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方言导入模式”的探讨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方言导入模式”的探讨

一、关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方言引入模式”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薇[1](2021)在《《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专为高等教育编写的汉语语法教科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书既是一部实用的汉语教材,也是一部传承俄罗斯汉学研究传统、充分吸收以往欧洲人汉语学习与研究成就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较早以普通语言学理论解释汉语的学术着作。本文将以1902年首版为基础,结合施密特个人档案、拉脱维亚大学所藏施密特个人藏书中的相关资料,从成书的历史背景、俄罗斯人的汉语学习与研究传统、欧洲人学习汉语的历史、世界语言学史以及俄罗斯汉语教育史的角度挖掘该书的特点和价值。该书写作的主要基础来源于俄罗斯人研究与学习汉语的传统。得益于作者施密特在彼得堡大学所受的东方学专业训练,俄国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汉学学派汉语教学的传统、以及俄国人的语言研究传统对施密特写作《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产生了深刻影响。首先,在俄国汉语研究的强项方面,如语法分析系统、汉字分析法等方面,施密特广泛采纳了前辈学者的观点,并且在传统汉学的基础上提出适应新局势的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此外,对俄国人学习汉语的继承还表现在另一些方面,如:延续俄国汉学研究的传统项目,同时关注汉、满、蒙三语,又根据海参崴东方学院对学生掌握东亚语言的要求增添了日语、朝鲜语以及越南语等语言材料。其次,继承彼得堡学派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的基本观点,认为包括汉语在内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地区文化一样,可以通过一般方法被科学地认识、研究,汉语并非是某些欧洲汉学家认为的“停滞不前”的、处于其原始状态的一种低级语言,而是具有与其文化相关的理据性,需要理性地认识。再次,彼得堡汉学学派注重积累史实材料,在研究汉语时,施密特大量收集、引用丰富的语言材料和例证,这也是施密特作为瓦西里耶夫弟子最突出的传承特点之一。俄罗斯人早期对汉语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驻北京东正教使团成员论着和西方人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有大量从中国运回的中文原典。俄罗斯人对汉语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具有三方面的视野,他们既传承本国人的研究,又善于参考西方、中国的研究和学习资料。一方面,该书吸收了当时欧洲和中国学术界对汉语的最新研究成果,是一部在系统、科学的文献综述基础之上的学术着作,对欧洲其他汉学家的观点、成果和语言材料进行整合,从中得出更进一步的观点,从而成为外国人汉语教材编着史发展到19、20世纪之交时具有综述性、整合性的一部着作。另一方面,《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中对欧洲人汉语学习资料的运用还在于对其中收集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精选,找到最适合编入该书的范例。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特点还在于将以往欧洲汉学家、语言学家的资料,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将之整合纳入他的语法系统中—一汉语实用语法系统是作者要着重教授的内容,也是这部教材相比于一些欧洲汉学家语料搜集式的汉语教科书更具优势之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并非只有零散的语法点汇集,而是强调汉语语法规则的整合归纳,并且首次在俄语语境下构建一套新的汉语实用语法体系。是明清时期以来外国人对汉语语法科学研究史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继往开来之作,也是20世纪以后国际学界的现代汉语研究往纵深方向开拓的重要前提,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从欧洲语言学史和俄罗斯语言学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到19世纪末,欧洲和俄国语言学经过了多年的方法和材料积累,在历史比较语言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经为学界所接受,这些思想对这一时期包括施密特在内的俄国语言工作者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普通语言学的新思想在外语教材编纂方面的应用也具有重大意义。从语言学研究的角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是俄国汉学史上第一次尝试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汉语的语法着作。一方面来说,以汉语为参照、拓宽了普通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范围,反过来说,也从西方语言学的新成果出发丰富了汉语研究的方法论。从语言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一时期的汉语内部也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清末社会大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词日渐成为时尚,北方官话口语日益成为最重要的中外交往标准语,白话文运动已在酝酿之中;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来自西欧语言学的发展——经过19世纪的发展,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该书可以看作是一部汉语史研究与汉语实践语法研究相结合的产物,书中证实了运用产生于印欧诸语言框架下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方法在汉语研究中的可能性与可行性。通过对本书的研究,可以从“他者”的角度审视汉语对普通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贡献,挖掘汉语对历史语言学及普通语言学研究的补充意义,加深历史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观念下对汉语及其历史演变的认识。最后,《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出版使用对19、20世纪之交俄国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的的汉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语言实践教材,为了使学生便于理解规则、掌握用法,作者不仅善于描写语法规则时在抽象化的基础上进行具体化表述,注重使用条件、搭配对象、适用范围、特例等方面的考察,力求使语法规则呈现出严谨、易懂、实用的特色,同时还配有大量精选范例。此外,教材的内容还间接地反映了俄国的教育政策、教育历史,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教育目的、教育制度、汉语课程大纲、教学目标,施密特本人的教学思想等。因此,教材的内容折射出这一时期俄国汉语教育史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生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即19、20世纪之交)、特定教育场所中(即海参崴东方学院)、特定教育者(即施密特)主导下、针对特定学习者群体(即就读于海参崴东方学院的大学生、军官和少量其他社会人士)的教育活动的历史进程。总之,俄国汉学家施密特专为海参崴东方学院的汉语学习者编写、并于1902年出版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一书,既继承了俄罗斯汉学、尤其是彼得堡大学学派既往的已有研究成果和研究传统,采用了俄国人头脑中相对成熟的俄语语法框架基础,又能放眼世界,有所取舍地借鉴当时流传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其他国家汉学家所着的汉语教材,另外还成功运用最新的俄国和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截止到清末时期的中国传统语言学成就来科学地描写汉语,是俄国汉语教育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部语法教科书。本文将结合教材原着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本书的编写特点及研究成果,全面考察这部着作的重要作用及价值。

尹朋灯[2](2021)在《初级水平缅北克钦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 ——以迈扎央教育学院为例》文中指出缅甸克钦族(Kachin)在中国被称为景颇族(Wun Pawng),在印度被称为新颇族(Sing Po)。克钦语是克钦族民族通用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克钦语支。近年来,随着源源不断的克钦族学习汉语,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也面临着克钦族汉语学习方面的诸多教学问题。文章基于语言迁移理论、语言对比分析理论、偏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以缅北迈扎央教育学院的克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语音听辨、统计分析和典型样本的实验等方法,从“母语”和“多语”角度分析克钦学生汉语语音偏误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发现:“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极差音’是学习者最难学会的内容,而在适度差异范围内,则差异越小越容易学会”;克钦学生学习汉语时受克钦语的影响强于受缅甸语的影响。克钦族汉语初学者有许多规律性、集中性和特殊性的语音问题。声母方面,n、1、z、r属低难度;j、q、s、c、x属中等难度;zh、ch、sh属高难度。发音部位层面,按难度低到高依次是舌尖中、舌尖前、舌面前、舌尖后。发音方法层面,重难点集中在送气擦音和送气塞擦音。韵母方面,(?)、(?)、ua、uai、un、uang、uen、iong、ueng 属低难度;ou、iou、ian、uei、uo、ue、uan 属中等难度;er、ei、u、un属于高难度。其中,儿化音、卷舌音和撮口呼是重难点。声调方面,问题集中且重难点是第二声和第三声,主要是调域、调型、调时和语调问题。其中,调型、调域主要受德宏方言的影响,调时和语调问题是深受缅甸语和克钦语影响,存在声调环绕、颤抖、摇摆等问题。克钦学生存在一些特定的声韵偏误条件,并构成若干个“偏误链”。如:当c、s、q、x与齐齿呼韵母相拼时,常规性误读为[cj]、[sj]、[cj]、[sj];有且仅当n与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相拼时学生会读错;有些韵母单独读时偏误率很高,搭配声母后明显得到改善,如ei、ou。学生的偏误问题有识音层面、听辨层面、发声层面以及综合性的偏误等等,主要偏误原因是多语杂糅、本土汉语教学问题、汉语拼音方案问题、汉语拼音与克钦文的音形差异以及网络汉语等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从语言教学、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赵靖懿[3](2021)在《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官话指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汉语教育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汉语口语从南京话转变成北京话,《官话指南》是这一转折阶段的重要教科书,在汉语国际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官话指南》为研究对象,挖掘该教材在第二语言教材编写上给予后人的启发,为今天的汉语教学工作提供思考。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明本文的选题意义,现阶段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科书的研究现状,简要概述前人对《官话指南》的研究情况,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章概述《官话指南》,从作者、编撰背景、版本、体例以及编撰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该教材的编排体例遵循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规律。内容的编排遵循了教学编写的实用性,但由于语音部分篇幅较少,词汇和语法项目没有清晰的分类,在系统性和科学性上该教材仍存在许多不足。第三章从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三个方面分析教材在内容要素上的选材特点,以及其体现的先进语言意识。语音方面,在前人解读“凡例”的基础上,归纳出该教材在四声的判定、轻重音与轻重念、“四呼”、特殊的语流音变等方面体现的早期语音教学的先进理念。词汇方面,从词汇选择的理论依据、词汇系统的内部构成、词汇选择的特点等方面挖掘北京官话的趣味性和丰富性,研究发现教材保留了许多特色词汇,词汇的选择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语法上,总结了教材呈现的语法点项目,并依据句类和句式两个范畴,重点分析了教材中的疑问句和“叫”字句,归纳其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契合性。第四章分析了《官话指南》所体现的语言教学意识。从话题与交际功能相结合、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教学中、会话教学意识和语体教学意识几个方面明确了该教材对当今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启示。在文化因素方面,重点分析了教材蕴含的礼仪文化、称谓语文化、敬语文化和科举考试文化。本章的创新之处是运用刘虹的会话结构分析理论对《官话指南》中的会话进行了结构和功能方面的分析,总结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增强会话结构意识,汉语教材编写应丰富对答类型的重要意义。第五章分析了《官话指南》这部教材的时代特征以及对我们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编者尽管在语音上有所涉及,但浅尝辄止,整部教材缺少拼音和拼音练习,此外还存在缺少生词表和词汇类型标注、缺乏练习、缺少汉字教学等特点。这部教材采用了中外合作的教材编写模式,启示我们发扬这一先进的编写理念,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选择真实自然的语料。

郭承禹[4](2020)在《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韵律轻重对于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的影响,并且提出了“韵律变调”的概念。文章支持这一观点,认为除了语法和语义变调之外,一些方言的语音变调应纳入轻重音的研究框架进行解释。具体来说,文章以汉语方言的双音节词为研究对象,提出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以这两种韵律结构为纲领,分别列举出与之对应的变调模式,力图说明韵律模式驱动变调这一语言事实,并且解释其中的音变机制和蕴含的规律。第1章以世界语言韵律特征的共性和规则作为切入点,将研究视野逐渐聚焦于东亚、汉语的韵律研究,分别总结了汉语的轻音与重音的表现形式,并列举了目前词汇重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随后引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即轻重音与连读变调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举出变调受到韵律轻重影响的事实,并总结了重音音节往往保留单字调,轻音音节变调这一规律。第2章引述了四种基础的韵律范畴,展示了汉语方言存在左重和右重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此章节还详述了轻重音和声调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韵律模式驱动变调”的预设:任何单字调进入多音节辖域时都要满足韵律轻重音的内在要求,否则发生变调。另外,此章还列举了文章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3章描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音中和调。此章节解释了轻音中和调这一术语,并以长沙话和娄底话为例,分析了轻音位置产生中和调的原因。结果说明,单字调在末音节轻音位置保留了部分声调特征,变为相应的短平调(或短调),调值是原调的音高起点或终点。原因是轻音只有一个韵素,无法承载单音节完整的升调或降调。这种轻音中和调和轻声有着本质的区别。第4章以北京话和银川话为例,叙述了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轻声现象。这一章节从跨方言的角度,分析了两个方言轻声词的词汇结构和声学特征,并且总结了其中的共性和差异。就共性来说,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都属于动态的、口语化的、可类推的左重韵律模式。轻声音节的本质均为“失调”。两者差异主要在于银川话的轻声“不轻”。第5章以成都话和松江话为例,论证了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依据前贤研究,两种方言均存在左重韵律结构,其连读调是韵律轻重的外在表现。文章着重描述了连读调中蕴含的右向声调延展,同时发现声调延展有既定的声调组配条件,整个音变过程呈现出系统性的、动态性的特点。声调延展可以分为音高延展和调域延展,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末音节的轻音失去原有的声调特征。第6章以福州话的双音节韵律词为例,讨论了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文章认为福州话存在右重韵律结构,其松紧韵母和变调结果都反映了这种韵律模式。福州话的很多变调都出现了声调逆同化现象,通过分析具体的语音特征,发现这与“前短后长”的右重韵律结构有关。前面的轻音被后面重音的声调所同化,出现了部分同化和完全同化两种逆同化现象。第7章探讨了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此章节以六甲话、开建话和铺门话为例,展示了这些方言双音节词变调的相似之处,首音节位置上的声调均中和化为两种较低的音高。这种由于调值低化造成的中和现象蕴含了右重韵律结构,轻音的声调依照高低调域(或阴阳调类)的不同分别向最低调值发生低化,重音则不变调。和左重结构下轻音的声调“变短”相比,右重结构则是变低。第8章揭示了部分民族语言韵律轻重与声调的关系。此章节分别以无声调的红土藏语和有声调的大坝土家语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红土藏语的韵律结构以右重为主,其变调呈现出相对“前低后高”的模式。大坝土家语则是以左重韵律结构为主,重音的音高趋势延展至轻音上,出现了声调延展现象。以上变调规律和部分汉语方言类似,这说明汉藏语言中轻重音与声调的关系是存在共性的。第9章的内容是全文的结论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2章提出了两个预设,经过对语料的分析和论证,主要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是轻音对内在音高有特定要求,如果进入轻音的声调不满足这一要求,那么轻音可以驱动变调。其二是左重和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变调是多样的,也可以说是“不对称”的。文章最后阐述了本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展望。

刘定慧[5](2020)在《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语言接触是语言演变的根本动因。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其从学科发展到理论建设也都日臻完善。而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演变现象更是成为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过,由于语言接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学界对语言接触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接触、普通话与方言接触着力较多,研究得也更为深入。而对汉语与外语之间相互接触的研究稍显薄弱,而就汉语与外语接触的研究而言,也主要集中于对汉语与英语、日语的接触研究,对汉语与其他外语的接触研究则关注不够。“五·四”时期开始,很多充满时代色彩的俄源词开始批量进入到汉语中,其所携带的社会文化意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学者关于汉语外源词的论着中,大多比较重视英源词和日源词的研究,而对俄源词的研究则缺乏足够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在先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汉语中的俄源词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出发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本土化规律和动因以及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共分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对已有语言接触研究、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语言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汉俄语言接触中的汉语俄源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对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的引进特点进行了研究。本章以重要的中俄(苏)交往历史事件为时间节点将俄源词的引进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中苏友好时期、苏联解体至今的新时期。通过参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检索俄源词在《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BCC语料库》中的最早出现时间,界定了现有俄源词出现在汉语中的大致时间范围,从而将其归并到本文所划定的相应历史时期对其引进特点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汉俄语言接触范围、接触方式和接触主体的不同是造成不同历史时期俄源词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第三章主要对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在汉俄语音对比的基础上,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音节结构演变及汉俄音系匹配方面呈现出的规律和特征进行了全面地分析研究。俄源词语音本土化首先体现在其进入汉语后发生了十分普遍的音节结构演变现象。本文发现,不仅俄语中独有的音节结构发生了演变,而且汉俄语言中共有的音节结构也发生了演变。据本文分析,增加音位和删减音位是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主要方式,并且呈现出以增加音位为主的特点。汉俄音系匹配则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又一重要体现。本文发现,用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的现象在汉俄语言接触中十分普遍。并且本文还发现了用汉语韵母匹配俄语辅音的特殊情况。通过对具体匹配形式进行归纳整理后,本文分析出了汉俄音系匹配的两种主要方式:相似匹配和条件匹配。结合对具体语言事实的分析后,本文认为,汉俄语音差异是促使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的根本动因。而词汇借用过程中的知觉映射、音系知觉原则等汉语母语者的认知因素则是促成汉俄音系出现多种匹配形式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同时也是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第四章主要对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其主要动因进行了研究。本章利用汉俄两种语言的大型综合语料库对俄源词在汉俄两种语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对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和表意方面的本土化规律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分析。俄源词进入汉语后在结构方面的本土化主要体现在产生了几种特殊的构词方式。这些构词方式不仅为汉语带来了全新的构词语素、构词模式,还将特殊构词中所蕴含的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心理特征、文化背景和认知方式等也同时带到了汉语中,从而对汉语产生了影响。俄源词进入汉语在表意方面的本土化主要通过音义相兼、词义变化、语用意义变化、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等多种方式来实现。通过一系列适应汉语语言体系的变化,俄源词在实现表意本土化的同时,也在填补汉语语义空缺、促使汉语语义系统重新调整方面影响了汉语。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俄源词进入汉语后词汇本土化的动因既有适应汉语语言环境的语言内部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及文化因素等语言外部的原因。第五章主要从共时角度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进行了研究。本章结合几个大型语料库的检索结果对筛选出来的近1000个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状态进行了宏观界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半数以上的俄源词在汉语中已经失去活力,只有少部分俄源词继续在汉语中维持活力。为了进一步考察俄源词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状态,本文从存有活力的俄源词中甄选出了被2016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收录的俄源词作为考察样本,结合其在《人民日报》(2015-2019)中的使用情况,对其活力程度和活力特征进行了研究。本文发现样本中的俄源词虽然都属于本文所界定的有活力状态,但是其在汉语中的具体活力程度却存在差异。本文通过对具体语料进行分析后认为,使用频次、语义表达、语法功能、语用范围和语用领域等语言因素以及相关的社会因素均会对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产生影响。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语。主要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存在的不足。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不仅对汉语中的俄源词演变规律有了更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而且对汉俄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也有了更系统地把握。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对非亲属语言之间词汇借用规律的理解和认识。词汇借用现象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常新课题,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完善和深化。

方悦[6](2020)在《世界汉语教学史及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末清初,随着航海大革命的完成,世界各国开始逐渐由闭塞不通的互不关联的格局向互通有无、联系紧密的格局过渡。以美英法荷等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由本国日益成熟的航海业之风帆相继走上对外兼并扩张和建立海外殖民地的道路。伴随着同时期基督教在欧洲各国的传播范围愈发广泛。西方国家开始借助宗教和外交手段逐步将触手深入中国内陆地区。自此,中国这片土地上开始印踏下各国传教士和来华外交官的足迹。至清末民初,中国历史的篇章就中西文化交流史角度而言已进入了一个全新且关键的时期;伴随着西人身影大量涌入中国,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史上西人汉语习得的第四次热潮已经出现。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宣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西方世界利用坚船利炮取代先前柔性的宗教和外交手段击破中国的大门。大批的外交官、留学生、商人涌入中国。以谋求各阶层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开始其汉语学习的进程。在这一时期来华人士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一些对中国汉学文化和语言学研究颇深的外交官和传教士编写了种类多样、侧重点和学习方法各异的汉语教材。虽然建国后针对对外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史以及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进行的各类研究已有数量可观的着述,但是纵观这些研究着述尚未发现有将同一本对外汉语教材内的文化教学及语言教学同时列入研究范围的着述。此类研究,可见为两类:一类是以研究多本西人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后总结其共性形成结论;二类是以研究某一本对外汉语教材中语言类教学要素为主体并形成结论。但是,对外汉语教学自肇始之日起,便由两个部分组成即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论文中针对对外汉语教学发生发展的历史和清末明初西人编写教材的研究将从目前研究现状的待补充考证部分为切入点和论文立意点。综合这一时期外国学者、语言学家或汉学家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书籍及其书籍内容为研究对象,鉴于前人已形成的比较完整的源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各学科要素研究的角度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和策略出发,考察这一时期西方人编写的这些汉语教材中的语言学教学及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在内容上的特点、侧重点,以及这些特征和侧重点体现出的时代背景和语言特色,为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和课堂教学实践提供借鉴。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认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徐晗[8](2019)在《《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文中指出《通用汉言之法》和《中国言法》是两位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马士曼分别出版于1815年和1814年的汉语语法着作。作为英国汉语语法研究的开先河之作,两部着作对汉语语法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两部着作可以看做是英国早期汉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是英国汉学走向专业的标志,为以后的英国汉学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向和范例,对后来英国传教士的汉语研究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为研究对象,主要采取描写与解释结合的方法,共时和历时结合的方法以及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研究,以期挖掘两部着作的语言学价值与相互关系。本文的写作对于欧洲汉学史、世界汉语教学史、汉语语法学史以及丰富两部着作的研究成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研究对象,有关该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价值。第二至七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两部着作的语法体系进行对比。第二章介绍两位作者的生平与学术成就,并将两部着作的整体框架进行对比。第三章将两位作者的语言背景进行对比,从着作体现的语言背景以及语料选择两个方面展开,这对作者语法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章节,将两部着作的词类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在对比时以现代汉语标准为参照,并分析其认识的正确性与不足。第五章对两部着作的句法研究进行对比,关注两位作者对汉语语序认识的正误。第六章分析两位作者的语言学理论基础,揭示其语言学背景。第七章将两部着作与《马氏文通》进行对比,考察其学术地位及其局限性。第八章为结语,概括本文的考察结果,指出自已存在的不足。根据以上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在词类上,两部着作对汉语词类的划分大体相似,均受到西方语法体系影响,和前人比更重视汉语独特性,为之后传教士的汉语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二、在句法上,两位作者注意到了汉语语序的重要性,符合汉语实际。马士曼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汉语构词法以及词类与句子成分的关系,较前人更为进步。三、两部着作年代接近,理论基础相似,某些观点相似在情理之中。但《通用汉言之法》是一部口语语法着作,而《中国言法》是一部文言语法着作,有各自不同的研究重点。因此,笔者认为两部着作之间不构成抄袭,但可能存在借鉴和参考。

陈敏[9](2019)在《17-19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重叠研究》文中认为重叠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广泛存在于世界语言之中,在汉语更是屡见不鲜,在汉语词汇的构词,特定句式的生成上都有着重要作用。作为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点,对汉语重叠的研究主要在西方语法结构之下进行,目前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西方语言框架之下,对于汉语重叠的认识也带有西式眼光。本文以17-19世纪西方汉学中的语法着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十部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汉学着作为主要文献资料来源,总结归纳西方汉学家们对汉语重叠的认识。文章对十部汉学语法着作进行整理,运用对比研究方法梳理17-19世纪西方汉学对汉语重叠研究的历时变化,结合现代汉语已有研究成果,研究发现:1)17-19世纪汉学家们普遍认识到了重叠在汉语构词中的重要地位,他们对汉语重叠词的形式、词性分类和语法功能做了详细介绍。2)17-19世纪的汉学家们在母语语法体系影响下,对重叠手段在汉语的数量范畴、度量范畴和动量范畴做了诸多描写,虽然汉学家没有将重叠这一语法手段的特征做系统陈述,但他们在不同词类框架下的语法认识使我们能够窥探一二。本文也将结合跨语言的重叠对比,在类型学的背景之下总结汉语重叠在词法层面的独特表现。3)17-19世纪时的汉学作品中对重叠在句法层面特征的直接认识不多,但结合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结论,我们能够从汉学作品的角度看到短语结构、话题结构、疑问结构和动词拷贝结构这几种重要的蕴含重叠现象的句法形式在汉语中的特点,继而看出重叠在汉语句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重叠作为汉语中一种被广泛使用的语法手段,它在使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类形态”变化值得我们注意,本文西方汉学视角下探索汉语重叠特征,在类型学背景下归纳汉语同其他语言的不同之处,结合两者得出了汉语重叠的特点,希望在对汉语重叠的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够提供一些启示。

吴越[10](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二、关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方言引入模式”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方言引入模式”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历史背景及其作者
    1.1 海参崴东方学院及其培养目标
        1.1.1 办学背景
        1.1.2 学院设置
    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作者施密特
        1.2.1 施密特的早年求学、实习生涯
        1.2.2 赴海参崴东方学院任教后的汉学研究
    1.3 教材的学习者与使用情况
        1.3.1 教材的出版、使用、影响
        1.3.2 学员的汉语学习情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俄国传统汉学背景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语音系统考辨
        2.1.1 南北官话的语音系统、汉语音韵研究
        2.1.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注音方案
        2.1.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汉语发音规则
    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比丘林汉语语法体系的突破
        2.2.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词法体系
        2.2.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句法体系
    2.3 施密特对比丘林、瓦西里耶夫等人汉字理论的发展
        2.3.1 汉字的起源问题
        2.3.2 关于汉语口语、书面语的讨论
        2.3.3 汉字的“六书”
        2.3.4 施密特对瓦西里耶夫汉字体系的增补
    2.4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满、蒙、日、朝、越等语言的关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世界汉语研究史框架下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3.1 例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欧美汉学的反思
    3.2 以“声调”为例谈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音研究的整合
        3.2.1 声调的本质
        3.2.2 汉语声调的发音特点
        3.2.3 汉语声调的标调系统
        3.2.4 汉语方言的声调语音规律
        3.2.5 中外学者论“汉语声调的演变”
        3.2.6 “入声”之争
    3.3 施密特对欧美汉语语法研究成果的整理
        3.3.1 某些语法形式在各地的使用差异
        3.3.2 各国汉学家对若干语法规则的不同观点
        3.3.3 欧洲汉学家普遍忽略的汉语语法知识
    3.4 选编欧美、日本汉语教材及中文原典的书面官话范例
        3.4.1 筛选范围:标准北方书面官话材料
        3.4.2 筛选入编:符合语法规范、排列顺序合理
    3.5 个案研究:德国汉学家阿恩德对施密特的影响
        3.5.1 阿恩德及其《官话手册》
        3.5.2 两部教材的总体设计
        3.5.3 以重音理论为例讨论施密特对阿恩德的取舍
    3.6 个案研究:《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对中国传统文献的改编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世界语言学发展进程中的《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4.1 施密特的汉语观
        4.1.1 对汉语的两种定位
        4.1.2 静态与动态、共时与历时
    4.2 汉语语音史的构建:历史比较语言学与语言类型学的结合
        4.2.1 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材料
        4.2.2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辅音音变考察
        4.2.3 “语音规律无例外”之汉语元音音变考察
        4.2.4 语言史的社会性——汉语官话的形成
        4.2.5 语言现象的“类推作用”:汉语词根溯源问题
    4.3 俄国语言学成果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
        4.3.1 用“形式语法”思想分析汉语的词法
        4.3.2 语言与思维的联系——汉语与中国人的心理
        4.3.3 波捷布尼亚及其弟子的句法思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从语言教育及应用视角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
    5.1 一部“研究—学习—教学”三位一体的汉语教科书
    5.2 从课程理论分析《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材料建构
        5.2.1 横向组织:课程教学板块的功能分析
        5.2.2 纵向组织:螺旋渐进的主题序列性
    5.3 从应用语言学看《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教学大纲
        5.3.1 字词大纲及词汇控制
        5.3.2 语法大纲及翻译训练
    5.4 本章小结
余论 施密特《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的价值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书影及相关影像资料
附录2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序言及目录
附录3 《汉语官话语法试编》俄语字母注音表(含例字)
附录4 阿恩德《官话手册》序言及目录
致谢

(2)初级水平缅北克钦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 ——以迈扎央教育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四、理论基础
    五、术语、符号说明
第一章 学院概况与调查综述
    第一节 校园环境与办学情况
    第二节 汉语专业办学情况
    第三节 调查与分析综述
第二章 语料采集与录音样本分析
    第一节 克钦学生汉语声母偏误分析
    第二节 克钦学生汉语韵母偏误分析
    第三节 克钦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分析
    第四节 克钦教师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第五节 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声学分析
第三章 克钦学生汉语语音偏误成因分析
    第一节 已学语言和语言习得负迁移
    第二节 目的语引起的偏误
    第三节 汉语拼音与克钦文的音形差异
    第四节 本土汉语教学导致的语音偏误
第四章 克钦族学生汉语语音偏误解决策略
    第一节 宏观视角下的语音教学策略
    第二节 微观视角下的语音教学策略
    第三节 教学管理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论着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四、其他类
附录
    附录1:《迈扎央教育学院克钦族师生汉语语音测试表》
    附录2 -1:《PC5(预科班)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
    附录2 -2:《TCL(大一)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
    附录3:《迈扎央教育学院师生汉语语音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4 -1:《汉语普通话与克钦语声母对照表》
    附录4 -2:《汉语普通话与克钦语韵母对照表》
    附录5:《汉语与缅语韵母系统对照表》
    附录6 -1:《德宏方言声母系统对照表》
    附录6 -2:《德宏方言韵母系统对照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官话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对日本明治时期的汉语教材研究
        1.2.2 关于《官话指南》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统计法
        1.4.3 历史研究法
        1.4.4 归纳总结法
第二章 《官话指南》概述
    2.1 《官话指南》编者及编纂背景
        2.1.1 编者介绍
        2.1.2 编纂背景
    2.2 《官话指南》的版本及编撰体例
        2.2.1 版本
        2.2.2 编撰体例
    2.3 《官话指南》的编纂原则
        2.3.1 针对性
        2.3.2 实用性
        2.3.3 科学性
        2.3.4 系统性
第三章 《官话指南》中教材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3.1 语音系统
        3.1.1 引入中古音韵学的概念
        3.1.2 早期汉语四呼的概念
        3.1.3 四声与变调
        3.1.4 轻重音与轻重念
        3.1.5 特殊音变现象
    3.2 词汇教学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3.2.1 分析教材词汇选择的理论依据
        3.2.2 词汇选择的总体特点
        3.2.3 词汇系统的内部构成
    3.3 语法教学内容的选取及编排特点
        3.3.1 句类分析
        3.3.2 句式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官话指南》中的语言教学意识
    4.1 话题与交际功能相结合
    4.2 文化因素融入到语言教学中
        4.2.1 见面礼仪
        4.2.2 称谓语文化
        4.2.3 描述性敬语
        4.2.4 科举考试文化
    4.3 会话教学意识
        4.3.1 会话结构分析
        4.3.2 会话功能分析
        4.3.3 会话开头的类型分析
    4.4 语体教学意识
第五章 教材编写的时代特征与启发
    5.1 《官话指南》教材编写的时代特征
        5.1.1 缺乏拼音系统
        5.1.2 教材缺乏生词表
        5.1.3 教材缺乏练习
        5.1.4 缺少汉字教学
    5.2 《官话指南》教材编写的启发
        5.2.1 中外合作的教材编写模式
        5.2.2 选择真实自然的语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4)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世界语言中的韵律现象
        1.1.1 世界语言轻重韵律模式与规则
        1.1.2 东亚语言的韵律模式及其特殊性
        1.1.3 汉语韵律的历时变迁
    1.2 汉语词汇轻重音的研究备述
        1.2.1 重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2.2 轻声、轻音概念及其表现形式
        1.2.3 有关汉语词汇重音的争议
    1.3 汉语方言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1.3.1 连读变调概念及其成因
        1.3.2 连读变调中的轻重音线索
        1.3.3 轻重音与连读变调
    1.4 本文所用语料及符号
第2章 本文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2.1 韵律的单位和层级
        2.1.1 韵素
        2.1.2 音节
        2.1.3 音步
        2.1.4 韵律词
    2.2 两种基本的韵律结构
    2.3 轻重音和变调的关系
        2.3.1 韵律轻重和声调概念
        2.3.2 韵律轻重和声调的关系
        2.3.3 韵律轻重类型的变调表现
    2.4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3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末音节的轻音中和调
    3.1 什么是“轻音中和调”
    3.2 长沙话的轻音中和调
        3.2.1 长沙话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3.2.2 长沙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3.2.3 长沙话后缀的轻音中和调
    3.3 娄底话的轻音中和调
        3.3.1 娄底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3.3.2 娄底话轻音中和调的案例分析
        3.3.3 娄底话的“轻声调”
    3.4 轻音与轻声的对比
第4章 左重韵律结构下的跨方言轻声现象
    4.1 跨方言角度下的轻声研究
    4.2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单字调与轻声变调
    4.3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比较
        4.3.1 北京话和银川话共同的轻声词汇
        4.3.2 北京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4.3.3 银川话特有的轻声词汇
    4.4 北京话和银川话的轻声词汇的声学比较
        4.4.1 音节与TBU的时长比值
        4.4.2 轻声音节的音高
    4.5 小结
第5章 左重韵律结构的声调延展现象
    5.1 声调延展与韵律轻重
    5.2 成都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5.2.1 左重方言成都话
        5.2.2 成都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5.2.3 成都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5.3 松江话的声调延展现象
        5.3.1 松江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5.3.2 松江话的左重韵律结构
        5.3.3 松江话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的声调逆同化现象
    6.1 声调同化与右重韵律结构
    6.2 福州话的声调逆同化
        6.2.1 福州话的特点与右重韵律结构
        6.2.2 福州话的单字调与连读调
        6.2.3 福州话声调逆同化的案例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右重韵律结构下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1 首音节的声调中和现象
    7.2 六甲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2.1 六甲话的单字调
        7.2.2 六甲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7.3 开建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3.1 开建话的单字调
        7.3.2 开建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7.4 铺门话中轻音的声调中和现象
        7.4.1 铺门话的单字调
        7.4.2 铺门话连读调所蕴含的韵律模式
    7.5 声调中和与调值低化
第8章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模式研究实例——以红土藏语和大坝土家语的双音节词为例
    8.1 少数民族语言的“韵律之疑”
    8.2 红土藏语的音高与韵律
        8.2.1 红土藏语概况
        8.2.2 红土藏语单音节词的音高模式
        8.2.3 红土藏语双音节词的重音与音高
    8.3 大坝土家语的声调和韵律
        8.3.1 大坝土家语概况
        8.3.2 大坝土家语的单字调和连读调
        8.3.3 大坝土家语声调延展的案例分析
        8.3.4 大坝土家语的其他韵律模式
    8.4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方言轻重音调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0 选题缘起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语料来源
    1.5 研究方法
    1.6 已有成果研究综述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着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 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6)世界汉语教学史及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论文结构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2.1 国内外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史及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关于世界范围内汉语教学历史及所编着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综合性成果
        1.2.3 国内外关于近代西方人编写对外汉语教材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实验方案
    1.5 拟解决问题和创新之处
第2章 古汉语汉字的对外传播及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
    2.1 汉朝之前的世界汉语教学史研究
        2.1.1 上古时期汉语汉字的传播及汉语教学的历史研究
        2.1.2 上古时期汉语汉字在朝鲜半岛的传播及汉语教学史研究
    2.2 汉朝时期:汉语外传和对外汉语教学雏形时期
        2.2.1 传播的背景:丝绸之路的开辟与佛教的传入
        2.2.2 汉朝时期对外汉语的“教师”:儒生与遣使
        2.2.3 汉朝时期对外汉语教学的“习得者”:佛教僧侣
        2.2.4 汉朝时期境外汉语教学与传播的研究
    2.3 魏晋南北朝文化融合宗教杂糅时期汉语外传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3.1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播背景研究
        2.3.2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外汉语教学场所及中介语的初显
        2.3.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语教师
    2.4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外汉语教学主要内容及成就研究
    2.5 隋唐时期:汉语外传和对外汉语教学飞速发展与向境外拓展研究
        2.5.1 传播的背景:贞观之治开启的盛世图景
        2.5.2 汉语对外传播及对外汉语教学途径研究
        2.5.3 隋唐时期对外汉语教育官方政策:官派留学制度
        2.5.4 隋唐来华各国留学生研究
    2.6 宋元时期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2.6.1 宋朝汉语外传的国家研究:越南与阿拉伯地区
        2.6.2 宋朝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研究
        2.6.3 宋朝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研究:“学塾”藩学
        2.6.4 宋朝对外汉语教学特点研究:建立完整的文字传播体系
        2.6.5 宋元时期中国境外对外汉语教学发端及对外汉语教材研究
    2.7 世界对外汉语教育史的特点研究
        2.7.1 世界对外汉语教育史发展阶段的特点研究
        2.7.2 对外汉语教材演变特点的研究
第3章 晚清时期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情况概述
    3.1 对外汉语的开山之作:《西儒耳目资》(A Help to Western Scholars)
        3.1.1 《西儒耳目资》创作背景研究
        3.1.2 《西儒耳目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初探
        3.1.3 《西儒耳目资》在对外汉语教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3.2 清朝对外汉语里程碑:威妥玛(Thomas Francis Wade)
        3.2.1 《语言自迩集》及其历史意义
第4章 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之《寻津录》与《燕京妇语》
    4.1 研究对象选取:《寻津录》、《燕京妇语》共同点研究
        4.1.1 对外汉语教材相同语料选取的研究
        4.1.2 研究对象选取之教学要素体现的研究
    4.2 研究对象选取:《寻津录》、《燕京妇语》独特异质性研究
        4.2.1 《寻津录》、《燕京妇语》教材类型的异质性研究
        4.2.2 《寻津录》、《燕京妇语》适合习得人群的异质性研究
        4.2.3 《寻津录》、《燕京妇语》教学对象在国别上的异质性研究
    4.3 晚清对外汉语教材《寻津录》与《燕京妇语》研究
    4.4 《寻津录》研究
        4.4.1 创作背景及编写目的研究
        4.4.2 《寻津录》篇章结构研究
        4.4.3 《寻津录》文化类教学要素研究
        4.4.4 《寻津录》语言类教学要素研究
    4.5 《燕京妇语等八种》研究
        4.5.1 《燕京妇语》编写背景及编写方式介绍
        4.5.2 《燕京妇语》文化类教学要素研究
        4.5.3 《燕京妇语》语言学类教学要素研究
第5章 晚清时期对外汉语教材的启示及对当代教学的建议
    5.1 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的的意义及启示
    5.2 对对外汉语教学及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XC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价值
    1.2 研究现状
        1.2.1 语法角度研究
        1.2.2 世界汉语教学角度研究
        1.2.3 语音角度研究
        1.2.4 韵律角度研究
        1.2.5 语料角度研究
        1.2.6 其他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
        1.4.2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方法
        1.4.3 对比研究的方法
        1.4.4 数据统计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作者及其着作
    2.1 马礼逊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1.1 马礼逊生平
        2.1.2 马礼逊汉语学习经历
        2.1.3 马礼逊的学术成就
    2.2 马士曼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2.2.1 马士曼生平
        2.2.2 马士曼的汉语学习经历
        2.2.3 马士曼的学术成就
    2.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简介
        2.3.1 《通用汉言之法》简介
        2.3.2 《中国言法》简介
        2.3.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内容大纲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言背景对比研究
    3.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体现出的语言背景
        3.1.1 马礼逊《通用汉言之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3.1.2 马士曼《中国言法》体现的语言背景
    3.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对比研究
        3.2.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来源对比
        3.2.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料选择缘由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词类对比研究
    4.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名词对比研究
        4.1.1 名词概述对比研究
        4.1.2 名词的数对比研究
        4.1.3 名词的格对比研究
        4.1.4 名词的性对比研究
        4.1.5 名词对比研究小结
    4.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量词对比研究
        4.2.1 量词表对比研究
        4.2.2 早期传教士汉语量词研究
        4.2.3 量词对比研究小结
    4.3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形容词对比研究
        4.3.1 形容词原级对比研究
        4.3.2 形容词比较级对比研究
        4.3.3 形容词最高级对比研究
        4.3.4 形容词对比研究小结
    4.4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数词对比研究
        4.4.1 数词写法对比研究
        4.4.2 基数词与序数词对比研究
    4.5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代词对比研究
        4.5.1 人称代词对比研究
        4.5.2 物主代词对比研究
        4.5.3 疑问代词对比研究
        4.5.4 指示代词对比研究
        4.5.5 关系代词对比研究
        4.5.6 分布代词对比研究
        4.5.7 不定代词对比研究
        4.5.8 集体代词和相互代词
        4.5.9 代词对比研究小结
    4.6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动词对比研究
        4.6.1 动词分类对比研究
        4.6.2 动词语气对比研究
        4.6.3 时态对比研究
        4.6.4 动词对比小结
    4.7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副词对比研究
        4.7.1 相似副词
        4.7.2 次数和序数副词
        4.7.3 数量和比较副词
        4.7.4 时间和位置副词
        4.7.5 约数、疑问、肯定、否定副词
        4.7.6 副词对比研究小结
    4.8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虚词对比研究
        4.8.1 叹词对比研究
        4.8.2 介词对比研究
        4.8.3 连词对比研究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5.1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概述对比研究
    5.2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句法对比研究
        5.2.1 名词用法对比研究
        5.2.2 形容词用法对比研究
        5.2.3 代词用法对比研究
        5.2.4 动词用法对比研究
        5.2.5 副词用法对比研究
        5.2.6 虚词用法对比研究
    5.3 《中国言法》汉语构词法研究
        5.3.1 表示阶层、职业和称呼的复合词
        5.3.2 汉字重叠构成的复合词
        5.3.3 意义相近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5.3.4 意义不同的两个汉字连用构成复合词
        5.3.5 国内构词法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来源研究
    6.1 西方语言学理论背景
        6.1.1 希腊—罗马语言学系统
        6.1.2 内布利亚拉丁语法
        6.1.3 普遍唯理语法
        6.1.4 普遍语法
    6.2 早期西方汉语语法研究
        6.2.1 《通言》与《中国言法》之前的传教士汉语语法着作
        6.2.2 欧洲本土汉学家汉语语法研究
        6.2.3 《华语官话语法》与《中国官话》的汉语语法体系
    6.3 马礼逊和马士曼对语法体系认识的发展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的学术地位
    7.1 《通用汉言之法》、《中国言法》与《马氏文通》语法体系比较
        7.1.1 词类对比研究
        7.1.2 句法对比研究
    7.2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与局限
        7.2.1 《通用汉言之法》的价值
        7.2.2 《通用汉言之法》的局限
    7.3 《中国言法》的价值局限
        7.3.1 《中国言法》的价值
        7.3.2 《中国言法》的局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17-19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重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词法层面的重叠研究
        二、句法层面的重叠研究
    第三节 研究语料来源、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语料来源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价值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17-19世纪西方汉学对汉语重叠的认识及历时演进
    第一节 拉丁语族学者对汉语重叠认识的研究
        一、对汉语重叠的认识
        二、演进及特点
    第二节 日耳曼语族学者对汉语重叠认识的研究
        一、对汉语重叠的认识
        二、演进及特点
    第三节 斯拉夫语族学者对汉语重叠认识的研究
        一、对汉语重叠的认识
        二、对重叠认识的特点
第三章 语言类型学视野下17-19世纪西方汉学的词法重叠研究
    第一节 语音形式
        一、基式为单音节的重叠式词语
        二、基式为双音节的重叠式词语
    第二节 形态形式
        一、重叠形式
        二、重叠手段
    第三节 语法意义
        一、数量范畴
        二、度量范畴
        三、动量范畴
第四章 现代语言学视域下17-19世纪西方汉学的句法重叠研究
    第一节 短语结构
        一、形成过程
        二、语用功能
    第二节 疑问结构
        一、VP-not-VP
        二、VP-not-V
        三、V-not-VP
    第三节 话题结构
    第四节 动词拷贝结构
        一、发展过程
        二、使用限制
        三、句法推导解析
第五章 结语及启示
    第一节 汉语重叠的特点
        一、词法层面
        二、句法层面
    第二节 启示
        一、词汇教学方面
        二、句法教学方面
        三、语别化教学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10)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2.4 本章小结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3.1.5 小结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3.2.2 无定用法
        3.2.3 数量(无指)用法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3.4.4 小结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3.6 本章小结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4.2.3 小结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4.3.1 “谁”的指称解读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4.3.4 小结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5.1.2 “任指”解读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5.2.4 小结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5.4 本章小结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6.1.1 普通话的“们”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6.3.2 瑞安话的“俫”
    6.4 本章小结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7.2.4 小结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8.2.1 创新点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B.a 疑问用法
        B.b 非疑问用法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D 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关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方言引入模式”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官话语法试编》研究[D]. 罗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初级水平缅北克钦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研究 ——以迈扎央教育学院为例[D]. 尹朋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日本明治时期汉语教材《官话指南》研究[D]. 赵靖懿.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4]汉语方言双音节词的韵律结构类型与变调[D]. 郭承禹.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 [5]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D]. 刘定慧. 吉林大学, 2020(01)
  • [6]世界汉语教学史及晚清对外汉语教材研究[D]. 方悦. 山西大学, 2020(01)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通用汉言之法》与《中国言法》语法体系对比研究[D]. 徐晗. 厦门大学, 2019(08)
  • [9]17-19世纪西方汉学中的汉语重叠研究[D]. 陈敏. 厦门大学, 2019(09)
  • [10]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中“方言导入模式”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