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五朝敦煌教宗的戒律与明规

晚唐五朝敦煌教宗的戒律与明规

一、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论文文献综述)

马聚英[1](2021)在《唐宋时期敦煌永安寺研究》文中指出永安寺是唐宋时期敦煌僧寺,敦煌遗书中简称“永”。吐蕃至归义军时期,敦煌诸寺各种名目的宴设活动频繁,设院是永安寺专门进行宴设招待的场所。永安寺在财产管理方面十分成熟,寺院财产按照佛教经律的规定分而置之于仓司、招提司等不同的机构进行管理,管理人员有执仓和都师,均实行定期轮换制度,且采用算会、点检等方式对寺院财产进行核算与监督。S.9227《永安寺僧绍进上表》所载永安寺僧人的房舍纠纷反映了永安寺住寺僧人过的是个体生活,房舍位于寺院的东西两院,属于他们个人所有。该件诉状包括了诉事人姓名身份、诉讼理由、诉讼请求以及具状时间等项内容,是晚唐五代时期诉牒的典型代表。同时由该表文的文体和文本格式并不相符可窥知“西汉金山国”的性质及张承奉称帝的实际情形。P.3223《某甲勘寻永安寺法律愿庆与老宿绍建相诤根由申上状》所展示的永安寺僧人借粮纠纷案的审理程序大致包括四个环节,即诉讼人提起诉讼、官府立案受理、官员调查取证和审判官判决结案。该案承办官员审理案件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讯问获得原被告双方的口供,同时控辩双方陈述结束后还需在案卷上签字画押,这是唐代证据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敦煌名寺,永安寺积极履行对僧团的义务,活跃于都司组织的抄经、转经、勘经等修习弘法活动以及方等道场、佛教节日等法事活动中,这些宗教实践极大促进了佛法的传播,为敦煌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此外,社邑活动和寺学教育为永安寺与敦煌在家信众之间架构了有型的纽带。永安寺不仅为信众团体举办各类活动提供了聚会场所,寺院僧人还积极参与社邑举行的丧葬互助、营建佛塔等活动。该寺的寺学教育活动以僧俗并收、兼顾儒佛的特色,成为影响敦煌世俗民风和教化乡民的重要途径。

张重洲[2](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指出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焦树峰[3](2021)在《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敦煌壁画是丰富的形象史料。敦煌石窟中有坐禅、燃灯、绕塔等佛教日常行事图像。坐禅图像可能是僧人日常修行的反映,也可能是僧团在进行冬夏安居的写照。燃灯图像的意涵包括燃灯供养和节日燃灯。礼忏祈福是绕塔图像的主要涵义。敦煌壁画中有讲经和授戒等法会图像,维摩诘经变是对讲经法会中法师讲法、都讲问难、听众听讲等仪式的图像折射。莫高窟第323窟可以反映出授戒法会有设置坛场、请师、问遮忏悔、宣示戒相等仪式。浴佛节、盂兰盆节、腊八节等佛教节日在敦煌石窟中也有反映。浴佛节时要用香水洗浴佛像,石窟中的“九龙灌顶”图像可以为我们提供“浴佛”的图像参考。不仅如此,浴佛节还要举行写经、供佛大会、浴僧等活动。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连救母的故事,敦煌石窟中有盂兰盆节送盆破盆活动的图像折射。腊八是佛陀降魔成道的日子,壁画中的放生情景是腊八节举行放生活动的图像再现。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有教化僧众、辅助僧人进行俗讲活动、维护社会秩序、消灾祈福、安定人心等功能。

乔玉蕊[4](2021)在《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佛衣、僧衣是佛及佛弟子为区分佛与外道而制成的衣物。针对不同身份,冠以不同称谓。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进程,佛衣与僧衣深受汉地服饰、少数民族服饰风格影响,其表现形式、着衣法式在不同朝代各具特色,这一点尤其在各代造像风格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当然,这一系列特征的表现与功用,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造像、以及出土文书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敦煌莫高窟唐五代时期的洞窟壁画、造像以及发现的绢画等,均有关于佛衣和僧衣形象、形制的描绘;藏经洞发现的许多修功德窟赞文、斋会文、发愿文等,亦有关于佛衣供养的功德记文献记载。由此大概可以将此类相关资料分为以造窟塑像类活动所形成的图像类供养内容,以及以斋会、灵验故事等流传文本所体现的文献类供养与信仰内容。本文主要从佛衣与僧衣概念辨析、敦煌家窟的造像与佛衣供养、敦煌寺院的佛衣斋会活动、“唱衣”活动以及佛衣灵验相关内容作为切入点,论述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一方面展现了唐五代佛教与敦煌社会生活的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佛衣与僧衣信仰的研究管窥敦煌地区佛教发展的特点,以及唐五代敦煌地区独特的寺院经济发展模式。总体而言,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僧衣信仰渗透于敦煌地区的佛教活动及世俗信仰中,反映出唐五代寺院经济结构与民间信仰之间的互动关系。

齐瑾[5](2021)在《唐代功德使考》文中认为功德使一职出现于唐代宗教发展兴盛的背景下,唐皇室差遣“功德使”代皇帝行功德、处理宗教事务,主要包括督造寺院、检校译经、进献佛物、管理僧道等。初唐以前大多由临时的官员、僧道或使者负责,随着唐朝使职规模迅速发展,推动了功德使的出现。功德使最初设立是在中宗至玄宗朝时期。功德使职多由僧道和宦官临时担任,负责皇帝的功德事务。到中唐代宗统治时期,功德使职产生分化,出现内外功德使和五台山修功德使,分别由内侍宦官和禁军将领担任,其职责仍旧是受皇帝派遣的修功德使者,但是功德使的任职时间和负责事务相对固定,不再是临时差遣。随着德宗朝两街功德使的出现,功德使的使职和名称正式固定下来并不断延续,负责京城寺观、进献佛经等事务;由于左、右街功德使多由出身宦官的左、右神策军中尉分别兼任,使职的权力多伴随着禁军将领的权势出现变化;功德使到宪宗朝实现权力巅峰,总领天下宗教事务,侵夺祠部权职;直至晚唐,功德使随着宦官集团势力的衰落而形同虚设,开始以赠官的形式出现,职能逐渐被下设的僧录所取代。唐代功德使不仅是唐朝宗教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注对象,也是使职差遣制的发展见证,更是中晚唐宦官专政的具体表征。

杨镜[6](2020)在《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研究》文中提出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丧葬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由葬仪、葬制、斋祭三部分组成。葬仪是其核心环节,包括临终之际的行仪和迁化之后的丧事操办两大阶段,初终入龛、吊丧举哀、大夜祭奠、出殡、荼毗起塔前后相继,仪节繁复,却传递了共同的主题即企盼亡者早日进入净土,以证佛果。敦煌僧尼遗体的安置方式除火葬起塔外,土葬、瘗窟葬等也是他们经常采用的葬制,另外,敦煌僧尼还会以影窟安置高僧遗骨,以表崇敬。遗体安置结束之后,佛教徒还会为亡僧尼举行斋祭活动。七七斋、百日斋、大小祥、忌日斋、寒食、清明均是佛教徒设斋追祭的日子,由此可以看出敦煌僧尼的斋祭活动与我国传统丧葬文化有着深厚渊源。葬仪、葬制、斋祭三者有机组成的丧葬活动不仅是敦煌佛教发展概况的反映,同时,也是整个唐五代宋初时期佛教丧葬文化的缩影。

李海霞[7](2020)在《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佛教自两汉之际由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敦煌成为传播路上的必经之地,事实证明佛教在敦煌扎根发芽,使敦煌成为一佛教都市。隋唐至北宋的敦煌,更是将当地佛教发展推至极盛。佛界最重视的离俗原则亦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随着与世俗力量的交流碰撞而发生了极大变化——世俗化。“唐中后期五代宋初”的敦煌历经吐蕃占领时期及归义军政权统治时期,是敦煌政治历史上较长且完整存续的重要时段,特殊的政治环境于佛教世俗化的推进产生重要影响。佛教文化兴盛的敦煌留下了丰富的石窟及文书资料,通过这些资料得知,该时期的佛教世俗化在佛寺、僧尼、佛法等佛教界重大内容中皆有体现。文章以“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世俗化”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文献学研究方法,主要利用敦煌写本文献资料及莫高窟供养人题记,从佛寺、僧尼及佛法三方面对吐蕃及归义军时期的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进行探究。文章除绪论外,共分四个章节。第一章对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的发展概况进行叙述,在唐王朝历代帝王佛教政策的背景下,结合敦煌文书资料探讨吐蕃及归义军时期敦煌地方政权与佛界势力的相互依存关系。吐蕃占领时期保留了敦煌佛教势力,且采取崇佛政策;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继续发展,官寺数量达十七所,僧尼人数上千人。但二者皆非无限制的护佑佛教,其间实行的压制佛教发展的举措同样值得注意,这些举措体现了世俗政权与教界相互抗衡却不得不彼此借力的微妙关系。第二、三、四章以佛寺、僧尼、佛法为划分依据,逐章进行探析。佛教寺院作为僧尼居止、各项佛教活动甚至世俗活动也以之为中心开展的场所,是佛教发展的基础,是探究佛教发展离不开的论题,也是了解敦煌佛教世俗化绕不开的一环,故而作“佛寺与佛教世俗化”一章,从佛寺建立、寺院经济、寺院管理等三节进行论述。第三章“僧尼与佛教世俗化”研究。首先讨论了敦煌僧尼的来源及组成,进一步探究当地世家大族和佛界之密切联系,紧接着将“僧尼公度、卖度、僧尼籍及其管理”等僧尼受戒中所体现的佛教世俗化现象加以论述。随后,集中力量讨论僧尼生活中“饮食文化上的不合戒律、经济生活中的过度敛财、俗世关系中的‘不离家’及政治上的过度参与”等世俗化表现。第四章“佛法与佛教世俗化”研究。藏经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敦煌人“诸《经》皆奉”,“多宗并行”;佛事活动的“平民化、大众化”,生、老、病、死皆与佛教密切相关;宣扬方式的“通俗化、自由化”,俗讲变文与讲因缘因时而生;佛事目的的“世俗化、功利化”,于释门抑或于俗世而言,佛事的宗教旨意渐弱。

段鹏[8](2020)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文书中保存的集中出现于九、十世纪的斋会文本,是反映当时宗教与社会生活互动的珍贵材料。文本中蕴含着当时敦煌人民看待社会、思索人生的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诉求,透射出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与向往。斋会文本叙述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特殊意义:一是宗教史意义,体现出当时社会中三教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密教“禳灾护国”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日益加深,斋会呈现出密教化特征。二是社会生活史意义,宗教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更加密切,主要体现在以岁时、农业诉求、灾害应对、疾病救赎等方面均举行相应的斋会。三是文化史意义,当时社会中盛行的正月燃灯、二月八游四门、七月十五追荐宗亲行事,至今在地方社会生活中仍有重要影响。文本中呈现的诸如“出忠于国,入孝于家”的思想,以及面对疫情灾害时“疫疠大行,是众生之共业”的集体责任意识,值得当今社会借鉴。

杨月红[9](2019)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违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处于律学的萌芽和展开阶段,诸多史料中都提到此时佛教僧尼违戒现象严重。本文试图从佛教僧尼违戒的具体表现、原因及僧俗各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等三方面,对这时期的戒律发展概况进行较为系统地研究。首先,僧尼违戒范围涉及到社会各方面。大致可分为:一是僧团内部活动层面。寺院内存在着僧尼着华丽服装、饮酒、偷盗、淫乱、妄语等行为;二是僧尼参与世俗活动层面。如发生多起僧人领导或参与的农民运动等,引起了严重社会动乱,威胁到封建统治政权的稳固。其次,僧尼违戒现象严重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是社会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的不同和社会上世俗饮酒风气盛行等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僧尼违戒现象的发生。二是世俗政权的影响,尤其是统治者的干涉是造成僧尼破戒的重要因素。三是戒坛未兴,僧尼前期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具足戒受戒仪式,因此造成此时僧尼似僧非僧的形象。四是戒律自身原因,戒律自身繁琐及不一致、缺乏可操作性等不足是造成僧尼频繁破戒的缺陷。五是僧团庞大良莠不齐,混入大量冒充的人,此是造成僧尼中破戒现象频发的关键因素。最后,针对僧尼违戒这般严重性,当时僧俗各界皆对此采取了措施。首先是官方的态度,一方面积极设立僧官加强内部约束,另一方面多次下诏沙汰沙门甚至兴起灭佛运动。其次是僧团内部的态度,一方面创立僧制进行内部约束,另一方面积极创设戒坛对僧尼进行具足戒受戒仪式。再次是僧尼个体的态度,一部分僧人如法显等西行求取律本,一部分僧尼大量翻译注疏律本,还有部分僧尼提出用政治经济等手段约束僧尼修行轨仪。最后是世俗大众的态度,文武百官、士族大夫等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大量僧尼破戒现象,皆对此进行了猛烈抨击,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改善的建议或对策。总之,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破戒现象的表现、原因以及僧俗各界对此采取的措施这三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戒律的发展概况,而且对佛教戒律学的发展也提供了重要参考。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几部广律的译出,特别是《四分律》的译出,为唐代律宗的创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焱,范英杰[10](2018)在《百年敦煌碑铭赞研究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敦煌碑铭赞指的是敦煌所出历代碑刻、功德铭及邈真赞的合称。自唐初讫晚唐五代,敦煌碑铭赞文献以人物传记爲主要内容,涵盖了唐五代时期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碑铭爲传统金石学较早关注。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邈真赞。唐五代时期的敦煌地区,盛行作邈真赞的风俗。敦煌邈真赞,又作写真赞、图真赞、真仪赞、邈影赞、彩真赞,作爲特定时代的记録文本,内容丰富,因其记述了赞主的生平事迹,又间接反映了赞主所处时代的政治、文化、历

二、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论文提纲范文)

(1)唐宋时期敦煌永安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章 永安寺的日常运转
    第一节 永安寺的宴饮场所
        一、设院的功能
        二、寺院的宴设活动
    第二节 永安寺的财产管理
        一、管理机构
        二、管理人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永安寺僧人的房舍纠纷及解决机制
    第一节 房舍纠纷的起因
        一、文书录文
        二、永安寺房舍的所有权
        三、永安寺房舍的位置
    第二节 房舍纠纷的解决机制
        一、起诉方式和诉讼种类
        二、诉状的格式规范
        三、诉状的文体与文本格式不相符及原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永安寺借粮纠纷案审理研究
    第一节 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提起诉讼
        二、立案受理
        三、调查取证
        四、判决结案
    第二节 审理案件的手段
        一、审判官讯问
        二、当事人指节画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永安寺与敦煌僧团及在家信众的关系
    第一节 永安寺与敦煌僧团的关系
        一、参与僧团组织的修习弘法活动
        二、参加僧团组织的法事活动
    第二节 永安寺与敦煌在家信众的关系
        一、社邑活动
        二、寺学教育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敦煌永安寺寺名索引
    附录2 :敦煌永安寺僧人名录
致谢

(2)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小结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小结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小结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小结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及研究重难点
    四、研究现状
第一章 敦煌石窟中的日常行事图像
    第一节 坐禅图像
    第二节 燃灯图像
    第三节 绕塔图像
第二章 敦煌石窟中的法会图像
    第一节 讲经法会
    第二节 授戒法会
第三章 敦煌石窟中的佛教节日图像
    第一节 浴佛节
    第二节 盂兰盆节
    第三节 腊八节
第四章 敦煌石窟寺院仪轨的功能
    第一节 宗教功能
    第二节 世俗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综述
第一章 佛衣与僧衣概述
    第一节 佛教之于佛衣、僧衣
    第二节 佛衣、僧衣之概念辨析
第二章 敦煌地区的佛衣供养
    第一节 石窟壁画中的佛衣与僧衣
    第二节 佛经中记载佛衣供养
    第三节 敦煌家窟与佛衣供养
第三章 寺院斋会活动中的佛衣信仰
    第一节 斋会活动与佛衣信仰
    第二节 “唱衣”活动
    第三节 佛衣信仰及其灵验传说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唐代功德使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方法旨趣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功德使的界定
    第一节 功德使的前身
    第二节 唐代使职差遣制
    小结
第二章 中宗至玄宗朝功德使
    第一节 中宗朝功德使
    第二节 睿宗朝功德使
    第三节 玄宗朝功德使
    小结
第三章 代宗朝功德使
    第一节 内外功德使
    第二节 五台山修功德使
    第三节 常修功德使及道教功德使者
    小结
第四章 德宗朝至唐末功德使
    第一节 德宗朝两街功德使
    第二节 顺宗至敬宗朝功德使的权力巅峰
    第三节 文宗至晚唐功德使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葬仪
    第一节 临终行仪
    第二节 丧葬葬仪
    第三节 丧葬葬仪的承担者
第二章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葬制
    第一节 火葬
    第二节 土葬
    第三节 瘗窟葬
    第四节 影窟
第三章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斋祭活动
    第一节 十斋祭
    第二节 忌日斋
    第三节 寒食、清明斋祭
第四章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特点及其成因
    第一节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特点
    第二节 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特点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关于本研究专题的含义界定
        (一)研究时限
        (二)敦煌佛教世俗化及世俗化程度
    三、研究史回顾
        (一)佛寺
        (二)僧尼
        (三)佛法
        (四)佛教世俗化
第一章 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发展概况
第二章 佛寺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世俗政权参与捐建、修营、赐额佛寺
        一、世俗政权与寺院修建
        二、寺名由来及赐额情况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世俗社会
        一、寺院经济来源
        二、财政用途
        三、关于经济运行中的经济剥削现象
    第三节 寺院管理
        一、僧职任命
        二、僧务管理
第三章 僧尼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僧尼来源及组成
    第二节 僧尼受戒
    第三节 僧尼生活
        一、饮食文化中的饮酒与“非时”食
        二、经济生活中的敛财
        三、俗世关系
    第四节 佛教影响的世俗信众
第四章 佛法与佛教世俗化
    第一节 藏经内容的“多元化、多样化”
    第二节 佛事活动的“平民化、大众化”
        一、转经、抄经
        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佛教岁时佛俗
    第三节 宣扬方式的“通俗化、自由化”
        一、俗讲
        二、说因缘
    第四节 佛事目的的“世俗化、功利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及其表现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盛行的背景
        一、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祭祀的传统
        二、佛、道二教对中国传统祭祀理念的继承与发展
        三、唐宋时期佛、道交涉与三教汇融
        四、大乘佛教的影响与功德思想的盛行
        五、密教兴起与在敦煌的传播
    第二节 程式化:敦煌斋会盛行的文本表征
        一、沟通凡圣:早期道教三官手书与敦煌道教斋会文本
        二、唐代佛教斋文的书写与使用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中的替代形式
        四、从写卷到“小册子”:九、十世纪斋文写本物质形态的变化
    第三节 宗教生活:九、十世纪斋会与敦煌社会生活的互融
        一、宗教与社会生活
        二、《斋琬文》所见斋会概况
        三、“小册子”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
        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与社会生活的互融及其表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四时顺序、风雨应时:岁时与斋会
    第一节 福建新春:敦煌正月印沙、燃灯诸行事
        一、新春正月祈福
        二、正月印沙佛、塔
        三、九、十世纪敦煌正月燃灯
        四、安伞、旋城、赛天王
        五、燃灯社、三长邑义:正月斋会的组织
    第二节 游四门、行城:敦煌二月八行事及其宗教史意义
        一、早期佛教经典中“游四门”叙事
        二、行城、讲经:九、十世纪敦煌的二月八行事
        三、幡花隘路:二月八行城中的幡
        四、行像社、行像司:二月八行城的组织
        五、文化象征与延续:西南边疆二月八“游四门”文献与行事
    第三节 敦煌七月十五行事及其思想
        一、“家家列馔,处处敷筵”:七月十五斋会的盛行
        二、九、十世纪敦煌七月十五斋会行事
        三、造幡绘像:敦煌七月十五日行事的多样
        四、报恩行孝:佛教报恩思想与中国传统孝道的进一步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九、十世纪敦煌农事诉求与灾害应对
    第一节 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祈愿
        一、唐前河西的蚕桑
        二、农桑业在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三、丝?倍获于常年:蚕农的祈愿
        四、斋会文本所见九、十世纪敦煌的蚕桑养殖
    第二节 蝗虫永散、不害于人民:蝗灾的禳除
        一、古代河西走廊为主要的蝗灾区
        二、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对蝗虫的认识
        三、九、十世纪敦煌社会的蝗灾
        四、从祭祀到禳除:九、十世纪佛、道二教于蝗灾的应对
    第三节 农事斋文中的神只整合
        一、牛王、马鸣菩萨:《蚕筵愿文》中的佛教诸神
        二、女仙之宗:西王母于蚕桑业中的象征
        三、各司其职:九、十世纪农事中神只的组合及其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贵生重命:疾病救赎与公共疫情应对
    第一节 母子平安:难月与庆生祈愿
        一、难月祈愿与救度
        二、降生设斋与回谢
        三、满月与生辰庆诞
    第二节 设斋忏悔:斋文所见宗教对疾病的救赎
        一、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患文》
        二、佛为医王:《患文》所见佛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三、《病差文》所见道教病因观及其救赎
        四、设斋、抄经:病愈后的还愿
    第三节 社会公共性疾病的应对
        一、九、十世纪敦煌社会中“疫疠”流行及其祈愿
        二、“城中灾疫疠”:归义军时期敦煌的几次公共性疾病
        三、归义军时期对于公共性疾病的认识与应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禳灾、护国与结坛:九、十世纪敦煌斋会密教化
    第一节 结坛与《结坛文》
        一、何谓结坛?
        二、护国禳灾:唐宋时期佛、道二教结坛法之异曲同工
        三、九、十世纪敦煌斋会文本《结坛文》释录
    第二节 敷佛像于四门: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构建
        一、四门即沙州城四门?:敦煌斋会文本中“四门”的再认识
        二、四门设像:《坛法仪则》与《坛图式稿》的对应
        三、S.2139《金刚界曼荼罗简图》: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复原
        四、九、十世纪敦煌密教坛场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一、九、十世纪密教在河西地区的弘传
        二、护国、禳灾:九、十世纪敦煌斋会的密教化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违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
        (一)佛教律宗史
        (二)佛教戒律的概述
        (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课题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僧尼破戒现象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从事农商活动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饮酒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淫乱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衣着华丽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偷盗财物
    六、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参与军队活动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妄语
    小结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破戒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
        (一)地理环境不同
        (二)社会上世俗嗜酒成风
        (三)寺院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二、世俗政权的影响
    三、僧团庞大良莠不齐
    四、戒坛未兴
    五、戒律自身原因
        (一)经律短缺
        (二)忏悔法的负面效应
        (三)戒律自身繁琐、不一致及缺乏实践性
    小结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俗各界对违戒的态度
    一、官方对违戒的态度
        (一)设立僧官
        (二)沙汰沙门或兴起灭佛运动
    二、僧团内部对违戒的态度
        (一)创立“僧制”
        (二)建立大小乘戒坛,对比丘尼授大戒
    三、个体僧尼对违戒的态度
        (一)西行求取律本
        (二)翻译、注疏律本
        (三)戒律与俗法并制
    四、世俗大众对违戒的态度
    小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僧俗各界遏制违戒的影响
    一、破戒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二、律师队伍扩大
    三、《四分律》的弘传,为律宗的创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百年敦煌碑铭赞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煌碑铭赞的校録与整理
二、敦煌碑铭赞本体研究
三、敦煌碑铭赞与史事考辨
四、敦煌碑铭赞与职官制度
五、敦煌碑铭赞与政区地理
六、敦煌碑铭赞与民族研究
七、敦煌碑铭赞与世家名族
八、敦煌碑铭赞与石窟营建
九、敦煌碑铭赞与宗教文化
十、敦煌碑铭赞与敦煌社会
十一、敦煌碑铭赞与语言文学研究
十二、敦煌碑铭赞与艺术研究

四、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的戒律和清规(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宋时期敦煌永安寺研究[D]. 马聚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3]敦煌石窟寺院仪轨图像研究[D]. 焦树峰. 兰州大学, 2021(12)
  • [4]唐五代敦煌地区的佛衣与僧衣信仰研究[D]. 乔玉蕊. 兰州大学, 2021(02)
  • [5]唐代功德使考[D]. 齐瑾. 兰州大学, 2021(12)
  • [6]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丧葬研究[D]. 杨镜. 兰州大学, 2020(11)
  • [7]唐中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佛教世俗化问题探究[D]. 李海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8]九-十世纪敦煌社会宗教生活研究 ——以斋会文本为中心的考察[D]. 段鹏. 兰州大学, 2020(11)
  • [9]魏晋南北朝时期僧尼违戒研究[D]. 杨月红.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百年敦煌碑铭赞研究综述[J]. 陈焱,范英杰.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8(00)

标签:;  ;  ;  ;  

晚唐五朝敦煌教宗的戒律与明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