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着作的延续与延伸

徐冰着作的延续与延伸

一、徐冰文字的延续与延伸(论文文献综述)

朱清雯,张璇[1](2021)在《中国文字符号的演变》文中研究表明汉字从甲骨文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形体不断简化,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时代进步的脚步,艺术表现的多样性促使文字符号走向新的创新与发展。走在前沿的是移居海外的华人艺术家们,他们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剧烈碰撞之后,逐渐摆脱了对西方艺术的盲目崇拜与依赖性,如徐冰,谷文达,吴山专等艺术家,正是借用传统的文字符号来突出"中国话语"。

王辉[2](2021)在《实验艺术中的中国文化主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曹斌华[3](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陈雪琴[4](2021)在《水墨语境下文字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西方文化、艺术开始逐步进入中国,中、西方有了更多的文化、艺术交流及文化思想上的碰撞,这对中国艺术家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积极的对画面形式、语言、当代性的有了深入的思考,以徐冰、谷文达等众多中国艺术家为领头人,艺术家们开始实验、探索、思考中国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并以及民族性、民族语言、符号和西方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有机结合点,认识到中国文字、书法、水墨的独特文化魅力和优势,开始尝试把中国文字符号、水墨纳入和渗透到艺术创作中,去增强画面视觉文化效果,水墨作为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也开始以一种新的面貌融入到很多艺术家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之中。一大波中外艺术家们开始以这个为主题进行研究,将传统形式中不容易让人感知到事物的形态通过再创作的抽象变形,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微观的世界,艺术家们用自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这是创作的前提,也是创作的目的。本文尝试从艺术家的作品以及创作理念进行研究与分析。探寻在水墨语境下,中国文字符号在当代艺术的创作实践研究,以及文字符号与水墨在未来中国艺术发展中的更多可行性和表现性。这也是中国现当代艺术起步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本人研究、学习的一次很好机会。

张天佐[5](2021)在《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社会处在一个“物”的时代,“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动态性和奇观性,工业化与技术化下的物具有了无限延伸的意蕴,它深刻地影响着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一切哲学、艺术、文化与生活的发生。物已不再是人的“他者”,物转而成为了人的镜像、人的延伸,甚至成为了人的一部分。“物”的这种转向改变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维度,也引发了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变革,以“物”为语言主体的艺术表述成为了20世纪至今艺术不断演变的最为鲜明的特征。混合媒介艺术(Mixed Media/Mixed Mediums)作为“20世纪混合使用不同物质材料的艺术”,以“物”为艺术语言呈现了这种动态性和奇观性,反映了这种关系维度的变化。伴随着现当代艺术中一系列“物”的出场,“物”的内涵不断外延,物的语义体系被重新建立,并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出现。物作为混合媒介艺术的具体语言形态,它以使用材料与媒介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以不同的“物观”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范式,以不同的思维方式把艺术语言转向了“物性”的表达,以新的“物”美学呈现了对当代工业、科技、智能文化背景下“物”与人本体之关系的新思考。在当代语境下“物”的这种转向构成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核心动力,在物的转向中,物呈现出两个维度的转向:一是“物”从物料转向了物性,从语言的媒介转向了语言的主体;二是物呈现出了“物的迹态转向”、“物的聚合转向”、“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三个主要语言形态面貌,形成了一个从自然材料媒介转向现成物、从现成物转向非物质虚化物的语言嬗变脉络,形成了一个走向物性、言语、场性、文本、行为与过程、互动与关系的语言美学特征。本文以“物转向”话语为研究逻辑背景,以“物”为切入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证,主要包括如下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追溯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出场,分析梳理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源起;第二部分通过梳理现当代语境下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脉络和个体实践,对混合媒介艺术“物”的转向路径、语言特征进行分析与归纳,呈现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整体面貌;第三部分通过对混合媒介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艺术案例的呈现对“物”的语言范式进行阐释;第四部分旨在通过呈现中国艺术家在这场“物”转向中所进行的艺术实践,为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的研究提供佐证;第五部分为总结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在擢升嬗变中所呈现出的“物”的美学特征;第六部分以艺术本体论的视角对混合媒介艺术中“物”的语言转向做出应答,进而探讨如何以“物”,以何种“物观”进行我们的艺术实践,传达我们的艺术观和生活观。

冯诗文[6](2021)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流行性趋势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印象派之后,写实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定阶段,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真正的"艺术"。20世纪初在欧洲各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这些理论思潮更多地与偶然行为、表现的全然自由、荒唐和放任有关,而非为了摹写而依靠其他方法来构建起新的审美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人们对"艺术"的传统定义,艺术家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与幻想能力进行创作。在此以后,艺术的范围愈加宽泛,界限越来越模糊,艺术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这些创作形式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当代艺术界,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下,许多当代艺术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了一系列艺术创作,这是一次伟大并有力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张晓[7](2020)在《论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文中研究说明徐冰被视为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装置艺术作为其众多艺术形式中最重要的艺术形式,可谓颇具里程碑意义。徐冰的装置艺术以传统文化符号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已在全球语境下成功建立一套独一无二的装置艺术语言体系。从早年的《天书》、《鬼打墙》、《新英文》到后来的《背后的故事》、《凤凰》等装置作品都显露出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重构的过程即是徐冰个人艺术发展的递进。这种创作形式不仅是对中国当代装置艺术的一种匡正和引领,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和未来的审视与思考,并且基于独特的艺术语言也显露出一种隐喻的批判意味。所以在当下已成为最活跃、最具思考性与认同感的艺术样式,对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创作者来说极具前卫意义。本论文以中国当代艺术家徐冰的装置艺术和其带有传统文化符号的典型作品为研究对象,探究他对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背景、表现形式、艺术价值、以及引发的思考与启示,从中获得装置艺术中重构传统文化符号的艺术思维和思想根基。徐冰的装置艺术重新赋予了传统文化划时代意义的新视角,这种“意义”在研究过程中透过作品的阐释加以论证。本论文分为六大章节五个部分,绪论为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是宏观角度分析徐冰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中西方艺术大师影响及其创作题材与艺术风格演变入手,分析徐冰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符号的渊源;第三部分本文重点章节,这一章对徐冰带有典型传统文化符号的装置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个案研究,逐一分析如何重构传统文化符号;第四部分是对第三部分的延续和总结,阐述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艺术价值,通过符号学视角、崇高美学角度以及社会角度出发加以自己的观点解读和论述;第五部分则简述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思考与启示。徐冰的装置艺术创作生涯犹如一个不间断的探索工作,他对每个时期所处的环境都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所以作品深刻有针对性,更引人深思。这种深思正是由徐冰重构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得来的,同时观者在面临这种重构时,往往大脑和语言系统会出现“当机”,使我们在诠释作品时面临阻碍。但这并不代表徐冰是想创作多么艰深晦涩玄之又玄的复杂艺术语义,相反他的装置艺术其实很直白的展现一种激活传统,反思传统的意味,同时又包含着对人惯性思维的挑战,激发人不断去开启新的认知方式。

郭亚丽[8](2020)在《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 ——以谷文达、徐冰、吴山专为例》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艺术家,在这其中,谷文达、徐冰、吴山专等人将文字作为艺术创作的新媒介,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将文字纳入视觉艺术创作的先行者。同时,谷文达、徐冰、吴山专等艺术家同时具有海外经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创作在国际视野中尤具话题性,为此引起艺术界热烈的讨论。以文字作为媒介进行创作,涉及西方当代艺术中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的探索以及其中的哲学讨论;在中国的艺术传统中,文字一直是重要的艺术门类,也是传统文化的象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术家们在文字艺术上的实验,则兼具了西方艺术史的知识性引入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和借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讲述当代文字艺术的发生;第二章主要分析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创作代表的三位艺术家的文字艺术实践,并从艺术家典型的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阐释中国当代文字艺术的不同面向。

夏翔[9](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贾悦[10](2020)在《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在经历了三四十年的融合与创新之后,有了新的定位和发展动向。大多数人们能够正确看待装置艺术的地位和作用,不再有评论家去争论装置艺术究竟是不是艺术,艺术究竟要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今天的艺术是开放的、多元的,更是平民化的艺术。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出现了很多的优秀艺术家,是他们为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徐冰,便是一位身体力行,热衷于实验创新的艺术家。徐冰,是我国当代艺术的探索与实践者之一。他独特的艺术创作视角,一丝不苟的态度,真挚的人文情怀,是他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备受国内外艺术界瞩目的原因。徐冰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但是他的艺术本质不曾改变。他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公众。他总是能在两种紧张的对峙中寻求一种和谐的力量,体现出惊人的智慧,让人眼前一亮。换句话说,他总是能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从生活中找到最简单的方式去帮助人们突破的其个体局限。徐冰的艺术一路走来,为当代艺术的发展不断地注入了活力,是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总是能抓住时代发展的命脉,扬长避短,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艺术将持续会对社会、艺术家以及公众产生影响。

二、徐冰文字的延续与延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冰文字的延续与延伸(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文字符号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字体的演变
二、文字表现的艺术形式
三、中国新潮美术
四、对汉字的解构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水墨语境下文字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3 论文基本内容
    1.4 完成论文的条件与方法
第2章 中外当代艺术创作中文字符号实践探索研究
    2.1 文字符号的概述
    2.2 中外艺术家的文字符号艺术实践
        2.2.1 杰克逊·波洛克的绘画分析
        2.2.2 徐冰文字艺术中的解构与重构
        2.2.3 保罗·克利创作中的符号造型
第3章 中外艺术家水墨实践研究
    3.1 马琳·杜马斯的水墨性绘画语言
    3.2 王天德绘画中的禅意表现形式研究
    3.3 谷文达实验水墨艺术的分析研究
第4章 文字符号与水墨结合实践研究
    4.1 文字符号与水墨在当代装置艺术的应用研究
    4.2 文字符号与水墨在综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第5章个人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与思考
    5.1 材料与技法
    5.2 创作过程及感悟
结论
参考文献
毕业创作设计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5)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三、研究价值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
    五、研究的方法
    六、本文的逻辑、结构与相关问题说明
一、“物”的艺术出场
    (一)混合媒介艺术中的“物”
        1.混合媒介艺术的概念辨析
        2.混合媒介艺术的媒介之“物”
    (二)“物”的艺术出场
        1.平面中的拼贴艺术
        2.生活中的现成品
    (三)“物”出场与转向的动因
        1.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2.现代语言论美学的转向和演变
        3.材料的“出位”之思
    (四)小结
二、“物”的艺术转向
    (一)物的物性转向
        1.“物”转向的哲学演变
        2.艺术的“物性化”转向
    (二)“物”的转向途径
        1.媒介的功能转向:从“媒介透明论”到“物的还原论”
        2.方法与思维的转向:从“摹仿”到“格物”
    (三)“物”的迹态转向
        1.单一材料的物性凸显
        2.混合材料实验的迹态物化
    (四)“物”的聚合转向
        1.物的奇观积聚
        2.物的诗学呈现
    (五)非物质的物质化转向
        1.观念的物化
        2.人与物的共生
    (六)小结
三、“物”的艺术呈现
    (一)物的诗意——综合材料绘画
        1.胡伟的“物墟”与“万象”
        2.非形式艺术的物质主义先锋——阿尔贝托·布里
    (二)观念的话语——混合媒介装置
        1.徐冰的文字艺术与《背后的故事》
        2.盐田千春与一根线的世界
    (三)非物质性的虚化物——新媒体艺术
        1.实验影像艺术的先导——白南准
        2.罗伊·阿斯科特的科智艺术与“湿媒体”艺术理论
    (四)小结
四、“物”的中国表达
    (一)物的尝试与泛化——中国混合媒介艺术的发展
        1.物的尝试——“85美术新潮”时期的新启蒙
        2.物的泛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艺术实验
    (二)文化自觉与语言重塑——中国的综合材料绘画和实验水墨艺术
        1.文化自觉——中国综合材料绘画的体系建立
        2.语言重塑——实验水墨艺术的材料实验
    (三)小结
五、“物”的语言美学特征
    (一)走向“物性”
    (二)走向“言语”
    (三)走向“场性”
    (四)走向“文本”
    (五)走向“行为与过程”
    (六)走向“互动与关系”
    (七)相关案例分析
        1.铅、炼金术与基弗
        2.“物派”与“枯山水”
    (八)小结
六、“物”的反思与自白
    (一)物之“思”
        1.对生命与过程的体悟之思
        2.对“物化”生活的追问之思
    (二)物之“言”
        1.用“自然”表现人心
        2.用“生活”直面生活
    (三)小结
结语 物与心同—:艺术唯“物”主义新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流行性趋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艺术的发展源头
二、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施展空间
三、结语

(7)论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徐冰装置艺术与传统文化符号的渊源
    2.1 时代背景与生活经历
    2.2 中西方艺术大师影响
    2.3 创作题材与风格演变
第三章 徐冰装置艺术作品中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
    3.1 汉字的“再造”
    3.2 长城遗迹的“复制
    3.3 传统山水画的另类演绎
    3.4 传统图腾符号的“重塑
第四章 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艺术价值
    4.1 符号学视角下重构的审美特征
    4.2 重构凸显崇高美学的精神特征
    4.3 重构对现实的批判与反思意味
第五章 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思考与启示
    5.1 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重构的思考
    5.2 对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8)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 ——以谷文达、徐冰、吴山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选题概述和意义
    2. 研究现状及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当代文字艺术的发生
    (一) 文字艺术的概念
    (二) 文字艺术的发展概述
        1. 西方文字艺术的发展
        2.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文字
    (三) 中国当代艺术对文字的选择
        1. 汉字的魅力
        2. 向西方艺术理论的学习
        3.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4. 艺术家的直觉性
二、 三位艺术家的文字艺术实践
    (一) 谷文达代表作品解析与研究
        1. 文字的宗教场景
        2. 文化的感知与转译
    (二) 徐冰代表作品解析与研究
        1. “伪汉字”:回望传统
        2. “伪文字”:文化冲击与交融
    (三) 吴山专代表作品解析与研究
        1. 文化记忆的载体
        2. 政治隐喻的符号
三、 中国当代文字艺术的不同面向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向
        1. 对传统媒介材料的选择
        2. 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
        3. 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向
    (二) 文字——图像的关系转化
        1. 文字的形式感
        2. 图文互通
    (三) 文字与文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确立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应用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相关概念解读
        1.关于基础课程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一)叙事与时间
        (二)叙事与空间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一)音乐体验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一)构成主义绘画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一)预科课程
        (二)一年级课程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一)中级学院课程
        (二)专业学院课程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一)硕士课程
        (二)博士课程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一)媒体研究课程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三)技术课程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一)海外游学
        (二)讲座
        (三)评图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一.思路拓展阶段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一)表现
        (二)思维
        (三)建造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一)身体与空间
        (二)城市与景观
        (三)衍生与延伸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一)意义与趣味
        (二)案例与学理
        (三)考察与体验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二.案例分析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一)装置艺术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三)影像艺术
        (四)数字媒体艺术
        (五)概念艺术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小结与讨论
结论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艺术研究
    三、课题依据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媒介性与公共性的概念及关系分析
    第一节 媒介性的概念分析
        一、媒介性
        二、当代艺术的媒介性
    第二节 公共性的概念分析
        一、公共性
        二、当代艺术的公共性
    第三节 当代艺术中媒介性与公共性转变关系
第二章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的逻辑推进
    第一节 不同时期徐冰艺术的媒介性形成及转变的体现
        一、传统时期:寻根与传统媒介的超越
        1、汉字与伪汉字——《析世鉴—天书》
        2、拓印长城——《鬼打墙》
        二、旅美期间:传统与现代媒介的交融
        1、文字媒介与新书法——《新英文书法》
        2、图像媒介与技术——《地书》
        3、烟草媒介—《烟草计划》
        三、回国之后:现代与生活媒介的关注
        1、生活媒介——《凤凰》
        2、环境媒介——《木林森》
        3、影像媒介——《蜻蜓之眼》
    第二节 不同时期徐冰艺术的公共性的形成及转变的体现
        一、传统时期公共性特征——可塑之才
        二、旅美期间公共性特征——崭露锋芒
        三、回国之后公共性特征——重中之重
    第三节 徐冰艺术作品中媒介性与公共性的关系
第三章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形成和转变的原因
    第一节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形成和转变的客观因素
        一、精英艺术的转变
        二、公众成为艺术的消费者
        三、艺术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
    第二节 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形成和转变的主观因素
        一、徐冰受到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
        二、徐冰对时代发展的洞察和选择
第四章 徐冰艺术媒介性与公共性的形成和转变的意义
    第一节 精英文化在当下生存的策略
    第二节 公众成为了艺术作品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徐冰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徐冰文字的延续与延伸(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文字符号的演变[J]. 朱清雯,张璇. 作家天地, 2021(36)
  • [2]实验艺术中的中国文化主题研究[D]. 王辉.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3]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水墨语境下文字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实践研究[D]. 陈雪琴. 鲁迅美术学院, 2021(09)
  • [5]物的转向 ——混合媒介艺术语言嬗变研究[D]. 张天佐.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6]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艺术中的流行性趋势探究[J]. 冯诗文. 明日风尚, 2021(06)
  • [7]论徐冰装置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的重构[D]. 张晓. 延边大学, 2020(05)
  • [8]20世纪80-90年代文字媒介艺术研究 ——以谷文达、徐冰、吴山专为例[D]. 郭亚丽. 天津美术学院, 2020(12)
  • [9]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徐冰艺术的媒介性与公共性研究[D]. 贾悦.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徐冰着作的延续与延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