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带复合宾语的动词

英语中带复合宾语的动词

一、试谈英语中可带复合宾语的动词(论文文献综述)

赵彤艳[1](2019)在《谈谈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用法》文中指出在学习英语时,我们都知道使用谓语动词时要注意该谓语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该谓语动作和主语的关系,即要注意时态和语态,其中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现象类似汉语里把字句和被字句。

李迅[2](2018)在《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文中指出“N1+V1+N2+V2”句法形式在现代汉语中非常常见,但在内部语义上是非均质的,以“致使性”为参照点,可以分为致使性结构和非致使性结构。论文将致使性结构界定为V1NV2构式,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致使”范畴是一个典型的由复杂事件表达的语义范畴,而V1NV2构式则是对这种复杂事件的具体表达手段。论文以“认知构式语法”理论、“认知事件”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系统分析了 V1NV2构式以“致使”义为核心的表达功能。论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V1NV2构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及构式义的界定V1NV2构式包含了词汇型致使和分析型致使两种类型。词汇型致使的V1NV2,体现为隐性致使型事件;分析型致使的V1NV2,体现为显性致使型事件。显性致使型事件包括了迂回致使事件和回指致使事件两种下位类型;隐性致使型事件包括了使役事件、使能事件、使成事件、助成事件、共动事件以及归因事件等六种下位类型。论文坚持“基于用法的模型”思想,对超过370万字的新闻和小说的封闭语料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型率和例率为主要考察点,以“基于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构式搭配分析”为思路,考察了各种下位类型构式中V1和V2的分布情况,以及V1和V2的搭配情况,根据用法的频率,确定了V1NV2构式表达的各种事件语义以及其中的典型范畴和非典型范畴。迂回致使事件和使役事件分别是显性致使和隐性致使两种事件类型的典型代表。依据典型范畴的事件语义,V1NV2构式义界定为:外部事件直接致使N实现V2表征的状态事件的发生,或外部施事N0通过V1手段直接或间接致使N产生V2表征的动作事件。二、显性致使V1NV2构式的分析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是这一类中用法占绝对优势的类型,论文将其作为这一部分的主要研究对象。在使因事件方面,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中的E1事件以构式关联的外部事件形式存在。事件名词和E,事件的表达具有“天然”的相容性,而非事件名词则以转喻的方式指代E,事件,转喻能力和“显着度”相关。在致使关系方面,“使”和“让1”这两个显性致使标记词的用法频率占了绝对优势分布。“使”和“让1”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分化。功能分化受到语体、事件类型以及V1动词语义等三个因素的制约。在结果事件方面,E2事件的下位类型包括“状态变化事件”、“感知变化事件”。围绕“状态变化”这个语义范畴,有5种语义类型:状态实现、状态延续、状态消失、状态量增、状态量减。围绕“感知变化”这个语义范畴,有2种语义类型:感官感知、心理感知。三、隐性致使V1NV2构式的分析使役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指令性”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指令性”依靠V1动词的词汇义得到具体表达。依据指令性语义的强弱,分为三类:弱指令性V1、一般指令性V1以及强指令性V1。一般指令性V1在使役事件中处于绝对优势分布,其致使的结果主要是动作类事件。使能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允禁”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根据“允禁”的类型,分为两大类:允许性V1和禁止性V1。使能型V1NV2构式中E2事件往往具有强动作性。助成型V1NV2构式中,E1事件和E2事件通过“助力”的致使关系建立联系,根据外部论元N0的参与度,可以分为Ⅰ型助成型和Ⅱ型助成型。共动型V1NV2构式有两个特征:一是致使关系必须存在;二是“共动”语义中有侧重,共动事件中的外部论元N0虽然参与了 E2事件的表达,但仅仅是伴随性的,而内部论元N才是E2事件的主要角色。使成型V1NV2构式在隐性致使类型中使用频率最低,是隐性致使V1NV2构式中较为特殊的一种类型。在致使关系的表达上具有一定的跨范畴倾向,构式搭配有凝固倾向,搭配扩展功能有限。归因型V1NV2构式在隐性致使类型中最为特殊。归因型V1NV2构式在语义结构上更接近于显性致使V1NV2构式的特点,可以看作是无显性致使标记词的无意致使型构式的特殊类型。四、V1NV2构式致使功能体系的分析V1NV2构式应被看作是一个最高层级的抽象构式,以致使性为构式义的核心。“让”是个多功能的动词,以“让”为观察点,可以较完整地呈现出V1NV2构式从显性致使到隐性致使的功能联接体系。子构式体现出的“图式一一例示”联接关系的紧密度和构式的典型性特征高度相关。越符合“图式——例示”联接关系的子构式越接近V1NV2构式的典型范畴,反之则处于边缘范畴。V1NV2构式对“致使性”语义表达的全面性还体现在构式表达力互动类型功能的全面性。V1NV2构式覆盖了包括基本力稳定动态模型、次级力稳定动态模型以及转换力动态模型在内的所有的具体模式,甚至还延伸出具有鲜明汉语语法特征的两个新概括的模式。迂回致使型V1NV2构式对力动态系统模型的表达功能最丰富,说明致使方式的明确程度和力互动类型表达的多样性程度呈反比,在V1NV2构式中,致使方式越倾向于标记化,表达不同力互动类型的能力越强;致使方式越倾向于词汇化,越容易限定在特定的力互动类型表达范畴中。迂回致使型、使役型、使能型是V1NV2构式使用频率最高的三种子构式,在力动态系统模型中,恰恰也就是这三种类型拥有较强的跨模式分布的表达功能,说明跨模式分布的表达功能有利于构式更广泛的运用,或者说,用法能否更为普遍,使用频率能否更高,取决于该构式是否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类型的力互动模式。

马睿颖[3](2012)在《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文中提出本文排比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九套大学英语专业(以下简称“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包括许国璋主编的《英语》、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胡文仲主编的《大学英语教程》、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黄源深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何兆熊主编的《综合教程》以及何其莘和童明编着的《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等教材的初版及修订版,其内容涉及教材的编写依据,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主题以及教辅配套材料。通过对50年来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主导教材的分析研究,笔者发现:英语教育思想和观念随着社会政治的变迁而转变,主要体现于以下诸方面:第一,从单纯传播语言知识到注重发展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的转变。第二,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第三,从以单词、句子教学为中心向注重语义、语篇教学的转变。第四,从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向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转变。第五,从强调学习结果到重视学习过程的转变。对这九套教材全方位的详析与对比揭示出一种突出的发展走向:我国英语专业精读教材(包括改称为“综合英语”的教材)精读性质逐渐淡化,综合性质大大加强。这是由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外语界引进并深受外国先进的外语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需要。本课题研究有以下意义:一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语言观;二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编写者的外语学习观;三是通过梳理,可以了解各教材与其社会文化的相关性;四是通过梳理,可以帮助学习者更有效的选择教材,让教材更好地发挥作用。论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的编写原则、教材评估理论以及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等三个方面理清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发展走向并提出建议。

郑丽[4](2012)在《英汉“Find”与“找”构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动词+补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句法和语义研究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并成为国内外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历时、共时角度分析,却都很少从细节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英汉对比。构式语法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种更好识解英汉动补构式的方法。构式语法理论认为,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即使是在具体词缺席的情况下也具有与形式相应的意义和语用功能。本文借助于认知语言学背景下的构式语法理论,结合语料库,对“find”和“找”这一基本动词进行英汉动补构式对比分析。本文主要关注动词加动词形式的动补构式,试图揭示二者主要异同点,从而有助于英语或者汉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这种构式。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动补结构特别是其中的动结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出了很多重要的结论。但是很少有人借助语料库这一具有说服力的工具,就某个词来进行相关的对比研究。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方法:内省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考察分析了“find”和“找”的动补构式。本文主要借助数据库-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和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当中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真实语料,部分语料来源于电脑语料百度以及内省。作者分别对“find”和“找”进行了搜索,找到并下载符合要求的构式结构。然后通过整理分析,进行两者的比较,得出以下主要结论:“find”和“找”大量出现在主谓宾结构中,二者都可以跟补语。“find”的补语多出现在宾语后,没有发现直接接动词做补语的情况,然而“找”直接接动词做补语的情况很多,并且多用在口语中,有着特殊的用法即“找+动词”这一构式常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这点是汉语与英语截然不同的地方。从数据可以看出英语动补构式-动词+动词形式的动补构式不发达,相比之下,汉语词汇中的动补构式却很发达,具有更大的能产性,用法经济灵活。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将“find”和“找”的动补构式进行对比,总结了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要突出动补构式的不同之处,从而更丰富了前人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不仅证明了构式语法理论在语法研究中自有其在某一程度上的解释力和优越性,这一发现也会给英汉教学及学习者以启示,同时有益于英汉翻译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尽管文章对于“find”和“找”动补构式做了尽可能多的解释,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作者建议今后的研究应包括更多动补构式其他方面的知识,从而做出更完美的识解。

杨哲[5](2011)在《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互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外对比日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句式对比在汉外对比研究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汉语中的兼语句和英语中的复合宾语句,两者表达的基本逻辑意义相近,都表述了“使人或事物处于某种状态或表现某种行为”,而且它们的结构形式也基本对应,有规律可循。这两种句式存在着较多共性,具有相对可比性。因此,本文以功能对等和意义对应为前提,力图探究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学界至今对这两种相似句式的对比研究较少,且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类型对应分析、零散举例等方面,缺乏对两种格式全方位的统计考察。本文对约33.6万字/词和23.8万字/词的汉英双向平行语料中兼语句和复合宾语句的用例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在前人分类的基础上,以动,为标志,兼顾其整体构式义进行归类,确定了五类兼语句和六类复合宾语句,据此归纳总结出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互译时的翻译方法及对应句式的使用频率通过比较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原语用例数,我们发现约33.6万字的平行语料中共有559例兼语句,而约23.8万字的语料中有549例英语复合宾语句,说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使用比汉语兼语句的使用更为广泛。直译法是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翻译时最常用的手段,兼语句中直译法占到71.9%,复合宾语句中直译法占到71.8%,这说明直译法在这两种句式的汉英互译中使用频率基本相同,且比例很高,另外在具体的下位分类中直译也是首选的翻译手法。转译法在兼语句的英译中占到了19.5%,在复合宾语句的汉译中占到了20%,这两者的使用频率相当。兼语句的意译用例占总数的8.6%,复合宾语句的意译占8.2%。此外,文章还考察了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句式的使用情况。兼语句主要有四类对应句式,分别是:复合宾语句、主谓宾句、主谓宾状句、致动词句。复合宾语句主要有五类对应句式:兼语句、主谓作宾句、“把”字句、动补格句式、双宾句。另外,兼语句英译为复合宾语句的比例占到54.7%,而复合宾语句汉译为兼语句的比例约占53%,对应率均超过半数,这说明这两类句式的对应程度较高。

袁竹筠[6](2011)在《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兼语句是汉语中一类很有特点的句式,也是语言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复合宾语句也是英语中一类很有特点的句式,它与汉语兼语句有相似之处,又有所不同。前人对这两种句式已经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但在语义、语用层面研究得不够深入。本文以“三个平面”理论为基础,主要从语义、语用两个层面对这两种句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探寻了制约这两种句式成活的因素,分析了两种句式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易产生偏误的原因。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对对外汉语教师和留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的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概述和客观评价。第二章从句法层面对两种句型进行了对比。本章分别对两种句型的主语部分、谓语部分及兼语部分与宾语部分等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第三章从语义层面对两种句型进行了对比。本章分别对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中主要的句法成分的语义做了研究,进一步对比了两种句型语义的异同。第四章从语用层面对两种句型进行了对比。本章分别从句子语气、句子语义表达焦点以及句子语义表达重心等三方面对比研究了两种句型的异同,并探寻了制约这两种句式成活的因素。第五章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的偏误分析和教学策略。本章对汉语兼语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产生的偏误进行了总结分析,阐述了两种句式在编写对外汉语教材时易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根据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最后一部分是结语。结语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减少兼语句偏误的建议。

马崇梅[7](2008)在《汉语兼语句和英语SVOC句型互译时的句式对应》文中指出汉语兼语句[(N1)+V1+N2+V2]或英语SVOC句型的构成主要取决于动词V1或V的意义。通过对兼语句和SVOC句型互译实例的对比分析,探讨兼语句和SVOC句型进行英汉互译时的句式对应,以期加深对英汉中的这两种语言现象的认识。

卢润[8](2007)在《SVOC认知语义研究》文中提出SVOC作为英语简单句句型的一种,值得人们关注并进行研究。然而,语言学家对于SVOC结构的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甚至在SVOC的界定这种基础性的问题上仍存在讨论的余地。语法界在SVOC研究上存在的不一致状态,也引起语言教学上的一些困难。本文试图以认知语言学和认知语法的一些观点为基础,依托配价语法、格语法和构式语法对SVOC的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SVOC结构与相邻句式之间的相关性。对SVOC典型句子动词语义的分析显示这些动词均隐含有“状态改变”这个意义。结合中国学者在配价研究上的成果,我们认为动词的配价不局限于名词性短语,判断一个成分是否是动词的配价的标准是看去掉这一成分之后,句子是否符合语法或基本意义是否发生改变;并且配价也不仅仅是动词的属性,更应该看作句式的一个特征,通过动词所在的句式判断它在此处所显示的配价特征。根据这几点对SVOC动词的研究表明,进入这一句式的动词表现出三价的特征。基于Fillmore的格语法以及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SVOC句式中,动词之外各部分的语义特征分别是施事格、受事格和抽象的终点格。其间又牵涉到内嵌句充当语义角色和形容词作为广义动词加以分析的问题。通过对SVOC构式义的分析,我们发现SVOC范畴内典型成员都包含“NP1通过某种行为使得NP2发生变化或发出新动作”这样一个意义,具体来说,这种变化又可分为显形变化,隐性变化和潜在变化。非典型成员的意义是表示NP2伴随某种行为状态,这与SVO范畴意义产生部分的交叉。SVOC构式“致使结果”含义意味着两条能量传递链的存在,并且这一句式的语义核心是后一条能量传递链,即突出强调动词表示的动作对NP2造成的影响、带来的结果,而不是强调动作本身。对SVOC与其相邻句式相关性的研究表明,各句式范畴内存在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句式之间的界限不是截然可分的,而句式之间意义的差异则主要体现在它们表征的意象的不同。

徐银[9](2007)在《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比了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两种句式。这两种句式在形式上相似,句式的逻辑语义关系也存在相似之处。前人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句子成分的对应关系,当然也有分析这两种句式的共性和差异的,但是从形式语法的角度阐释英汉语言的共性,且对差异的探讨不够深入。本文运用整体和部分,共时和历时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共时对比首先整体上对比这两种句式的特点,然后从语法类别、语义和语法功能等方面对比其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两种句式中动词类别的对比,根据动词的语义,英汉中有较多相对应的类别,也有不相对应的类别。两种句式中大多数相对应的类别都含有致使义,所以这两种句式都可看成致使结构,然后本文从经验论和力意象图式两个角度分析这两种句式共同的认知基础。基于两句式共时对比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本文再从历时的角度对两种句式的发展过程进行对比,以进一步研究这些相似和相异之处产生的原因。首先,本文归纳并总结了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历时发展的过程。英语复合宾语句经历了从古英语,到中古英语,再到现代英语三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其中中古英语时期为这一结构的形成时期,因为从古英语到中古英语,这一结构经过了一个从SVO1O2到SVOC的重新分析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影响了这种句式的整体特点,而且制约了其组成成分的特性。汉语兼语句在汉语史上很早就出现了,而且发展到现代汉语,是最稳固的语法形式之一,其发展史上没有经历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这一历时发展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句式共时差异的形成,如:两种句式中主谓关系的差异,兼语句中的兼语陈说部分与复合宾语句中补语的差异以及两种句式中一些特殊的动词语义类型的差异。而历时发展过程中也有相似之处,两种句式产生时,致使义是主动词最主要的语义类型,这证明了致使事件是二者产生的认知基础,而且两种句式中的致使类动词(使/make)都经历了从具体词汇义的动词到语法词的变化,也就是说经历了一个语法化的过程,这些都是语言共性的表现。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这两种句式进行对比,总结了二者的相似和差异之处,并从认知、共时和历时的角度分析了这些相同和相异之处形成的原因,特别是本文将两种句式历时发展的过程进行归纳和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二者共时对比的差异和相同之处,从而弥补了前人研究的不足。文中的论述也体现了语法化理论的合理性和普遍性。本研究一方面有利于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两种句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兼语句的英译和英语复合宾语句的汉译,所以它无论是对英语学习,还是对对外汉语教学都有相当的指导意义。

林水珠[10](2005)在《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而高职英语教学,要想避免其中语言迁移现象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在着力探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试谈英语中可带复合宾语的动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谈英语中可带复合宾语的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1)谈谈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被动语态的意义
二、被动语态的构成
三、被动语态的用法
四、结束语

(2)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缘起与研究目标
        一、课题缘起
        二、研究目标
    第二节 理论背景
    第三节 语料说明
        一、语料来源
        二、语料统计方法
    第四节 章节安排
第一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回顾与思考
    第一节 兼语式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兼语式名称的讨论
        二、“兼语式”独立地位的争议
        三、兼语式范围的研究
        四、兼语式研究的方法论
        五、兼语式研究中的一些不足
    第二节 “事件”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概述
        一、“事件”的含义
        二、“事件”研究方法的分化
        三、“事件”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事件结构的语义研究
        五、事件结构的句法研究
        六、汉语中的事件结构研究
第二章 V_1NV_2构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及构式义的界定
    引言
    第一节 复杂事件视角下的V_1NV_2构式界定
        一、“N_1+V_1+N_2+V_2”句法形式的事件结构类型分析
        二、V_1N_V2构式的界定
    第二节 V_1NV_2构式的致使类型
        一、“致使”相关概念的界定和用法
        二、显性致使和隐性致使
    第三节 V_1NV_2构式的能产性——“基于用法的模型”
        一、“构式型率”和“构式例率”的总体考察
        二、V_1的语义类型分析
    第四节 V_1NV_2构式的典型事件和非典型事件——基于互为变化的共现词素构式搭配分析
        一、V_2的语义类型分析
        二、V_1和V_2搭配强度分析与事件语义概括
        三、“隐性致使事件——显性致使事件”的内部连接
    第五节 本章小结——V_1NV_2构式义的概括
第三章 V_1NV_2构式的显性致使事件结构研究
    第一节 使因事件分析
        一、使因事件与显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连接方式
        二、使因事件的识解路径
        三、转喻能力与使因事件表征
    第二节 致使关系分析
        一、致使关系的功能分化
        二、来自语料的观察
        三、来自构式搭配的观察
        四、小结
    第三节 迂回致使结果事件分析
        一、状态变化类结果事件
        二、感知变化类结果事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_1NV_2构式的隐性致使事件结构研究
    第一节 “使因——结果”事件结构的识解
        一、基于动词和构式互动分析的词汇分解模式
        二、V_1动词的构式准入机制
    第二节 致使关系功能分化与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多义联接
        一、多义联接的基本理据
        二、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多义联接类型
    第三节 隐性致使V_1NV_2构式的“使因——结果”事件结构分析
        一、使役型V_1NV_2构式
        二、使能型V_1NV_2构式
        三、助成型V_1NV_2构式
        四、共动型V_1NV_2构式
        五、使成型V_1NV_2构式
        六、归因型V_1NV_2构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_1NV_2构式致使功能体系
    第一节 致使功能表达视角下的V_1NV_2构式的层级性
        一、“让_1”的显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二、“让_2”的隐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三、“让_3”的隐性致使功能及其与隐性致使事件中V_1的替换性
        四、“图式——例示”联接紧密度与V_1NV_2构式典型性的关系
        五、V_1NV_2构式层级性研究小结
    第二节 力动态系统视角中的V_1NV_2构式致使功能研究
        一、力动态理论简介
        二、“基本力稳定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三、“转换力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四、“次级力稳定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致使性的表达
        五、V_1NV_2构式致使性表达的其他力动态模式
        六、力动态模型与V_1NV_2构式研究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3)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大学英语专业教育在国内外语界的研究现状
        二、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编写原则的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语界对我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现状
        四、国内大学英语教材与英语课程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二、本选题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一、本选题研究拟采取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二、本选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学术意义
第二章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西方语言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现代语言学时期(结构主义语言学时期)
        二、当代语言学时期
        三、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借鉴及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西方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一、国外教学法流派简介
    第三节 西方语言哲学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影响
    第四节 国外外语教学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编写的影响
    第五节 国外英语教材评估理论对我国外语教材的影响
        一、Cunningsworth的教材评估体系
        二、Jo McDonough与Christopher Shaw的细则
        三、MichaelP.Breen与Christopher N.Candlin的指南
        四、目前中国大学英语教材评估的困境
第三章 建国后起步阶段(1949-197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第一节 建国后高校英语教学起步阶段的教学概况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介绍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
        二、俞大絪主编《英语》第5-6册
        三、徐燕谋主编《英语》第7-8册
    第三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语言观
    第四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外语学习观
    第五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第四章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1978-1985)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起始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研究
        一、许国璋主编《英语》1-8册(1979-1981年修订版)介绍
        二、许国璋主编《英语》1-4册(1992年修订版)介绍
        三、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语言观
        四、许国璋主编《英语》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五、许国璋主编《英语》:社会文化观
    第三节 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研究
        一、《高级英语》1-2册(1980年初版)介绍
        二、《高级英语》1-2册(1995年修订版)介绍
        三、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语言观
        四、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外语学习观
        五、张汉熙主编《高级英语》: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研究
        一、《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83-1987年初版)介绍
        二、《大学英语教程》1-6册(1992-1996年修订版)介绍
        三、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语言观
        四、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五、胡文仲主编《大学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五节 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一、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二、三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第五章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1986-1997)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
    第一节 改革开放发展阶段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概况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研究
        一、《新编英语教程》1-4册(1986年版)介绍
        二、《新编英语教程》5-8册(1994-1997年版)介绍
        三、《新编英语教程》:语言观
        四、《新编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五、《新编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三节 李筱菊《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研究
        一、《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1987年版)介绍
        二、《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1-4册(2000年版)介绍
        三、《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语言观
        四、《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外语学习观
        五、《交际英语教程:核心课程》: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一、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二、两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第六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上)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的高校英语教学概况
    第二节 李观仪主编《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研究
        一、《新编英语教程》(1998-2008年修订版)介绍
        二、《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语言观
        三、《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外语学习观
        四、《新编英语教程》修订版:社会文化观
    第三节 杨立民主编《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研究
        一、《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6册(2002年版)介绍
        二、《现代大学英语精读》:语言观
        三、《现代大学英语精读》:外语学习观
        四、《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社会文化观
    第四节 黄源深主编《综合英语教程》研究
        一、《综合英语教程》1-6册(1998-2003年第一版)介绍
        二、《综合英语教程》1-6册(2005-2007年第二版)介绍
        三、《综合英语教程》:语言观
        四、《综合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五、《综合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七章 改革开放创新阶段(1998-2010)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研究(下)
    第五节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研究
        一、《综合教程》教材1-8册(2005-2008年版)介绍
        二、《综合教程》:语言观
        三、《综合教程》:外语学习观
        四、《综合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六节 何其莘、童明主编《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研究
        一、《文化透视英语教程》(2004-2010年版)介绍
        二、《文化透视英语教程》:语言观
        三、《文化透视英语教程》:外语学习观
        四、《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社会文化观
    第七节 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比较研究
        一、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的编写体例
        二、五套英语专业主导教材教学内容与编写理念比较研究
第八章 后方法时代及其启示
    第一节 外语教学:能动与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外语教学:以教师自主为核心的三维系统
    第三节 外语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一、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英语专业教材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外语教学: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
    第五节 外语教学:策略研究
第九章 总论:结语与建议
    第一节 结语
        一、改革开放起始、发展和创新阶段九套大学主导教材的特色研究
        二、九套大学英语主导教材关于听、说、读、写项目设计情况比较
    第二节 我国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与建议
        一、重新审视新一代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原则
        二、加强中国英语专业教材评估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三、从精读到综合英语的理想化追求与现实矛盾
        四、局限与超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英汉“Find”与“找”构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1.3 Research Object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A Review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CG)
    2.2 Why Goldberg’s CG Preferred
        2.2.1 Characteristics of CG
        2.2.2 Advantages of CG
    2.3 Present Study of VC Abroad and at Home
        2.3.1 The Study of VC Abroad
        2.3.2 The Study of VC at Home
        2.3.3 The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Three Methodologies of the Study
    3.1 Introspective Methodology
    3.2 Empirical Methodology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4.1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Find
    4.2 Results and Discussion of Zhao(找)
    4.3 Summary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Remarks
    5.1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5.2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5.3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References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Acknowledgements

(5)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互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概述
    第二节 研究目标、方法和理论背景
    第三节 语料来源及相关说明
    第四节 本研究中汉语兼语句和英语复合宾语句的范围及其下位句式
第二章 汉语兼语句的英译研究
    第一节 直译法
    第二节 转译法
    第三节 意译法
    第四节 汉语兼语句英译的统计分析
第三章 英语复合宾语句的汉译研究
    第一节 直译法
    第二节 转译法
    第三节 意译法
    第四节 英语复宾句汉译的统计分析
第四章 汉语兼语句、英语复合宾语句翻译对比
    第一节 汉语兼语句、英语复合宾语句翻译方法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汉语兼语句、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句式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解题及研究意义
        (一) 解题
        (二) 研究意义
    二、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一) 兼语句本体研究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研究
        (三) 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对比研究
        (四)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本文研究工作
        (一) 研究内容
        (二) 本文理论背景说明
        (三) 语料说明
第二章 兼语句与复合宾语句句法层面对比研究
    一、句子成分对比
        (一) 主语部分对比
        (二) 谓语部分对比
        (三) 兼语部分与宾语部分对比
    二、造成句法功能异同的文化研究
        (一) 思维方式的差异
        (二) 主客关系的差异
第三章 兼语句与复合宾语句语义层面对比研究
    一、兼语句中V_1、V_2和N的语义关系
        (一) V_1的语义特征
        (二) N与V_1、V_2的语义关系
        (三) V_2与V_1的语义关系
    二、复合宾语句中V、C和N的语义关系
        (一) V的语义特征
        (二) N与V、C的语义关系
    三、两种句式语义关系对比
        (一) 两种句式语义相同之处
        (二) 两种句式语义不同之处
第四章 兼语句与复合宾语句语用层面对比研究
    一、句子语气对比
        (一) 陈述句
        (二) 祈使句
        (三) 疑问句
        (四) 感叹句
    二、语义表达重心和语义表达焦点对比
        (一) 语义表达重心
        (二) 语义表达焦点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兼语句的偏误问题
        (一) 兼语句偏误分析
        (二) 兼语句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
    二、教学策略
        (一) 课堂教学策略
        (二) 课外学习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介

(7)汉语兼语句和英语SVOC句型互译时的句式对应(论文提纲范文)

一、兼语句和SVOC句型的定义
二、两种句式的构成及其互译
    (一) 汉语兼语句的构成及其英译
        1. V1是表示使令性意义的动词, 如:
        2. V1是表示称谓或认定意义的动词, 如:
        3. V1是表示情态义的动词。
        4. V1是表示有、无意义的动词, 如:
        5. V1是表示肯定意义的“是”的动词。
    (二) 英语SVOC句型的构成及其汉译
        1. V是表示思维活动的及物动词, 如: assume, acknowledge, believe, consider, deem, feel, hold, interpret, imagine, know, suppose, regard, suspect, think, trust, vote, understand等。
        (1) 他们认为这事很重要。
        (2) 大家都认为他很单纯。
        2. V是表示器官感觉的动词, 如:feel, find, hear, notice, observe, perceive, smell, see, sense, view, watch (taste和touch除外) 等。
        (1) 我看见他在上楼。
        (2) 我发现这事是真的。
        3. V是表示宣告的动词, 如:announce, acknowledge, assert, declare, proclaim, pronounce, recognize等。
        (1) 他宣称这指控不对。
        (2) 我承认他的要求是正当的。
        4. V是表示分类、定义、描述的动词, 如: characterize, class, classify, define, describe, depict, portray等。
        (1) 他把这本书归入文学类。
        (2) 这位作者把他的父亲描写成了一个醉鬼。
        5.V是表示称谓的动词, 如:call, label, name, term等。
        (1) 我们称他为“弱智”。
        (2) 他们给这小孩取名为汤姆。
        (3) 我们称这为拆东墙补西墙。
        6. V是表示任命、选举、挑选、推荐等的动词, 如:appoint, choose, designate, elect, ordain, select等。
        (1) 我们选他当董事会主席。
        (2) 老师选他当班长。
        7. V是表示意向、希望的动词, 如:choose, desire, expect, intend, (would, should) like, mean, want, wish (hope除外) 等。
        (1) 她非常想要她母亲马上来。
        (2) 我希望你能来看我。
        8. V是表示爱憎的动词, 如:dislike, cannot bear (stand) , hate, like, mind, resent, detest等。
        (1) 她恨人们这么自私。
        (2) 我不介意他另外买一个。
        9. V是表示请求、命令、允许、劝告或阻止的动词, 如:allow, ask, ban, beg, command, get, forbid, force, hinder, entreat, implore, induce, inhibit, intimidate, lure, order, permit, pray, prohibit, request, require, stop, tempt, urge等。
        (1) 他叫我离开。
        (2) 他不准我和她讲话。
        10. V是表示致使的动词, 如:cause, get, have, let, make等。
        (1) 有钱能使鬼推磨。
        (2) 他让我参观展览。
        (3) 她让灯整夜开着。
        (4) 他们请朋友们来吃饭。
        (5) 他勤奋致富。
        (6) 我们准备把汽车修理一下。
        (7) 他把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条的。
        11. V是表示能引起某种状态和结果的词, 如:
        (1) 她把他逼疯了。
        (2) 他把一件白衬衫染成了黑色。
        (3) 他把自己乔装成女孩。

(8)SVOC认知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TABLES AND FIGURES
ACKNOWLEDGEMENTS
摘要
ABSTRACT
前言
Chapter One
    Introductory Remarks
        1.1 Defining SVOC structure
        1.2 The rationale for studying SVOC structure
        1.3 The formula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Previous Researches on SVOC Structure
        2.1 Introduction
        2.2 Descriptive studies
        2.2.1 The descriptions of grammar hooks
        2.2.2 Scholars' studies based on traditional grammar
        2.2.3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2.2.4 Studies on corre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entence patterns
        2.3 The analytical and interpretive studies an complement relation
        2.3.1 The interpretation of TG grammar on complement relation
        2.3.2 Some no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on complement relation
        2.4 Summary of Chapter two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cognitive approach---from valence grammar to Case grammar and to Construction grammar
        3.1 Introduction
        3.2 Tesniere's valence grammar
        3.3 Fillmore's case grammar
        3.4 Goldberg's construction grammar
        3.5 Some basic notion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grammar
        3.5.1 The notion of prototype
        3.5.2 The notion of image
        3.6 Summary of Chapter Three
Chapter Four
    SVOC structure: a semantic study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4.1 Introduction
        4.2 The semantic and valence features of the main verb in SVOC structure
        4.2.1 Introduction
        4.2.2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the verbs in SVOC structure
        4.2.3 The valence features of the verbs in SVOC structure
        4.3 The semantic roles of the constituents in SVOC structure
        4.4 The construction meaning of SVOC
        4.5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SVOC variant-NP2+non-finite phrase
        4.6 The correlation of SVOC with the neighboring sentence patterns
        4.6.1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VOC and SVOO
        4.6.2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VOC and SVO
        4.6.3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VOC and SVOA
        4.7 A summary of Chapter Four
Chapter Five
    Concluding Remarks
        5.1 Summary of the thesis
        5.2 Contributions of the thesis
        5.3 Implications
        5.4 Remaining problem
References

(9)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Chapter 1 Literature Review
    1.1 A Review of Chinese Pivotal Sentences
        1.1.1 Definition of Chinese Pivotal Sentence
        1.1.2 Previous Studies of Chinese Pivotal Sentences
        1.1.2.1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Synthetic Perspective
        1.1.2.2 Previous Studies from the Diachronic Perspective
    1.2 A Review of English Complex Object Sentences
        1.2.1 Definition of English Complex Object Sentence
        1.2.2 Previous Studies of English Complex Object Sentences
    1.3 Present Contrastive Studies of the Two Sentence Types
    1.4 Summary
Chapter 2 Theoretical Bases
    2.1 Cognitive Views and Image Schema
    2.2 Grammaticalization Theory
        2.2.1 Principles of Grammaticalization
        2.2.2 Hypothesis of Unidirectionality
        2.2.3 Mechanisms: Reanalysis and Analogy
        2.2.3.1 Reanalysis
        2.2.3.2 Analogy/Rule Generalization
Chapter3 Synthetic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Structures
    3.1 Contrast of the Entire Structure
        3.1.1 Contrast of the Form and Logical Relations
        3.1.1.1 Similarities in Form
        3.1.1.2 Similarities in Semantic and Logical Relations
        3.1.2 Contrast of Subject-predicate Relations
        3.1.3 Contrast of the Mark of Tense and Aspect
    3.2 Contrast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Two Structures
        3.2.1 Contrast of Matrix Verbs in the Two Structures
        3.2.1.1 Similar Semantic Types of Matrix Verbs
        3.2.1.2 Different Semantic Types of Matrix Verbs
        3.2.1.3 Cognitive Foundations of the Two Structures
        3.2.2 Contrast of Subject in the Two Structures
        3.2.3 Contrast of Object in the Two Structures
        3.2.3.1 Similarities of Object in the Two Structures
        3.2.3.2 Differences of Object in the Two Structures
        3.2.4 Contrast of Object(jianyu) Predicate and Complement
        3.2.4.1 Similarities between Object(jianyu) Predicate and Complement
        3.2.4.2 Differences between Object(jianyu) Predicate and Complement
Chapter4 Diachronic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Structures
    4.1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Complex object Structure
        4.1.1 Original Form in Old English
        4.1.1.1 Semantic Types of Matrix Verbs
        4.1.1.2 Traits of Object in Complex Object Structure
        4.1.1.3 Types of Complement in Complex Object Structure
        4.1.2 Formation of SVOC Structure in Middle English
        4.1.2.1 Reanalysis from SVO_1O_2 to SVOC Structure
        4.1.2.2 Changes of Matrix Verbs and the Reasons
        4.1.2.3 Types of Complement in SVOC Structure
        4.1.3 Development of SVOC Structure in Modern English
        4.1.3.1 Increasing Use of Some Matrix Verb Types
        4.1.3.2 Increasing Use of Passives
        4.1.3.3 Increasing Use of Present Participles
    4.2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ivotal Structure
        4.2.1 General Accounts of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4.2.2 Research on Chinese Pivotal Structure in Zhanguoce
        4.2.2.1 Semantic Types of Matrix Verbs in the Structure
        4.2.2.2 Forms of Object in the Structure
        4.2.2.3 Forms of Object(jianyu) Predicate in the Structure
        4.2.3 Grammaticalization of ‘使’-type in Pivotal Structure
        4.2.3.1 Grammaticalization of ‘使’
        4.2.3.2 Grammaticalization of Several Similar Verbs
    4.3 Diachronic Contrast between the Two Structures
        4.3.1 A Proof of Similar Cognitive Base
        4.3.2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 of Subject-predicate Relations
        4.3.3 Grammaticalization of Make-type Verbs
        4.3.4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of Some Semantic Types
        4.3.5 Reasons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Object Predicate and Complement
        4.3.6 Similarities between Modern English and Ancient Chines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10)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音迁移
二、语法迁移
三、减少语言负迁移的对策

四、试谈英语中可带复合宾语的动词(论文参考文献)

  • [1]谈谈英语中被动语态的用法[J]. 赵彤艳. 校园英语, 2019(35)
  • [2]复杂事件结构视角下的现代汉语V1NV2构式研究[D]. 李迅.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4)
  • [3]建国以来英语专业主导教材发展走向及其启示[D]. 马睿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3)
  • [4]英汉“Find”与“找”构式对比研究[D]. 郑丽. 吉林大学, 2012(09)
  • [5]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互译研究[D]. 杨哲.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6]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D]. 袁竹筠. 沈阳师范大学, 2011(09)
  • [7]汉语兼语句和英语SVOC句型互译时的句式对应[J]. 马崇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8]SVOC认知语义研究[D]. 卢润.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
  • [9]汉语兼语句与英语复合宾语句的对比研究[D]. 徐银.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10]浅析英语教学中的语言迁移现象[J]. 林水珠.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04)

标签:;  ;  ;  ;  ;  

英语中带复合宾语的动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