油以及油气供需、节能、环保、安全、培训、财务等各个方面,其中与炼油和石油化工技术有关的综述报告有《炼油工艺的最近发展》,《内燃机、工业和船用润滑油的最近发展》两篇,小组讨论专题有《炼厂原料的最佳利用》,《不生产残渣燃料油的炼油厂》,《石油化工原料》等

二、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氨和甲胺类工业废气的治理优化和监测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2 工厂甲胺生产工艺的简单介绍
    1.3 现有废气治理工艺设备介绍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氨及甲胺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2.1.1 氨的性质及危害
        2.1.2 甲胺的性质及危害
        2.1.3 本研究课题污染源的来源
    2.2 国内外对氨及甲胺类废气的治理进展
        2.2.1 对含氨废气的治理进展
        2.2.2 对甲胺类废气的治理进展
    2.3 氨及甲胺的监测技术进展
        2.3.1 分光光度法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
        2.3.3 离子色谱法
        2.3.4 气相色谱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废气采样方法建立及监测方法研究
    3.1 废气采样方案
        3.1.1 采样方法
        3.1.2 出口气体取样装置介绍
    3.2 氨及有机胺吸收液的监测技术的研究
        3.2.1 气相色谱法
        3.2.2 核磁共振法
        3.2.3 铵离子测定-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3.2.4 离子色谱法
        3.2.5 分析方法研究小结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吸收塔效率评估结果讨论
    4.1 洗涤塔吸收量计算
        4.1.1 单个洗涤塔累积浓度
        4.1.2 单个洗涤塔累积吸收量
        4.1.3 洗涤塔累积吸收总和
        4.1.4 洗涤塔吸收气体成分组成
        4.1.5 三个洗涤塔累积吸收量
        4.1.6 三个洗涤塔净吸收量
    4.2 出口气体排放结果讨论
    4.3 入口气体量计算
    4.4 洗涤塔效率结果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艺优化及结果讨论
    5.1 废气排气管优化
    5.2 废气吸收治理工艺优化
    5.3 工艺优化后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乙烯工厂污水集输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估算及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现状及控制政策
    1.2 石油化工行业挥发性有机物途径
    1.3 乙烯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1.4 石油化工行业主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的控制对策
    1.5 研究意义和内容
2 上海金山乙烯工厂废水中苯系物浓度的分析
    2.1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点基本情况
    2.2 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
    2.3 气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
3 污水环节挥发性有机物估算方法
    3.1 系数法
    3.2 公式法
    3.3 模型法
    3.4 物料衡算法
    3.5 实测法
    3.6 利用物料衡算法和实测法计算废水环节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量
4 控制对策
    4.1 废水环节废气收集
    4.2 废水环节废气处置
5 利用根本原因分析工具分析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高的原因
    5.1 根本原因分析
    5.2 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基本步骤
    5.3 根本原因分析工具介绍
    5.4 烯烃废碱液单元污水收集池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偏高原因分析
    5.5 烯烃初期雨水池I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较烯烃初期雨水池II高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3)二恶英和多溴联苯醚的城市点源污染特征与气粒分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PCDD/Fs和PBDEs简介
        1.2.1 理化性质
        1.2.2 毒性和危害
        1.2.3 来源
    1.3 PCDD/Fs和PBDEs分析技术
        1.3.1 仪器分析方法
        1.3.2 生物学分析方法
    1.4 环境中PCDD/Fs和PBDEs的研究现状
        1.4.1 污染水平
        1.4.2 气-粒分配
        1.4.3 大气-土壤交换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1.3 玻璃制品及其它材料
    2.2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方法
        2.2.1 采样点的分布
        2.2.2 样品的采集
        2.2.3 样品的预处理
    2.3 PCDD/Fs和PBDEs的仪器分析
        2.3.1 PCDD/Fs的HRGC/HRMS分析方法
        2.3.2 PBDEs的GC/MS分析
        2.3.3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4 PCDD/Fs的免疫法分析
        2.4.1 免疫分析方法
        2.4.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5 气-粒分配模型
        2.5.1 Junge-Pankow吸附模型
        2.5.2 Harner-Bidleman吸收模型
        2.5.3 稳恒态吸收模型
    2.6 逸度商模型
第3章 PCDD/Fs城市点源周边环境的污染特征
    3.1 引言
    3.2 土壤PCDD/Fs的污染特征
        3.2.1 PCDD/Fs的HRGC/HRMS和ELISA比较分析
        3.2.2 PCDD/Fs污染水平
        3.2.3 17种PCDD/Fs有毒异构体组成特征
    3.3 大气PCDD/Fs的污染特征
        3.3.1 PCDD/Fs污染水平
        3.3.2 17种PCDD/Fs有毒异构体组成特征
    3.4 飞灰及烟道气中PCDD/Fs的污染特征
        3.4.1 垃圾发电厂飞灰及烟道气中PCDD/Fs的污染特征
        3.4.2 钢铁厂飞灰及烟道气中PCDD/Fs的污染特征
    3.5 源解析
        3.5.1 垃圾发电厂环境样品源解析
        3.5.2 钢铁厂环境样品源解析
    3.6 PCDD/Fs土壤-大气交换过程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PBDEs城市点源周边环境的污染特征
    4.1 引言
    4.2 土壤中PBDEs的污染特征
        4.2.1 PBDEs污染水平
        4.2.2 PBDEs污染物组成特征
    4.3 大气中PBDEs污染特征
        4.3.1 PBDEs污染水平
        4.3.2 PBDEs污染物组成特征
    4.4 飞灰及烟道气中PBDEs浓度及特征
        4.4.1 垃圾发电厂飞灰及烟道气中PBDEs的污染特征
        4.4.2 电弧炉飞灰及烟道气中PBDEs的污染特征
    4.5 源解析
        4.5.1 垃圾发电厂环境样品源解析
        4.5.2 钢铁厂环境样品源解析
    4.6 PBDEs土壤-大气交换过程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PBDEs和PCDD/Fs的城市点污染源周边的气粒分配行为
    5.1 引言
    5.2 大气中SVOCs的气-粒分配理论分析与优化
        5.2.1 SVOCs气-粒分配参量
        5.2.2 描述参量PL和KOA的评估
        5.2.3 参量 θ 值的公式推导
        5.2.4 各参量条件下气-粒分配质量分数 Φ 值的水平
    5.3 PBDEs和PCDD/Fs在点污染源的气粒分配行为
        5.3.1 PBDEs的气-粒分配研究
        5.3.2 PCDD/Fs的气-粒分配研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 言
2 工作原理
3 气路连接
4 实验过程
    4.1 实验准备
    4.2 实验条件
    4.3 校正因子求算
    4.4 实验数据对比
5 分离效果考察
    5.1 分离度
    5.2 有效塔板数
6 结 论

(7)有机胺溶剂用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与回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文献综述
    2.1 大气污染现状
    2.2 常见烟气脱硫技术
        2.2.1 湿法脱硫
        2.2.2 干法脱硫
        2.2.3 半干法脱硫
    2.3 新兴的烟气脱硫技术
        2.3.1 微生物脱硫
        2.3.2 尿素法
        2.3.3 有机溶剂再生法脱硫
    2.4 烟气脱硫技术的分析比较
    2.5 二氧化硫气体分析方法
        2.5.1 碘量法
        2.5.2 分光光度法
        2.5.3 定电位电解法
        2.5.4 其他分析方法
    2.6 课题研究方向及目的
3 实验装置及分析方法的建立
    3.1 实验原理
        3.1.1 吸收过程本质
        3.1.2 烟气及二氧化硫的基本性质
        3.1.3 有机胺的吸收与解吸
    3.2 实验方法和装置
        3.2.1 烟气的模拟和输送装置
        3.2.2 烟气吸收装置
        3.2.3 富液解吸装置
        3.2.4 尾气处理及采样装置
    3.3 分析方法的建立
        3.3.1 液相的分析
        3.3.2 气相的分析
        3.3.3 小结
    3.4 主要实验药品及仪器
4 有机胺溶液的吸收与解吸实验
    4.1 有机胺脱硫剂
        4.1.1 常见有机胺脱硫剂
        4.1.2 位阻胺脱硫剂
        4.1.3 二元胺
    4.2 实验参数及评价指标
        4.2.1 实验参数的选定
        4.2.2 评价指标的建立
    4.3 有机胺脱硫剂的选择
        4.3.1 脱硫剂的脱硫性能比较
        4.3.2 脱硫剂的解吸性能比较
        4.3.3 小结
5 哌嗪水溶液脱硫体系的综合评价
    5.1 脱硫条件的确立
        5.1.1 温度的影响
        5.1.2 浓度的影响
        5.1.3 pH值的变化
        5.1.4 气体流量的影响
        5.1.5 烟气浓度
        5.1.6 小结
    5.2 选择性吸收实验
        5.2.1 二氧化碳的吸收原理
        5.2.2 选择性吸收过程
        5.2.3 选择性因子
        5.2.4 小结
    5.3 重复吸收实验
        5.3.1 重复吸收特点
        5.3.2 吸收剂pH值变化
        5.3.3 有效脱硫总量
        5.3.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和创新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8)稠油井下改质降粘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背景、意义
    1.2 稠油降粘开采技术研究状况
        1.2.1 稠油热采降粘技术研究状况
        1.2.2 稠油化学降粘开采技术研究状况
        1.2.3 稠油改质降粘开采技术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稠油的组成及性质分析实验
    2.1 实验用主要药品及实验仪器和装置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用主要实验仪器和装置
    2.2 稠油分析与实验方法
        2.2.1 稠油性质分析方法
        2.2.2 稠油结构测定分析方法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和讨论
        2.3.1 稠油物性和组成分析
        2.3.2 稠油中沥青质化学结构和热分析
        2.3.3 稠油粘温关系分析
        2.3.4 稠油流变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温水作用下稠油改质降粘研究
    3.1 主要药品、仪器与原料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温度对稠油水热裂解影响
        3.3.2 反应时间对稠油水热裂解影响
        3.3.3 加水量对稠油水热裂解影响
        3.3.4 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3.3.5 水热裂解反应前后稠油结构分析
    3.4 高温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
    3.5 高温水作用下改质降粘机理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外加催化剂作用下稠油改质降粘研究
    4.1 催化剂改质降粘依据
    4.2 主要药品、仪器与原料
    4.3 催化剂的制备
    4.4 实验方法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催化剂对稠油改质降粘优选
        4.5.2 催化剂加入量对稠油改质降粘影响
        4.5.3 反应温度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影响
        4.5.4 反应时间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的影响
        4.5.5 加水量对稠油催化改质降粘影响
        4.5.6 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4.5.7 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油样分析
        4.5.8 稠油中沥青质的结构分析及热分析
    4.6 催化剂在稠油改质降粘中的作用机理
        4.6.1 催化剂作用原理
        4.6.2 金属离子催化作用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外加供氢体作用下稠油催化改质降粘研究
    5.1 供氢体作用下催化改质降粘依据
    5.2 主要药品、仪器与原料
    5.3 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5.4.1 供氢体筛选
        5.4.2 供氢体加入量对稠油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影响
        5.4.3 反应前后稠油元素分析
        5.4.4 供氢催化改质降粘稠油结构影响
        5.4.5 供氢催化改质降粘稠油中沥青质结构及热分析
    5.5 供氢体在稠油改质降粘中作用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助剂作用下稠油供氢催化改质降粘研究
    6.1 助剂降粘依据
    6.2 实验仪器及药品
    6.3 实验方法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4.1 改质降粘体系助剂的优选
        6.4.2 助剂加入量对稠油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影响
        6.4.3 助剂作用下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影响对比
        6.4.4 助剂作用下供氢催化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的红外光谱分析
        6.4.5 助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中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6.4.6 助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中沥青质热分析
        6.4.7 助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前后稠油中沥青质结构测定与分析
        6.4.8 助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反应后气体分析
        6.4.9 助剂作用下改质降粘后稠油稳定性考察
    6.5 助剂作用下稠油改质降粘机理
    6.6 助剂作用下稠油改质降粘主要反应历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井下改质降粘开采稠油技术矿场试验
    7.1 改质降粘体系配方的确定
    7.2 适用油藏筛选标准
    7.3 改质降粘体系注入方式
    7.4 施工方案设计
        7.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7.4.2 试验区块概况
        7.4.3 现场施工程序
    7.5 矿场应用试验
        7.5.1 试验井处理液注入参数
        7.5.2 试验井生产状况
        7.5.3 试验井稠油性质和结构的变化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着作论文
致谢
详细摘要

(9)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萃取脱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离子液体简介
        1.1.1 离子液体的分类
        1.1.2 离子液体的结构
        1.1.3 离子液体的性质
    1.2 离子液体的制备
        1.2.1 两步法
        1.2.2 一步法
        1.2.3 微波合成法
    1.3 离子液体的应用研究
        1.3.1 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1.3.2 电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1.3.3 萃取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1.4 离子液体在萃取脱硫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1.5 离子液体的应用前景
    1.6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及分析方法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体系的构成
        2.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1.3 离子液体脱硫性能研究方法
        2.1.4 多级萃取脱硫研究方法
    2.2 分析方法
        2.2.1 气相色谱法测定辛烷中的含硫量
        2.2.2 十二烷和柴油中总硫的测量方法
        2.2.3 红外光谱法鉴别离子液体
        2.2.4 紫外光谱法测定极稀DBT-辛烷溶液的含硫量
        2.2.5 毛细管粘度计测定离子液体的粘度
第3章 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
    3.1 离子液体的制备
        3.1.1 预处理
        3.1.2 合成3-丁基-1-甲基咪唑二丁基磷酸酯([bmim]TBP)
        3.1.3 合成3-丁基-1-甲基咪唑氯盐([bmim]Cl)
        3.1.4 合成3-丁基-1-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_4)
        3.1.5 合成3-丁基-1-甲基咪唑苯磺酸酸盐([bmim]BeS)
        3.1.6 合成3-丁基-1-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_6)
    3.2 离子液体的表征
    3.3 离子液体[BMIM]TBP 的物性
第4章 离子液体萃取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分子间作用力
    4.3 溶解规律——相似相溶原理
    4.4 离子液体萃取脱硫的机理
        4.4.1 噻吩类含硫化合物本身的分子间作用力
        4.4.2 离子液体的离子间作用力
        4.4.3 离子液体与含硫化合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4.5 离子液体在实际油品中的萃取脱硫
    4.6 不同离子液体的萃取性能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5.1 离子液体萃取脱硫动力学实验
    5.2 [BMIM]TBP 在BT-正辛烷体系中的萃取脱硫实验
        5.2.1 BT 在两相间的分配平衡
        5.2.2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5.2.3 溶剂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5.2.4 多级萃取
    5.3 [BMIM]TBP 在DBT-正辛烷体系中的萃取脱硫实验
        5.3.1 DBT 在两相间的分配平衡
        5.3.2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5.3.3 溶剂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5.3.4 多级萃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符号说明
附录Ⅱ 原始数据
本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氨和甲胺类工业废气的治理优化和监测方法的研究[D]. 张双颖.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乙烯工厂污水集输环节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估算及控制对策[D]. 马文婷.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二恶英和多溴联苯醚的城市点源污染特征与气粒分配[D]. 孟博.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4]电石渣和烟道气为原料生产碳酸钙[J]. 刘润静,李锐,胡永琪,赵华,赵风云,胡庆福. 无机盐工业, 2013(02)
  • [5]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中烟道气的组成[J]. 于尚武. 当代化工, 2001(04)
  • [6]从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炼油和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J]. 朱亚杰,朱康福,林劢吾,陈俊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1984(01)
  • [7]有机胺溶剂用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脱除与回收[D]. 许贤. 浙江大学, 2010(08)
  • [8]稠油井下改质降粘机理及应用研究[D]. 赵法军. 大庆石油学院, 2008(04)
  • [9]室温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萃取脱硫性能的研究[D]. 张进. 清华大学, 2006(06)
  • [10]从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看炼油和右油化工技术的发展[J]. 第十一届世界石油大会的炼油小组. 炼油设计, 1984(01)

标签:;  ;  ;  ;  ;  

气相色谱法测定炼油化工厂烟气成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