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行为的关键——转变思维

创造性行为的关键——转变思维

一、创造行为的关键——转换思维(论文文献综述)

陈君[1](2021)在《高中数学“深度教学”案例研究 ——以“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为例》文中认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原来的“三维目标”转化为“核心素养”,提出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深度学习的目标就是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养成和对知识的完整建构,继而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虽然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是“浅层次”和“断层式”的教学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如何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高阶思维能力成为了教育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对圆锥曲线简单几何性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实验。本文通过对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知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深入分析,设计深度学习的教学过程,为高中数学圆锥曲线教学提供参考。过程如下:(1)通过文献分析法研究国内外对深度学习的观点,理清研究的脉络,对深度学习概念、特征进行界定。(2)通过问卷测试了解高二学生圆锥曲线简单几何性质学习情况,发现高中生核心素养缺失等问题;接着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了解教师对深度学习的理解情况与教学建议。(3)借助测试,找出学生在圆锥曲线简单几何性质学习中存在问题,结合教师访谈分析成因,提出建议。(4)结合建议,以DELC路线为指导设计深度教学流程;(5)对高二某班进行教学实践,借助案例分析法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学生在教学实验前存在的问题有:(1)大部分学生在圆锥曲线简单几何性质简单应用中SOLO分类水平单一与多元水平占比大约为50%,体现为缺乏完整的知识网络;(2)大部分学生在综合提升中关联水平只占到35%左右,SOLO分类水平在二、三水平人数不高,原因是缺乏批判性思维,不善于转变思维;(3)大部分学生在拓展延伸中关联或抽象拓展水平占比不超过30%,SOLO分类水平普遍较低,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在复杂情景中迁移应用知识能力;(4)在不同层次的问题里,随着问题层次升高,学生在深度学习的思维水平人数变少,浅层学习的思维水平人数变多。学生没有明确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消极,不善于合作与交流是主导原因。2.学生在教学实验后得出结论:(1)学生的圆锥曲线简单几何性质思维水平在各维度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学生在双曲线或抛物线的拓展延伸中思维从多元结构水平上升1个水平到关联结构水平的人数较多,大约占了测试人数的40%。学生总体上SOLO分类思维水平发展较好,思维方式和思维灵活性逐渐提高,证明了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有效性;(2)学生的思维水平虽然在不停地训练下有所提升,但是思维提升缓慢。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两个思维水平的题型仅占九分之一,说明跨越多个思维水平短时间内较难实现,需要有计划地长期培养才有机会达成该目标。3.教师课堂问题教学的成因:(1)缺少对学生思维的变式拓展训练,学生思维水平提高阻力大;(2)教学存在片面性,忽视了思维水平螺旋形上升的特点;(3)机械式教学忽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SOLO分类水平停留在低水平。

刘韶藤[2](2021)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强化以能力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为了改善人才培养质量,2018年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提出将知识学习与思维培养相结合,其中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二级指标,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模型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笔者综合大量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于物理科学思维,特别是物理思维品质的研究比较薄弱,而对于思维品质中各品质,如思维灵活性的研究则更少,理论的薄弱必然带来实践的模糊。因此提高教师对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认识,加强教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教学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实施了物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探索。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首先,查阅各种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物理模型教学和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培养的研究现状,对“思维与物理思维”“思维品质与物理思维品质”“思维灵活性品质”“模型与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教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本文的理论依据有建构主义理论、认知灵活性理论与学习迁移理论。之后,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问卷指标,从分析问题思维灵活性、解决问题方法灵活性、灵活检验问题结果的合理性、影响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学生因素及教师因素等五个方面对河北省石家庄市笔者进行教学实践的高级中学的部分高一学生进行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1.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物理思维有待提高:(1)学生不能灵活转译物理语言;(2)学生灵活区分物理问题主次要因素的能力较低;(3)学生不能灵活转换思维模式分析变式问题;(4)学生灵活分解或组合问题的思维有待提高。2.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1)学生选择应用物理模型方法的灵活性有待提高;(2)学生选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物理思维灵活性较差;(3)学生转换思路克服思维障碍的能力较低;(4)学生思维迁移性较差。3.学生灵活检查问题结果的物理思维有待提高:(1)学生检查思维合理性的意识较低;(2)学生不能结合生活实际灵活检查问题结果。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影响因素:1.学生因素:(1)思维定势影响学生灵活解决问题;(2)物理思维品质低导致物理思维灵活性较低。2.教师因素:(1)教师对物理问题变式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多角度、多方向分析问题;(2)教师没能有效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3)教师对学生思维正向迁移培养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教学策略:(1)教师提高对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重要性的认识;(2)教师利用模型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3)创设物理情景,灵活调动学生的物理思维;(4)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5)应用问题变式培养学生灵活选用模型的能力。笔者利用上述教学策略实施了四个月的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教学实践,并展示了两个教学实践案例。通过学生访谈对教学实践效果进行了检测,访谈结果表明,利用物理模型教学能促进学生灵活思考物理问题,且能灵活分析物理建模的各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

李赵容[3](2021)在《基于网络画板培育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实验研究 ——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为例》文中认为教育信息化成为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的教学建议中提出:“重视信息技术运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利用计算机展示函数图象、几何图形运动变化过程”等。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成为数学学科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必要手段。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空间形式特别是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直观想象为高中数学学科六大核心素养之一,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及其团队,基于超级画板研发出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互联网+动态数学”教学辅助软件“网络画板”。网络画板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可利用知识的直观展示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笔者拟对高中生关于直观想象素养培养的教与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探寻基于网络画板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策略,达到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同时提升直观想象素养,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本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文献研究法、学生问卷调查法和教师访谈法,结合学生5周的周考成绩,了解高中生直观想象培养的教与学中多媒体的使用情况和态度调查,发现: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较弱、教师教学中较少使用几何画板等画图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学生和教师对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表示支持和恰当使用。2.根据以上现状调查提出基于网络画板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策略。并从直观想象在情境与问题、知识与技能、思维与表达和交流与反思四个方面的表现进行策略分析,提出以下策略:(1)情境与问题策略: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培养用图识图意识;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培养动手作图能力;创设探疑性情境,培养数形结合思想。(2)知识与技能策略:具象结合,理解知识本质;动静结合,培养想象能力;数形结合,形成转换思维。(3)思维与表达策略:强化图形图表表征,形成形象思维;转化知识数形形式,发展多样表达。(4)交流与反思策略:结合知识多元表征,优化图形语言交流;创设课堂实践探究,增强课堂反思学习。3.选择数学课程内容中支持直观想象养成的知识进行微型实验教学和测试卷考查。即根据提出的策略应用于微型实验教学,并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基于网络画板提出的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本实验研究表明:基于网络画板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促进高中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可促进学作图、识图、以图分析问题形成解题思路能力的培养,可提升高中生的直观表达与数形结合能力、培养高中生的数直观想象素养。

贾一村[4](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张福彦[5](2020)在《空间秩序思想及其之于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地球表层的事物和现象,受内在规律的支配而生成与演化,但只要其存在,它就会在某一时间段上占据空间且呈现一定的空间形态,这是通过空间属性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本体的逻辑起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包括位置、形态、分布等方面。不同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的表现是纷繁复杂的。清晰有序地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表现,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基本要求,也是地理学习与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为了高效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有序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思想方法对认知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以提高认知的效率与效果。地理空间秩序思想,就是在总结目前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认知方法的基础之上,凝练出能够指导秩序性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的上位思想方法。而且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还有必要基于空间秩序思想形成系统性的教学对策。地理学研究中对“空间秩序思想”尚未有共识度很高的定义。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在梳理地理学以及相关学科关于空间秩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空间秩序思想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并刻画了空间秩序思想的重要特征。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地理教师为此采取了诸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虽然并不是以引导学生探寻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秩序为宗旨的,但也起到了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清晰有效的认知状态的作用。透过地理空间秩序思想的透镜去框定与选择有效的空间属性认知的教学方法,是建构地理空间秩序思想方法体系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对全国范围内的中学地理教师做了广泛地调研,梳理出与空间秩序认知相关的8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将此作为空间秩序认知的一般方法,结合“空间秩序组织者”这一类特殊方法,初步建构了空间秩序思想的方法系统。将空间秩序思想方法应用到中学地理教学,是本研究的重要任务。中学地理教学中,认知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位置、形态、分布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展变化过程的空间表现,是最为基本的教学任务。应用地理空间秩序思想方法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开展认知活动,可以提高认知效率与效果,并且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成因、影响分析及地理事物和现象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有着基础与启发作用。本研究从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认知失序的表现及分析入手,深入剖析学生在空间秩序认知方面的思维根源,并在空间秩序思想的指导下,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经验,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地理位置秩序、形态秩序、分布秩序及地理过程的空间表现秩序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本研究通过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的探索,初步界定了空间秩序是主观认识层面的秩序,空间秩序探寻的目的是方便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的认知。空间秩序思想的两个要义是“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存在都是有秩序的”和“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秩序认知是简洁概括的”。空间秩序思想有主观性、技术性与艺术性、动态性与简洁性等特征,这体现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认知方法,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在头脑中加工组织成有序状态。为了更好的指明利用空间秩序思想、加工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属性信息的方向,本研究梳理出了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秩序的基本表现有对应性秩序、一致性秩序、对称性秩序、序列性秩序、节奏性秩序和形象性秩序六个方面,这可以引导学生在处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空间属性信息时,从恰当的维度去觉察与探寻空间秩序。在具体的方法论方面,本研究建构起了感知方法、记忆提取方法、思维方法、想象方法等四个大类,一共九种认知方法,具体为尺度方法、分区与分类方法、地图填绘方法、简化方法、概括与抽象方法、理论演绎方法、空间图示方法、形象化方法和空间秩序组织法。并且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策略中,对上述方法进行了应用背景及应用要点的阐释与强调。

黄婉瑜[6](2020)在《论文本数据挖掘中的“转换性使用”》文中研究表明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无疑是一种战略性资源。文本数据挖掘作为处理大数据的有力工具之一,通过大量复制文本信息,发掘隐藏其中的数据规律,重构有价值的数据并以可视化形式表达,目前文本数据挖掘已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文本数据挖掘难免涉及复制与使用受着作权保护的文本材料,存在侵犯着作权的法律风险,而合理使用制度、着作权许可协议亦未能完全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美国司法实践产生了“转换性使用”,一定程度上扫除了着作权法对文本数据挖掘等新兴技术发展的法律阻碍。结合我国的立法与司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文本数据挖掘引进“转换性使用”的适用空间。其一,在必要性方面,“转换性使用”在我国文本数据挖掘的适用符合《着作权法》利益平衡原则,顺应技术发展趋势;其二,在可行性方面,我国合理使用开放式列举的立法趋势、最高法院明确引进美国四要素判定规则、法院适用“转换性使用”的司法尝试,为我国文本数据挖掘引进“转换性使用”已奠定了基础。基于上述分析,通过进一步研究美国Hathi Trust案等多个典型判例,本文梳理了文本数据挖掘的“转换性”特点,总结提炼“转换性使用”在美国文本数据挖掘的适用经验。立足我国实际,本文认为“转换性使用”在我国文本数据挖掘的适用主要有三个落脚点。其一,“转换性使用”的适用应以穷尽我国现行《着作权法》对权利限制的例外条款所规定的使用作品行为为前提。其二,法院引入“转换性使用”时应关注文本数据挖掘在行为目的及功能上体现的“转换性”。其三,完善稳定、可操作的案例指导制度,为各级法院准确适用“转换性使用”提供指导。“转换性使用”自身的灵活性与适应性,不仅能及时应对技术改进所带来的新例外情形,缓解文本数据挖掘面临的法律危机,完善我国现行合理使用制度,而且能鼓励具有新目的、新功能、新价值的文本数据挖掘应用发展,推进数字经济产业的繁荣发展。

张国彪[7](2020)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文中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要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目标,需要青年一代添砖加瓦,肩负青春责任。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之责在于育人。“教育应顺此大势,通过更加密切的互动交流,促进对人类各种知识和文化的认知,对各民族现实奋斗和未来愿景的体认,以促进各国学生增进相互了解、树立世界眼光、激发创新灵感,确立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的远大志向。”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得以自立自强在中国精神、得以持续长久在中国精神、得以提振“精气神”在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健康发展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庚子之初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已然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表现形式,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彰显的中国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因此,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出发,对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展开研究,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研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研究视角,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中国精神培育为研究重点,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在前人及众多学者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精神分别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相关理论基础、价值意蕴、当代境遇、实践路径进行深入探索。第一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理论、是实践,也是精神,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底蕴;中国精神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两者具有较强的契合点。据此,分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提出的强化“类”思维、拓展国际视野、推动文化自为、突显改革创新精神等新要求。第二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在国家层面,有利于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力量,为实现世界梦贡献中国智慧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起中国之责;在社会层面,有利于更好担当铸魂育人使命,提高中国精神培育实效;在个人层面,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强化“功崇惟志”的坚定意识、增强“上下而求索”的学习本领、锤炼“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第三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当代境遇。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面临协调中国精神民族性与人类命运世界性的矛盾、超越思维局限增强学生对国外思维的理性认知、警惕多种错误社会思想淡化大学生共同体意识等挑战;存在中国精神培育系统失衡、中国精神培育内容与人类命运融合度低、教师队伍人员杂糅显露质量瓶颈、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淡薄等问题。第四章,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策略。针对培育的当代境遇,应当抓准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着力点;用大国担当精神、创新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等丰富培育内容;从政治底线、理论素养、示范引领等方面构建中国精神培育教师队伍;以创设培育途径筑牢育人共同体。

吕玥[8](2020)在《《诗人之恋》中的音乐隐喻呈现》文中认为《诗人之恋》(Dichterliebe)是德国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1810—1856)的代表作之一,取材于海因里希·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1797—1856)的长诗《抒情插曲》(Lyrisches Intermezzo)。论文以《诗人之恋》为主体,从隐喻的角度展开论述,重点分析自然隐喻、人物隐喻、氛围隐喻在音乐中的不同呈现。旨从隐喻的视角探寻其背后的情感表现与内在意境,以及了解《诗人之恋》与外部世界的关联,拓宽我们认识音乐诠释方式的视野。论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绪论、正文、结语。绪论内容主要有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文献综述四个方面。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隐喻与音乐隐喻,主要介绍了隐喻的概念及研究脉络、音乐隐喻的概况及呈现种类,为论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诗人之恋》中的自然隐喻,重点探讨了音乐中对自然声音与自然形态的模仿。自然声音包括人类声音、实体声音及动物声音,自然形态包括人类形态和非人类的形态。第三章《诗人之恋》中的人物隐喻包括了两个“人”,一个是作曲家本人,另一个是乐曲中的主人公。在对两个人物隐喻呈现的过程中,音乐通过比较、排列、暗示的方式来达到表现人物情绪、刻画人物形象及映射作者个人生活的目的。第四章《诗人之恋》中的氛围隐喻,主要论述了音乐中对欢乐活泼、肃穆忧伤等不同氛围的暗示。这些暗示是通过钢琴声部的渲染以及整体氛围的创造来得到实现的,它不是某一种音乐要素或技法可以做到的,而是需要多种要素互相综合,相辅相成,共同发生作用。结语部分为对全文的再思考,思考内容包括《诗人之恋》音乐隐喻的呈现基础、实现路径、实现图解三个部分。此三个部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昭示了《诗人之恋》音乐隐喻的最终呈现。

郑尚宜[9](2020)在《基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21世纪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科学思维作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维度被明确提出。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空间思维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受到国际广泛的重视,甚至被称为现代教育的“三大基本能力”之一。空间思维贯穿于许多学科中。大量研究表明,空间思维与学科之间实现充分融合不仅可切实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同样可为教学方法的更新及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国内外与空间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空间思维的内涵、外延、特征、分类及培养策略、培养方式等内容进行探讨,为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随后,以学生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就高中物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予以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物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物理教学所需、更是学生物理知识学习所愿。由此,本文分别选取《热力学第二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作为研究案例,以案例呈现、案例分析以及案例优点为思路,依据前文理论依据及调研基础,在总结高中物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之上,对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空间思维培养的优点及不足分析,并提出了高中物理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改进策略。

胡丽娟[10](2020)在《读书笔记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教学正受到小学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弱化现代社会带来的碎片化、快速化、功利化阅读特点的不利影响,采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水平和能力,是阅读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读书笔记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文本理解、提升语文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运用读书笔记辅助教学能有效提升教师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然而,读书笔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未形成完整的系统。因此,本研究尝试探讨读书笔记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可能性及其主要方法策略,意在通过读书笔记的有效设计提升学生整本书阅读及其教师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本细读法、课例研究法。首先,进行文献检索,梳理读书笔记的相关研究,并阐述读书笔记在阅读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现状。其次,通过总结、反思前人的研究,确立本研究读书笔记的含义、类型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含义,再从理论基础、现实价值层面分析读书笔记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然后,深入具体地阐述读书笔记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主要应用环节及其应用原则,在每个环节中有针对性地提出读书笔记的应用策略并逐一举例说明。最后,选取《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儿童经典阅读名着,提供了一个读书笔记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完整实例,以供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参考。此部分采用文本细读法和课例研究法,不仅较为详细地设计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导读课、推进课和延伸课,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读书笔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特殊功能;最后总结出读书笔记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相关建议。

二、创造行为的关键——转换思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行为的关键——转换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数学“深度教学”案例研究 ——以“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2.1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2 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的内涵
    2.3 “浅层次”教学与“断层式”教学的内涵
    2.4 圆锥曲线教学现状
三、理论基础
    3.1 深度学习的特征
    3.2 SOLO分类理论
    3.3 SOLO分类理论与深度学习的联系
    3.4 深度学习路线
四、高中数学“深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4.1 圆锥曲线的教材分析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4.3 调查研究的实施
五、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5.1 测试卷测试结果与分析
    5.2 测试卷测试结论
    5.3 教师访谈的结果分析
    5.4 成因分析
六、“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深度教学实验研究
    6.1 深度教学流程设计
    6.2 深度教学设计
    6.3 “深度教学”案例研究
七、圆锥曲线“深度教学”实施情况的讨论分析
    7.1 教学实践过程
    7.2 教学实践分析
八、研究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测试卷前测
    附录2 测试卷后测
    附录3 访谈记录
致谢

(2)物理模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培养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是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1.1.2 物理模型教学是培养物理思维品质的方法之一
        1.1.3 高考对灵活建构物理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1.3 文献综述
        1.3.1 “物理模型教学”研究的综述
        1.3.2 “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研究的综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思维和物理思维
        2.1.2 思维品质及物理思维品质
        2.1.3 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
        2.1.4 模型和物理模型
        2.1.5 物理模型教学
    2.2 理论依据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认知灵活性理论
        2.2.3 学习迁移理论
3 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的目的、对象、方法及时间
    3.2 问卷编制
    3.3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3.4 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4.1 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4.2 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3.5 高中教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3.5.1 访谈目的、对象、时间及方式
        3.5.2 访谈提纲
        3.5.3 访谈记录(见附录2)
        3.5.4 访谈结果及分析
    3.6 调查结论
        3.6.1 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的调查结论
        3.6.2 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影响因素的调查结论
4 物理模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策略
    4.1 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认识
    4.2 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物理模型发展思维灵活性品质
    4.3 创设模型情境,调动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物理思维
    4.4 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灵活抽象问题体现的物理模型
    4.5 进行问题变式,培养学生灵活选用物理模型的思维品质
5 物理模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教学实践
    5.1 教学实践对象、时间、目的及内容
        5.1.1 教学实践对象及时间
        5.1.2 教学实践目的
        5.1.3 模型教学环节
        5.1.4 教学实践内容
    5.2 教学实践案例
        5.2.1 案例一:《共点力的平衡》
        5.2.2 案例二:《超重和失重》
    5.3 教学实践后的效果访谈及结果分析
        5.3.1 访谈目的、对象、地点、时间及方式
        5.3.2 访谈提纲
        5.3.3 访谈记录(见附录4)
        5.3.4 访谈结果分析
6 研究结论及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1: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前测)
附录2:“教师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现状”的访谈记录(前测)
附录3:学生访谈记录(后测)
致谢

(3)基于网络画板培育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实验研究 ——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信息化
        1.1.2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现状
        1.1.3 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画板
        2.1.2 直观想象
    2.2 国外文献综述
        2.2.1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2.2 直观想象
    2.3 国内文献综述
        2.3.1 高中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3.2 网络画板
        2.3.3 直观想象
    2.4 基于网络画板培养直观想象的教学理论依据
        2.4.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理论
        2.4.2 视听教育理论
        2.4.3 建构主义理论
3 高中生直观想象培养的教与学现状
    3.1 高中生直观想象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3.1.1 调查目的
        3.1.2 调查对象
        3.1.3 调查问卷设计
        3.1.4 调查实施过程
        3.1.5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3.2 教师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教学现状访谈
        3.2.1 访谈目的
        3.2.2 访谈对象
        3.2.3 访谈提纲
        3.2.4 访谈实施过程记录
        3.2.5 访谈结果及其分析
    3.3 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总结
4 基于网络画板培养直观想象的应用价值分析
    4.1 网络画板
        4.1.1 网络画板简介
        4.1.2 网络画板的操作功能
        4.1.3 几何画板与网络画板
    4.2 基于网络画板培养直观想象的应用价值
        4.2.1 网络画板与直观想象
        4.2.2 网络画板在培养学生直观想象的应用价值
5 基于网络画板对高中生直观想象培养策略
    5.1 情境与问题
        5.1.1 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培养用图识图意识
        5.1.2 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提升动手作图能力
        5.1.3 创设探疑性探究情境,养成数形结合思想
    5.2 知识与技能
        5.2.1 具象结合,理解知识本质
        5.2.2 动静结合,培养想象能力
        5.2.3 数形结合,形成转换思维
    5.3 思维与表达
        5.3.1 强化图形图表表征,形成形象思维
        5.3.2 转化知识数形形式,发展多样表达
    5.4 交流与反思
        5.4.1 结合知识多元表征,优化图形语言交流
        5.4.2 创设课堂实践探究,增强课堂反思学习
6 基于网络画板培养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实验
    6.1 实验目的与对象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对象
    6.2 实验内容与过程
        6.2.1 实验内容
        6.2.2 实验过程
    6.3 实验教学设计
        6.3.1 探究A与ω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影响
        6.3.2 探究φ对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影响
    6.4 无关变量控制
    6.5 测试卷的编制
    6.6 实验结果分析
        6.6.1 测试结果总体分析
        6.6.2 测试结果具体分析
7 研究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反思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生直观想象素养培养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测试卷
    附录4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习题课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依据
    2.研究对象及思路
    3.研究方法
    4.研究价值和意义
    5.论文结构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2.3.1 文本分析路径
        2.3.2 社会分析路径
        2.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3.1 物质文化空缺
        3.1.1 人称文化空缺
        3.1.2 物称文化空缺
    3.2 制度文化空缺
        3.2.1 民俗文化空缺
        3.2.2 体制文化空缺
    3.3 精神文化空缺
        3.3.1 思维方式空缺
        3.3.2 价值观念空缺
        3.3.3 审美意识空缺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4.3.1.1 以我为主
        4.3.1.2 坚守底线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4.3.2.1 内外有别
        4.3.2.2 有的放矢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4.3.3.1 群策群力
        4.3.3.2 统筹全局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结束语
    1.内容与结论
    2.研究创新点
    3.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Автореферат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1.物质文化空缺
    2.制度文化空缺
    3.精神文化空缺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5)空间秩序思想及其之于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拟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空间与空间秩序
        一、关于空间的界定
        二、关于空间秩序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空间知识与空间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
        二、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第三章 空间秩序思想方法的提炼
    第一节 空间秩序内涵的确定
        一、空间秩序的概念界定
        二、空间秩序与空间规律的区别
    第二节 空间秩序思想的梳理
        一、空间秩序思想适用范围的框定
        二、空间秩序思想的核心要义
        三、空间秩序思想的特征
        四、空间秩序思想的意义
        五、地理空间认知中的秩序性及其体现
    第三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方法论建设
        一、空间秩序探寻一般方法的梳理
        二、空间秩序探寻特殊方法的提炼
        三、认知理论指导下的空间秩序思想的方法体系
        四、空间秩序思想方法的内容
第四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教学内容选择与处理
    第一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中学地理教学内容选择
        一、以具有空间性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根本性要求
        二、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基础性要求
        三、以适宜的难度作为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性要求
    第二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知识的教学加工处理
        一、突显地理知识的空间属性
        二、简化概括地理空间信息
        三、形象直观化地理空间信息
        四、选择合适的空间尺度
        五、动态化地理过程信息
        六、生活化地理空间信息
    第三节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知识体系构建
        一、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知识体系的构建意义
        二、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知识体系建构策略
第五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位置秩序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地理位置秩序的教学背景
        一、地理位置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位置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基于地理位置秩序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一、基于绝对位置秩序探寻的信息加工策略
        二、基于相对位置秩序探寻的信息加工策略
        三、运用空间秩序组织者抽象概括地理位置秩序
第六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形态秩序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地理空间形状秩序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形状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空间形状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三、基于地理空间形状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第二节 地理空间大小秩序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大小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大小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三、基于地理空间大小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第三节 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的教学策略
        一、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三、基于地理空间指向方位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第七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空间分布秩序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空间分布秩序的教学背景
        一、地理空间分布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空间分布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基于地理空间分布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地图呈现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二、使用网格法协助分区查找地理空间分布的疏密秩序
        三、简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四、增绘地理事物查找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五、运用空间秩序组织者抽象概括地理空间分布秩序
第八章 基于空间秩序思想的地理过程空间秩序的教学策略
    第一节 地理过程空间秩序的教学背景
        一、地理过程空间秩序的教学价值
        二、地理过程空间秩序认知的常见问题
    第二节 基于地理过程空间秩序探寻的空间信息加工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时间尺度探索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二、利用空间信息的分类与简化突显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三、构建数学模型量化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四、联系生活形象化认知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五、使用图层叠加比较寻找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六、利用理论演绎探寻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七、运用空间秩序组织者探寻地理过程空间秩序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论文本数据挖掘中的“转换性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二章 文本数据挖掘的概述
    第一节 文本数据挖掘的兴起
    第二节 文本数据挖掘的工作原理
        一、数据的预处理
        二、文本数据挖掘
        三、结果可视化与模式评估
    第三节 文本数据挖掘的应用
        一、数字图书馆
        二、商务智能
        三、为科学研究提供分析工具
第三章 文本数据挖掘与着作权保护的冲突
    第一节 文本数据挖掘的着作权侵权性分析
        一、文本数据挖掘涉嫌侵犯复制权
        二、文本数据挖掘涉嫌侵犯演绎权
        三、文本数据挖掘涉嫌侵犯网络信息传播权
    第二节 合理使用判定路径在文本数据挖掘中的适用障碍
        一、以科学研究或课堂教学为目的
        二、以适当引用的形式
        三、以临时复制的形式
    第三节 着作权许可未能消除文本数据挖掘的着作权保护风险
        一、着作权许可的不确定性
        二、加重文本数据挖掘的实施成本
    第四节 文本数据挖掘与着作权保护冲突的后果
        一、对着作权人的影响
        二、对社会的影响
第四章 中国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引进“转换性使用”的分析
    第一节 “转换性使用”的发展
        一、“转换性使用”的崛起
        二、“转换性使用”与合理使用四要素的关系
        三、“转换性使用”的扩张
    第二节 中国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引进“转换性使用”的必要性分析
        一、文本数据挖掘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中国合理使用制度无法适应时代发展
    第三节 中国文本数据挖掘技术引进“转换性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一、合理使用制度开放式列举的立法趋势
        二、最高法院引进美国四要素判定规则
        三、司法实践尝试适用“转换性使用”
        四、“转换性使用”的优越性
第五章 美国司法实践引用“转换性使用”的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转换性使用”在文本数据挖掘的实际运用
        一、Hathi Trust案与谷歌图书馆案的主要内容
        二、Hathi Trust案与谷歌图书馆案的异同
        三、文本数据挖掘的“转换性”分析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在文本数据挖掘适用的例外
        一、美联社诉Meltwater案的主要内容
        二、文本数据挖掘的“非转换性”分析
    第三节 美国“转换性使用”的适用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对文本数据挖掘技术等新兴技术持包容支持态度
        二、打破商业性/非商业性的绝对限制
        三、侧重对目的与功能方面的“转换性使用”的考量
第六章 我国文本数据挖掘的“转换性使用”
    第一节 “转换性使用”在我国文本数据挖掘的适用原则
        一、创新为主,引用合理
        二、着作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平衡
    第二节 “转换性使用”在我国文本数据挖掘适用的具体路径
        一、“转换性使用”在我国适用的前提
        二、“转换性使用”与我国现行合理使用制度结合
        三、确定文本数据挖掘的“转换性使用”判定标准
        四、完善指导性案例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的相关理论概述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理论概述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内容及特性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探源
    第二节 中国精神的演进历程和科学内涵
        一、中国精神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精神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的关系
        一、中国精神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之盾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精神的实践表达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精神同源同向
    第四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提出新要求
        一、民族国家对立思维向命运与共的“类”思维转变
        二、自我发展的民族视野向全球治理的国际视野拓展
        三、自我认同的文化自信向贡献担当的文化自为延伸
        四、立足本来的粗放发展向着眼未来的内涵式发展突显
第二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价值意蕴
    第一节 国家维度:促进国家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为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
        二、为实现“世界梦”贡献中国智慧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担起中国之责
    第二节 社会维度:推动中国精神培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更好担当铸魂育人使命
        二、提高中国精神培育实效性
        三、应对中国精神培育中的挑战
    第三节 个人维度:锻铸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一、强化“功崇惟志”的坚定意识
        二、增强“上下而求索”的学习本领
        三、锤炼“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
第三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当代境遇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一、协调中国精神民族性与人类命运世界性的矛盾
        二、超越思维局限增强学生对国外思维的理性认知
        三、警惕多种错误社会思想淡化大学生共同体意识
    第二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系统失衡
        二、中国精神培育内容与人类命运融合低
        三、教师队伍人员杂糅显露质量瓶颈
        四、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淡薄
第四章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策略
    第一节 抓准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着力点
        一、内在系统:转换思维开阔视野
        二、外在行为:守住根脉包容互鉴
        三、动力源泉:创新创造勇于担当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内容
        一、理性爱国,涵养大国担当精神
        二、突破陈规,锤炼创新创造精神
        三、自强不息,涵养奋斗精神
        四、同舟共济,培育团结精神
        五、天下为公,传输梦想精神
    第三节 构建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的教师队伍
        一、严守中国精神培育的政治底线
        二、深化中国精神培育的理论素养
        三、强化弘扬中国精神的引导示范
    第四节 创设培育途径以筑牢育人共同体
        一、强化大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自育自省能力
        二、发挥家庭对中国精神培育的渗透作用
        三、突显思想政治培育主阵地主渠道作用
        四、社会多方联动深化教育实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8)《诗人之恋》中的音乐隐喻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隐喻与音乐隐喻
    1.1 隐喻的概念
    1.2 隐喻的研究脉络
        1.2.1 隐喻是语言现象
        1.2.2 隐喻是思维方式
        1.2.3 隐喻是认知方式
    1.3 音乐隐喻概况
        1.3.1 音乐隐喻的含义
        1.3.2 音乐隐喻的产生及实践
    1.4 音乐隐喻的呈现种类
第二章 《诗人之恋》中的自然隐喻
    2.1 自然隐喻的含义及其实现
    2.2 自然隐喻的呈现
        2.2.1 对自然声音的模仿
        2.2.1.1 人类声音的模仿
        2.2.1.2 实体声音的模仿
        2.2.1.3 动物声音的模仿
        2.2.2 对自然形态的模仿
        2.2.2.1 人类形态的模仿
        2.2.2.2 非人类形态的模仿
第三章 《诗人之恋》中的人物隐喻
    3.1 人物隐喻的含义及其实现
    3.2 人物隐喻的呈现
        3.2.1 对舒曼现实生活的隐喻
        3.2.1.1 生活环境
        3.2.1.2 个人经历
        3.2.2 对曲中虚拟人物的隐喻
        3.2.2.1 比较:从整体到微观
        3.2.2.2 排列:从结构到音符
        3.2.2.3 暗示:从活泼到坚毅
第四章 《诗人之恋》中的氛围隐喻
    4.1 氛围隐喻的含义及其实现
    4.2 氛围隐喻的呈现
        4.2.1 钢琴声部的渲染
        4.2.1.1 肃穆忧伤的氛围
        4.2.1.2 欢乐活跃的氛围
        4.2.1.3 悲喜相交的氛围
        4.2.2 整体氛围的创造
        4.2.2.1 低沉悲情的氛围
        4.2.2.2 积极美好的氛围
结语对《诗人之恋》音乐隐喻的再思考
    一、《诗人之恋》音乐隐喻呈现基础:经验与相似
    二、《诗人之恋》音乐隐喻实现路径:转换思维
    三、《诗人之恋》音乐隐喻实现图解:意向图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基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关于空间思维的文献综述
        1.2.1 关于空间思维内涵、外延及分类相关文献综述
        1.2.2 关于空间思维特征相关文献综述
        1.2.3 关于空间思维培养相关文献综述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探讨
    2.1 空间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2.1.1 空间思维的内涵
        2.1.2 空间思维的特征
    2.2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原则
        2.2.1 直观性原则
        2.2.2 科学性原则
        2.2.3 情境性原则
        2.2.4 问题驱动原则
    2.3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3.1 通过呈现合适空间帮助学生通过空间建构问题
        2.3.2 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入手形成空间推理能力
        2.3.3 通过教师引导培养空间现象能力
    2.4 高中物理空间思维培养方法
        2.4.1 实验法
        2.4.2 多媒体直观展现法
        2.4.3 图式教学法
第三章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调查
    3.1 调查问卷设计与发放
        3.1.1 调查问卷设计目的及题项分布
        3.1.2 调查对象的选取及发放
    3.2 调查结果总结
        3.2.1 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
        3.2.2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调查结果
        3.2.3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可行性调查结果
第四章 基于空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分析
    4.1 案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
        4.1.1 案例呈现
        4.1.2 案例分析
        4.1.3 案例优点
    4.2 案例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4.2.1 案例呈现
        4.2.2 案例分析
        4.2.3 案例优点
    4.3 案例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3.3.1 案例呈现
        3.3.2 案例分析
        3.3.3 案例优点
第五章 高中物理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存在问题与建议
    5.1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5.1.1 运用多媒体建构问题空间但教师意识不强
        5.1.2 通过实验促进空间推理能力形成但深度挖掘不足
        5.1.3 缺乏理论支撑导致培养存在盲目性
        5.1.4 实践经验缺乏总结导致未产生成型的教学模式
    5.2 高中物理教学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建议
        5.2.1 理念层面:认识空间思维培养的可能及重要意义
        5.2.2 研究层面:为空间思维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5.2.3 教学层面:吸取并凝练空间思维实践经验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调查问卷
致谢

(10)读书笔记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课程改革背景与小学生整本书阅读
        1.1.2 当前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3 对读书笔记促进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思考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读书笔记的研究
        1.2.2 有关读书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读书笔记应用于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及其说明
        2.1.1 读书笔记
        2.1.2 整本书阅读教学
    2.2 读书笔记应用于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思维可视化理论
        2.2.2 从做中学理论
        2.2.3 生成学习理论
    2.3 读书笔记应用于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现实价值
        2.3.1 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3.2 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3.3 开拓教师阅读教学改革视野
第3章 读书笔记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3.1 整本书主要教学阶段及读书笔记的应用环节
        3.1.1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
        3.1.2 读书笔记应用于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主要环节
    3.2 读书笔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3.2.1 导向性
        3.2.2 科学性
        3.2.3 直观性
        3.2.4 趣味性
    3.3 读书笔记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3.1 激趣策略
        3.3.2 感知策略
        3.3.3 理解策略
        3.3.4 研读策略
        3.3.5 生成策略
        3.3.6 总结策略
第4章 读书笔记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例:《绿山墙的安妮》
    4.1 《绿山墙的安妮》教学价值及文本分析
        4.1.1 范例选用说明
        4.1.2 范例文本解读
    4.2 《绿山墙的安妮》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4.2.1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预设
        4.2.2 教学进程设计
    4.3 《绿山墙的安妮》阅读教学中读书笔记的功能分析
        4.3.1 积极语用功能
        4.3.2 信息化功能
        4.3.3 激励功能
    4.4 读书笔记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建议
        4.4.1 运用可视形式,锻炼思维能力
        4.4.2 落实读写结合,促进经验内化
        4.4.3 重视生成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创造行为的关键——转换思维(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数学“深度教学”案例研究 ——以“圆锥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教学为例[D]. 陈君. 闽南师范大学, 2021(12)
  • [2]物理模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物理思维灵活性品质的研究[D]. 刘韶藤.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网络画板培育高中生直观想象的教学实验研究 ——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教学为例[D]. 李赵容.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5]空间秩序思想及其之于地理教学的策略研究[D]. 张福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论文本数据挖掘中的“转换性使用”[D]. 黄婉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研究[D]. 张国彪.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8]《诗人之恋》中的音乐隐喻呈现[D]. 吕玥. 江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空间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研究[D]. 郑尚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读书笔记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胡丽娟. 集美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创造性行为的关键——转变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