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细胞因子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一、细胞因子与暴发性肝衰竭(论文文献综述)

陶禹[1](2021)在《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由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在肝脏及其他脏器沉积从而造成脏器损害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全球发病率约为1:3万‐1:10万。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收集2012年12月至2020年8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被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首发症状、凝血常规、肝功、铜生化、K-F环及基因检测等相关结果,对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探究各临床表型的临床特征及与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获得患者本人或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们共收集了116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本信息、首发症状、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血清铜、铜蓝蛋白、24小时尿铜、K-F环及基因突变位点等资料。其中31名患者的血清样本送至基因检测中心,进行高通量基因测序,找出突变位点,并查找ATP7B基因数据库,与目前已经发现的基因突变位点对比,以期发现新的基因突变位点。本研究应用R 4.0.2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卡方检验比较各指标在分型之间的差异。当双侧P<0.05,本研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此明确各临床表型的特征。研究结果:1、我们对收集的116名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总结分析,根据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分成肝型(80,69.0%)、脑型(18,15.5%)、混合型(18,15.5%),肝型患者起病年龄相对较早,34.6%的肝型患者在7-14岁起病,脑型及混合型患者多于15-35岁起病(分别占各表型总人数的83.3%和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对该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进行肝功能指标分析,其中肝型患者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升高明显,呈双向升高趋势,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81.6(50.9,127.1),81(32.2,160.4),脑型患者的AST及ALT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9.2(21.2,44),27(18.2,37),混合型患者的AST及ALT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37(27.5,55),23.7(19.8,41.1),肝型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最重,混合型患者次之,脑型患者肝损伤最轻。AST及ALT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型患者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在三组中最高,为190.6(97.5,287.4),脑型及混合型患者ALP水平分别为89.3(71.2,160.2),79(63.6,104.3),且ALP水平在不同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肝型患者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为1.89(1.35,2.29),脑型患者FBG为2.15(1.67,2.43),混合型患者FBG水平为1.63(1.08,1.98),不同临床表型与FBG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型患者(ceruloplasmin,CP)水平为0.02(0.02,0.02),肝型及混合型患者CP水平分别为0.04(0.02,0.07),0.05(0.03,0.06),且肝型与脑型、脑型与混合型患者的C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本研究中共有85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行K-F环检测,结果表明肝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45.2%,脑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100%,混合型患者K-F环阳性率为66.7%,且K-F环阳性率在各临床表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12名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有8名患者为女性(66.7%),血清转氨酶以AST升高为主,ALP水平明显降低,所有患者的ALP/TBi L<2,有4名患者AST/ALT>4。其中24h尿铜、血清铜及血清游离铜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清游离铜水平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共有7名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预后评分≥11分,预后评分>11分的3名患者ALP低于40U/L,且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7、于31例行ATP7B基因检测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共检测出21种突变位点,分别为c.3818C>T、c.2621C>T、c.1708-5T>G、c.2294A>G、c.3517G>A、c.2930C>T、c.2333G>T、c.2975C>T、c.3305T>C、c.2447+5G>T、c.2906G>A、c.3443T>C、c.1543+1G>T、c.3877G>A、c.3889G>A、c.3809A>G、c.3859G>A、c.4066-6C>T、c.3104G>T、c.2755C>G、c.3056A>C,全部为杂合突变,其中复合杂合突变占54.8%。共发现2种热点突变,分别是8号外显子Arg778Leu(c.2333G>T)(29.1%)和11号外显子A874V(c.2621C>T)(19.4%)。8号外显子上c.2294A>G突变位点倾向于发生在肝型患者中。共发现1种新发突变位点,即c.1708-5T>G,该基因突变位点位于4号内含子。8、21个基因突变位点中主要包括错义突变17种(81%),剪接突变1种(4.8%),临床意义不明突变3种(14.2%),所有突变位点均为杂合突变,有17名患者被检测出2个及以上基因突变位点,即复合突变,占总人数的54.8%,其余14名患者只有1个基因突变位点,即占总人数的45.2%。8名年龄≤14岁的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突变均为杂合子突变,以复合杂合子突变为主(60%)。其中有2例年龄均为14岁的患者发生了16号外显子的c.3517G>A基因突变。结论:1、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在年龄、AST、ALT、K-F环、CP及FBG方面在不同临床表型患者中存在差异。2、发现吉林地区两种热点突变,分别是8号外显子Arg778Leu(c.2333G>T)和11号外显子A874V(c.2621C>T)。共发现1种新发突变位点,为c.1708-5T>G。8号外显子上c.2294A>G突变倾向于发生在肝型患者中。发生16号外显子的c.3517G>A基因突变的患者更倾向于发生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3、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发病女性患者居多,患者以AST升高为主,ALP降低明显,预后评分>11分的3名患者ALP低于40U/L。血清铜、血清游离铜及24h尿铜明显升高,血清游离铜越高,患者预后越差。其中暴发性肝衰竭型肝豆状核变性预后评分≥11分的患者,肝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案。

袁伦志[2](2019)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HBV感染具有严格的宿主种属特异性和肝细胞嗜性,其感染人肝细胞后能够持续复制,诱发宿主免疫耐受状态、逐步形成慢性化、直接或间接诱导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并造成重症肝炎、肝衰竭、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等终末期肝脏疾病。目前,虽然预防性疫苗的普及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控制HBV新发感染率,但是已批准上市的临床药物仍然无法彻底清除病毒,实现功能性治愈。由于HBV的天然宿主人类和猩猩等大型灵长类动物用于研究收到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发展能够最大限度模拟HBV感染和发病的动物模型成为进一步认识HBV感染发病机制,以及研发和评价新一代抗HBV药物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数十年来,研究人员建立了转基因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小鼠、旱獭、北京鸭和树鼩等替代模型,然而它们都不能完全模拟HBV在人类中感染发病的自然史,因此,建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特别是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用于支持HBV感染发病相关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然而,目前已有的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一直存在原代人细胞来源匮乏和体外难以扩增、个体差异大、多种细胞移植不匹配、伦理问题、造模周期长、实验窗口期短和难以模拟HBV感染相关的终末期肝脏疾病等限制。因此,建立一种方便易用的、能够支持HBV感染发病研究的新型人源化小鼠动物模型对于进一步推进HBV相关基础研究和治疗策略的发展十分必要。本论文中,我们利用临床分离的健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同时重建了同源的人源肝脏和免疫系统,并将此种双嵌合人源化小鼠用于乙肝病毒感染及相关病理生理学研究。我们对乙肝病毒的生物学特征、流行病学、感染自然史、相关肝脏疾病、天然宿主动物、感染细胞和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综述研究,基于前期研究和对最新研究成果的考察,我们发现hBMSCs具有重建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的巨大的潜力,并选择其作为我们构建新型双嵌合人源化小鼠模型的细胞材料。我们使用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免疫缺陷FRGS小鼠,发现其能够在小鼠体内迅速转分化为具有活性的人肝细胞和多种人免疫细胞,同时证明暴发性肝衰竭的肝脏微环境是驱动hBMSCs在免疫缺陷FRGS小鼠体内大量快速转分化为人源肝细胞和免疫细胞的重要驱动因素。我们在hBMSCs移植的免疫缺陷FRGS小鼠(hBMSC-FRGS)体内建立了HBV慢性感染,实现A,B,C,D四种常见HBV基因型病毒感染超过50周。我们连续监测了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病毒DNA及蛋白水平,证明被HBV感染的小鼠血清内含有具备感染活力的HBV病毒颗粒。我们初步研究了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变化,在感染进行和持续和过程中同步分析了小鼠肝内人源免疫细胞、人源细胞因子、肝脏炎症进展和HBV特异性人源抗体水平等指标,证明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出现持续的肝脏炎症和免疫耐受状态。我们在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体内观察到一系列的指示肝硬化发生发展的典型性指标,包括:肝硬化血清学指标持续增高、小鼠肝脏组织中肝硬化相关人源基因表达持续上调、小鼠肝脏组织中胶原纤维堆积持续增加、纤维结节生成、肝小叶结构被破环、肝板塌陷、肝脏外表粗糙体积固缩等。综上所述,我们建立了肝脏和免疫系统双重人源化的hBMSC-FRGS小鼠模型,将其用于HBV感染和相关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并通过长期观察发现HBV感染后小鼠产生肝脏炎症并且逐步发展为典型的肝硬化。

张嘉宁[3](2018)在《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类高通量分子谱学检测技术的日益成熟,多谱学联合分析的方法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视野。多谱学联合分析为复杂疾病的深入研究以及精准医学的推广普及提供了新线索和新思路。干细胞移植在多种高致死率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我们对干细胞协助器官修复的具体应用机制仍知之甚少。暴发性肝衰竭是一类进展极快,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原位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之前我们的合作实验室已建立了 D-半乳糖胺(D-Galactose,D-Gal)诱导的猪肝损模型,即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hepatic failure,FHF)大动物模型,并发现在疾病造模的同时,异种移植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显着降低疾病猪模型的死亡率。本研究对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猪的过程中所采集的多类分子谱学数据进行了定量和整合分析,并利用这些数据从各个生物学角度对干细胞在救治暴肝猪过程中所起到的类药物治疗的作用进行了描述。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过程中干细胞的作用时间窗。本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组和暴肝对照组血清中的肝功能相关指标均在造模3天后显着上升,不过3天时干细胞移植组肝功能指标的上升程度有所稀释,且移植组的指标在7天时回到基线水平。和肝功能指标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在造模3天后观测到模型猪体内由暴发性肝衰竭所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该细胞因子风暴在干细胞移植7天后被压制,此时猪体内的代谢稳态平衡也得到恢复。此外,本研究还明确了干细胞在体内增殖,转分化和旁分泌作用在肝脏修复过程所起到的贡献。整合分析发现干细胞移植7天后基本完成在体内的增殖和转分化,其中转分化的干细胞约占猪整体肝细胞总量的4.5%。本研究进一步对干细胞移植组和暴肝对照组的细胞因子风暴组分进行分析,发现两个实验组在该过程中对暴肝环境进行响应的细胞因子完全不同,表明干细胞在肝脏恢复过程中逆转了机体对暴肝的响应。最后,本研究对干细胞救治暴肝过程中协同表达的基因进行了功能分析,发现在干细胞介导的肝脏修复过程中Notch通路被激活。对D-Gal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猪模型和大鼠模型仅注射Notch配体DLL4,不进行任何其它治疗,生存分析结果均显示模型生存率得到改善(猪,P = 0.0240;大鼠,P= 0.0453)。这一结果表明DLL4具有较高临床转化潜力。综上,本研究概括了干细胞的治疗时间窗以及干细胞转分化和旁分泌功能在救治器官急性损伤过程中的作用,为干细胞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基础。本研究从干细胞和宿主器官互作过程中分离出了 一条复杂的信号通路,揭示干细胞介导的DLL4-NOTCH激活促进了宿主肝脏的修复过程,为探索干细胞在其它情境下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启发。

刘萍[4](2016)在《TNF-α在肝衰竭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读、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功能障碍、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证候群[1]。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免疫介导的肝损伤在肝衰竭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近年来,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研究越发深

龙富立,陈小明,王娜,谢丽,王明刚,张荣臻,毛德文[5](2016)在《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D-Gal N+LPS联合制备大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检测造模后各组大鼠生化指标,统计成模后不同时间段大鼠存活情况,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解毒化瘀颗粒组大鼠的ALT,AST,TBil,CHE的水平要低于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2组(P<0.01或0.05),在改善PT方面亦优于模型组和前列腺素E2组(P<0.01或0.05);解毒化瘀颗粒组和前列腺素E2组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0.05),但两个药物组的存活率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解毒化瘀颗粒能改善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纠正凝血功能障碍,降低大鼠死亡率,其效应机制可能与纠正肝脏微循环紊乱相关。

牛坚,王月,刘斌,朱志军,申海莲[6](2015)在《小分子干扰RNA沉默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家族3(Tim-3)的小分子干扰RNA(si RNA)质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Kupffer细胞活化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 N)和脂多糖(LPS)建立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将30只大鼠分成对照组及模型组,每组15只。分离所有小鼠Kupffer细胞,用特异性靶向Tim-3的si RNA片段沉默小鼠肝Kupffer细胞中的Tim-3,同时将模型组小鼠进一步分成空转染组、特异si RNA组及阴性si RNA组。采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Tim-3的表达,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im-3沉默后Kupffer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IL-6的表达,并采用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通路对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Tim-3 m RNA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48.3±6.8 vs.10.3±1.8,t=0.007,P<0.05),且特异si RNA组Tim-3 m RNA的表达(18.3±3.5)显着低于空转染组(58.3±7.5)及阴性si RNA组(57.3±7.1)的表达(F=118.5,P<0.05)。在转染后3、6、24 h,特异si RNA组中TNF-α(F=68.76、73.55、92.36,P均<0.05),IL-1β(F=32.1、86.5、112.3,P均<0.05)及IL-6(F=178.9、98.7、89.9,P均<0.05)的表达均显着高于空转染组及阴性si RNA组。同时,特异si RNA组的NF-κB蛋白的表达在转染3 h(F=48.9,P=0.020)、6 h(F=107.4,P=0.002)、24 h(F=148.9,P=0.001)均显着高于空转染组及阴性si RNA组。结论 Tim-3通过NF-κB蛋白表达参与了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Kupffer细胞活化的调节。

乐玮琳,方峰[7](2014)在《儿童暴发性肝衰竭机制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儿童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与成人不同,大体上可分为6类: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药物/毒物性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管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而儿童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又因其病因的不同而异,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但大体上可分为直接损伤和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两类,而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则是暴发性肝衰竭的最终病理改变。本文就儿童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何颜霞[8](2014)在《暴发性肝衰竭预后评估》文中研究表明早期准确评估暴发性肝衰竭的预后非常困难,但对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对于提高生存率、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尤其是肝移植,有重要意义。迄今儿科领域尚无理想的暴发性肝衰竭预后评估方法。本文介绍成人领域已广泛使用的暴发性肝衰竭评估标准、模型和临床常用生化指标及其在儿科使用的现状。

杨潇瑾[9](2013)在《MDSC在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和亚太地区的流行情况非常严重,我国亦是HBV感染高发地区,人群携带率约10%,由HBV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FHF)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其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70%以上,临床上缺乏特异而有效的治疗靶点和干预手段,除非实施肝移植,绝大部分患者预后不良。病毒诱导的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我们对Ⅲ型鼠肝炎病毒(murine hepatitis virus strain3, 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型肝衰竭和HBV诱导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induc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HBV-ACLF)进行研究中证实,NK细胞与肝衰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肝脏中含有丰富的NK细胞,其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NK细胞还具有调节肝脏损伤,募集外周血淋巴细胞等功能。近期研究证实,在小鼠肝炎模型、感染HBV以及HCV的患者体内,NK细胞均能介导肝损伤。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以及小鼠巨细胞(MCMV)模型中,NK细胞可以大量杀伤被病毒感染的肝脏细胞。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NK细胞在肝脏迅速大量募集和活化,且杀伤活性显着增强,分泌IFN-γ和TNF-α的水平也显着上调,而且可通过Fas-FasL和NKG2D-NKG2DL途径损伤肝细胞,表明肝脏NK细胞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天然免疫阶段,机体如何调剂NK细胞,特别是如何抑制NK细胞的活性的免疫学机制尚不清楚。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是一种骨髓细胞,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并且由于其最初发现时具有免疫抑制性,因此而得名。在病理条件下,如癌症、急性和慢性感染、创伤、创伤后应激、移植、糖尿病、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条件下,MDSCs可以大量增殖,并且迅速进入外周血,并最终募集于相应的靶器官以及组织中。小鼠MDSC细胞可以用CD11b+Gr-1+作为标示。已有研究证实,该群细胞可以抑制T细胞的增殖,抑制T细胞的活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MDSCs细胞均表现为免疫抑制性,已有研究证实在肝脏疾病模型中,LY6C+MDSCs可以激活NK细胞表达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CD11b+Gr-1+的细胞也并不完全等价于MDSCs,他还包括成熟的中性粒细胞,炎症单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介导的DC细胞(Tip-DC).现有研究证实,部分MDSCs不是简单的被激活的炎性单核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的前体,而是具有强大免疫抑制性的特殊免疫调节性细胞。MDSCs在适应性免疫阶段对T细胞活性的抑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实验论证。其主要的机制为依赖精氨酸酶-1,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E2,NO(一氧化氮),活性氧(ROS)的上调介导对T细胞活性的抑制。另外,可以通过产生生长转化因子-β(TGF-β)以及耗竭半胱氨酸,调节T细胞表面L型受体的表达等途径抑制T细胞的活性。另外,有研究证实,在天然免疫阶段,MDSCs可以调节NK细胞的免疫学活性。在荷瘤小鼠模型中,MDSCs可以抑制NK细胞分泌能够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除此以外,MDSC细胞可以抑制NK细胞分泌IFN-γ,以此达到抑制NK细胞活性的目的。而上述免疫抑制功能,均需依靠细胞-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另外有研究表明,表达CD11b+Gr-1+F4/80+的MDSCs可以抑制NKT细胞的活性,另外可以通过表达RAE-1(维甲酸早期诱导因子-1),激活NK细胞。已有文献很少有提及在病毒感染状态下,MDSCs对NK细胞的免疫调节以及其相应的机制。本实验从体内、体外两方面阐述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中,MDSCs中LY6G+细胞亚群对NK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作用机制。另外对MDSCs的另一亚群LY6Gneg细胞对NK细胞的活化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并且对于ICAM-1与CDllb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NK细胞以及MDSCs在肝脏中的募集机制做了一定的研究。具体研究目标如下:1.建立小鼠暴发性肝炎模型①在疾病进程中动态观察小鼠骨髓,外周血,肝脏,脾脏内MDSCs的分布。②研究肝脏MDSCs的分群③研究MDSCs LY6Ghi亚群对NK细胞的免疫抑制性作用。④研究MDSCs LY6neg亚群对NK细胞的活化作用。2.探讨NK细胞以及MDSCs在肝脏中的募集机制动态观察肝脏细胞ICAM-1的表达以及NK细胞、MDSC细胞CDllb的表达。[研究方法]1.采用MHV-3腹腔途径感染Balb/cJ小鼠建立暴发性肝衰竭模型。2.流式细胞术检测MHV-3感染0、24、48、72h后的Balb/cJ小鼠肝脏、脾脏、外周血和骨髓中MDSCs的相对数量(MDSC/MNC)。3.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MHV-3前后,肝脏中MDSCs的分群,以及其分群特点。4.体外共培养条件下MDSCs LY6Ghi亚群对NK细胞的抑制性作用。检测NK细胞共培养后NKG2D(MFI)的表达,INF-y的分泌以及对YAC-1细胞的杀伤能力。通过抗体阻断的方式,研究LY6Ghi MDSCs对NK细胞的抑制性机制。5.用细胞过继实验以及抗体阻断实验,观察在体内环境下MDSCs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观察小鼠的生存曲线。6.在体外共培养的条件下MDSCs LY6Ghi亚群对NK细胞的活化性作用。检测NK细胞共培养后NKG2D(MFI)的表达,INF-y的分泌以及对YAC-1细胞的杀伤能力。检测LY6Ghi MDSCs RAE-1的表达。7.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MHV-3前后(48h)小鼠肝脏细胞ICAM-1的表达情况。检测NK细胞以及MDSCs CDllb的表达情况。8.在体内环境下,用抗体阻断的方法阻断ICAM-1,观察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的生存曲线,以及感染病毒48h肝脏病理变化。[实验结果]1.在正常小鼠肝脏内,MDSCs分为2个亚群即:Ly6Chi Ly6Gneg MDSCs亚群以及Ly6Cint Ly6Gneg MDSCs亚群。在感染MHV-348小时,小鼠肝脏MDSCs明显分为3个亚群:Ly6Chi Ly6Gneg MDSCs亚群,Ly6Cint Ly6Gneg MDSCs亚群,Ly6Cint LY6Ghi MDSCs亚群.Ly6Cint Ly6Ghi MDSCs具有SSChi(较高的侧向散射)这一特性,并且具有环状核即分叶核。Ly6Cint Ly6Gneg MDSCs具有SSCint特性,Ly6Chi Ly6Gneg MDSCs具有SSClow特性。这两亚群细胞更具有淋巴细胞不分叶核这一特性。2.在感染MHV-3病毒48小时后,小鼠外周血、脾脏、骨髓的单个核细胞中MDSCs的比例发生变化,即表达CD11b+Gr-1+细胞相对数量发生变化。在外周血中,由30.7%上升至45.7%。在脾脏中,由16.5%下降至9.7%。在骨髓中,由63.7%下降至38.4%。3.在体外条件下将取自正常小鼠肝脏的NK细胞与感染48小时MHV--3小鼠肝脏的LY6G hi MDSCs共培养12小时,NK细胞表达NKG2D(MFI)降低,分泌IFN-γ减少,对YAC-1细胞的杀伤作用均降低。用Transwell,抗体阻断方法,证实,LY6Ghi MDSCs对NK细胞的抑制性作用是通过非细胞-细胞接触式,并且依赖TGF-β以及NO途径。4.在体内用Gr-1抗体阻断,以及LY6Ghi MDSCs过继方法证实。正常小鼠过继LY6Ghi MDSCs后,小鼠肝脏NK细胞表达NKG2D (MFI)下降。且过继LY6Ghi MDSCs,抗体阻断Gr-1均可以延长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5.在体外条件下将取自正常小鼠肝脏的NK细胞与感染48小时MHV-3小鼠肝脏LY6c细胞共培养12小时。NK细胞表达NKG2D(MFI)上升。且流式细胞学检测,小鼠感染MHV-3,48小时后,LY6Cint-hi LY6GnegMDSCs表达RAE-1上升。6.流式细胞学检测感染MHV-348h后,小鼠肝脏细胞ICAM-1(MFI)上升。小鼠肝脏NK细胞,LY6Ghi MDSC细胞表达CD11b(MFI)上升。抗体阻断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小鼠ICAM-1,小鼠生存时间延长。[结论]1、本研究首次利用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探讨了肝脏MDSCs在病毒诱导的肝衰竭中作用。着重探讨了MDSC细胞亚群LY6Ghi MDSCs对NK细胞的免疫学抑制作用。2、本研究首次在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中,感染小鼠肝脏内MDSCs的分群以及细胞动力学改变。3、研究发现,Balb/cJ小鼠感染MHV-3后,MDSCs在肝脏迅速大量募集。其中LY6Ghi MDSCs亚群,可以通过TGF-p以及NO途径抑制NK细胞表达NKG2D以及分泌IFN-y,抑制NK细胞的杀伤作用。另外LY6Cint-hi LY6Gneg MDSCs可以通过RAE-1途径,激活NK细胞表达NKG2D(MFI)。上述实验表明肝脏MDSCs在MHV-3诱导的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可能发挥重要免疫调节作用。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病毒诱的暴发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亦为后续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契机。4、本研究进一步利用MHV-3诱导的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探讨了肝脏MDSCs以及NK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探讨了ICAM-1, CDllb趋化受体-配体模式的作用,为后续疾病的分子干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

孙琳琳[10](2011)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C-MSCs)旁分泌物质对实验性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并研究其对大鼠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UC-MSCs的表面标志,制备含有UC-MSCs旁分泌物质的条件培养基(MSC-CM),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制备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实验分组:MSC-CM组、生理盐水(NS)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在模型制备后24h从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三组治疗药物。每组8只大鼠治疗后12h、24h、36h、60h分别内眦取血测定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每组另取5只大鼠在治疗后36h取肝脏组织制备切片进行HE染色、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TUNEL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以及肝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并在无菌条件下取大鼠肝组织-80℃冷藏,提取RNA, 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由HGF、EGF、HB-EGF、TNF-a、OSM等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取大鼠外周血,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TNF-a和IL-10的含量。剩余每组10只大鼠治疗后密切观察并记录生存状态及生存时间,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胶原酶及胰酶两步法可有效消化脐带,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易于分离获得,收集细胞后进行原代培养,24小时后光镜下可观察到贴壁细胞,其形态为长梭形、不规则形,细胞大小不一,类似成纤维细胞,呈漩涡样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细胞高表达CD29、CD49、CD90、CD105及HLA-I,低表达造血细胞表型CD34、CD45及内皮细胞表型CD31,低表达CD14、HLA-DR。2.大鼠血清中ALT及TBIL含量检测发现,MSC-CM组及PHGF组大鼠治疗后24h ALT及TBIL的含量均低于NS组(P<0.05),而MSC-CM组与PH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ELISA法检测发现,MSC-CM组与PHGF组大鼠血清中TNF-a含量均低于NS组(P<0.05),而IL-10含量均高于NS组(P<0.05),MSC-CM组与PHGF组比较大鼠血清中TNF-a及IL-10含量无统计学差异。4.大鼠治疗后36h肝脏切片PCNA染色显示,MSC-CM组与PHGF组中PCNA阳性肝细胞数均高于NS组(P<0.01), MSC-CM组与PH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UNEL染色显示,MSC-CM组与PHGF组中TUNEL阳性肝细胞数均低于NS组(P<0.05), MSC-CM组与PH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RT-PCR检测发现,MSC-CM组与PHGF组大鼠肝组织中5个基因的表达与NS组大鼠相比大约升高2-4倍(P<0.05), MSC-CM组与PH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三组大鼠进行生存分析发现,MSC-CM组与PHGF组大鼠的生存率均高于NS组(P<0.05),而MSC-CM组与PHG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酶消化法可从脐带中获得大量细胞,细胞增殖能力强,扩增迅速,其形态及免疫表型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一致,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实验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物质可以刺激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细胞凋亡,改善大鼠的肝功能,提高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存率,为暴发性肝衰竭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二、细胞因子与暴发性肝衰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细胞因子与暴发性肝衰竭(论文提纲范文)

(1)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综述
    2.1 肝豆状核变性
        2.1.1 概述
        2.1.2 流行病学
        2.1.3 铜代谢及发病机制
        2.1.4 临床表现
    2.2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流程及标准
    2.3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
    2.4 预后及预防
    2.5 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
    2.6 结语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资料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标准
        3.1.3 资料收集
    3.2 研究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
    4.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4.2 患者基本资料分析
        4.2.1 一般资料比较
        4.2.2 首发症状分析
        4.2.3 肝功能指标分析
        4.2.4 K-F环阳性情况分析
        4.2.5 铜生化指标分析
        4.2.6 凝血指标分析
    4.3 FWD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4.3.1 FWD患者基本资料
        4.3.2 FWD患者实验室检查改变
    4.4 基因突变结果分析
        4.4.1 基因突变位点解释
        4.4.2 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4.4.3 基因突变与发病年龄的关系
        4.4.4 FWD患者基因突变情况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 乙型肝炎病毒
        1.1 HBV的起源与进化
        1.2 HBV的病毒结构
        1.3 HBV的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
        1.4 HBV的感染机制和生命周期
    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造成的相关肝脏疾病
        2.1 HBV感染的主要宿主
        2.2 HBV的全球流行状况
        2.3 HBV感染的自然历史过程
        2.4 HBV感染慢性化诱发的相关肝脏疾病
        2.5 HB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3.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模型
        3.1 基于人肝癌细胞系的HBV稳定复制细胞系
        3.2 基于原代人肝细胞和原代树鼩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3 基于人肝脏祖细胞系HepaRG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4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5 基于受体过表达的原代猪肝细胞和原代猴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3.6 基于人干细胞分化获得类肝细胞的HBV感染细胞模型
    4.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
        4.1 灵长类HBV感染模型
        4.2 树鼩HBV感染模型
        4.3 土拨鼠替代模型
        4.4 北京鸭替代模型
        4.5 HBV转基因小鼠
        4.6 基于病毒基因组转染的HBV复制小鼠模型
        4.7 人类肝脏单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感染及抗病毒研究
        4.7.1 免疫缺陷小鼠和细胞移植
        4.7.2 uPA缺陷的免疫缺陷小鼠模型
        4.7.3 HSV-tk/NOG小鼠模型
        4.7.4 Fa~(-/-)Rag2~(-/-)IL2rg~(-/-)(FRG)小鼠模型
        4.7.5 FRGS小鼠模型
        4.8 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支持HBV相关疾病研究
        4.8.1 AFC8-hu HSC/Hep小鼠模型
        4.8.2 人肝和人免疫系统双嵌合的FRGN和uPA-NOG小鼠
        4.8.3 A2/NSG-hu HSC/Hep小鼠
        4.8.4 HIS-Hep-FRGN小鼠
        4.8.5 HIS-HUHEP-uPA/NRG小鼠
    5.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5.1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发现
        5.2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体外培养
        5.3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多向分化分化潜能和免疫调节功能
        5.4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分子机制
    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思路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7. 研究中用到的主要仪器、耗材和试剂
        7.1 主要仪器
        7.2 常规耗材
        7.3 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常规基础试剂
        7.4 定性和定量检测试剂盒
        7.5 实验用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7.6 常规PCR引物
        7.7 常规抗体和荧光素
        7.8 实验动物和细胞
    8. 常规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8.1 ELISA/CLEIA检测
        8.2 Western Blot检测
        8.3 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8.4 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染色实验
        8.5 常规流式细胞技术
        8.6 常规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9. hBMSC-FRGS小鼠模型构建和鉴定
        9.1 hBMSCs分离、传代培养、冻存、复苏和鉴定
        9.2 FHF-FRGS小鼠的构建及hBMSCs移植手术
        9.3 肝脏灌流分离肝内实质细胞和非实质细胞
        9.4 分离鉴定人源细胞及检测相关标志物
        9.5 鉴定人源肝细胞和鼠源肝细胞是否发生融合
    10. HBV感染相关病毒学和病理学检测
        10.1 不同基因型HBV病毒生产与纯化
        10.2 HBV蛋白与核酸检测方法
        10.3 hBMSC-FRGS小鼠人源免疫反应分析
        10.4 肝硬化诊断方法
    11.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第一部分 hBMSCs移植暴发性肝衰竭FRGS小鼠
        12.1 hBMSCs表型鉴定
        12.2 hBMSCs移植拯救FHF-FRGS小鼠免于死亡
        12.3 hBMSC-FRGS小鼠实现人源肝细胞嵌合
        12.4 hBMSC-FRGS小鼠实现多种人源免疫细胞嵌合
        12.6 嵌合肝脏内的人源肝和鼠源肝细胞未发生融合
        12.7 hBMSC-FRGS小鼠长期安全性评估
        12.8 FHF肝脏微环境是hBMSCs转分化的关键驱动因素
        12.9 第一部分小结
    第二部分 hBMSC-FRGS小鼠支持慢性化HBV感染
        13.1 hBMSC-FRGS小鼠支持多种基因型HBV感染
        13.2 hBMSC-FRGS小鼠支持C基因型HBV感染慢性化
        13.3 第二部分小结
    第三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免疫病理生理学研究
        14.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肝人源内免疫细胞变化
        14.2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和肝内人源细胞因子变化
        14.3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发生重症肝炎
        14.4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产生特异性针对HBV抗原的T细胞
        14.5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血清HBV特异性抗体水平变化
        14.6 第三部分小结
    第四部分 HBV感染hBMSC-FRGS小鼠诱发人源肝硬化
        15.1 HBV感染后hBMSC-FRGS小鼠血清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2 HBV感染肝hBMSC-FRGS小鼠组织学肝硬化指标变化
        15.3 肝硬化区域种属特异性鉴定
        15.4 第四部分小结
第四章 讨论
    16. HBV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的发展历程
    17.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人类肝脏再生和免疫系统重建
    18. HBV感染慢性化和诱导肝脏疾病发生的关键机制
    19. 新型HBV抗病毒治疗策略与关肝脏疾病的防治措施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3)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术语表
1 绪论
    1.1 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FHF)
        1.1.1 临床病因
        1.1.2 动物疾病模型
        1.1.3 临床诊断及治疗手段
    1.2 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应用
        1.2.1 移植干细胞种类
        1.2.2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在器官修复中的应用
        1.2.3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暴肝治疗中的应用
    1.3 多谱学联合分析
        1.3.1 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复杂疾病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组织
2 干细胞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猪模型时间窗的确定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模型的建立
        2.2.2 实验方法
    2.3 人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表型鉴定
    2.4 生理水平治疗时间窗
    2.5 分子水平治疗时间窗
        2.5.1 生化指标变化监测
        2.5.2 细胞因子丰度变化监测
        2.5.3 代谢谱变化监测
    2.6 本章小结
3 干细胞在宿主体内转分化和旁分泌作用的评估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方法
        3.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2 转分化作用评估
    3.3 旁分泌作用评估
    3.4 本章小结
4 多组学协同分析参与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的生物途径
    4.1 差异分子分析
    4.2 基因集功能关联分析
    4.3 候选基因筛选及验证
        4.3.1 验证实验材料及方法
        4.3.2 验证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讨论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TNF-α在肝衰竭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TNF-α与肝衰竭
2 TNF-α在肝衰竭疾病中作用机制研究
3 TNF-α致肝细胞凋亡研究
4 TNF-α与肝衰竭治疗
5 结论

(5)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分组
    1.2动物造模
    1.3实验药物
2 方法
    2.1给药方法
    2.2标本采集与处理
    2.3检测指标及方法
        2.3.1观察成模后48h存活率
        2.3.2生化指标检测
    2.4统计分析
3 结果
    3.1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成模后48h存活率的影响
    3.2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ALT,AST,TBil,CHE的影响
    3.3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PT的影响
4 讨论

(6)小分子干扰RNA沉默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及材料
    1.2实验方法
        1.2.1暴发性肝衰竭小鼠模型的建立
        1.2.2小鼠Kupffer细胞的分离
        1.2.3RealtimePCR检测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中Tim-3mRNA的表达情况
        1.2.4Tim-3特异的siRNA的设计和转染Kupffer细胞效率检测
        1.2.5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Tim-3siRNA的沉默效率
        1.2.6ELISA检测沉默Tim-3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因子产生影响
        1.2.7 ELISA检测沉默Tim-3对NF-κB抑制性配体预处理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1.2.8WesternBlot检测沉默Tim-3对小鼠的Kupffer细胞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暴发性肝衰竭小鼠肝组织HE染色
    2.2干扰质粒pSUPER-EGFP-Tim-3siRNA转染效率的检测
    2.3小鼠Kupffer细胞中Tim-3mRNA的表达
    2.4干扰质粒pSUPER-EGFP-Tim-3siRNA沉默Tim-3效率的检测
    2.5Tim-3沉默后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的炎性因子表达影响
    2.6Tim-3沉默后对NF-κB抑制性配体预处理Kupffer细胞后炎性因子的影响
    2.7Tim-3沉默后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的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3讨论

(7)儿童暴发性肝衰竭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免疫介导的肝损伤
2 直接肝损伤
    2.1药物/毒物性因素
    2.2代谢性疾病
    2.3病毒感染
    2.4自身免疫性肝炎
    2.5恶性肿瘤性疾病
    2.6血管性疾病

(8)暴发性肝衰竭预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常用评估标准和模型
    1.1国王学院医院标准(King’s College Hospital Criteria,KCH)
    1.2 Clichy标准
    1.3肝病终末期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esease score,MELD)
2 生化指标
    2.1 AFP
    2.2 CRP
    2.3血乳酸
    2.4血氨
    2.5血磷

(9)MDSC在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MDSC细胞在小鼠暴发型肝衰竭模型中器官分布以及分群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小鼠暴发性肝衰竭模型中肝脏MDSCS细胞功能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肝脏MDSC细胞在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迁移的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其他相关研究
临床研究
综述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
致谢

(10)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1.4 主要溶液
        1.1.5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接种与培养
        1.1.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
        1.1.7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UC-MSCs体外生长情况及形态学观察
        1.2.2 UC-MSCs免疫表型鉴定
    1.3 讨论
        1.3.1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1.3.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1.3.3 UC-MSCs与BM-MSCs生物学特性比较
        1.3.4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优势
    1.4 小结
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溶液
        2.1.5 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的制备
        2.1.6 暴发性肝衰竭(FHF)大鼠的治疗
        2.1.7 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表达情况
        2.1.8 大鼠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
        2.1.9 大鼠肝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
        2.1.10 大鼠肝组织TUNEL染色
        2.1.11 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基因表达情况
        2.1.12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FHF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观察
        2.2.2 脐带MSC-CM对FHF大鼠肝功能的影响
        2.2.3 FHF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
        2.2.4 FHF大鼠肝脏病理改变
        2.2.5 FHF大鼠肝脏PCNA染色结果
        2.2.6 FHF大鼠肝脏TUNEL染色结果
        2.2.7 各组FHF大鼠基因表达结果
        2.2.8 三组大鼠生存分析结果
    2.3 讨论
        2.3.1 D-GalN致大鼠FHF的原理
        2.3.2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
        2.3.3 MSC-CM对FHF大鼠肝功能的修复
        2.3.4 MSC-CM对FHF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2.3.5 MSC-CM对FHF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
        2.3.6 MSC-CM对FHF大鼠肝细胞再生的影响
        2.3.7 MSC-CM对FHF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2.3.8 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的作用及对肝功能衰竭的影响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细胞因子与暴发性肝衰竭(论文参考文献)

  • [1]116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基因突变位点分析[D]. 陶禹.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建立新型人类肝脏和免疫系统双嵌合小鼠模型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诱发肝硬化初步研究[D]. 袁伦志. 厦门大学, 2019(08)
  • [3]多谱学联合分析在干细胞救治暴发性肝衰竭中的应用[D]. 张嘉宁. 浙江大学, 2018(09)
  • [4]TNF-α在肝衰竭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刘萍. 湖南中医杂志, 2016(09)
  • [5]解毒化瘀颗粒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生化指标及存活率的影响[J]. 龙富立,陈小明,王娜,谢丽,王明刚,张荣臻,毛德文. 时珍国医国药, 2016(01)
  • [6]小分子干扰RNA沉默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表达对暴发性肝衰竭小鼠Kupffer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J]. 牛坚,王月,刘斌,朱志军,申海莲.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5(04)
  • [7]儿童暴发性肝衰竭机制研究进展[J]. 乐玮琳,方峰.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3)
  • [8]暴发性肝衰竭预后评估[J]. 何颜霞.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4(03)
  • [9]MDSC在MHV-3诱导小鼠暴发性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D]. 杨潇瑾.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2)
  • [10]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物质治疗暴发性肝衰竭的实验研究[D]. 孙琳琳. 天津医科大学, 2011(04)

标签:;  ;  ;  ;  ;  

细胞因子和暴发性肝功能衰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