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萝卜头”汪文斌

“小萝卜头”汪文斌

一、“小萝卜头”王文斌(论文文献综述)

荒木京(KEI ARAKI)[1](2018)在《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之一,也是构成语言基本词汇和常用词汇的重要来源。因此,很多语言里都有与之相适应的人体词汇和惯用语。汉语和韩语都存在着大量人体器官隐喻方面的惯用语,这些惯用语的产生离不开人们长期的生活和文化体验,其中隐喻所具有的思维上的认知特点和文化独特性,使其理解过程必然需要透过语言表象进行思维分析和文化阐释。本论文以汉韩语中的人体惯用语为考察对象,以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人体隐喻惯用语为考察语料,共对比分析了涉及“头颈部”、“躯干部”、“四肢部”、“脏腑部”等26个人体部位组成的惯用语。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Lakoff和Johnson的隐喻理论、Humboldt的语言世界观、Spair-Whorf的语言相对论以及其他语言哲学、人类文化学方面的论着为理论与分析框架,深入探讨了汉韩两种语言中人体隐喻惯用语的认知方式的异同及其成因。首先,通过对人体惯用语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汉韩人体惯用语的隐喻及转喻,进而在语义分析的基础上,对人体惯用语的空间隐喻、容器隐喻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继而对汉语和韩语人体惯用语的隐喻类型、认知机制以及认知映射模式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然后分析了从人体域映射到各种目标域的现象,按源域到目标域的分类进行了隐喻研究,从多角度比较了汉韩人体隐喻机制和类型的异同。汉韩人体惯用语的映射模式分为两种,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以及从非人体域投射到人体域。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有利于人类新概念的形成与表达,通过本文的考察,汉韩人体惯用语以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和“抽象域”为主。从非人体域向人体域投射有利于人类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和对相关事物或概念的认识与表达。这类投射分为:空间域、颜色域、味觉域等。最后,本文分析了汉韩人体的惯用语映射模式的异同,分别归纳了汉韩“源域和目标域相同的惯用语”和“源域不同”、“目标域不同”的惯用语。在对汉韩人体惯用语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做了文化方面的扩展性研究,探索了汉韩民族的隐喻认知机制,概括出了两种语言背后所折射出的源于不同文化和思维的模式及其映射模式。

刘文琦[2](2018)在《网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召唤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阅读时间被碎片化分割,在娱乐节目泛滥的网络环境中,缺乏具有深度内涵的网络节目。《一千零一夜》作为一档运用互联网思维制作的读书节目,从召唤结构理论进行分析,发现这档节目有着大量留白和不确定性,能够产生召唤功能,引发用户思考与共鸣,用户通过观看这档节目在一定程度提升媒介素养。同时,通过研究网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内容生产方式,对读书节目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共分为五章展开论述,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文本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第一章对该节目召唤结构背景及意义进行研究,第二章从生成基础、生成核心和生成动力分析了该节目如何形成召唤,典型文本、递进手法和叙事留白是生成基础,多维的影像符号是生成核心,说书人助推节目召唤是生成动力。第三章从节目标题、召唤用户进入的三种世界、为用户带来的审美体验方面中找出该节目呈现的召唤特点。第四章归纳了网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在传播过程中新媒体元素发挥的召唤作用,扫描二维码引发召唤,发送弹幕实现召唤,众筹方式响应了召唤。第五章对该节目的召唤结构提出批判思考,发现在召唤用户过程中的存在问题,再从创作者和观看者两个方面提出可行性看法和建议。本文整体顺序从回顾历史到立足当下再到展望未来,由背景提出到文本研究再到方法建议。第一章到第四章按照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关系阐述,分析该节目如何形成召唤,以及在召唤过程显现哪些特征,在传播渠道中融入新媒体元素对召唤产生的作用。第五章则属于对本文内容的拔高,上升到整体层面,不局限于对网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研究,而是找出当下读书节目产生召唤效果的具体举措。

王绚祯[3](2018)在《《孩子你慢慢来》(节选)翻译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汉译英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原文选自《孩子你慢慢来》中的七篇散文。这本着作是中国台湾着名作家龙应台所着的一部生活散文作品。其中,龙应台以一个母亲的视角,记录了她初为人母的心路历程以及她与两个孩子日常相处的生活片段。作者用温柔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同时其中也不乏中西方教育方式的对比以及对儿童教养问题和社会风气的反思。本翻译报告选用了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终于嫁给了王子》、《野心》、《欧嬷》、《写给怀孕的女人》、《寻找幼稚园》、《渐行渐远》和《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这七篇散文作为本次翻译报告的源语文本。散文翻译属于文学翻译,对译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就内容而言,源语文本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整体较为口语化;就句法而言,源语文本多长句,句式结构松散;就本文风格而言,源语文本意韵深刻,情韵深远。针对这些特点,笔者选用了生态翻译学的适应选择论来指导这次翻译活动,就语言、文化以及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与选择,结合前人在汉英对比方面的研究和散文翻译的实例,归纳出一些适用于散文英译的翻译策略,以期译文在忠实原作的基础上做到通达晓畅,并为读者所接受。本篇翻译报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任务概述,主要介绍撰写此篇翻译报告的背景、源语文本及作者的相关信息、撰写的目的及意义和本报告的框架结构,旨在让读者对本报告的概况和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包括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文的校对,让读者对本次翻译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第三章介绍本次翻译实践的理论基础,即生态翻译学,其理论基石适应选择论对翻译行为的基本描述,以及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散文英译。第四章为案例分析,包括语言、文化和交际这三个维度的转换;第五章为结语,总结了译者在此次翻译实践过程中的收获与本篇翻译报告的局限,尝试着提出对未来文学翻译实践的建议。

阚玉篇[4](2018)在《《清明》(1979-1989)研究》文中认为《清明》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创办的文学期刊,也是新时期文学思潮的实验场地之一,积极参与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的写作潮流,促进了我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作为安徽本土最具权威的大型纯文学期刊,它是安徽当代文学的风向标,引领了省内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的文艺潮流。它与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文学一同成长,是当代文学地域化的重要见证者,同时参与了安徽地区文学的建构,是当代中国文学进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环。从全国范围来看,它是新时期内陆地区文学期刊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原生态的方式记录了新时期文学的发展过程。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清明》(1979-1989)的整体研究,还原期刊的发展史以及由此衍生的文学史。论文主要采取搜集整理史料、文本细读的方式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对象《清明》,并阐释了选择1979-1989年为研究段的原因、该选题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方法、意义及写作思路。第一章梳理《清明》的新时期。《清明》创刊于新时期初期较为宽松的文学环境中,它的诞生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创刊号确立了刊物“文艺种类齐全、小说为主阵”的基本格局,“中篇小说”不仅是其主推栏目,也成为其日后坚持的编辑风格。80年代末,当《清明》期刊的经济危机初显时,编辑部一方面通过调整定价、缩减版面来降低生产成本,另一面开始与企业合作。第二章探究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栏目是刊物发文的窗口,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对刊物整体结构而言至关重要。新时期《清明》以小说为主阵,兼及诗歌、散文、评论等文学体裁,本章主要透过“小说栏目”、“诗歌栏目”、“散文栏目”、“理论栏目”的更迭情况,来探讨新时期《清明》发文比重、选稿倾向及审美风格的变化。第三章分析《清明》对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参与情况。80年代文学思潮此起彼伏,编辑部对于这些思潮的取舍,可以看出其发文倾向与办刊特色,凸显了刊物的个体风格和审美倾向。在办刊实践中,《清明》较为重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也体现出《清明》重视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坚持“直面现实、反映生活”的发文立场。第四章阐述《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本土文学的互动关系。《清明》是皖籍作家发文的重要园地,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文化皖军,推出了新时期安徽文学的新生力量;其举办的文学会议以及设置的文学奖项,丰富了新时期安徽地域文学,推动了本土乃至全国范围的文学创作和文艺思潮的发展。可以说,《清明》的发展史亦是新时期以来安徽文学史的简写本。《清明》作为新时期文学期刊的一个生态样本,透视着我国当代文学的发展。它对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坚守,对安徽文学场域的构建,构成了这一地域期刊的研究价值。梳理《清明》的发生与发展,不仅丰富了当代文学期刊研究,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窥探新时期的文学生态。

高瑞怡[5](2014)在《论《木鱼歌》的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文中提出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是美国80年代新兴的华裔作家,她的作品致力于书写华人移民的传奇经历,为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树碑立传。作为一名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华裔作家,林露德通过跨越国界、种族、文化的书写,不仅为美国官方历史记载中被销声匿迹的华裔事迹找到应有的地位,也为美国主流社会中沉默的、被边缘化的华裔获得了公正的声音。她的小说《木鱼歌》(Wooden Fish Songs,1995)取自华人开拓者吕金功的真实事迹,生动地再现了吕金功跨越中美地理时空的迁徙,绘制了从中国至美国不朽的华人足迹。小说由三位来自不同地域空间且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女性来讲述,建构了三个并置的空间关系,交织了来自三个不同种族的文化。林露德在建构三个空间的过程中,暗含着一条流动的线索:吕金功跨越“中美大陆”与“美国南北两个大州”的迁徙,在不同的空间体验与文化经验的碰撞中阐释了华裔流散身份认同的困境,也暗示着林露德对实现种族融合与多元文化认同的美好期待。本文将在“文化地理学”视域下对林露德《木鱼歌》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空间建构”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以探究“空间书写”对《木鱼歌》这部作品的意义所在。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介绍了林露德的生平和小说创作,梳理了林露德小说国内外研究状况,并对“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及其学理意义进行概述;第二部分结合小说的历史背景,对林露德所建构的帝国话语下的三个空间进行分析,充分揭示空间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政治、历史、文化等属性;第三部分聚焦于吕金功在不同地域空间的迁徙活动,通过结合小说中的核心意象“混种”,以阐释美国多族群社会中的文化认同问题。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回顾“文化地理学”解读《木鱼歌》“空间建构及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张丹[6](2014)在《重庆市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导,单纯追求升学率和考分的高低,导致一批学校办学一般化、模式化和千校一面的格局,这一格局湮没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扼杀了学校的个性和特色。如今,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学校办学追求特色化、个性化、多样化的趋势势不可挡,办出特色是学校教育的理想追求。然而,学校办出特色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课程。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学校教育目标、价值取向都是通过课程来体现和实施的。在学校,不论是学生的发展,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都与课程密切相关。我国现阶段的基础教育改革,学校拥有了自主开发课程的权利,学校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开发出体现和实现学校特色的课程。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校特色课程体系,从而丰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本论文主要分为理论探讨、案例分析、总结与建议三大部分。首先,阐述本研究的必要性和研究意义,并对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论述没。其次,通过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现状展开调查,主要围绕特色课程的目标建设、内容建设、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从而找出其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实际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讨论了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整体情况,笔者结合实际提出一些建议,以期R学校反思与凝炼自身的经验与不足,同时也为其他学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真正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王辉[7](2013)在《汉语食物词汇的隐喻研究》文中提出隐喻在我们日常的语言中无处不在,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表情达意的一种基本方式,还是一种思维方式。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自此隐喻纳入了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生活中处处充满隐喻。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物也被用作隐喻的对象。食物隐喻词汇在日常生活交流中非常普遍。人们常常用食物词汇来隐喻较为抽象或是陌生的概念,以达到生动、容易理解的目的。本文以隐喻的相似性基础、大脑认知、认知参照点、概念隐喻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探究食物隐喻的语言结构特征及深层隐喻模式。以《现代汉语字典》为来源,作者查阅了整本字典,依据隐喻的定义及专家学者对食物隐喻的阐释,找出字典中所有的食物隐喻。同时,由于生活中很多常用的食物隐喻词汇未收录在字典中,作者还通过网络及书刊杂志整理出这些食物隐喻。查找出所有的食物隐喻以后,在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输入食物隐喻词汇检索相关例句,阐释食物隐喻的具体用法。通过进一步分类整理,总结出食物隐喻的语言结构特征和隐喻模式。从语言结构特征来看,食物隐喻可以分为三类:“名词+名词”类;“修饰词+名词类”类;“动词(+修饰词)+名词”类。这三类隐喻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对于这些食物隐喻是如何形成及被理解的,通过对选取的食物隐喻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三种隐喻模式,即:认知参照活动模式,意义联想模式和概念隐喻模式。每一种隐喻模式下都包含很多食物隐喻,同一个食物隐喻又可归为多种隐喻模式,这三种模式交叉并行,在食物隐喻的理解中共同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食物隐喻的研究,总结出的食物隐喻的语言特征和隐喻模式,为人们更容易从源头上理解食物隐喻词汇提供清晰的思路。同时,也可以探索出将来食物隐喻在语言结构和隐喻模式上的趋势。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运用到教学中,促进食物隐喻的教学。

王春鸣[8](2013)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文中认为本论文从对消费社会媒介技术文明和现代理性的思考出发,分析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相关文化症候,呈现其中的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并由此深入,以“儿童”、“童年”为方法,进行社会观察、分析和批判,对如何建立当代媒介化社会的文化新秩序,提供一种反思性的态度。论文以21世纪以来的中国现代媒介环境作为基本文化语境,将当代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置于文化研究这个具有洞察力的审视之下,呈现“童年”这一繁复芜杂的前台景观,探讨童年生态在“社会作用于儿童”的传媒语境中出现的重重危机,触摸儿童问题产生的后台与文化肌理,深入探究现代传媒环境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社会地建构了现代儿童的样貌和童年的文化空间,从而导致了童年危机。本论文所涉及儿童问题是指特定群体儿童的童年文化生活中呈现出来的负面问题。大多数人将之归咎于技术发展,或归咎于儿童本身,这既是对儿童不公正的认识,也是儿童问题在另一个维度上的凸显。本论文既探究其具体表现,也关心它如何发生,更注重分析其为什么会发生,并思索我们如何应对。其中“儿童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论文的最大关切,这一关注,将儿童问题引向了更宽泛的领域,表明了本论文研究儿童问题,最终目的还是以此为入口,介入社会观察,来观照成人的问题。在此大的议题统摄下,论文不断进行自我追问:为何将儿童问题放入现代媒介环境并以文化症候考察之?为何“童年消逝”说不能全面而精准地阐释中国当代社会的儿童问题?儿童观作为成人社会看待儿童的立场和态度,为何在论文中具有重要性?这些问题既是论文研究的主要目标和内容,也是论文展开的方法和途径。论文以对童年危机和儿童问题的情境化实证考察、对当代儿童童年文化生活的症候式分析与批判、对尼尔波兹曼“童年消逝说”和周作人“儿童本位观”这两个重要理论的使用与辨证作为分析框架和思考逻辑。在绪论中首先完成了童年现实关怀向学理探索的转向,通过相关的文献述评与理论碰撞,呈现了本论文的问题意识,并探索可能有所突破之处。第二章将宏大叙事和批判建构的视角引向了细化的分析,通过情境化的实证研究呈现媒介生活、媒介内容和媒介批评中的儿童问题与儿童现象,以此印象式的勾勒作为后文展开论述的参照。第三章、第四章陈述现代媒介对童年生活的影响如何发生。梳理中西方文化中有关儿童的历史叙事,对中国传媒文化的历史演进分若干阶段展开考察,指出儿童问题正是随着媒介叙事浮出历史地表的;接着把对儿童传媒文化的研究置于童年日常生活展开的具体现场和过程中,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文本和案例为进路,既对现代媒介环境中的童年话语与儿童文化产品发生机制、叙事框架进行文化分析,又考察媒介环境、文化产品与儿童日常生活如何勾连,尤其是儿童在特定场景中对媒介文化的解读实践,以及这种日常实践所蕴含的意义。第五章通过对媒介环境、消费社会和现代媒介社会的“儿童热”的症候式批判,阐述现代社会对童年和儿童的影响为什么会发生,探索前述童年文本被接受的社会语境。最后将目光转向儿童借现代媒介创造的自我文化,在儿童的媒介文化与媒介形象的反建构中寻找童年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的可能。在现代社会,“童年消逝”的提法作为儿童问题的内面之一,一方面表达了对儿童精神生活的忧思,引导我们正视各种儿童问题,一方面也折射出成人社会长久以来对儿童的误读和童年的遮蔽。本论文对当代儿童问题的复杂性进行总结和筛选之后,将其表征为与“童年消逝说”对应的“童年危机”。指出从儿童本位的视角出发,童年不会消逝,但是媒介化的消费社会中童年生态确实出现了危机。面对这样的童年危机,本论文试图通过分析、揭示,建立起一种反思的态度,形成新时代的以儿童为本的认知,不仅要爱护和尊重儿童的天性趣味,更要张扬和;拓展他们与生俱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儿童自己去选择和发展并作用于自身。这种认知是对我们整个传媒环境的反思,也是一种生命的态度。藉由这种态度的建立,被遮蔽的儿童才得以重新发现,人类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之所以将论证的焦点集中于现代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文化症候现象,首先是因为,当代社会已是一个媒介化的社会,现代媒介环境成为当代童年生产和生长的场域,同学校家庭等带有社区性质的环境相比,具有“社会性”的多重媒介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深刻恒远。它既是儿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空间环境,亦是儿童面临的现实文化语境,“童年消逝说”等媒介批评也从中发端;其次,现代媒介环境作为“整体”,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可以自行说明问题的历史研究范围”,儿童问题作为一个历史文化现象,正是这“整体”中的一个“部分”;再次,论文涉及的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儿童在现代传媒环境——这一以成人为主体,以消费主义为主要价值导向的文化生存语境之中的命运问题,自媒介环境学派始,人们就公认为媒介是文化发展的环境。到目前为止,媒介或许还没有改变社会文化中的一切,但它们正从各个维度改变着有关文化的一切,包括童年生活。由传播活动组成的社会文化中,各种新媒介文化产品包括媒介本身都有力参与和营造了童年的公共生活领域。现代媒介环境以及其中透露的文化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国的特殊文化语境和现代性问题等,共同参与着对现代童年的改造。因此各种童年话语与儿童文化现象,自然成为儿童问题的反映。基于此,本论文最大的社会关切,是质疑加载着成人价值观和儿童观念的现代媒介社会如何造成了儿童的问题。这一质疑聚焦于“成人作用于儿童”的媒介文化在童年塑造上的负面,其意义一是探求儿童生长的正能量,二是思索处在文化警醒中的现代社会如何调整看待儿童问题的视角(真正发现儿童,发展儿童)。三是指出现代传媒正在通过异化儿童文化生存场域——童年,对儿童施加影响,通过改变儿童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和人类对命运的看法。

孙恭恒[9](2008)在《一位“用激情燃烧理想”的校长——记党的十七大代表丁继泉》文中指出党的十七大代表丁继泉:重庆市人民小学校长、党总支书记、特级教师,兼任重庆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教育学会常务理事,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小学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政协委员、妇代会执行委员;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曾被评为重庆市十佳精彩女性和重庆市十大女杰。2007年8月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艳,李键,王志杰[10](2005)在《山城如此多娇——重庆市少先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纪实》文中研究说明重庆幅员辽阔,域内江河纵横,峰峦叠翠。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素有“山城”之美誉。自古以来,重庆就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留有深刻的印记,为世人所关注。在新世纪里,历史又一次把重庆推上了新的起跑线。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移民开发,为重庆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央直辖市的设立,开辟了重庆发展的新天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揭开了重庆加快发展的新篇章。今天的重庆正以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日益凸显其气度恢宏、激情飞扬的魅力!巴渝大地春潮涌,红岩少年笑颜开。在这座集悠久历史文化、光荣革命传统于一身的共和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里,重庆未来的小主人——500多万少年儿童,面对如此机遇,展现出生机盎然、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用飘扬的红领巾、灿烂的笑脸,构成了城市里最鲜活、最娇美的生命画卷。

二、“小萝卜头”王文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萝卜头”王文斌(论文提纲范文)

(1)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先行研究
        1.4.1 中国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4.3 汉韩人体惯用语对比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1.5.1 研究对象及界定
        1.5.2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汉韩人体惯用语认知对比的理论基础
    2.1 认知语言学
        2.1.1 隐喻与认知
        2.1.2 概念隐喻理论
        2.1.3 概念转喻理论
    2.2 对比研究的哲学基础
        2.2.1 洪堡特的语言世界观
        2.2.2 沃尔夫-萨丕尔的语言相对论
        2.2.3 人类语言学
第三章 基于认知的汉韩人体惯用语考察
    3.1 人体部位的界定
        3.1.1 人体范畴
        3.1.2 人体部位的分类与界定
    3.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具体分类
        3.2.1 头颈部
        3.2.2 四肢部
        3.2.3 躯干部
        3.2.4 脏腑部
    3.3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统计
    3.4 小结
第四章 从人体域到非人体域的投射对比
    4.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人体域投射于具体域
        4.1.1 形状类比
        4.1.2 状态/性质类比
        4.1.3 行为类比
    4.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人体域投射于抽象域
        4.2.1 喜悦
        4.2.2 愤怒
        4.2.3 悲伤
        4.2.4 恐惧
    4.3 小结
第五章 从非人体域到人体域的投射对比
    5.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空间域投射于人体域
        5.1.1 前后空间域
        5.1.2 上下空间域
        5.1.3 长短空间域
        5.1.4 大小空间域
        5.1.5 中心-边缘空间域
    5.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颜色域投射于人体域
        5.2.1 红色
        5.2.2 黑色
        5.2.3 白色
    5.3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味觉域投射于人体域
    5.4 小结
第六章 映射模式的异同
    6.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模式的相同点
        6.1.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源域和目标域相同
        6.1.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模式相似性
    6.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模式的不同点
        6.2.1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源域相同目标域不同
        6.2.2 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映射源域不同目标域相同
    6.3 小结
第七章 映射模式内部机制探析
    7.1 汉语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模式内部机制探析
        7.1.1 汉语人体惯用语的多义性
        7.1.2 汉语独有的人体惯用语
    7.2 韩语人体惯用语的认知模式内部机制探析
        7.2.1 韩语人体惯用语的多义性
        7.2.2 韩语独有的人体惯用语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本文研究的内容总结
    8.2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
    8.3 本文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后记

(2)网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召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 《一千零一夜》召唤结构的生成机制
    2.1 生成基础:典型文本、递进手法、叙事留白
        2.1.1 典型文本为讲解对象
        2.1.2 讲解手法呈递进关系
        2.1.3 书本叙事的不确定性
    2.2 生成核心:多维的影像符号
        2.2.1 双重的空间
        2.2.2 隐喻的字幕
        2.2.3 “突兀”的声音
    2.3 生成动力:说书人助推节目召唤
        2.3.1 魅力维系观看群体
        2.3.2 话语叙述有意留白
        2.3.3 体态语言别具一格
    小结
3 《一千零一夜》文本结构的召唤特点
    3.1 节目标题寓意对用户的召唤
        3.1.1 同名文学文本名称的比喻
        3.1.2 “一千零一”数字的暗喻性
    3.2 节目召唤用户进入三种世界
        3.2.1 现实世界:片头片尾街头众生相
        3.2.2 非常态世界:说书人带领的虚幻世界
        3.2.3 第三种世界:书中主人公带领的文字世界
    3.3 节目召唤用户审美体验
        3.3.1 想象促进审美意义建构
        3.3.2 心灵净化增加审美体验深度
        3.3.3 情绪感染增加审美体验广度
    小结
4 《一千零一夜》召唤结构中的新媒体元素
    4.1 扫码引发召唤
        4.1.1 扫码优酷FAN圈提问
        4.1.2 扫码获取书讯延伸阅读
        4.1.3 扫码参与微博话题互动
    4.2 弹幕实现召唤
        4.2.1 发送弹幕行为引发表达欲望
        4.2.2 发送弹幕过程深入文本情境
        4.2.3 发送弹幕数量反映参与程度
    4.3 众筹响应召唤
        4.3.1 众筹转化经济变现
        4.3.2 众筹参与节目制作
        4.3.3 众筹获得用户认同
    小结
5 《一千零一夜》召唤结构的批判思考
    5.1 节目召唤存在不足
        5.1.1 内容制作单一,召唤方式受限
        5.1.2 节目设置冗长,召唤过程分散
        5.1.3 传播渠道匮乏,召唤效果失衡
        5.1.4 线下活动缺失,召唤能力削弱
    5.2 创作者提升生产技巧
        5.2.1 画面构图:不同景别组合制造空白
        5.2.2 光色影像:不同色彩传达多样意义
        5.2.3 声音元素:共同开创语言表现空间
    5.3 观看者改进鉴赏方法
        5.3.1 游移视点,留出空白
        5.3.2 保持距离,发现空白
        5.3.3 做出否定,填补空白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孩子你慢慢来》(节选)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概述
    1.1 撰写背景
    1.2 源语文本及作者简介
        1.2.1 作者简介
        1.2.2 原文内容简介
    1.3 撰写目的及意义
    1.4 翻译报告结构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确定
        2.1.2 翻译工具的选择
        2.1.3 翻译策略的选择
        2.1.4 翻译计划的制定
    2.2 翻译过程
        2.2.1 原文的理解
        2.2.2 译文的表达
        2.2.3 翻译重难点
    2.3 译文校对
        2.3.1 自我校对
        2.3.2 他人校对
        2.3.3 导师校对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基本理念
        3.1.1 适应/选择理论
        3.1.2 多维转换的翻译方法
    3.2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散文英译
        3.2.1 散文的生态环境
        3.2.2 散文英译中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语言维的转换
    4.2 文化维的转换
    4.3 交际维的转换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收获与心得
    5.2 不足与局限
    5.3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翻译部分《孩子你慢慢来》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清明》(1979-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清明》的新时期
    第一节 《清明》的创刊背景与创刊号
    第二节 《清明》的编辑风格
    第三节 《清明》的发展危机与刊物策略
第二章 新时期《清明》的文学面向
    第一节 刊物主打的小说栏目
    第二节 流派纷呈的诗歌栏目
    第三节 透视人间百态的散文栏目
    第四节 类型多样的理论栏目
第三章 《清明》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第一节 《清明》与“伤痕文学”
    第二节 《清明》与“反思文学”
    第三节 《清明》与“改革文学”
第四章 《清明》与新时期安徽文学场域
    第一节 《清明》与文学皖军
    第二节《清明》的文学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论《木鱼歌》的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作家作品介绍与研究综述
        1. 研究的主旋律——女性主义
        2. 研究的热点——族裔问题
    (二)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其意义
        1. 文化地理学视域下的文学研究
        2. 《木鱼歌》中的“空间书写”
一、帝国话语下的空间建构
    (一) 帝国与地理
    (二) 中国——真实与想象中的东方异域
    (三) 美国——他者与自我中的空间呈现
    (四) 非洲——记忆与遥想中的空间隐喻
二、空间差异中的文化认同
    (一) 空间、种族与文化认同
    (二) 交错的空间与缠结的历史
    (三) 差异冲突与文化认同
    (四) 文化交融与混种梦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重庆市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课程建设研究的必要
        1.1.2 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加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
        1.3.2 关于特色课程建设的研究
        1.3.3 以往研究的述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特色
        1.4.2 课程
        1.4.3 特色课程
    1.5 特色课程建设的一般理论
        1.5.1 人本主义理论
        1.5.2 建构主义理论
        1.5.3 校本管理理论
        1.5.4 素质教育理论
    1.6 研究设计
        1.6.1 研究目标
        1.6.2 研究内容
        1.6.3 研究思路
        1.6.4 研究方法
2 重庆市 R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现状
    2.1 R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
        2.1.1 R 学校特色课程目标建设现状
        2.1.2 R 学校特色课程内容建设现状
        2.1.3 R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与评价现状
    2.2 特色课程建设的资源开发
        2.2.1 校内特色课程资源
        2.2.2 校外特色课程资源
3 R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对策
    3.1 提高教师对特色课程的认识
    3.2 加强整体师资队伍建设
    3.3 完善教师培训与科研制度
    3.4 合理统筹丰富的课程资源
    3.5 建立多元的评价保障机制
4 讨论
    4.1 学校特色课程目标建设
    4.2 学校特色课程内容建设
    4.3 学校特色课程实施与评价建设
5 总结
    5.1 结论与建议
        5.1.1 结论
        5.1.2 建议
    5.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 B:问卷
附录 C:访谈提纲
致谢

(7)汉语食物词汇的隐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1 Literature Review
    1.1 Metaphor
    1.2 Theoretical basis for food metaphor
    1.3 Chinese food expressions
    1.4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ese food expressions
2 Methodology
    2.1 Research questions
    2.2 Research instruments
    2.3 Data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3.1 Linguistic features of food metaphor
    3.2 Metaphorical models of food metaphor
Conclusion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Ⅰ Source of the Food Metaphors
AppendixⅡ Chinese Food Metaphors

(8)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童年关怀及问题意识(绪论)
    第一节 从现实关怀到学理探索
        1、 遭遇“数字儿童”——儿童问题研究的缘起
        2、 “消逝”还是“危机”——童年问题的学理性探索与碰撞
        3、 求同存异:国内外传媒领域中相关儿童文化研究的述评
        4、 儿童观念与处理儿童问题的理论进路
    第二节 本论文主要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理论的借鉴
        1、 文化研究的方法
        2、 情境化的实证研究
        3、 媒介环境学理论
        4、 借鉴的其他方法与理论
第二章 新媒介环境下的童年症候
    第一节 现代儿童的媒介环境
        1、 “地球村”式的媒介景观
        2、 对儿童的分众传播
        3、 儿童的自我传播
        4、 有关儿童媒介环境结构的其他分类法
    第二节 情境化的实证考察:新媒介环境中的儿童活动
        1、 国内大中城市和偏远地区的儿童媒介接触实证研究概要
        2、 对部分小城和乡镇儿童媒介接触的情境化查访
    第三节 “他们”——现代媒介叙事中的儿童形象及其社会建构
        1、 励志型的少先队员们
        2、 无语的被拯救者
        3、 商品拜物教的“神器”
        4、 媒介秀场中的玩偶
    第四节 被误读的儿童与儿童的问题
第三章 媒介社会发展与儿童文化变迁
    第一节 社会的媒介化与媒介社会的文化
    第二节 从“发明”到“消逝:西方媒介社会中的儿童\童年观
    第三节 文化与历史的叙事:中国传媒社会中的儿童和童年观
        1、 口语与手抄时代:蒙昧人和读书郎
        2、 五四时期印刷媒介革命时代:儿童的发现和理想的儿童
        3、 建国前后到改革开放时期:从“红色少年”到“社会主义接班人”
        4、 “南巡讲话”时期电视普及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第四节 数字化时代的来临与传媒文化的内在结构变局
第四章 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奇观
    第一节 狂欢化阅读:从印刷文化到现代传媒
        1、 狂欢的出版与阅读环境:2012.上海书展“少儿图书嘉年华”一瞥
        2、 从“读文字”到“阅影像”
    第二节 新媒介文化生产——以原创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两次电影改编为例
        1、 文学原作与新媒介改编
        2、 文本解读:从原创文学经典到黑白剧情片和大制作彩色电影
        3、 生产(制作)方式的变迁与技术、资本讲述
    第三节 网游与文化产品的“全媒体”化——以淘米网为例
        1、 网络虚拟社区的出现
        2、 淘米网模式:以网游为中心的全产业链运营
        3、 “赛尔号”生产与传销模式分析
        4、 网游文学:文学的媒介融合之路
    第四节 “寓教于乐”的主流媒介叙事
        1、 电视媒介与主流文化叙事策略的转向:从“儿童”到“未成年人”
        2、 叙事方式的转向:从生硬说教到“寓教于乐”
        3、 对央视《开学第一课》的文化研究
第五章 童年的困境与突围
    第一节 一切生活经由传媒:对现代媒介环境的批判
        1、 儿童=商机+利润
        2、 “我靠虚像生活”
        3、 现代媒介环境直接消费儿童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与文化的异型结构
    第三节 “儿童热”:现代媒介文化之症候
        1、 “五四”儿童热
        2、 现代媒介社会“儿童热”
    第四节 现代儿童的新“共同体”
        1、 碎片化的自我重构:自媒体空间
        2、 低龄化表达:重建自我的文化
        3、 “我们”的家园
第六章 重建人类的童年(结语)
    第一节 以“儿童”介入社会观察
    第二节 以“儿童”追求人类发展
        1、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2、 反思性的态度:儿童问题的解决之道
        3、 新的可能:人本主义的儿童本位观
附录一:小城市和乡镇儿童儿童媒介接触和使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读博期间研究与创作的相关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小萝卜头”王文斌(论文参考文献)

  • [1]汉韩人体惯用语的认知对比研究[D]. 荒木京(KEI ARAKI).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2]网络读书节目《一千零一夜》的召唤结构研究[D]. 刘文琦. 四川师范大学, 2018(12)
  • [3]《孩子你慢慢来》(节选)翻译报告[D]. 王绚祯.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4]《清明》(1979-1989)研究[D]. 阚玉篇. 安徽大学, 2018(11)
  • [5]论《木鱼歌》的空间建构与文化认同[D]. 高瑞怡. 云南大学, 2014(02)
  • [6]重庆市R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D]. 张丹. 重庆师范大学, 2014(12)
  • [7]汉语食物词汇的隐喻研究[D]. 王辉.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6)
  • [8]新媒介环境下的文化症候 ——基于童年和儿童问题研究的视角[D]. 王春鸣.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9]一位“用激情燃烧理想”的校长——记党的十七大代表丁继泉[J]. 孙恭恒. 中小学校长, 2008(02)
  • [10]山城如此多娇——重庆市少先队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纪实[J]. 张艳,李键,王志杰. 辅导员, 2005(10)

标签:;  ;  ;  ;  ;  

“小萝卜头”汪文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